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社交心理學:孩子,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 陳昕
- 771字
- 2024-10-24 16:02:34
條理清晰,我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
社交小劇場
安迪最喜歡的書被妹妹撕壞了,他跟妹妹爭執不下,于是找爸爸評理,可是說了很久,他也沒說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后爸爸沒有耐心繼續聽,就去忙別的事情了。安迪本來就不擅長表達,又總是被忽視,時間長了就不愿意跟家人溝通了。
父母的擔心:這些都是類似的情況
△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
△孩子“嘴笨”、詞不達意,半天說不清一件事。
給父母:從社交心理學的角度分析
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溝通,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表達的機會。隨著年紀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父母要學會傾聽、接納孩子的感受,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同時也有助于鼓勵孩子表達自我。
給孩子:社交重在行動
★用簡短的句子和詞語。
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意見時,你可以試試用簡短的句子和詞語,例如,“沒問題”“我不喜歡這個東西”“這個……我弄不好”“我需要幫助”等。還可以使用一些結構詞、過渡詞,這些詞就像橋梁,能夠使你的表達更加連貫。常見的結構詞、過渡詞有“首先”“其次”“最后”“但是”“而且”“因此”等。
★多閱讀、多復述。
如果你喜歡閱讀,那真是太棒了。書中的文字通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多閱讀、多復述,你不僅可以積累大量詞匯,還能學到一些不錯的表達方法,有效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積極參與社交活動。
學校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辯論會、志愿者活動、節目表演等。你有機會就去參加這些活動,你的社交能力會由此得到提升。
★說出來或者寫出來。
心里有想法,勇敢說出來。你可以找信賴的人說,也可以找個“樹洞”悄悄說。尤其是遇到不好的事情時,該抗議就抗議,而且說出來可能會使事情有轉機。就算結果不盡如人意,只要說出來了就不留遺憾。如果你覺得有些事不好說出口,那就寫出來,寫日記或寫故事等都可以。
親子互動:寫一寫其他有助于社交的妙招,找機會嘗試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