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芙蓉宮,是同前世一般的“熱鬧”,宮人們各司其職,容昭寧卻從其中看到了荒涼,一個宮里主子不在了,便不會留下那么多宮人,未來何去何從一片迷茫。
寢殿內,容昭寧看著宮人準備行李,想到什么吩咐寧若:“此次出行一切從簡,阿若你做事本宮信得過,另外本宮出嫁在即要忙許多事,就不再會客了。”
“是,山中寒涼殿下可要多帶幾身秋衣。”寧若侍奉在身旁。
容昭寧頷首:“你安排就好,本宮乏了。”
眾宮女很有眼力見的行禮送走容昭寧:“是。”
幾日時間轉瞬即逝,容昭寧身旁寧若和兩個大宮女正在服侍梳妝:“殿下,大將軍已經候在午門外邊了。”
容昭寧隨手指了根發簪,有些詫異:“父皇免了他的早朝?”
寧若屏退大宮女,親手為容昭寧完成收尾:“殿下那日找了陛下之后,陛下就以大將軍要服侍老母又要為殿下出行做準備事物過多免了早朝,還分了部分兵力出來。”
“知曉了,今個兒外頭有風,去將那披風拿出來。”容昭寧眼神變了變。
大將軍幾代為國為民為君,其忠心何人看不出來,只有她那沒有能力又愚蠢的父親,君臣離心,大忌啊……
宮門前,容昭寧再次回頭望向牌匾,那是母后起的的名,父皇親手提的字,不知離開后那幾年又有誰住了進來,是否還是這牌匾。
寧若伸手扶著容昭寧:“殿下時辰不早該出發了。”
容昭寧點頭,是該動身了。
午門大門,一隊人馬等候多時,見到容昭寧的步攆蓁渚凜邁步向前躬身行禮:“拜見定平公主,公主萬安。”
“將軍不必多禮,將軍為國征戰,本宮敬佩萬分。”容昭寧下轎。
蓁渚凜看到容昭寧身上的牡丹披風眸子動了動,側身又仿佛什么都沒有覺察到:“請公主上馬車。”
容昭寧微笑點頭上車,掀開簾子:“麻煩將軍。”
“不敢。”蓁渚凜行禮上馬吩咐啟程。
——傍晚
晚霞染紅大地,容昭寧坐在廂房,蓁渚凜避開眼線進來,目光落在疊好的披風上很快移開,畢恭畢敬的行禮:“末將拜見公主,不知公主喚微臣前來所為何事。”
后者揮手讓寧若扶起蓁渚凜:“將軍不必多禮,本宮不過喚將軍過來敘舊罷了。”
示意讓蓁渚凜坐下,親自斟茶,語氣平靜帶著點溫柔:“當年安平姑姑還在的時候總是帶本宮來這里,如今怕是最后一次。”
蓁渚凜不動聲色,明顯對容昭寧有所防備,淺抿一口茶:“末將不敢評判公主。”
容昭寧揮手讓寧若也出去,見蓁渚凜起身立即開口:“將軍不必如此生分。”
“孤男寡女不合規矩,公主自重!”蓁渚凜起身準備告退。
“將軍!”容昭寧仿佛驚恐屈身行禮:“將軍留步,可否聽昭寧說完訴求。”
蓁渚凜連忙行了大禮:“微臣惶恐!”
容昭寧扶起蓁渚凜:“昭寧知曉將軍和姑姑關系好,從小也是把將軍當做姑父,今日相商不為別的只是昭寧出嫁在即,想尋求姑父庇佑。”
蓁渚凜面色復雜:“殿下折煞微臣了。”
容昭寧坐下,神色落寞的看著一旁的披風,引的蓁渚凜也忍不住緬懷的望過去,心中全是糾結。
正當蓁渚凜想開口說什么,外邊突然通傳:“三皇子殿下到!”
蓁渚凜連忙站直身子,收回目光,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行禮:“微臣告退。”
未等容昭寧回應,蓁渚凜便翻窗出去,沒有驚動他人。
三皇子身后跟著寧若,容昭寧整理好著裝,微笑起身行禮:“皇兄。”
容昭宸笑呵呵的進來,扶起容昭寧:“聽聞七妹即將出嫁,又跑出宮來本皇子實在不舍便想著陪著小妹這剩下幾日。”
容昭寧回首坐下,給容昭宸指了位置:“我自然是知道三哥心中有小妹的。”
蓁渚凜手里拿著容昭寧給自己的披風,回到臥室,無奈嘆氣,守著披風一夜,仿佛要將針腳都留在心中。
那次談話以三皇子的到來結束,但是兩人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一個仿佛真的是來祈福,日日循規蹈矩,除了三皇子相邀都安靜的留在房中,而另一個也是每日如同真的來保護公主。
辰月末,桃花開的正好,裝點了整座山頭,容昭寧被容昭宸拉開看桃花。
粉嫩桃花,粉紅佳人,倒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寧若從遠處快步走來,懷里抱著那“失蹤”許久的牡丹花紋披風:“殿下,三殿下,林中微涼,奴婢來送披風。”
容昭寧不動聲色的讓寧若給自己披上,容昭宸笑著揮開容昭寧頭上的花瓣:“寧若自小跟著你,有她伺候著,我也放心,只是匈赤不同中原,而且據說那狂獵也曾點名指姓的提過你一嘴,不得不防范。”
容昭寧微微頷額:“多謝皇兄記掛,昭昭會注意的。”
“你啊。”容昭宸無奈的看著她,最后只剩一句嘆息,眸光落在披風的牡丹花上:“生在皇家啊……”
說著拍拍容昭寧的肩膀搖著扇子離開,寧若扶著容昭寧站在原地,桃花飄落,看著那一抹紫色漸行漸遠。
“殿下……”寧若擔憂的回頭,容昭寧安撫拍了拍她的手背:“兄長一向聰慧,只是生在皇家,容不得他的出色,也有太多身不由己。”
沒多久,容昭寧就讓寧若攙扶自己回房,也沒有看到前面停下腳步,慢慢回過頭的人面上的復雜。
“末將見過公主。”蓁渚凜在門前行禮。
容昭寧垂眸,看著被清空的院子,抿唇:“將軍不必多禮,請。”
寧若開門兩人一前一后進去。
那日,容昭宸和“容昭寧”在桃林賞了一日的花,據說后來兩人因為一些口角分道揚鑣。
蓁渚凜將軍等候一日,想同七公主討論出嫁事宜,被氣頭上的七公主怒罵,狼狽離去。
七公主出嫁,十里紅妝,浩浩蕩蕩,皇帝和皇貴妃攜公主皇子大臣以及眾家眷相送,是當年安平公主都沒有的排面。
卻獨獨三皇子告病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