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逆境中的崛起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聽過“愛因斯坦造板凳”的故事,說在手工課上,老師指著愛因斯坦做的椅子說:“這絕對是我見過最爛的椅子。”小愛同學笑笑沒說話,從桌子下面掏出一把更爛的椅子,把老師整無語了。小時候只覺得,這小孩臉皮真厚,還不怕老師。越長大,才越明白從失敗中站起來需要多大的勇氣。

今天,我就來講講曾老師的“跳河”史。怎么樣,是不是光看這主題心情就好了一大半?

曾國藩來到湖南,籌措軍費,招兵買馬,準備干票大的,為此不惜得罪同僚和百姓,力求打造一支王牌之師。與此同時,太平軍天京建都之后,也盯上了肥沃富饒的長江流域,進行大規模西征。

太平軍逼近皖鄂以來,咸豐多次催促曾國藩阻擊,但是老曾這人認死理,認為自己從廣州采購的西方大炮還沒到,戰斗力沒達標,于是多次回絕咸豐的命令。看這架勢,不練滿一百級,堅決不出新手村。

直到太平軍攻占湘潭,包圍長沙,曾國藩這時站在衡陽練兵場上,檢閱這支自己一手締造的王牌水師——精銳一萬多名,高級火炮幾百門,鐵甲戰船幾百艘,方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為了這一戰,曾國藩賭上了一切,這支軍隊,承載了曾國藩本人、他的家族,以及部下的命運。

1854年,曾國藩親率水陸兩軍兩萬余人,浩浩蕩蕩出發了。沉寂了這么久,被旁人恥笑了這么久,隱忍了這么久,終于到了一鳴驚人的時候了,但天不遂人愿,爽文劇本可不是誰都拿得到的。

老曾剛出師,就在家門口湘鄂邊界的羊樓司中了埋伏,摔了個狗啃泥,折損了幾百人,按照迷信的說法,這個兆就挺兇。

小不忍則亂大謀,老曾心里憋了一股氣,決心拿下湘潭。這時,情報部飛馬來報,說靖港一帶防守空虛,就幾百人。老曾一聽,高低得找回面子,于是改變作戰方向前往靖港。按理說,臨時改變作戰計劃是大忌,老曾這么心急求勝,就是因為這是他的“第一次”,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于是,保守、求穩的戰略風格,再次促使老曾做出選擇,柿子就挑軟的捏,二話不說,和塔齊布兵分兩路,一路攻打湘潭,一路打靖港。結果,這就中了太平將領石祥禎引蛇出洞的計謀。石祥禎是翼王石達開的堂兄弟,號稱“鐵公雞”,和石達開的游擊戰略不同,石祥禎喜歡打硬仗,經常帶頭沖鋒,手底下的兵也特別有血性。

到了靖港,曾國藩親自披掛上陣,迫切地想打開局面。按說,湘軍水陸協同作戰的正規軍,對于太平軍散兵游勇、駕著小木船的農民軍,完全是碾壓局。但由于實戰經驗和應變能力的欠缺,當天南風驟起,水流湍急,曾國藩強行命令水師開赴靖港。按理說戰船順風是優勢,但風太大了也不行。那時的戰船,可不像現代軍艦,有調速功能,所以船一多,風速又快,大船小船全被風推到一塊兒去了。陣型被打亂,領航船直接擱淺,引發后面連鎖反應,追尾癱瘓。

曾國藩懊喪之余,趕忙命令陸師支援,結果士兵見戰況不利,跑得比水師還快。目之所及,戰船噼啪燃燒,岸上狼奔鼠竄,耳邊回蕩著太平軍“活捉曾剃頭”的呼號,曾國藩萬念俱灰,縱身一躍跳入江中。

被章壽麟救起后,曾國藩回到長沙一心求死,給朝廷和家里都寫了遺書,棺材也訂好了,準備一去了之。

“趕緊送靈柩回家,愈速愈妙,以慰父親之望。不可在外開吊,受賻。內銀錢所余項,除棺殮途費外到家后不可剩一錢,概交糧臺。”這封遺書,突出一個喪和急,甚至連墓地的選址也只字未提,從中可以明顯觀察到老曾的慌亂,自殺之心切,完全是為了逃避戰敗的追責,惶惶如喪家之犬,也就是說,這次的自殺完完全全是情緒崩潰導致的臨時起意。

萬念俱灰之際,湘潭塔齊布傳來捷報,那些從廣州采購的西式大炮,扭轉了戰局。左宗棠聽說曾國藩要自殺,也過來探望。左宗棠這人脾氣硬嘴毒,一邊陰陽老曾,一邊從懷里拿出一封家信。身在老家的父親,見到曾國藩的遺書,是這樣回復的:“你組建湘軍,不僅僅是保衛桑梓,更要保衛國家。湖南之外,能讓你死的地方還有很多,你打出湖南,死在哪都是為家族立功,爸為你驕傲,但你要是死在湖南,你老爹我不會為你流一滴眼淚。”

