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建國(二)
- 漢歷開元:流浪皇子創業史
- 冠州
- 7553字
- 2024-10-30 10:00:00
10月,燕水干流開始封凍,兩岸有小雪開始落下。
11月,鵝毛大雪更是一場接一場,燕水和兩岸所有支流都可以過車跑馬了。
南岸的肉香、粥香隨風飄蕩到北岸,成群結隊的牧民聞著味道就過來了,酋長首領們想攔也攔不住。
北岸經常有屠殺,南岸經常有大會。每當有2-3萬人聚集,就會開訴苦大會和公審大會。不同的是,北岸早已經挖好了許多大坑里,可以直接將尸骨火化了再埋進去。
這就是草原的道理嗎?這就是星球的道理嗎?可這是生存的道理。
作為有四世記憶的人,尤其是經歷過藍星文明的人,寶玉認為這是相當野蠻的。可如果文明的一方對野蠻人仁慈,甚至滿懷期待,就會被野蠻人屠殺干凈。這個時代的齊國、楚國,就是經常被打劫和屠殺。藍星熊貓家的元朝、清朝曾經也是那樣的野蠻,藍星的中原人當過‘兩腳羊’,當過蠻子的食物來源。
北岸的軍營里,一個冬天竟然又接收了百八十萬人。
貝無雙不止一次感嘆:“真是樹起黑龍旗,就有吃糧人啊!TND,咱們兩個也成了縣令參事啦”
米倉煌:“誰說不是呢。看到這一群群來投奔的人,咱就想給自己改個名字。”
貝無雙:“你這么一說,還真是。哪個人不擔心自己家的大米被倉皇搬空啊。兄弟,不如少了個字。就叫米倉,如何?”
米倉煌:“你知道的。大王不同意。大王說,米倉就是糧倉,煌者盛也。米倉都昌盛了發達了,國家也就更加繁榮。”
貝無雙:“哈哈哈哈。是啊,有你在。這些難民們就餓不死啊。經過大王這么一分析,你的名字很是吉祥如意的。那就不改了吧。啊哈哈哈哈...”
米倉煌:“他們這些人來啦,曲村的陳年糧食要消耗光了。這也算幫了東家一個大忙,正好置換出來倉庫裝新糧。聽說北邊村里正在收糧食呢。這些人實在太能吃了,那些辣椒醬、甜面醬、豆瓣醬、豆腐乳、醬油、醋等等等等,也耗盡了庫存。曲村的尾貨,也恰巧做了個清倉。唉,他們也不怕咸死?”
貝無雙:“當年我們剛剛到曲村時不也一樣的嘛。東家組織大家進太岳山打獵,回來后煮肉、烤肉,哪個不是搶著吃。要不是米粥管夠,真會打起來的。”
米倉煌:“咱倒是不在意糧食。只是來幾萬人,就要死個幾百千人。咱都快看不下去了。雖然咱知道,他們這些人也可能在嘉興11年進過雁門關。可咱為什么就是不想他們去死呢?”
貝無雙:“這可能就是東家說的,歷史進步需要血的代價。如果血流的不夠,歷史就會反復,舊勢力也會復辟。大王也說過,讀書太多,容易上了書的當。”
米倉煌:“可能是咱在中原上當上的習慣了吧。咱還是不夠狠。”
貝無雙:“你我,還有千千萬萬的曲村人,都在經歷這個轉變啊。如果我們都沒有了血勇之氣、狠辣之氣,草原人會反過來將我們變成奴隸的。”
米倉煌:“貝兄所言極是。咱真是上了書的當。不過,今后咱不會了。”
貝無雙拍拍米倉煌的肩膀:“醒醒吧兄弟,我們身邊可是有二十多萬草原人。一個不小心,你我就會不明不白的死在這兒。我們如果不能將他們控制住,他們真會將我們變成奴隸的。”
米倉煌想了想說:“以后要限制食物供應,只有干活了才給分配食物。另外,從今天開始,要狠狠操練他們,教育他們。將他們變成曲村人!”
