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揭開謎團
- 雨中迷途
- 羅畢達
- 5317字
- 2024-10-11 22:27:55
2024年8月19日,下午3點。
樂事來小心地駕駛著轎車,緩緩地停到了大堤下。他關閉了引擎,向著后面座位上虛弱地斜躺著的孫大寶輕聲說道:“老弟,到了”。聽到這話,孫大寶緊閉著的雙眼突然睜開了,看了一眼窗外,確認自己已經到大堤底了,強撐著坐起來。樂事來從駕駛座下了車,從外面打開后車座的門,孫大寶彎著腰從車里鉆出,剛想邁步向前,一個重心不穩,差點兒跌倒。樂事來急忙扶住了他,關切地說:“老弟啊,醫生都說你是勞累過度,昨晚都進ICU搶救了,今天才好一點兒,就要到這兒來,萬一再出什么事兒,我也擔當不起啊!”
孫大寶堅定了說:“樂大哥,今天一定要帶你去那兒看看,你就相信我的話。”
樂事來苦笑一聲,道“老弟啊,我咋會不相信你呢!有些事情,別太較真了,不要去尋根究底,可能還會更好些。”
“不行,今天我們一起去,把整個事兒弄個明明白白。”
樂事來嘆了口氣,從車后背箱里提出一個大號的黑色塑料袋,里面鼓囊囊地裝滿了重物,他一手拎著袋子,另一手攙著孫大寶,慢慢地登上了臺階。很快地,他們越過了河堤,來到了古橋旁,孫大寶忙不迭地走進石獅旁的灌木叢,在里面尋找昨夜走過的小路,卻總是尋覓不到,不免焦急起來。而樂事來則在灌木叢旁觀察一番,就朝孫大寶喊道:“老弟,要從這兒走!”。說著就用手撥開濃密的枝葉,眼前出現了一條小徑,正是孫大寶昨夜走過的那條。
孫大寶心中一驚,怎么感覺樂事來比他還熟悉這里的環境,看著他拎著塑料袋麻利穿過灌木的樣子,他心中疑竇叢生。但也顧不得想太多了,彎腰跟在他后面,穿過了灌木叢,下坡之后就踏上了熟悉的小路。此時,涼爽的風呼呼地吹著,小路兩旁的林木輕輕地搖晃著,樹葉也沙沙作響,周圍沒有他人,偌大的天地間似乎只有他們兩人在這泥濘的土路上行走著。
孫大寶越走越疑惑,腳下泥濘的土路不斷向前延伸,昨晚走過的水泥路,卻一直看不見,這一度讓他懷疑是否走錯了道。直至最后看到了一片空地,那就是自己被從水中撈起后躺過的地方,而沿街的商鋪,和其中忙碌的老人,全部都消失了,周圍只剩下穿過林間的風聲、和著幾聲鳥鳴,盡顯一片荒涼。
孫大寶焦慮地踱著步,煩躁地喊著:“不對啊,不會走錯啊!應該就是這里啊!人都去哪兒啦?哪兒去啦,快出來啊~~~~”,還跪在地面上瘋狂地錘打著地面,眼前的一切都快讓他的精神崩潰了。樂事來倒是在路旁的一塊大石頭上坐下,靜靜地看著孫大寶的發作。等到他的情緒平和下來之后,才用手指了指不遠處的河堤下的一憧花園模樣的建筑,對他說:“老弟,去那里看看吧!”