曾國藩一看到家信,愧疚的同時備受鼓舞,從低迷中走了出來,繼續帶兵征戰。而朝廷這時也降下圣旨,免了曾國藩靖港兵敗的責任。

1854年12月,曾國藩在田家鎮取得大捷,勢頭正盛。為了乘勝追擊,次年1月,他率水師進軍江西湖口。江西湖口是湖北連接南京的水上要道,只要把這口子打開,那么水師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南京。洪秀全那邊自然也是不敢怠慢,命令翼王石達開協防。太平軍在江面和岸頭,修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事,易守難攻。兩軍就這樣隔江對望,互相僵持。

湘軍正琢磨著如何正面突破呢,石達開的軍隊就過來了。戰船很簡陋,不過是漁船改制的。曾國藩一看,馬上派出機動性高的小船,前去追趕。

這下正中石達開的誘敵深入之計,百余艘小船被引至鄱陽湖內。埋伏好的太平軍一齊炮轟,封鎖湖口,將湘軍水師一分為二,采取關門打狗的戰術,湘軍落入被動。就跟近現代海戰中戰列艦、驅逐艦、巡洋艦需要互相配合一樣,湘軍的小船大船也需要保持陣型,才能發揮優勢。但目前的形勢,由于沒有了小船的掩護,大船也變成了“光桿司令”,湘軍戰斗力銳減。石達開又派人趁火打劫,用小船夜襲,放火燒船。周圍頓時火光沖天,桅桿傾頹,就連曾國藩自己的座船也被團團圍住。湘軍左沖右突,最后彈盡糧絕,就連開船的官兒都陣亡了。

如若被太平軍俘虜,結果可想而知。為了避免成為戰俘,曾國藩再次跳江。比起上次的萬念俱灰,這次的縱身一躍多了一絲理性的意味。1月的湖口,天寒地凍,江水冰涼,跳下去那是必死無疑。曾國藩壓根沒抱著活下來的念頭,沒想到這次又被部下給拉住了。

座船成了太平軍的戰利品,苦心經營的湘軍遭受重創,這次付出的代價比靖港要大得多。但這一次,曾國藩沒有以頭搶地,沒有尋死覓活。兩萬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按理說,掉一百次腦袋都夠了,但這一次,曾國藩給皇帝的文書,卻從遺書換成了兩篇奏折。第一篇叫作《內河水師三獲勝仗折》,第二篇叫作《水師三勝兩挫外江老營被襲文案全失自請嚴處折》。奏折的主要內容就是,我們的水師如何英勇戰斗,太平軍如何卑鄙偷襲,最后我們拼死抵抗,那叫一個聲情并茂,繪聲繪色。

這還不算完,在文末,曾國藩又附上了這樣一句話:“而外江老營兩次為該逆所偷襲,實堪憤恨,皆臣國藩調度無方所致,應請旨飭部將臣國藩交部嚴加議處。”

老曾避重就輕,將軍事指揮的失職,用太平軍卑鄙偷襲來進行淡化,只答不辯,瘋狂道歉,塑造了一個身先士卒,卻被小人偷襲的光明形象。自然,以咸豐的道行,又沒有治罪。

家信方面,曾國藩也未見頹喪:“……兩次大挫。而兄之座船被失,一軍耳目所在,遂覺人人惶愕,各船紛紛上駛……此等情景,殊難為懷!現率殘敗之水師,駐扎九江城外官牌夾。兄住羅山陸營之內,不知果能力與此賊相持否?”

曾國藩兵敗被困九江,仍在積極謀劃反攻事宜,這一時期,是曾國藩在高溫高壓下發生化學變化的時期。從咸豐五年(1855)被困,到咸豐七年(1857)丁憂,塔齊布、羅澤南等資深骨干相繼陣亡,同時軍餉嚴重不足,各省不聞不問,朝廷也不予任何支持,甚至以“頓兵不戰,坐耗軍需”等言語譏諷,可謂是實打實的“官方棄子”。這個時期老曾“每聞春風之怒號,則寸心欲碎;見賊帆之上駛,則繞屋彷徨”,悲傷焦灼到了極點,但不屈不撓的斗志和挫折殊死博弈,將曾國藩的品格徹底錘煉。

曾國藩斗志昂揚,隨時準備東山再起,正所謂自助者天助,太平天國居然不攻自破了。

1856年,太平天國又走上了農民起義軍的老路,由于搶皇位,金田村拜把子的革命情誼蕩然無存,鬧了嚴重內訌。石達開回來一瞅,氣得直接帶兵離家出走。太平軍從此由盛轉衰,好一個“天父殺天兄,江山打不通”。

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太平軍大勢已去,仍稱得上虎狼之師。1860年,太平軍再次擊潰江南大營,曾國藩受任兩江總督,順勢把總督府一并遷到了安徽南部的祁門。自此之后,曾國藩大權在握,仰人鼻息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不過,遷總督府到祁門可謂是一步險棋。祁門的地勢非常低洼,只有一條路和外界連通,一旦被圍困,就沒有任何反制手段。幕僚們苦苦勸說,設在這兒風險太大了,換個地方吧。但曾國藩這人還是那個毛病,倔,認死理,就是不聽。