貝無雙:“那就給他們找點事情做。比如彈棉花、紡線、織布,做衣服;甚至去北岸收攏牛羊馬匹,死活都要。這些可是現成的勞動力,不會可以學。憑什么他們就能天天吃白飯呀?遇到不聽話的部落,就直接滅了他們。”
米倉煌:“還有就是,他們要跪拜金頂,就跪拜吧,咱不攔著。最好讓他們每頓飯前跪拜一次,讓他們知道,自己從前是什么人已經不重要了,從今往后就只是漢國人。”
貝無雙:“再讓大王寫首歌,讓他們唱起來。他們唱著唱著,就是漢國人了!”
米倉煌:“大王不是寫過《萬古燕洲路》嘛---
燕洲草原蒼茫古,天下典籍可記否?
氈房牛羊今安在?多少兒女化成骨。
千年回眸淚,化作馬奶酒一壺。
草原合一家,再無仇殺苦。
一統燕洲百萬戶,可敢稱雄天下萬里呼?
漢王糧倉好豐足,肚無饑餓,人無奴。
山中虎狼盡掃除,撥云見日,心鼓舞。
來來來,建起磚瓦房,修我爐火屋。
來來來,牛羊歸家園,農田慶豐收。
來來來,敲起燕洲鼓,縱馬草原路。
來來來,穿上白棉衣,不懼風雪阻。
看看看,燕軍雄壯乎?
看看看,燕民可幸福?
我是漢國人,必為燕洲謀。
端起酒,吃起肉,兄弟齊歡樂,姐妹翩翩舞。
要是你到燕洲來,必然與我一同路。”
貝無雙:“那就帶牧民民唱起來吧!”
-----------------
12月,草原人學習著曲村的禮儀,一對一對的舉行婚禮,中原來的光棍兒們也如愿娶上了草原媳婦兒,鄉長、村長照例每人送上一貫錢過去。
沒有什么三媒六聘,沒有什么戀愛故事,只是在寶玉安排了幾次會面,三人就有了決定:賈玉青嫁給了郎天勝,賈玉陽嫁給了金城,賈增婕嫁給了沐云升。
至于雪梨、安馨、雪蘋,差不多是心有所屬。
眾臣也問寶玉:“大王準備何時成婚?”“對呀,大王準備何時成婚?”“漢國需要少主!”“漢國需要王后!”
寶玉:“明年12月吧。不是娶一個,而是要娶三個。除了梅林先生的女兒,還要在曲村找一個、草原找一個。”
周正業很是激動:“敢問大王,可有中意之人?”
新郎官兒沐云升也問:“兄長可有中意之人?”
寶玉假裝醉酒,故意打了個嗝:“咱只看上過一個,曲村的都知道。至于其他兩個,由你們自己去選,你們各自去選出百十人來,再讓五位公主選。最后嘛,只要是咱的妹妹看上了,咱就娶過門兒來。
至于咱的妹子,就要看她們自己啦。只要是到18歲,她們自己有了愿意嫁的人,咱都不反對!八年啦,咱這三個大妹妹,都有15歲了。兩個小妹妹也12歲了。就連玉青、玉陽、增婕也出嫁了。
你們這三個新娘子說,咱有沒有強迫你們?”說完,寶玉也哭了,少年營里長大的許多孩子們也哭了。
玉青、玉陽、增婕一起哭泣:“叔叔/兄長帶我們最好啦。有好吃的、好玩兒的都想著留給我們。有什么本事也教給我們。就連嫁人,也是問我們自己是否愿意。”
寶玉擦擦眼淚:“小家伙們,你們都長大了。咱高興!”
