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期情緒和即時情緒影響下的投資組合選擇和投資者行為研究
- 劉曉東
- 1570字
- 2024-10-23 15:39:42
二、本書的主要內容
由于本書涉及理論經濟學、心理學和行為金融學的基礎理論,因此本書的內容分為三篇。第一篇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內容,主要是對金融學、行為金融學以及心理學中的風險決策理論進行分析和比較,提出了行為金融學基礎理論存在的問題,明確了解決方案。
第一章介紹了現代金融學在基礎假設層面所受到的挑戰,介紹了經濟學和心理學在解釋決策悖論問題上的理論體系,分析了各種理論在解釋決策悖論問題上的得失。
第二章對比了經典金融學和行為金融學在理論體系上的差異,詳細分析了前景理論作為基礎假設所存在的問題,系統地梳理了行為金融學的資產定價理論、投資組合理論和情緒研究的相關文獻。第二章還提出了行為金融學“基礎假設缺失”這一學科問題,探討了采用心理學情緒決策理論解決上述問題的可行性。
第三章介紹了認知心理學中的預期情緒理論和即時情緒理論,剖析了上述理論與經典金融學理論的相互關系。
本書第二篇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內容,主要涉及后悔理論的改進、情緒影響投資者決策的理論演繹和實證研究以及理論對于市場異象的解釋。
第四章對后悔理論進行了修改,提出了“改進的后悔理論”,給出了新理論的風險決策判別模型;在此基礎上,利用改進的后悔理論解釋了決策悖論問題和偏好反轉問題。第四章還比較了“改進的后悔理論”和前景理論的差異。
第五章把后悔理論全面引入經典金融學的投資組合模型中,提出了“情緒動機影響投資決策”的基礎假設;在此基礎上簡化了后悔理論的后悔和欣喜函數,推導出了預期情緒影響下的投資組合模型,研究了在預期情緒的影響下投資組合的變化,在理論上證明了處置效應產生的原因。第五章還對情緒投資組合模型進行了數值模擬。
第六章把認知心理學的即時情緒理論和社會心理學的社會群體理論引入投資組合的研究中,提出了“即時情緒導致投資者群體預期誤差”的理論假說,在此基礎上給出了投資者正反饋交易、投資者外推預期的理論解釋。本章還推導了即時情緒狀態下的資產定價模型,給出了特質風險定價和時變β系數的理論解釋。本章還討論了投資者錯誤信念導致的市場異象,給出了多因子定價的理論解釋。本章利用“磐石類股票”折現率來代表市場必要報酬率,采用時間序列模型驗證了理論結論。
第七章綜合考慮了預期情緒和即時情緒對于投資組合的影響,推導出了兩種情緒影響下的投資組合模型。本章采用數值模擬分析的方法,給出了投資者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資產收益率的可預測性、資產收益率的過度波動和市場過度交易等問題的理論解釋。本章深入分析了采用經典金融學理論范式研究情緒問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對于情緒組合理論進行了深入總結。本章還在實證研究中詳細探討了預期情緒代理變量的設定、“日度數據”下的即時情緒代理變量的設定問題,建立了情緒代理變量和指數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模型。
本書第三篇內容由第八章構成。第八章探索了用預期情緒代理變量進行策略投資的可行性,構建了模擬投資組合并分析了投資策略產生的報酬率。第八章還根據理論研究的結論,提出了市場監管和防范市場風險的政策建議。
(1) 權威學者包括:羅伯特·席勒、赫什·舍夫林和理查德·泰勒。主要參考文獻為席勒(Shiller, 2003)、舍夫林(2005)和泰勒(2017)。
(2) “市場異象”是指不符合經典金融市場理論的異常投資行為和市場現象。具有代表性的市場異象有處置效應、特質風險定價、盈余公告后漂移以及羊群行為等。
(3) 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益率和上證綜合指數收益數據來源于銳思數據庫(RESSET)。重標極差的計算采用MATLAB2019a試用版軟件完成。
(4) 赫斯特指數(簡稱H指數)是用以衡量時間序列數據基本特征的常用指標。若H=0.5,代表信號屬于白噪聲,時間序列數據屬于隨機游走序列;若H>0.5,信號屬于黑噪聲,當期波動的影響可以在較長的未來期檢驗到,時間序列數據具有長期記憶特征;若H<0.5,信號屬于粉紅噪聲,時間序列數據具有回復性特征。通常情況下,經濟指標數據大多具有回復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