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四時讀好詩
- 張靜 于家慧
- 634字
- 2024-10-15 17:56:28
飲酒二十首·其四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注釋
*棲棲:不安的樣子。
*厲響:激出音響,指急啼。
*值:遇到。
品讀
一只離群的鳥徘徊飛翔,每一個孤獨的深夜,它都會發出凄厲的鳴叫,因為它不知道自己將歸向何方。
終于有一天,它看到了一棵孤直挺立的松樹,嚴冬肅殺的寒風下,其他的樹木都憔悴凋零,只有松樹青蔭不改。這只鳥收斂羽翼停息在松樹上,終于找到了寄身之處。
在這首詩中,“失群鳥”和“孤生松”都是有象征意味的?!笆壶B”是與世相違、離群索居的人,“孤生松”是這個人最終選擇的人生道路。
陶淵明棄官之后再不出仕,認識到這是“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他選擇歸隱,就真的在這條道路上走完一生?!巴猩硪训盟?,千載不相違。”一個人斬釘截鐵地說出這句話,他是真正對自己、對人生有了深刻的認識。
電影《無問西東》里,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用幾句話回答了“什么是真實”:“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边@應該是一個人真正認識自己、真正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之后的狀態。對于陶淵明來說,這種狀態是春日的停云,是東籬的秋色,是孟夏的幽居,那是他終于超越了自己生命中的寒冬,能夠安然坐看四時流轉的詩意人生。
我們是否能真正認識到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是否能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然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