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建國(一)

經過大半年的修整,6萬混編的燕軍早已經是人壯馬肥,容光煥發。

嘉興19年3月3日,旌旗招展的燕軍,進軍草原。

西路軍2萬人沿天郎河向北推進,中路2萬人沿神仙河向北推進,西路軍2萬人與寶玉匯合后沿漢王河推進。后面跟進的,則是牧民和耕農隊伍,以及巨量的物資隊伍、營建隊伍。

大軍開拔后,原來的雪松谷地馬上被封閉,西北側開始修建城寨;幾個山口、河口被堵住,一個規劃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的水庫開始蓄水,船閘碼頭開始修建。

寶玉則是帶著一千多人,從雁門出關。

他也不忘同楊勇說一聲:“楊大帥,咱去北邊做馬賊了。改天給你帶幾千匹戰馬回來。”

后來的漢史稱之為漢國開元。

燕軍人人身穿棉衣、棉褲,外著黑色甲胄,手持加長的雁翎彎刀,戰馬尤其肥碩,隊列極其嚴整,還不隨意搶劫。燕軍走到哪里,都能亮瞎草原人的雙眼。

草原人,從未見過如此雄壯威武、裝備精良的大軍。都不用什么像樣的戰斗,實際上也沒多少次戰斗。

-----------------

田文德坐在高頭大馬上,指著北邊說:“今后這就是漢國的了,是我們的了!你們這些斥候營的小子,就給咱到處插旗。不管有人沒人,只要凡插上了黑龍旗的地方,就是漢國的國土。天郎兄弟們,負責去招降,只要是人過來,咱就給糧食吃。招來的人多了,咱給獎勵。招來的人少了,咱不高興。要是一個也沒招到,今后就沒機會當軍官了。白花花的銀子、珠寶,就和你們沒關系了。

要是有人還敢不老實、想要攻擊我軍,就回來報告,咱過去滅了他們。”

郎天勝:“田將軍說的對。你們過去一定要把話說清楚,凡是主動投降的,就是自己人。要是不投降的,那就生病挨餓吧,我們絕對不會主動送糧食的。”

沈從文:“每到一處人多的地方,架起大鍋,煮起粥。他們會來的。到時候,將部落子民與首領們隔離就好。讓牧民們好好吃幾天飯,再哭幾天,最后還開幾場大會。一切就水到渠成啦。”

田文德:“沈先生說的對。咱就一句話,盡快拿下這片地盤兒。”

郎天勝:“好啦。出發吧。”

兩千人就散了出去,當月就二十萬人聚集過來。肉粥的香味飄蕩的到處都是,吃飽了的人們開始載歌載舞。

到4月底,天郎河兩岸已經聚集有40萬人了。

大軍到達的地方,就尋當地高處建設一座金黃色的房子,被稱為大金頂。所有首領酋長們都會去大金頂做客,主人會大宴三天,招待前來投奔的朋友。

有些小部落準備過來搶一把就走,結果是全軍覆沒。

有些部落原本是想來混口吃的過幾天就走,可沒想到首領們吃喝幾天之后,出了帳篷一看,部落子民已經全跟了別人。甚至都換上了天郎人的新衣服,有的人還開始讀書識字。

憤怒嗎?這些首領們是相當憤怒的。可這無濟于事。

郎天問就指著他們問:“悔不當初嗎?想走嗎?想再去投降其他部落,想報復嗎?不好意思,晚啦!

幾場訴苦大會、一個公審大會,就能滅了你全家全族。所有人已經覺醒,那些痛苦悲憤的牧民,那些饑餓的奴隸,都有了自己的財產,你現在去搶一個試試,都不用我下令動手,他們會主動滅了你!他們不是你的牛馬,他們是個人!

這都是你們沒加入漢國之前發生的事兒,也不是漢王命人動手干的,漢國對此概不負責。

這些人知道,加入漢國,就有吃的;加入漢國,就能遠離瘟疫;加入漢國,就不再受欺負,不再是奴隸;加入漢國,就能分到糧食和牲畜,還有中原人一樣的房子住。漢國把他們當人看,而不是當牲口使喚。

人家憑什么還跟著你?”

草原的屠殺是相當血腥的,為了成為獨立自由的人,為了那份財產(牛羊馬匹),為了心中的不甘,為了報仇,天郎河兩岸約2萬貴族被自己治下的平民和奴隸給屠戮干凈,就連嬰兒也沒放過。

田文德看到這樣的場景,都會看向沈從文:“TND,這些人也太狠了。比中原人的誅九族還狠。這真是絕戶了呀!”

