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玄德,坦蕩豪杰也
- 三國:我臥龍只想摸魚
- 古瓦豬貓
- 2295字
- 2024-10-29 23:58:27
文學掾高定懵逼了一下,但是想到陳禮平日的確待自己不薄。
他堂堂主簿,竟然說自己不識字,常給我表現的機會。
而且因此多給賞賜,這也是一種賞識,那我付出一些,也不算什么。
“先生,現在流言散布出去,彭城也是未見回應,我們還需要繼續嗎?”
“不必,讓百姓自己去口口相傳吧,陳登也是大才,只是現在還看不上我們而已。”
陳禮擺了擺手,看了幾分情報之后,將之一一記在腦中。
眼下最緊要的消息,就是郯城之中多了不少車馬,應當是各族人士都至內城議事。
一般這種陣仗,只怕是陶謙要走了。
“陶恭祖在今年秋收之后離世,秋收所得的糧食安排,便是他最后一道命令了,現在命暗探蟄伏于城中,盯緊丹陽兵的動向,若是他們有異動,立刻想盡一切辦法來稟報。”
“好。”
陳禮擔心,今時不同前世,原本歷史上劉備并不能對徐州士人造成威脅,而現在卻在沛境有了民心,逐漸聲名鵲起。
若是以前肯定不會有人對他下手,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主公已經今非昔比,說不定就會遇到刺殺。
和在荊州時一樣。
……
從小院出來,陳禮犯了難。
最近手頭的確很緊,可以說他們幾兄弟都很緊,張飛的家資都投入到了軍營之中,二哥治軍清廉,所得皆分于兄弟,大兄就更不必說了,他就沒有錢的概念。
簡雍……
算了,簡雍都還在借錢。
起家創業真難,即便是交戰得勝,也需用戰利去滾雪球,擴大軍備、兵馬,現在想要弄錢,就只能從當地豪族下手了,那位甘公就是最好的選擇。
陳禮心想。
回到衙署。
劉備已起身在堂內走動,見到陳禮到來,微笑著走上前相迎,柔聲道:“子韜,最近這段時日,你與我同起同寢,相談甚歡,我覺得你的學識、才干,都足以勝任一方治吏,我決定將沛縣交托給你。”
“那你呢?”陳禮一愣,不會是現在就開始摸魚了吧?
摸魚者,終將被人摸。
劉備輕笑了一聲,從懷中拿出了一封裝飾精致的書信,道:“這是陶公送來的書信,邀我盡快到郯城相見,他想托付一些后事與我,信中坦言,他即將不久于世。”
果然還是來了。
“主公此去,可要當心,我害怕有人對你心存暗害之心。”
“不必,”劉備擺了擺手,滿不在意,道:“我本君子之心,坦然而去,若是不去反倒是讓人詬病,我們自平原而來,為徐州百姓謀生,亦是深得民心,廣傳仁德之名,陶公又怎么會對我等下手呢?”
“我此去,只帶子龍一隊騎軍即可,子韜不必擔心。”
“你為縣令,應該廣結鄉里名流、肅正法度,同時督運糧草,一是運送去軍營,供云長、翼德出征,二是囤于谷倉,以備今年冬時。”
“待我回來,便要親自領兵去譙縣,而后入汝南,亦是不能久留,在今年秋日之前,沛縣我就交給你了。”
如此叮嚀囑咐,陳禮忽然覺得有一種重擔在肩的惡風撲面刮來,渾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這樣一來,不光是要加班,還真得嘔心瀝血了。
“當然,你自有才華,不必我贅言,一切以固守穩本為主。”
“至于訟狀之事,若是難判,則可請教甘公,我已跟他說明白了,他愿意相助。”
劉備將劍印都交給了陳禮,他可以調動沛縣所駐的兩千兵馬,這給予了他足夠的信任。
“多謝主公。”
話說到此處,陳禮自然也不好推脫,而且亦是不好再勸。
當地難判之事請甘公出馬,陳禮大致就明白這話的意思。
亂世之中很多案子都難有結論,但是要肅正法度的話,就必須要破案公示,廣為傳揚,方才顯出衙署之威嚴,所以甘公這樣的叔父輩話事人就很重要。
他不一定會斷案,但是他能夠找到人來頂案。
這是無奈之舉,卻也暗中沿用了不知多少年,也算是桌案下的規則。
午時,劉備處理完最后一點政務,給予了各鄉分糧、田的回應,便同趙云一起,帶著五十騎去了徐州。
一直到下午,陳禮才剛剛走完軍營、衙署各處,和軍營之中的武將通了氣。
此后便是到軍屯之處,巡察糧草督運之況,好在軍中將領都知道,關將軍、張將軍和陳禮關系極好,不敢有絲毫怠慢,故此一切順利。
但是勞累。
區區一個縣令,就已經事務如此繁多,若是日后真做到了郡守,又會是何等光景……
陳禮第一次感受到了如山的壓力。
主要是寂寞,現在人手少了,晚上連個聚在一起烤肉的人都沒了,把酒言歡的快樂時光,都要被正事耽擱了。
“嘖。”
……
徐州,郯城。
陶謙榻前,已聚下了不少文武。
陳圭亦是在場,陳登因為廣陵叛亂,出兵征討叛軍未曾到來。
而曹豹、孫乾、糜竺等要員,皆是面色嚴肅。
醫官方才告知,陶謙的病狀已經無力回天,主要是操勞征戰了一兩年之余,心力已經耗盡了,現在就等著咽氣了,而陶謙此刻吊著一口氣,全是因為劉玄德還沒有到來。
他今日,說什么也要把徐州交托給他,此前的確存了安排后事,讓劉備上臺背鍋的意思,但是這一次,確實真心托付,他聽說了劉備在沛國的事跡,今年豐收幾十萬斛,乃是扭轉乾坤之治。
又聽說,劉備日日在外與民同耕,其恭謙姿態,千古罕見,乃是大賢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見到這樣的劉備,又怎么會不想讓他主理徐州,以保得山河無恙呢?
只是,在堂上的人都是各有心思。
陳圭中立,不發表看法。
而孫乾、糜竺,自然是支持劉備,曹豹卻并不是。
他手握了一萬丹陽兵馬,其中數千精兵都是那一仗大敗之后留下的家底,這是他未來的倚仗,若是劉備領下了徐州,豈不是要用他幾千兵,來兼并他的丹陽舊部嗎?
曹豹自覺不愿,軍中將士也不想如此,再者還有之前屯于開陽,現已出兵奪取泰山郡的臧霸等賊,亦是和劉備毫無交情,局勢尚且不明。
他還能等到更好的明主,因為前一個月,曹豹收到了來自兗州的書信,呂布守不住兗州,即將和曹操分出勝負,但仍然可以保留并州精銳前來徐州坐鎮,想請曹豹出迎。
憑借這封書信,曹豹就有更好的去處。
平靜許久之后,陶謙聽見了門外的動靜,抬眼望去,見到一人進來稟報:“主公,玄德公來了,正在門外等候。”
陶謙艱難的張開嘴,“他,他來了多少人?”
“幾十騎,入城者,就他一人而已。”
陶謙深吸了一口氣,嘴唇微微顫抖,感慨道:“真乃,真乃坦蕩豪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