第32章 亮兒心善,看我練他一番
- 三國:我臥龍只想摸魚
- 古瓦豬貓
- 2191字
- 2024-11-01 23:57:44
關羽、陳禮入衙署之后,當天夜里就將傳言鋪開,而后陳禮去一一拜訪了幾個有名望的家族耆老,安撫了他們的情緒,順帶再次說明來此是為了收取沛縣,而后推行政令深耕于此。
薊縣如今一萬多戶百姓,有半數都已逃離避難,剩余的多是流民,陳禮希望沛郡各縣,全都施行劉備之政,屯田于當地。
這一番擴散之后,讓很多當地的人都將矛盾轉向了諸葛氏,逼他們立刻離開。
搞得諸葛玄出門訪友,都感覺背后有一雙雙惡狠狠的眼睛盯著自己,渾身不自在!
而今已亂世了,家世如何、名望威望已經沒辦法再威脅所謂農工商,商賈不會在這個時候還因為門第之故不敢和他們翻臉的。
最近幾日,更是連糧草都不供了,也再無什么文士清流上門來拜會,都是盯梢的在門口看著他們走沒走,或是有商賈來反復進出宅邸,讓他們盡快搬離,要么就把宅子買下來。
反正是不借給他們住了,衙署已經將宅邸出賣給了商販,就交托給地方“相關”人士來催促交接事宜。
諸葛玄聽說之后,一口氣堵在胸口,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我得罪誰了?”
“怎么忽然,態度就這樣了呢?”
“這個陳禮到底是何人,為什么要追著我不放,而且之前不是說好要結交嗎?這就是結交的態度嗎?”
一襲黑色儒袍的諸葛玄在主位上眉頭緊皺,百思不得其解,印象之中從未聽說過陳禮這號人物,家族之內也不可能有人與他結仇。
這時候,一個身材瘦高,面容初見英俊的年輕人走了進來,極有禮度的在他面前深鞠一躬,道:“叔父,或許他真的是想來結交呢?才會借此事,以入薊縣安置。”
“如果說,陳禮為了見到叔父,愿意不辭辛勞,從沛縣出兵而來,一路奔襲至薊縣,掃蕩了沿途的賊匪流寇,得英雄之名,未嘗不是一樁美談。”
諸葛玄面容沉靜,胡須整潔,眼角頗多皺紋,雙眸略有深邃顯得此人有一種博學多才的氣質,他聽聞侄兒的話,不由得嘆了口氣:“亮兒,你的意思是,我應該去見他?”
所來的年輕人名亮,是諸葛玄兄長的兒子,這孩子自小就聰慧過人,八九歲時所做的事,所說的話就已經和成年人無異了,現在十三歲,頗有雄辯之才,心思奇異、常有巧思。
諸葛亮執禮拱手,微笑道:“侄兒認為,叔父在舉家遷徙之際,不見外客、不予攀結是對的,此為高風亮節之道,但若是刻意為之,則又矯枉過正了,這玄德公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想要見您,終究也是好意。”
“侄兒在沿途都有聽聞徐州消息,自笮融亂后,瑯琊、泰山屬臧霸占據,各族依附不奉郯城之命;彭城、下邳、東海則是曹豹駐守,依舊可穩守城池;而廣陵這等徐州南部,則是被笮融所亂,又有揚州賊寇出沒,到處都是殺人越貨。如此看來,徐州已分為三。”
“但在沛國駐地的玄德公,卻不趁人之威,幾次拒絕了主領徐州之責。”
“這些消息,我亦知曉,”諸葛玄嘆道:“我認為,劉玄德乃是自知能力不足,故此不取徐州,坦然舍棄,博得一個仁義之名,以退為進也。”
“侄兒不這么認為,”諸葛亮笑著再次躬身,道:“聽聞,此次秋收,沛郡收成幾十萬斛,民足兵豐,足以駐守到明年,而玄德公治理不到一年,得到各地家族、商賈資助,不光是農耕,還興起了布坊、農桑、鹽鐵等通行,是其能力也。”
“其人難道有妖力乎?可令一郡之地,上至官吏大族,下至黎民百姓皆如此擁戴?自然沒有,定是其躬身向民、親和無間,有英雄氣足以聚人心也。”
諸葛玄無話可說。
這侄兒說得有理有據,就差引進據點了,若是再辯論下去,他一定會把劉備比作春秋時期的名賢大君,再次抬高。
他太過了解了。
諸葛亮十二歲的時候,已經足以雄辯族內,每逢有議無人能右其觀點。
“這次追到薊縣來的人,領軍者名為關羽,字云長,是玄德公的結拜兄弟;入住衙署,并且到各家拜訪商議的,叫做陳禮,字子韜。陳子韜的名聲侄兒也聽說過,最近在沛國境內,除卻玄德公便是他的事跡傳揚最多了。”
“陳子韜,不慕榮利、寧靜致遠,功績加身卻常隱于幕簾之后,喜山水之間,不喜俗事煩擾,但每每議事,總能出謀劃策。”
“他隱于玄德公身后,那么你是怎么聽到他名聲的呢?”
諸葛亮:“……”
他稚嫩的臉上寫滿了錯愕。
嘖,有點道理啊……
“唉,”諸葛玄搖了搖頭道:“亮兒,劉玄德看似得家族資助,但其實根基薄弱,人脈不達,他想來請我,是想要我去沛縣居住,與之結交,日后便可借助我諸葛氏在徐州的人脈,根扎于此地。”
“他不取徐州,反倒是為了韜光養晦,日后更好的取徐州,你可看得出來?”
人心叵測,侄兒雖然聰慧,但是心思還太過純良,沒有經歷過勾心斗角,這時候便侃侃而談,真該煞煞他的傲氣!想到此處,諸葛玄心思一定,道:“既如此,今日我便見一見這陳禮。”
“亮兒,你需察言觀色,觀其心思,看你能否猜透其意。”
“好。”
諸葛亮一肚子話說不出來,想要反駁但是卻找不到好的角度,這次居然是被叔父抓住了一個華點窮追猛打。
等會這陳禮行不行啊……別一副諂媚模樣,徹底被叔父占了上風,以后可就不好再開口了。
難道說,聽信傳言真的不可靠?
嘖,這陳子韜,你沒事去宣揚什么名聲,你自己沒有公務嗎!?
好歹也是一縣之令,怎么心思都用在這方面了?
仔細想來,郡內這些傳言里,玄德公都是親自躬耕、辛苦巡游的實績,而陳禮的傳聞都稍微虛一點,夸贊居多,實績也就是推行了屯田政令而已。
至于他才能有多少,只怕是只有玄德公才知道了。
……
下午。
諸葛玄給陳禮去了一封書信,請他到宅邸一見。
陳禮轉身就大張旗鼓的告知了縣內的人,以宣揚諸葛玄請他去宅邸內商議大事,因此之前的很多猜測也就坐實了。
“這位沛縣令,和諸葛玄的確是舊識,怪不得咱們的人被滅得這般徹底。”
“真該死啊,當初就不應該接納諸葛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