賈增發:“兄長,咱當初也是沒爹沒娘的孩子,還要帶幾個弟弟妹妹,家里都要沒吃的啦。如果不是你到了曲村,咱這些人還指不定在哪兒呢。不是餓死,就是成為哪家的奴才。可你到了曲村,一切就不一樣了。”
沐云升:“兄長,我就記得這些年部眾們一直在到處躲藏。我都不記得阿爸阿媽的模樣了。都沒想過還能遇到親人,還能娶到玉婕這樣漂亮的娘子。”
郎天勝:“其實,我也只有21歲而已。這不是部落里沒人了嘛,咱是男人,就得出來頂事兒。好在,等到了大王歸來。”
金城:“我也一樣,19歲而已。只是看起來像三十。”
黎青河看著周正業、傅永年:“這里,也就我們幾個算老家伙了。可我們也就四十多。這些年天天操練著,也吃的好、睡覺的好、精神好,活過七十歲,應該沒什么問題。”
周正業:“這樣算來,我們只是中年人而已。”
傅永年:“這都是當年柔然人造的孽呀。要是沒有這群天殺的,咱們都還在原來的家里好好過日子呢。”
蕭雪松:“我漢國收服了整個天郎草原,定要找柔然人報仇。”
寶玉:“好啦好啦。今天是大喜悅的日子,我們要高興。來來來,再喝幾杯!”
田文靜:“趁著這大喜事兒,大王給大家寫幾福字吧。你們可是不知道,大王的字在中原,可是能賣上幾百兩銀子的。換成糧食會有一千擔,換成戰馬能有好十幾匹,要是換成羊,那就有一大群了呀。對不對?”
何四維:“按草原的價格,確實有這么多。大王的字,咱可以收藏了十幾幅了。再過幾十年,我漢國一統天下了,這些可都是傳家寶。”
“好,咱這就寫!拿筆來!”眾人就見到寶玉寫發隸書“百年好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每個內容,都寫了十幾幅。
傅永年:“瞧瞧,瞧瞧,咱都有點羨慕他們了,結個婚就能收下幾千兩的好寶貝,咱辛苦一年,也就這點收成。咱也想娶媳婦兒了。”
寶玉:“哈哈哈哈,提到娶媳婦兒,咱想起中原一個故事,說是一個八十的老頭子娶了個十八的新娘子。咱還托人送一首詩歌,咱這就寫出來,逗大家一樂。”
眾人就看到寶玉寫下“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束梨花壓海棠。”
眾人:“哈哈哈哈,罵的好!”
寶玉也憋著笑:“各位啊,還是同齡人結婚比較好。別學老牛吃嫩草。哈哈哈哈...”
-----------------
開元2年(嘉興19年)3月,燕軍越過燕水,向北進攻。又有十幾萬曲村人才開始北上,漢國公務員遴選也在轟轟烈烈的展開。
5月底,北岸被全部拿下。大致燕水中游、燕洲中心的位置,開始營建漢國中都。中都的北山,被命名為天隆山。
人口經過統計,牧民約350萬人,耕農250萬人。幾輪婚配后,兩方人口大致1:1平。寶玉也組建了60個縣的管理團隊,后面就等著移民填充地方了。
漢國的地形就像一個短了一大截瓶口的胖腰玻璃酒瓶,東西約3600里,南北約3200里。西部是雪月山(瓶口),北部興安嶺,南部太白山,最東邊是大海!可耕種區域占了1/3。
6月20日,漢國派出西烽軍團3萬人,以苗開疆為主將,郎天勝、金城為副將,郭天啟、高凌峰為副大督導,何四維為軍需官前往梧桐關、雪月山一帶駐守。同時開始筑新城梧桐城、鳳凰城、西烽城。
寶玉運功提音,對西部兵團的將士們說:“此行,就三件事,第一,守住關口,哪怕是人死光了,也不要不放一個敵人進入燕洲。西烽可以不要,鳳凰城可以不要,最后的梧桐關一定要守住了。第二,西烽城可以不筑。梧桐城和鳳凰城一定要筑起來,可以多筑幾道城墻。不要在意錢糧物資,但凡需要,我這里可以通過燕水水路給你們運過去。第三,此行目的是守備,能不招惹其他部族,就一定不要招惹。”
眾將士:“謹遵大王之令!吼吼吼!”幾萬人手臂錘打盔甲的聲音,震動天地。
臨行,一顆顆出賣過草原、為柔然人帶過路的的叛徒腦袋被祭旗。
寶玉一揮令旗:“出發!”于是,水陸并進,戰旗烈烈。
6月30日,漢國腹地開始挑選精壯、整編軍隊。
以11人為一班,64人為一排,6排為一連,6連為一營,3營為一旅,組建正軍30個旅。兩個旅防御齊國山海關、齊國雁門關,兩個旅防御晉國恒岳關、娘子關,兩個旅守備中都,兩個旅守備海岸,其余為戰備旅。
另在60個縣分別設置一個屯田營協管地方。
-----------------
開元2年(嘉興19年)9月1日,寶玉過雁門,送了楊勇300匹戰馬。
累計下來,已經送了兩千匹戰馬給雁門邊軍了。
楊勇:“你小子倒是大方。”
寶玉:“這不就是入關交稅嘛。應該的。況且將軍也辛苦了,就當咱孝敬皇帝啦。”
楊勇:“小子,這次回來,要辦什么大事?”