一語成讖。定軍祁門之后,皖南的太平軍接踵而至,徽州隨即失陷。一籌莫展之際,雖有昔日同僚李元度前來支援,仍抵擋不住太平軍的猛烈進攻。

太平軍以十倍兵力進攻祁門,本部湘軍誓死拼殺,艱難抵抗數日。曾國藩淡定坐在府邸,耳邊前線的廝殺聲越來越近,這一次,他沒有任何過激的反應,將自己的佩刀取下,架在脖子上,只等太平軍攻入大本營的那一刻。

曾國藩淡定寫下遺書:“余忝竊高位,又竊虛名,生死之際,坦然怡然。惟部下兵勇四五萬人,若因斷餉而敗,亦殊不忍坐視而不為之所。家中萬事,余俱放心……”

盡管曾父此時早已去世,已無法見證兒子的蛻變,但曾國藩早已不是當年靖港兵敗自殺的“emo精”,真正成了一名殺身成仁的報國將領,同時,在子孫后代面前,也樹立了一個光輝偉岸的形象。

危急關頭,攻入城內的太平軍竟突然撤退,原來是湘軍大帥鮑超殺到,左宗棠也擊退敵軍,糧道重開,又把湘軍盤活了。

從此以后,湘軍和太平軍攻勢反轉,太平軍拱衛天京的絕地反撲一次次被湘軍絞殺,湘軍將領上下齊心,水陸聯攻,將太平軍的“天國”幻想狠狠粉碎。

從初出茅廬時的靖港慘敗,消極自殺,喪失斗志,到第二次鄱陽湖水師全軍覆沒,臨危不懼,重整旗鼓,再到祁門被圍,府邸幾乎淪陷,曾國藩已從江海“沉浮”之中,變得堅強,剛毅,越來越從容,視死如歸。

但我們若從結果倒推回去,便會發現,曾國藩軍事失利,有這樣一些原因:首先,性格方面,曾國藩前期固執己見,一味蠻干,對事態發展的預測性、包容性不足,缺乏軍人的“活性”;其次,受到士大夫階層忠君思想的影響,不成功便成仁,精神壓力過大,缺乏農民軍隊的韌性,缺乏大局觀;最后,社交層面,忽略人情社交,以至于得罪地方和朝廷,失道寡助。

我們可以從這些失敗的經歷中得出一些教訓:預期充滿變數,勝利往往都要付出慘烈的代價,沒有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的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一要忍,二要耐,需廣結善緣,發揚屢敗屢戰的精神,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作為職場人,當把屢敗屢戰的精神內化在平時的工作中,作為管理者,應該把這種精神收為己用,用堅忍和執著來掌控全局,帶領員工攻堅克難,譜寫企業發展的新征程。

◆◇◆

失敗,是人生常態;挫折,貫穿人生的始終。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所以,順風順水固然好,但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波瀾起伏的一生。命運不會因為你弱小就對你格外恩寵,當然,也不會因為你強大而退避三舍。我們無法挑戰“命”本身,所有人都關在命運的牢籠里。但我們堅信,命本身不會帶給我們完全無法承受的傷害。如果一個人在遭遇重擊之后,還能夠從積極的角度思考,能夠意識到這次災難給予自己的訓誡,并讓這次反思成為自身的一部分,那么他就有可能提升自己的認知。而卓越的人,都會讓自己的認知累積成一個龐大而精密的決策機器。只有這些拼命提升自己的人,才擁有跳出藩籬的梯子。

大環境越差,情況越艱難,心就要越堅定,“逆商”就越重要。在我看來,“逆商”有三個特點:第一,永遠不過高估計困境,堅信一切都在可控范圍內。第二,堅信任何情況下困境都不會持續無限長的時間。往往越是棘手和難以攻克的問題,就越接近階段的轉折。第三,要相信困境都有機會,都有方法,都有窗口期可以逃脫,需要全力以赴地找到它們。

同時要懂得“不忮不求”,不能因為眼前的困境就怨天尤人,道心破碎,自亂陣腳。回過頭看看,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局面,時刻認清自己該怎么做調整,用絕對的理性思維來克服自身焦慮的狀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绥芬河市| 温州市| 沙坪坝区| 广安市| 枣庄市| 通榆县| 遂川县| 汉源县| 枣阳市| 曲周县| 澄迈县| 土默特左旗| 西贡区| 南通市| 内乡县| 米林县| 三河市| 奉化市| 南昌市| 耒阳市| 苍梧县| 蒙自县| 神木县| 彰化市| 房产| 鞍山市| 梅河口市| 双流县| 拉萨市| 海伦市| 阳江市| 辰溪县| 黎平县| 敦煌市| 丰原市| 敦煌市| 神农架林区| 鄂州市| 河北省|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