孫大寶跑到那花園前,才發現那是一片墳場,齊人高的欄桿圍圈起來,在欄桿上盛開著各種野花。墳場的入口處是一個綠蔓纏繞著的素樸的門廊,門前的石碑上用紅字寫著“抗洪英雄烈士陵園”這八個大字,下面還有一排小字,孫大寶輕聲地讀了出來。
“公元一九七五年八月五日,清河縣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襲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在旦夕。清河生產大隊樂建國書記率二百余名志愿人員上堤抗洪,全力奮戰三晝夜,力保河堤不塌。為全村人民群眾安全轉移爭取了時間。后由于上游水壩垮塌,抗洪人員全部壯烈犧牲。為緬懷英烈,特將烈士遺骸集中安葬于此,供人瞻仰緬懷。愿后人飲水思源,珍惜幸福生活,共建美好家園。清河市人民政府二零一五年八月”
樂事來不知何時也走了過來,也認真地讀了一遍這碑文,嘆了口氣說道:“樂建國就是我的父親,他也是清河生產大隊的書記。我那年6歲,才上小學呢!父母和哥哥都上堤抗洪,臨走前把我托負給了鄰居林家,想不到就這樣一去不回了,我也成了孤兒。后來在村里人的幫助下,我順利地考上了大學,學的也是我最感興趣的航天工程專業。畢業后在國有企業里干了段時間的科研工作后,又辭職回鄉創業了,現在辦了一個智能機械公司,專門設計制造國內飛機的零部件,也算是實現了小時的航天夢想吧!
二零一五年時,為了記念抗洪勝利四十周年,政府應我們這些后人的要求,將犧牲的先輩遺骸都遷到這里,找不到遺骸的,都用衣冠冢代替了。昨天你去的靈境小區,是政府征用了我們村的宅基地,為我們還建的住宅區,里面住著的都是原來村民的后代。我和家人在別處也有房,那兒只是我一個臨時落腳點。這段時間公司的業務繁重,我就沒有回家,在這里加班干活呢!
餓了點個外賣,誰想到就認識你了,也算是有緣啊!
走吧,我們一起進去看看”,說完,樂事來指指陵園里面,領著孫大寶就走了進去。
剛走進去,就看到一條水泥小路順著壩底一路鋪開,壩底和小路之間,整齊的墳墓一字排開一列的。若將這些墳墓替換成店鋪,那么就與孫大寶昨夜所見的街景一模一樣。孫大寶在這小路上慢慢地走著,仔細地觀察著每個墳墓,有獨葬的也有合葬的,大部分的墳堆都是非常簡陋的。每個墳前都立著一塊石碑,碑上方鑲嵌著圓形的陶瓷,瓷面上彩印著每個死者的照片,栩栩如生的樣子。碑的下方就寫著墓中的人的姓名和事跡。每個墳前都有燒紙的痕跡,也都擺滿了饅頭、肉包、黃酒之類的食物,很是新鮮,應當是昨天中元節后人祭拜過后留下的貢品吧!
許多墳前還點著長明燈,星星點點地發著光,仿佛昨夜的河燈一般明滅變幻。在這里,孫大寶看到了楊大伯、黃大伯,還有梅姐的墳墓,夾雜在昨晚見過的不知名的老人的墳墓群里。這些老人們生前戰斗在一起,死后也成為了鄰居,應當不會孤單寂莫吧。
孫大寶忽然看到了一座墳墓很是別致,它不是傳統的圓堆形,而是用紅磚砌成了四四方方四合院的形狀,樓前的墓碑上年輕田嬸的面容正沖著他微笑。樂事來在一旁解釋道:“田嬸家里的后人,許多都發達了;有好幾家都移民海外,成了華僑,每年都耗巨資維修祖墳。田嬸生前窮困潦倒,一輩子住著土房,兒女有孝心,給她建了這么好的一棟四合院,這應當就是你說的‘凌園旅社’吧!”
孫大寶有點不信的,說道:“我記得昨晚聽你大哥說過,田嬸家的親人都死光了,只剩下她一人,哪兒來得這么多的后人?”
樂事來回答道:“就像老黃伯伯說得那樣,死去的人不知道他們已經死了,也不知道他們所處的是另一個世界,他們會選擇性地忘記或記住一件事情,也會扭曲一些事情,他們被心中的執念所驅使,日復一日地做著他們認為的最重要的事情。田嬸的執念就是給家人做食物,我父親的執念就是巡查河堤,保一方平安。你昨晚所見到的每個老人,都是如此的,只是執念各有不同罷了。”
看著孫大寶半信半疑的樣子,樂事來又補充到,“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叫做凌園旅社吧,這里沒有叫凌園的地方,也不是零圓的諧音,只是因為這里就是抗洪烈士陵園啊!”