寶玉:“當年救下了你和芷蘭,這次當然是要去娶芷蘭回家啦。您要不要回去湊個熱鬧?”
楊勇:“你怎么不早說?”
寶玉:“現在也不晚嘛。以后都是自家親戚了。”
楊勇:“致達就沒和你說過,咱也有個女兒呢。如今也十八啦。這丫頭啊,看了你小子的書,就迷上了,再也不想嫁給其他人。”
寶玉:“您說的是悅溪妹子吧?要不,這次一起娶了吧?啊哈哈哈哈。”
楊勇撫摸著長髯:“倒不是不可以。就不知道楊繼那老小子怎么想了。”
寶玉:“只要您老同意就行。這事兒啊,可以光明正大的辦,也可以悄悄的一起辦。咱可以再多一位平妻,絕對不會虧待了悅溪妹子。”
楊勇:“老夫還去找楊繼那老小子商量一下吧。這件事兒啊,你就聽今兒吧。”
寶玉:“好。”
楊勇:“小子,你今年多大?”
寶玉:“咱是泰康21元年正月十五生人,今年20歲了。”
楊勇:“什么?才20歲。你是說你第一次遇到咱的時候才12歲?”
寶玉:“沒錯啊。咱就是長的著急了點兒。咱家的男人,都這樣。”
楊勇:“咱只聽說過齊國皇族個別人會這樣。你小子不是皇族吧?”
寶玉:“你看咱像嗎?”
楊勇:“你的模樣,倒是沒變。8年前如此,8年后還是如此。”
寶玉:“這就對嘍。皇族不是那么好當的。咱最惜命了,皇家人可是惹不起。咱平時可是相當注意保養,每天堅持操練,經常一人獨占千人的。”
楊勇:“你就吹吧。就你這小身板兒,還一人獨戰千人。蒙誰呢?”
寶玉拱手作揖:“那以后,可得請您到草原上看看咱的本事。不然哪有這么多馬白送給你。...好啦,咱先回曲村啦。楊帥保重!”