沈從文:“草原上千萬年來都是如此。就連大王和公主們不一樣是差點死于這樣的屠殺嘛。”

田文德:“咱知道。可咱還是覺得太殘忍了。”

沈從文:“從道理上說,這些部落首領和酋長,同中原的世家沒有本質的不同。差別就在于世家有文化。不讀書人的,容易上讀書人的當。這些部落首領和酋長,正在上我們這些讀書人的當。”

田文德:“咱當年在曲村,5萬人中,第一次公審大會也才處置了三百多人。大概千中有6。再后來的,一批5萬人的公審大會,最多殺幾十人而已,那就是萬中有6了。這片草原,卻是百中有四了。如果不是咱們看著,殺掉一半都有可能。可惜了呀。”

沈從文:“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將貴族勢力清除干凈,我們如何掌控這片地方呢?況且,這是人家自己動的手。就沒我們什么事兒了。”

田文德:“道理是道理,可這幾萬人一起哭,也讓人心慌啊。這畢竟不是在濟水邊阻擋楚國入侵,當時你我至少是個齊國人。”

郎天勝:“草原上就是這個樣子的。你想想我們天郎人,不一樣是貴族被殺光了嘛。大王一家是最后的貴族了。或許,這是最后一次,今后的草原不會再有這樣的殺戮了。我相信,終有一天,整個草原也會變成曲村的樣子。那份富足祥和,讓人羨慕啊。如果沒有這些族人,我寧愿去曲村度過余生。”

沈從文:“老田哪,你就當這是報應吧。可能明年,可能后年,我們還要去西邊讓柔然人接受報應呢。”

郎天勝惡狠狠的說,臉上布滿了青筯:“沈將軍說的是,一定要找柔然人報仇。整個草原都要找柔然人報仇!”

田文德:“對,報仇!為北6郡失去家園的人報仇!”

沈從文想:‘還好轉移了話題。不然你們這幫殺才還不一起哭上幾天。天哪,太可怕了。好在那些受死的家伙全都被堵住了嘴巴。不然睡覺也會被驚醒。’

苗開疆則是在旁邊一言不發,其實他在想:“如果不是大王有要求,咱真的會讓這些蠻子全死絕了。當年在雁門關,鬼知道哪些是天郎人、哪些是柔然人,哪些是其他什么狗屁部落的。總之,全是蠻子。都該死。”

-----------------

站在神仙河岸邊,姚方志對郭天啟、田立本、朱致勝說:“但凡插上了黑龍旗的地方,必須要耕牧混居。這群草原兒女太蒙昧無知了。這個地方,居然真的連巫師薩滿都沒有了,貴族也死光了。”

田立本:“他們的貴族死光了也好。我們就是新貴族了。聽說,大王已經在給咱們劃分土地了。”

郭天啟:“可是,漢國不準有奴隸啊,也禁絕了土地買賣,妓院、賭場也不讓開的。你要花錢雇人來種地,或是私下商量收成分配。”

朱致勝:“哈哈哈哈,這樣最好。免得你們幾個在妓女那中招兒了,再得什么花柳病。這賭錢呀,也不是什么好習慣。齊國那邊,哪個不是十賭九輸、家破人亡的。”

田立本:“哥兒幾個也別廢話了,還是快點劃分村、鄉、縣旗吧。我們手下也聚集出現50多萬人呢。”

姚方志:“這倒是不錯。想要分塊大點的、好點的地,怎么也要立個大功啊。滅五個世家算是第一次,有人就立功了。前年在濟水岸邊那次,算是第二次。第三次,就是現在。第四次,就是去燕水北岸占地盤了。第五次,應該是滅柔然。”

郭天啟:“柔然人全該死。要不是他們過來北6郡,咱家里還有二百畝好地,咱還在雁門好好過小日子呢。”

朱致勝:“要不是他們來啦,你我還到不了曲村。沒有現在的學識和地位。兄弟們別發牢騷啦,還是先做好眼下的事情吧。咱還要建幾個金頂,拉幾百條彩旗呢。咱們要為草原樹立新的信仰,讓曲村的文化在這里落地生根。這金頂金墻的大院子,就是以后的中心學堂。”

姚方志:“好,抓緊干活啦!咱去看看那邊公審大會結束了沒。”

田立本:“我去看看開荒和新村的情況。”

朱致勝拉起郭天啟:“走吧,咱去接收新兵。”

-----------------

齊地移民陸續趕來,糧食也到了。

許多人經歷了從奴隸到自由民的轉變,開始跟著學習種地、學習制作中原美食。村莊開始建立,金頂學堂修了起來,朗朗讀書聲開始在草原響起。

南邊也在靜悄悄的收人、買人,進了曲村馬上進行訴苦大會、公審大會,收拾好他們的心態,就一路北進、送到草原:“大東家在北邊有很大一塊地,比曲村一帶還要大。只要是過去了,每人就能分三十畝地。前三年全是免租子的,第一年還會送糧食給你們,讓你們吃飽,東家會出人出錢幫助你們蓋房子。快走吧,一路上餓不著的。”

夜色中行船,白日里走路,沿楚背山、天齊山、太岳山、大清河、盤龍河一線,有眾多的補給點。移民們是一路走,一路吃,到了地方,不少人都長胖了。為什么提到了楚背山?沒錯,曲村人已經在楚背山下有了據點。那里是種植茶葉、甘蔗的好地方。也是收人的好地方。漢水兩岸已經有了干旱的苗頭。不管是齊人楚人,只要是人就收下。

