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奪回大腦:如何靠自己走出強迫
- 黃愛國
- 1806字
- 2024-10-25 14:13:40
前言
很高興與你在本書相遇。
你的腦子里是不是時常會蹦出一些不合時宜、奇奇怪怪,甚至邪惡的念頭?比如站在高處莫名有想跳下去的沖動,走在馬路上看到疾馳的汽車會聯想自己被撞的情景,有時腦海中會突然浮現有關暴力的畫面……這些明明不是自己的本意、毫無緣由闖進大腦里的想法,但卻讓你感到非常痛苦、羞恥,甚至懷疑自己的道德,越是想擺脫越是深受其擾。
你是不是也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比如對已經完成的事情不停地擔憂并反復確認;強迫自己遵循某個規則,如果不遵守就認為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害怕污染自己的各種東西,不受控制地反復洗手……本來好好的,腦子就開始給自己下指令,不做的話就會心慌,這種恐懼感會讓你重復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或許,你已經被強迫癥困擾了很久,希望本書能為黑暗中的你帶來一束光亮。
強迫癥的最大特點是自我斗爭。明明知道沒有必要,但卻會控制不住地出現擔心、顧慮、懷疑等恐懼心理。我們的腦袋里似乎有兩個小人,一個小黑人和一個小白人。小黑人嚇唬你說:“你這樣可不好,萬一出現什么情況就糟糕了,聽我的,我讓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這樣就能避免最糟糕的結果?!蓖ㄋ滓稽c說,就是“你聽我的,就沒事,不聽我的,我讓你后患無窮”。小白人卻說:“你為什么聽他的?有必要嗎?大家都不在乎,只有你在乎。你根本沒必要聽他的,不但浪費時間,還丟人!”這里的小黑人即不由自主地出現的各種“怕”,而小白人便是“不要怕、不用怕”的心理暗示。小黑人和小白人的這種撕扯會讓人痛苦不堪,嚴重影響學習、工作、生活及人際交往等。

有人說:“我寧可身體得大病,也不愿意得強迫癥?!睘槭裁茨??因為“身體得病時,周圍的人還能理解我、關心我,即便要忍受疼痛或不適,但心里能自在些。但得了強迫癥,我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別人當然更不理解了?!蹦敲矗@個小白人和小黑人都是誰派來的呢?是我們自己!
一個人被綁架,但綁匪是自己,人質也是自己;一個人聰明無比,卻擺脫不了一些無聊甚至荒謬至極的念頭。強迫癥患者的這種自我攻擊,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慘烈的戰斗。內心的不安、抑郁和焦慮,雪崩式的推測,大禍臨頭之感,常把人逼入絕境,讓人感覺無路可走。多少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折騰得“體無完膚”??杀⒖上А⒖蓢@!有的人外在似乎成功了,但內心的痛苦和煎熬只有他自己知道,就像被判了“無期徒刑”。是否還能“刑滿釋放”?出路又在哪里?他們似乎永遠在迷霧中,看不清方向和出路。
有些人全國“巡回醫療”,去過無數個大醫院,找過各種名醫,服用過多種藥物,“巫婆神漢”齊上陣,甚至動過腦部手術,強迫癥狀依然堅挺如故。錢也花了,力也盡了,最后,卻陷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境地。難道就沒辦法對付強迫癥了嗎?——當然有。
目前,強迫癥的治療主要采取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種方式。
本書中針對強迫癥的干預方法叫心理疏導療法(以下簡稱疏導療法)。該療法是由我國心理治療的創始人之一、著名心理治療專家、南京腦科醫院魯龍光教授(1930—2023)所創立。從1995年起,我一直師從魯教授,學習、研究和推廣疏導療法。本書將通過通俗的闡述,由淺入深,幫助讀者系統掌握應對強迫癥的方法和理念,從而走出強迫癥的困擾。
疏導療法把強迫癥形象地比喻為一棵樹,樹葉就是求助者的各種癥狀;樹干就是各種“怕”,如怕萬一、怕不完美等;樹根則代表求助者的過頭性格,如過于嚴謹、過于認真、倫理道德觀念過強、過于完美主義等;樹根所生長的土壤代表著每個人所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結合這個模型,疏導治療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了解這棵樹,即認識強迫癥,把敵人看清楚了,才能“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第二階段,砍樹干,即通過實踐、鍛煉,克服“怕”。戰勝“怕”后,癥狀就會慢慢消除。第三階段,挖樹根,即認識與優化性格,防止癥狀的反復。
這三個階段中,比較關鍵的是第二階段。在此階段,本書會就“如何淡化病態思維,減少病態行為”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幫助大家認清排斥和屈從的誤區,看清正確的方向,通過行為上的實踐和思維上的摸索,逐漸走出誤區,直到消除癥狀。本書會先講解應對的方法,隨后介紹一些典型案例,幫大家掌握這些方法的具體操作。
強迫類心理問題很多,求助之路也頗為艱難,大家急需一本自助療愈的書籍,希望本書能夠滿足你的需要。
本書出版過程中,我的同事徐圓圓老師幫助整理了書稿,在此表示感謝。
很高興能和你攜手,一起走過一段心靈的旅程。如果你以前對強迫癥束手無策的話,那么現在,是時候向強迫癥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