楊勇:“咱會在臨清等你的。”
-----------------
開元2年(嘉興19年)10月1日,寶玉回到曲村。
賈增田等人來報:“兄長,中原果然開始干旱啦。今年以來,大江和漢水兩岸幾乎沒多少降水,干流的水位怕是比去年降低了兩丈。許多支流都不能行船了。”
高知來:“我們曲村提前興修水利是卓有成效的。大清河、盤龍河、彩云河、漳河的水位沒有多少變化,這北6郡降雨反而比去年還多了一成。”
趙吉慶:“漢水南岸和楚國、越國、吳國、襄國那邊就不成啦,許多地方的莊稼都旱死了。已經有流民了。”
高知來:“像去年計劃的,如果中原無災就花錢買人口,已經不必了。今年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二三百萬人也能送去北邊,只要北邊管的過來。只要有糧食,就有人口。我們的糧食儲備,夠5百萬人吃三年的。這還不包括賣掉的糧食。”
賈增田:“這中原哪,肯定是要亂起來啦。原本咱以為,這都旱災啦,糧食價格應該要高起來了吧,可沒想到啊,現在的糧價更低了。8年前,一兩銀子能換4擔糧食,現在能換6擔了。”
趙吉慶:“可不嘛。這市面的銅錢也少了。想賣東西的收不到錢,想買東西的手里沒錢。盡管這樣,那些世家大戶照樣是提籠架鳥、歌舞升平。咱在洛陽城的天然居,生意居然更好啦。”
高知來:“紅糖的生意也是更加紅火了。”
寶玉揮手讓大家安靜:“你們應該知道,我們已經在北邊開始鑄幣了。齊國的嘉興通寶、楚國的紹興通寶,都鑄造了許多了。東家這次回來,就帶了三百船銅錢,五百萬貫。只要來干活,就發銅錢,不妨加一倍的發,就當咱幫朝廷賑災了。反正齊國、楚國朝廷不禁止民間鑄幣,咱的成色也足的很。
至于銀子,不著急花。能用銅錢買東西的,就先用銅錢。我們的奢侈品,像烈酒、果酒、紅白糖、精品陶瓷、紙書、雪鹽、棉布棉衣、鏡子,還是要用白銀結算。”
眾人:“就按東家說的辦!”
-----------------
天齊山西坡,天碑村。
賈增水、賈增四、錢大業、江成漁、張來興一起關上門議事。
張來興:“東家已經到曲村了。不日,梅林先生的女兒就成咱家主母王后了。”
賈增水:“以咱對兄長的了解,主母是一定的。是不是王后,卻不好說。漢國建立不到兩年,管理層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尤其是燕洲的那些官兒。”
賈增四:“兄長是說楊家依然是盟友,可漢國卻不是過去的任何一個王朝樣式。”
張來興:“水哥這話說的不錯。大東家臨行前在中都交待過,說要娶三個媳婦兒呢。另外兩個,一個是草原的,一個是曲村的,現在北邊正在海選呢。最終選中誰,就看五位大小姐了。”
賈增水:“這就對了嘛。朝局也需要平衡。有好處,總是要讓自己人先得一點啊。楊家人雖好,成親后才是一家人。”
錢大業:“我們就這樣在背后議論大東家,好嗎?”
賈增四:“沒事。大東家一向是無不可對人言。尤其是如此公開的事情。”
江成漁:“以咱的看法,來年的第一要務還是收攏流民送到北邊。這第二件事情,可能就是戰事了。最可能的是同柔然人打幾仗。不知道北邊的糧食夠不夠。”
張來興:“這個不必擔心,北邊的地很肥的。這才第二年,一畝地一季就能產4擔糧食,兩季加起來就是8擔。用水泥池子蓋蓋發酵的方法,草籽直接死在了大糞里。就算是今年移民三百萬,燕洲那邊也能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再加上燕洲是新地,可放開的興修水利,這兩年僅僅在河南,就修了四五個臨清郡大小的水庫。那些不長草的高山峽谷,全泡在水里了。今年河北也在大量的修水庫。況且草原肉食也多,在中原吃肉是奢侈,在草原吃肉就是尋常事了。”
江成漁:“咱就怕漢國的財政尤其是糧食支撐不住。有曲村多年的管理經驗,有滅北6郡世家和齊楚國戰的鍛煉,加上這兩年草原騎兵的訓練,我對漢軍更有信心了。大漢必勝!”
賈增水只是舉起拳頭,沒有很大聲:“大漢必勝!”
錢大業:“如此,后年就不需要太多的移民了。咱設想,我漢軍必然大戰柔然。到時,可能又是數百萬的草原奴隸成為平民。唉,這糧食啊,還是要向北運。我們在中原就多種些甘薯土豆吧。”
江成漁:“錢兄倒是比咱還樂觀哪。你都已經想到戰后安排了。”
錢大業看著張來興:“大東家還有什么吩咐?”
