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建設物流強國的戰略任務

(一)構建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運用系統思想和理念,對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快遞、配送、信息等功能系統進行完善和優化,積極發展物流技術裝備系統。加強鐵路、機場、港口、碼頭、航道、貨運樞紐、貨運場站等重要基礎設施以及物流樞紐、物流園區、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倉庫等節點建設。重視宏微觀物流系統內各要素的組織和重組,使之相互聯系與協調。通過整體優化,提高組織化程度,發揮整體效能,獲取整體效益。抓好物流功能、企業內物流、企業間物流、區域物流、物流基礎設施、物流信息、人力資源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整合。

(二)促進物流業和相關產業聯動發展

充分發揮物流業在各次產業的采購、生產、銷售、配送以及供應鏈建設中發揮強有力支撐作用。加快物流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結合制造業改造提升、轉型升級和由大變強的戰略需要,加快與制造相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和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實現制造和物流的高效對接。加快物流業與農業互動發展。著力建設高度組織化、規模化、社會化的農村物流體系,形成“布局合理、雙向高效、種類豐富、服務便利”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支持物流企業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延伸服務網絡,構建質優價廉產品流入、特色農產品流出的快捷渠道。緊緊抓住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加快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圍繞以B2B、B2C、C2C、O2O、C2B、跨境交易、移動終端、社交網絡、直播電商為核心的電子商務物流需求,完善相應的電子商務物流網絡布局,構建電子商務和物流業合作共贏的模式,促進物流和電子商務相互延伸和良性互動;推動物流業與商貿、產業集群等互動發展。在重要商貿區域、重點專業市場、產業集群區,大力發展集展示、交易、倉儲、流通加工、運輸、配送、信息功能于一身的物流平臺,建立以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統為支撐的“電子商務+物流”基地。鼓勵發展開放的第三方大宗商品電商物流服務平臺,集約化利用資金、物流、信息等資源,提高流通效率。鼓勵物流企業整合社會資源,破解大宗商品線上交易瓶頸,實現線上交易、融資,線下倉儲、加工、配送的有機結合。支持傳統大宗商品流通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成為新型流通主體。

(三)優化物流產業組織結構

鼓勵優勢物流企業加強聯合和兼并重組,培育規模化、網絡化、品牌化、現代化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鼓勵大型物流企業與中小物流企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加強信息溝通,實施提升服務能力、質量、專業化水平和特色化的兼并重組。鼓勵區域內、區域間物流企業兼并重組。鼓勵總部物流企業與加盟企業以資本為紐帶、業務協同為基礎,治理結構完善為前提,實現一體化運作。鼓勵國有和民營物流企業間兼并重組。支持國有物流企業深化改革、完善機制、業務重組和優化治理結構。推動國有物流企業戰略性重組,支持國有物流企業間兼并重組。鼓勵民營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物流企業的改制重組。鼓勵行業外社會資本進入,以及鼓勵生產、流通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合重組。

(四)完善物流市場體系

完善公路貨運、海運、內河航運、鐵路貨運、航空貨運、貨運代理、倉儲、郵政普遍服務、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服務等基礎性物流市場,加快培育和發展供應鏈物流服務、一體化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物流、平臺型物流、快遞、即時配送、集裝箱多式聯運、冷鏈物流、應急物流等新興物流市場。加強城市群物流、特大城市物流、大城市物流、中小城市物流等城市物流市場建設,加快縣域物流、鄉鎮物流、鄉村物流等農村物流市場建設。加強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工、紡織、醫藥、煙草、煤炭、危險品、特種貨品、農產品等行業物流服務市場,加快小商品、大宗商品、快速消費品等綜合性物流市場建設。

(五)推進區域物流協調發展

加強物流業與地區經濟和城市發展的耦合,提升物流業服務地區經濟的能力,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從“大市場、大物流”和“區域一體化、城鄉一體化”角度,將地區物流業發展規劃納入地區經濟規劃,推動區域間物流通道、區域內物流網絡、城市群物流、地區物流節點、集聚區“物流帶”的建設。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在物流網絡相對完善的基礎上提升等級、質量和效率,中西部地區加快增加物流網絡規模以及提高承接東部地區物流服務轉移的能力,完善中西部地區物流網絡,特別是加強西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京津冀地區和長江經濟帶要加強交通運輸和物流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推進物流一體化。進一步完善城市物流體系,注重農村物流建設,加快發展農產品物流,逐步形成城市支持農村、城鄉互促的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格局。

