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失蹤
- 燈火闌珊處,歸燕度華年
- 遺蠻
- 2000字
- 2024-11-30 10:24:25
裴燕知回到府中自己的院子后,召來了風祁。
風祁一身黑色勁裝,嘴角繃得一絲不茍,態度卻是恭恭敬敬,“主人,有何吩咐?”
裴燕知的食指沿著杯身緩緩滑動,語氣沉著冷靜,“你去探查一下華序亭家最近出了什么事。”
“是。”風祁領命后,隨即退下。
乾寧宮內,氣氛肅靜。
龍椅上的順帝翻看著謝景恒寫的策論。
謝景恒在一旁垂首而立,靜靜等待著。
順帝看完后,將策論放在一旁,看向謝景恒,“這策論觀點獨到,條理清晰,景恒,你長進不少。”
謝景恒微微躬身,語氣謙遜:“多謝父皇夸贊,兒臣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不斷學習。”
順帝微微點頭,流露出幾分滿意的神情,“嗯,不可驕傲自滿,要繼續努力。”
“兒臣明白。”謝景恒應道。
順帝盯著這個身量幾乎與他齊平的兒子看了好一會兒,年紀雖小,但謙遜穩重,相貌堂堂,想到這,他不禁微微皺眉。順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復雜的情緒,似在思考著什么。
順帝清了清嗓子,道:“景恒,你已有十四,尚書房里的師傅教得雖好,但畢竟也只是紙上談兵,明日起你便同你的皇兄們一起入朝堂議事。”
謝景恒壓下眼底的驚訝,撩起袍服跪下,“謹遵父皇旨意。”
等到謝景恒退出乾寧宮,他走在宮道上,思索著順帝的話。謝景恒眉頭緊鎖,腳步略顯沉重。
他才十四,父皇就讓他接觸朝政。他的幾個皇兄都是十六七八才被允準參政。這些年來父皇對他一直都不甚關心,若不是他養在皇祖母膝下,恐怕對他更是不聞不問。難不成只是皇祖母幾句話便讓父皇改了心思?他是不信的。
他一歲不到便沒了生母,五歲之前養在儀妃的儲秀宮里,后儀妃病逝,他才又被接到了太后的壽寧宮。
在進壽寧宮之前,宮里人人都說他克母,無論是生母還是養母,都不得善終。太后得知了宮中傳出了這樣的言論,大發雷霆,殺雞儆猴般懲處了幾個碎嘴的宮人,并且揚言道:“哀家天生命硬,不怕克,哀家就是要把景恒養在自己身邊,哀家就不信了自己的孫兒還能礙著自己?”
太后心疼謝景恒小小年紀就沒了生母,一個好好的嫡子,本是身份最尊貴的,竟讓這些宮人和庶出的子女欺負。先皇后是順帝為太子時太后親自為他選的太子妃,太后對這個兒媳十分滿意與喜愛,連帶著也疼愛她所生的孩子。
謝景恒深知在這宮中真心待他的人不多,這些年他雖在太后身邊長大,算是平靜安穩,但是他仍處處低調,即使有何才能,也多是隱藏,他不像他二皇兄那樣前朝有溫貴妃母家支持,后宮有得寵的母妃,他倚靠的唯有他自己,鋒芒畢露對他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
京城最大的一家酒樓當屬朱興樓,在最頂層的閣樓里,一道幕簾嚴嚴實實地遮擋住了所有面容和身影,只余輕慢的聲音悠悠地落在寬敞閣間的每一個角落。
“這‘噬魂散’可是禁物,又生長于西域,長安何人能有。”
“我可是花了大價錢買你這個消息,你卻這樣敷衍我,”對方語氣輕慢,裴燕知聽了也不惱,他緩緩道,“千葉閣就是這般做生意的?”
千葉閣閣主輕“呵”一聲,隨后對著身邊的下屬低語了幾句,那下屬亦是蒙著面,走到裴燕知面前,遞了張紙條給他。
裴燕知接過看了,眉間微蹙,但僅一瞬,隨后收好。
“謝閣主了。”裴燕知微微抱拳,轉身欲走。
千葉閣閣主略帶笑意的聲音從幕簾后傳來:“日后若還有這般要緊之事,千葉閣隨時歡迎。”
裴燕知微微頷首,未再多言,轉身離開閣樓。
依紙條上所述,長安唯有東邊與梨縣交界之處存在此毒流通的跡象,并且就在半月前。“噬魂散“是禁物,沒有人會明著交易,饒是千葉閣再神通廣大,也很難查出具體是何人在交易。眼下唯一有用的線索便是此買主是宮中人。裴燕知擰眉沉思,這華家竟與宮中人扯上關系,據他所知,華家人丁不豐,既沒有入宮侍奉的娘娘,也沒有在朝堂上舉足輕重的人物。華序亭成日里與書籍典章打交道,為官謹慎小心,不太可能得罪人。唯獨華景文,先不知其有幾分武藝,一個文官家庭,出了個武將,就著實令人懷疑,華景文他見過,行事風風火火,一身正氣的模樣,倒是頗容易得罪人。
兩個月后,西北邊境傳來消息。
就在幾日前,雙方展開大規模的作戰,按理來說,戍邊部隊加上京城的十萬精兵收拾金烏國綽綽有余。但金烏竟勾結了北狄,在長風鎮一帶設伏,天燕的軍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主將楊昭平受了傷,謝景陽帶著剩余的軍隊退回大本營。
“聽說當時場面異常混亂,就連戍守邊防的一位將軍都失蹤了。”蕭鴻濤是兵部尚書,這類軍情他比其他大臣要更早知曉。
“哪位將軍?”朝中有人問。
“雖品級不高,但好歹是陛下親敕的,”蕭鴻濤頓了頓,語氣有些沉重,“是從七品中鎮將華景文華將軍。”
華序亭聽后心下一沉,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從幾日前便開始寢食難安,想來會發生什么事,原以為是華迎的病情有異,他趕忙讓夫人修書給費神醫詢問一二,結果費神醫叫他們放心,華迎的身體已大好,只是余毒未清,還需些時日。他卻詫異了,究竟是何事要發生,今日朝會聽到這樣的消息他才明白,竟是景文遭遇了不測。
其他朝臣不免把目光投向華序亭。
順帝的臉色也凝重了起來,“華將軍失蹤一事,朕心憂之。本以為此戰當大功告捷,沒曾想這金烏竟勾結北狄致我軍如此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