說到這里,孫大寶恍然大悟了,原來自己昨夜的所接觸到的,都是另外一個世界里的人啊!怪不得他們的說話與行為方式,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呢!這下子他們所有的行為,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又向前走了兩步,孫大寶就看到了像花園一般的樂家茶舍,還是青磚厚瓦,典雅別致,只是體積小了許多,將樂家三口的墳堆圍起來了。在樂家茶舍前面的墓碑上,一家人的照片嵌在其中,樂事來撫摸著石碑,眼淚嘩嘩地流出來。他緩緩地說道:“父親生前最喜歡抽煙喝茶的,也喜歡與人聊天,我就給他建了一個茶館,在另一個世界里,可以和許多好友可以一齊喝茶聊天了吧!”
說著就面對著墓碑上跪了下來,打開隨身帶著的黑色塑料袋,從中取出備好的饅頭、肉包,燭燈,還抓出一把的煙葉放在碑前,咚咚地磕了幾個響頭,愧疚地說:“孩兒不孝,這幾天工作太忙了,昨天中元節,居然忘了給大家掃墓,慚愧啊!這位兄弟定是大家托人來給我傳信了,我下次必不敢再忘記了。我在這世界上再過二三十年,也可以過來全家團聚了。”
說著就淚流如涌,泣不成聲。孫大寶想起昨夜許多人家都放在河燈,做鬼河宴,樂家倒是沒有,原因竟是這樣,看來陰陽兩界,竟然也是聯系在一起的。只是這人鬼殊途,平時也不知對方的存在,若不是這次自己的陰差陽錯,怕是永遠也不知道還有這般神奇的世界呢!
一想到老人家給自己的幫助,孫大寶心中也充滿了感激,他與樂事來一起燒了紙錢,磕了幾個響頭,收拾停當后告別了烈士陵園,向橋頭走去。
回去的路上一帆風順,兩人都破除了心中的塊壘,心情開朗了許多,連道路也顯得不那么泥濘了。他倆邊走邊聊,樂事來談起了自己的工作事業,談起了生意場上的許多故事;而孫大寶也講起了自己的跑外賣的經歷,還有家中的妻兒。他們越談越投機,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孫大寶問道:“樂大哥,有件事兒我一直不明白,這鬼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他能夠與人溝通,還能讓人出現幻覺呢?”
“這個嘛!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樂事來說道:“我搞科研工作許多年,也知道有許多的東西確實存在的,但現代的科學知識也無法解釋。鬼可能也是如此。有一種說法,認為這鬼不過就是人體內的一股能量,人的肉體死亡時,這股能量就離開了人體,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著。待到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就會被激活,對人的意識進行干擾。”
“不過”樂事來補充道,“鬼也不可怕,雖然他能夠干擾活人的意志,讓人出現幻覺。但只要人的意志堅強,鬼也奈何不了自己的。當然,大部分鬼也都是善良的,有時他找上人,不過是要尋求幫助罷了。一旦人們滿足了他們的愿望,他們自然就會消失的。記住,鬼不會真正地傷害到人,我們力有所及的時候,應當多幫助他們,滿足他們的遺愿,這才是人鬼之間的相處之道啊!”
孫大寶點頭表示贊同,經歷了這些事情,他對于鬼神已經沒有起初時那么得恐懼了,相反卻覺得他們大部分是挺善良的,甚至有些可愛。如果自己有能力,倒也愿意盡力去幫助他們,就像那些老人們幫助自己一樣。
當他們穿過灌木叢,來到橋頭時,烏云散去,太陽從云層里探出頭來,金黃色的霞光灑遍了整個世界。樂事來忽然停下了腳步,問道:“現在幾點了”。
孫大寶低頭看了看手機,回答到“下午4點10分”。
“嗯,時間要到了,快,跟我來”,樂事來轉身向橋面上跑去,孫大寶不明就里,但也跟在后面跑過來。
樂事來認真地看了看橋上的欄桿,忽然拍了拍一個欄桿,問道:“你從河里拉東西上來,是在這個位置嗎?”