(六)加快構建全球物流服務體系

把握全球化趨勢和服務國家全球戰略大局,加快物流國際化步伐,構建與周邊國家、世界其他國家有效銜接的物流網絡。支持優勢物流企業加強聯合,共同開發周邊國家物流市場。支持優勢物流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聯合、兼并和重組周邊、歐美、新興市場等國家的物流企業,構筑對外國際物流網絡,打造有全球競爭力的物流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戰略契機,加快構筑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通道,增強全球連接能力,構建全球物流服務體系。

(七)加快先進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推廣與創新

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和信息化數智化水平,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移動互聯、3D打印、二維碼、RFID、車載信息系統、物流優化和導航集成系統、智能分揀系統、自動包裝、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興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與推廣。推動物流高速化、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透明化進程。積極汲取國外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和運作模式,通過消化吸收不斷實現推陳出新。

(八)推動供應鏈管理和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

推動物流企業、生產企業、電子商務企業以及相關利益主體戰略合作和業務協同,形成高效供應鏈合作,推動供應鏈全程電子化和可視化。支持物流企業構建整合的信息平臺,加強供應鏈設計,系統規劃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結構,推動供應鏈運作同步化、集成化和一體化,推動供應鏈資源集成和渠道融合,以最優供應鏈服務和更多增值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九)加強民生物流和應急物流建設

支持快遞、配送企業與連鎖商業機構、實體店、便民服務設施、社區服務組織、機關學校管理部門以及專業第三方企業多種形式的合作,加強社區服務點、綜合服務站、體驗店布局,大力開展代投代收點服務。支持網購商務自提點、自提柜和自提快件箱建設。加快建立完善的食品、藥品物流可追溯體系,對于有溫濕度要求的食品、藥品物流,構建全程冷鏈體系,確保食品、藥品的安全。

大力發展以應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發性事件所需應急物資為目的,以追求時間效益最大化和災害損失最小化為目標的應急物流體系,解決應急物資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等突出問題。

(十)促進物流可持續發展

優化運輸結構,發展綠色運輸。加強鐵路和水運建設,提升鐵路和水運長距離大宗貨物輸送能力,降低公路長距離大宗貨物輸送比重。大力發展甩掛運輸,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加快使用低油耗飛機,促進社會低碳交通選擇;提高交通運輸裝備燃料效率,加強交通運輸碳排放管理;鼓勵制造、流通、物流企業聯合配送,提高車輛滿載率和資源利用率,減少重復運輸;推廣多式聯運,提高運輸的組織化程度,減少迂回運輸。

發展綠色存儲。優化倉庫布局,推廣節能型綠色倉庫,建設低碳零碳物流園區,采用先進的保質保鮮技術,降低各類倉儲損耗。

發展綠色包裝。本著“少耗材,可再用,可回收和可循環”的原則,鼓勵企業簡化包裝,節約包裝材料,減輕資源消耗。引導包裝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實行環境標志制度,使用“綠色標志”“再生標志”。利用托盤、集裝箱、周轉箱等包裝方式,推動包裝的重復使用、再生使用。開發可分解、降解的包裝材料,降低環境污染。

發展綠色流通加工。推動專業化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集中處理消費品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以減少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廢棄物的污染。

發展廢棄物物流和回收物流。加快建立一批回收物流中心,集中管理回收物品的運輸、倉儲、檢測、維修、配送等,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加大廢棄物處理設施的投資力度,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料處理物流系統,實現廢棄物的科學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并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實現無害化處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桃园县| 阜阳市| 扶沟县| 孟州市| 通化市| 罗山县| 静安区| 富川| 宜君县| 金川县| 扶绥县| 通州区| 家居| 观塘区| 泗阳县| 福鼎市| 棋牌| 大足县| 正宁县| 交口县| 钟山县| 井陉县| 开封市| 始兴县| 新宾| 和政县| 沿河| 铁岭市| 宁国市| 六安市| 柏乡县| 茌平县| 太湖县| 游戏| 木里| 临沧市| 宜丰县| 巴林左旗| 原阳县| 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