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期情緒和即時情緒影響下的投資組合選擇和投資者行為研究
- 劉曉東
- 1560字
- 2024-10-23 15:39:42
第四節 本書的主要貢獻和主要內容
一、本書的主要貢獻
本書的研究內容是情緒對于投資組合和投資者行為的影響,屬于行為金融學的研究熱點。與以往學術界在這個領域的實證研究不同,本書的主要內容側重于情緒影響投資組合和投資者行為的理論機理,因此本書屬于行為金融學理論研究的范疇。本書實現了在理論層面、研究范式層面、投資者行為和市場規律認知層面以及實證研究層面的貢獻。
在理論層面,本書提出了行為金融學在基礎假設和理論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本書在充分吸收心理學情緒決策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后悔情緒和即時情緒的投資者的一般決策模型,通過理論演繹和數值模擬的方法,探討了兩種情緒對于投資組合和投資者行為的影響。
本書在理論層面的貢獻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對心理學理論中的后悔理論進行了改進,并把后悔理論引入金融學的投資組合模型中。第二,本書通過引入后悔情緒和即時情緒,對當前流行的投資者情緒概念進行了細分,提出了兩種情緒對投資組合的不同作用機理以及基于兩種情緒的基礎假設,研究了兩種情緒在投資中產生的不同結果,建立了兩種情緒與諸多市場異象之間的理論關聯。第三,本書通過均值方差投資組合理論的框架給出了外推預期、處置效應和資產價格泡沫的理論解釋,為行為金融學目前流行的三種基本假設提供了理論支持,也為行為金融學提供了一個通過情緒組合模型來整合三種假設的理論思路和研究樣本。第四,通過模型演繹和數值模擬,本書實現了在一個研究框架下對特質風險定價、多因子定價、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過度波動、資產價格泡沫等諸多市場異象的理論解釋,為行為金融學理論體系的完善提供了助力。
在研究范式層面,本書沒有采用現代行為金融學常用的供求均衡的研究范式,而是采用了經典金融學的風險和收益均衡的研究范式。
近年來,把情緒因素納入風險和收益均衡范式的研究在逐漸增加,例如謝軍(2012),陳其安、朱敏和賴琴云(2012),謝軍和楊春鵬(2015)把情緒作為投資者風險厭惡系數的影響因子納入均值方差組合模型中,探索了在情緒坐標系下的模型的數學解;羅琰和劉曉星(2016)把情緒作為影響證券收益率計算的乘法因子,給出了在普通坐標系下的數學解;付成波(音)等(Fu, Jacoby, & Wang, 2015)把情緒作為影響證券收益率和風險計算的誤差項,給出了情緒坐標系下的數學解;王宗潤和何瑭瑭(2021)把情緒因素轉化為多種組合約束條件,采用粒子群算法探索了情緒組合模型的數值解。相較于上述研究,本書更加注重探索情緒影響投資組合的理論機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情緒影響投資組合的數學假設,并最終給出了在普通坐標系下情緒組合模型的解析解。本書的研究結果有助于把情緒組合模型結果和經典模型結果進行對比,有助于深刻理解情緒對于投資組合的影響。本書還在上述解析解的基礎上探索了情緒組合模型與諸多市場異象的理論關聯,這有助于情緒組合模型理論的完善和相關理論體系的建設。
本書的研究為金融學研究范式的融合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本書站在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就行為金融學研究范式回歸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本書選擇經典金融學研究范式的目的是促進行為金融學理論與經典金融學理論的融合。本書通過數學演繹法求解了在情緒影響下投資組合模型的解析解,充分證明了使用風險和收益均衡的研究范式來解決行為金融學問題的可行性,上述工作在研究范式層面為金融學理論的融合和發展提供了一絲助力。
在投資者行為和市場規律認知層面,本書通過理論演繹揭示了諸多的投資者行為、市場規律與投資者情緒以及投資組合模型的理論關聯。本書為行為金融學在投資者行為和市場規律認知層面提供了新的理論選擇,為行為金融學理論體系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借鑒,也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實證研究層面,本書明確了預期情緒的代理變量,設計了“日度單位”的即時情緒的代理變量,通過“磐石類股票”來確定市場必要報酬率的改變,上述內容都屬于實證研究中新提出來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