“不是”,孫大寶回答,指著旁邊的那個欄桿說“是這里”。
樂事來把隨身帶著的塑料袋丟到孫大寶指向的欄桿下,算是做了個記號,脫下外套,一個翻身就下到欄桿下的橋墩上,這個橋墩有一半都泡在河水里,剩下的一半爬滿了從河里長出的藤蔓。樂事來仔細地挑出了最粗壯的那根,對著橋上的孫大寶喊道:“現在什么時間了”。
“4點13分”孫大寶大聲地回應著。
“到時間了”,樂事來一把扯下那根最粗的藤蔓,纏在自己的腰間,又閃電般地攀爬回了橋面上,對著驚訝的孫大寶解開了藤蔓,問道:“你現在還有勁兒嗎?”
“沒問題”孫大寶做了一個OK的手勢。
“好,那我們就一起拉”,樂事來把藤蔓的末端遞給了他,自己握著前面的一部分,他們一齊大喝一聲,用盡全力向后拉。只見河底淤泥一陣松動,一團被污泥包裹的衣物被拉到了橋面上。孫大寶把衣物解開,那是一套男士的西裝和女士的衣裙,與昨晚看到的那對情侶穿著的一模一樣。衣服里有兩具骷髏還是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不用多說,他們都知道這兩人是誰了。
“可惜了,現在才找到,也沒有獎金可領了。”孫大寶有些遺憾了說。想起那傲慢和跋扈的兩人,變成了眼前的兩具骷髏,他不禁唏噓起來。
“他們也只能夠在這個時間被找到。”樂事來說道:“那金表,就是他們向我們傳遞的求助信息。”
“那現在怎么辦呢?”孫大寶問道。
“就近找個地方埋葬吧,入土為安,這也是他們的愿望!”
他倆就在這橋上,把兩具骷髏并排放著,把那團衣物也整理好,樂事來從那塑料袋里取出繩子,把它們細心地打包好,可以扛在肩上一齊帶走了。
孫大寶突然感覺到那藤蔓又動了一下,直覺告訴他河底還有東西,就招呼著樂事來再一起拉,這次拉起來了一團外賣員的衣物,與孫大寶穿的極其相似,只是其中沒有骷髏了。
“他人去哪兒啦”孫大寶問道。
“不知道,可能尸體已經腐爛透了,骷髏也被流水帶走了,找不著了吧!”樂事來回答道:“我們就將這套騎士服葬了吧”孫大寶也點頭同意了。
他們一起將這些東西運到了上游地勢較高的地方,樂事來從袋子里拿出了鐵鏟,兩個齊力挖了兩個大墳坑,把這些遺物都慎重地填入坑內,又回土填平,壘成兩個饅頭的形狀。再打下了兩個木樁做了記號。
“先這樣埋著吧,以后我們再想辦法給他們遷個墳,轉到風水更好的地方,下輩子投個好胎”,孫大寶說道。
“遷墳就不必了,以后有機會就把他們的墳重新修繕一下吧。看我們這清河市,北靠山丘,南臨江河,這大壩也圍成聚寶盆的模樣,哪兒都是風水寶地!”
孫大寶點點頭,兩人又在這一對新墳前默默祈禱起來。此刻已經落日西沉,晚霞滿天,周圍的一切都籠罩在燦爛的霞光里,如夢似幻。這兩天來發生的事情,像放電影一般在孫大寶的腦海里閃過,車里沖出來的小青年,深夜逛街的情侶,開快車的外賣員,以及善良的樂書記、老楊、老黃,還有張嬸田嬸,曾經那么鮮活的人物,現在都統統消逝不見,就像一個神奇的故事,現在也到了結束的時候了。
兩人上了車,樂事來啟動了引擎,轉身對后座上的孫大寶說“你也放心吧,他們的愿望都實現了,未來不會再有怪事了,以后你就安心生活吧!”。
“但是,我還是覺得什么地方有問題,可能事情還沒完”,孫大寶回道。
樂事來忽然笑了,說道:“老弟,也許你說的對,但有許多事情是永遠無法找出真相,即使找到了,可能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又何必執著呢?
就到此為止吧,今天好好睡上一覺,明天就是全新的一天。”
孫大寶望著窗外飛馳的景物,默默地微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