張來興:
“我們在北邊發現了大銅礦,已經開始大量鑄幣了。成色比南方五國都足的多。這次,大東家讓咱帶來一百船銅錢,怎么也有一百萬貫吧。說是讓各個山頭兒放開了花,新錢舊錢混合著用。
咱現在有的是銅錢---凡是有用的,比如糧食布匹,盡可能去買;凡是流民,盡可能的去收。山里道路,放開了去修,馬路、水泥路可以并行,不妨多修幾條。只要是不適合耕種的地方,只要適合修水庫,就多修幾座。大東家說,工錢可以比市價多一些,甚至可以直接半價發送粗鹽。
還有濟水西岸、晉背山、瑯琊山那邊,雁門郡、山海郡、東萊郡那邊,都可以放開了去買山林。楚國那邊也可以去,尤其是太岳山西側。
收攏了這些流民,一半可以留下種地。一半打個短工,收收莊稼,種種莊稼,再送到北邊去。還是原來的話術‘大東家在北邊有好大一片地,只要人過去了就能分二十畝,三年不收租子’。”
錢大業:“我的天哪。中原正是缺少銅錢的時候,東家這是要給全天下下一場銅錢雨啊。”
張來興:“沒錯。后續,每月會送來幾百船銅錢。大東家說了,銅不過一種金屬而已。要是能救下千萬人,就是挖空了燕洲所有的銅礦也值得。而且銅錢不怕多,但凡是個中原人,就喜歡挖坑藏錢。咱曲村的地下室里不是也有大量的銅錢嘛。不管下多大的雨,水總會滲透到地下。除非天天下暴雨。”
江成漁:“各位掌柜呀,咱們又在活兒干嘍。”
賈增水:“那就干起來!哈哈哈哈。”
賈增四:“可不是要干起來嘛。咱們可都是開國功臣,以后都是要有爵位的,要名留史冊的。”
幾人一起:“哈哈哈哈,干!干!干!”
-----------------
開元2年(嘉興19年)10月8日,寶玉到達臨清楊氏宗苑。
楊繼看著迎親隊伍說:“咱這女婿啊,怎么還是楊勇那老小子的女婿。”
孫若薇:“你這怎么說話呢?孩子都要出嫁了,少說兩句。”
楊繼聽了夫人的話,馬上就閉嘴了。
楊天智:“父親,他們來啦。”
趙吉隆負責與梅隴交接。
趙吉隆:“抬上來。”
就見得,過千箱的聘禮抬了上來。
賈增田唱道:“賈楊聯姻,締兩家之約,結百年之好。賈氏聘禮如下,駿馬20匹,耕牛20頭,棉布2百匹,紫金醇2百壇,琥珀酒2千瓶,雪鹽2百擔,骨瓷20套,大梳妝鏡20套,紅白糖各2百擔,宣紙2萬斤...冬季蔬菜2000筐。”
眾賓客:
“這賈家真是大手筆呀!”
“當年吳家他們在的時候,也沒如此豪橫過。”
“你沒看到啊,外面街道上,鋪了十里的鮮花。”
“聽說迎親之后,誰都可以抱一盆花兒回家呢。”
“爺爺,你看花盆里有20文錢。”
“賈府門前路過的,凡是路過的,不管什么身份,都可以吃一頓飯再走。”
“賈家還在施粥三個月呢。”
柳如玉聽的喜笑顏開,樂不可支:“將軍,咱這女婿是越發豪富了呀。”
楊勇問張來順:“剛剛說的,是同樣的東西一家一份,還是一家一半哪?”
張來順樂呵呵在旁邊小聲提醒道:“回大帥的話,當然是同樣的東西,也給您府上送上一份啦。”
楊勇撫摸著長髯,美滋滋的:“這才像話嘛。”
張來順想:‘我去你大爺的。就這一套,都在幾十萬兩銀子啦。你就知足吧。你兩家的官位、地位,可都是東家送的。’
寶玉到了,跟著的樂隊開始奏樂,是《花好月圓》,很有中華兒女的喜慶氛圍。路上還有人打聽,想請個班子回去給自家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