到達新家園兩三個月之后,大伙才知道這里是草原。不過,有曲村人50萬人做基礎,漢國秩序快速建立。漢國官吏也是相當和氣,又是分地、又是分糧,還免費收孩子們入學。

當房屋建起來,煤炭燒起來,小日子過起來,幸福感油然而生。身邊全是自己人,移民們反而沒人提離開的事兒,都愿意留下來了。

要是想要其他的,就需要花錢買了。

漢國提供許多機會,讓移民們掙錢,而不是征伐徭役。比如修筑水庫、溝渠,比如修筑道路,比如移民新村蓋新房,比如去做工匠學徒。不分耕農牧民,只要肯干活,就有工錢拿;只要住滿五年,房子就是自家的了,漢國官府居然也從未提到收房租的事情。

-----------------

寶玉也沒閑著,他親自帶領著歸附的人們去獵殺虎狼。

遇到虎狼成群的地方,眾人都不敢靠近,只是趴在山梁上觀望:“大天神哪,這有近千只猛獸啊。我們打不過,打不過。”“要不,這次就算啦。”“我們再換個地方吧,一樣能狩獵。”“不能去啊,會被野獸吃掉的。”

這時,安瀾、安悅就會在人群中保持沉默。

寶玉則會一個飛躍過去,奮力搏斗,將之全部滅殺,再將獵物分予眾人。

侍衛們會呼喊:“漢王威武!漢王威武!”

當眾人恍然大悟的時候,寶玉又趕往了下一地點。眾人一路跟著,就能撿到獵物。

這樣的事情辦的多了,漢王在民間的名聲就越發響亮:“漢王是國中第一勇士!”“漢王來了,我們就有福啦!”“有燕軍在,有漢王在,再也不必擔心柔然人啦!”

每隔一段時間,會有吏員敲鑼打鼓的喊:“快來排隊呀,漢王給大家送糧食來啦!”

于是,成百上千的人就很有規矩的開始排隊。安瀾、安悅也會出來用標準話術演講:

“我漢國的子民們,大王來啦,糧食就送來了。曲村人來啦,我們腳下的土地,也能種出美味的莊稼。這片草原,將不再有戰爭,不再有貴族,不再有新的殺戮。從這一時刻開始,你們都是獨立自由的平民。沒有人,可以將你們視為奴隸。你們所有人,都有讀書識字的權利,都有保家衛國的義務。大王親自賜予你們食物,親自為你們狩獵...大王會出錢為你們建造牢固的房屋。你們不必再四處游蕩,這片土地將永遠屬于你們。幸福也將屬于你們。為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你們要跨上戰馬、拿走刀劍,跟著漢王一起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殺盡附近的所有猛獸!...漢王說,凡有付出,必有所得!漢國律法為公平正義與小民尊嚴而立。漢王愛你們!”

群眾們也會呼喊:“漢王萬歲!漢國萬歲!”

-----------------

草原上第一次見到了秋收,草原人第一次穿上了棉衣、第一次定居下來,所有的牛羊馬匹也住進了大院子,不必再擔心風雪和凍傷。草料也儲備的比較充足,牲畜也不會餓死。

草原開始有霜凍的時候,金頂王宮開始議事。室內幾排紅木桌椅擺過去,紅布鋪上去,茶杯放上去,再放上幾塊幕布,整個部局居然有了前世政府會議的模樣。

金頂王宮,不過是混凝土外墻貼了一層金黃色的瓷磚,再加上黃色的斗拱屋頂,從外面觀看是金燦燦的而已,今后要全部劃給文教司作中心學校之用的。

苗開疆興奮的向寶玉報告:“大王啊,截至9月底,整個燕水北岸已經全被漢國拿下。”

傅永年:“在我漢國金錢、糧食和土地的攻勢下,中原移民發揮了極大的熱情,50萬套小四合院和牧民新居(磚混結構)建了起來,跨越北岸支流的一座座鋼筋混凝土橋梁也建起來了,北岸山間的多處百里水庫修好了。最東邊的海岸上建了大片鹽場,海鹽的產量比曲村的湖鹽還多百倍不止。”

黎青河:“這才第一年,原本是不指望有多少主糧產出的,可今年依然收獲了過超2千萬擔糧食。土豆甘薯更是有1萬萬擔。大王說的沒錯,這黑土地就是肥的流油啊。原本還說三年免征田稅。想來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為糧食太多而發愁了。

另外,用水泥打底的漚糞池,確實不錯。自從蓋上了蓋子,里面熱騰騰的,再沒發現里面長草了!想來草籽是死了。再過幾年哪,耕地里的草也會少起來的。”

楊文清:“在曲村時,咱以為這蠻夷之地能有什么好的。可咱沒想到啊,中原人來了就不想走啦。這開荒第一年,一畝田地就能收二百多斤糧食。從三月到現在,也就半年多的時間,加上曲村人,全部移民有百八十萬了。加上北岸的草原牧民,全國人口已經超三百萬人了。”

何四維:“這半年,投入移民的糧食有2千萬擔、各類工具過三百萬件,軍隊和政府用的銀子有1200兩。不過,這半年軍隊也在外收攏了散落各處的大量牛羊馬匹,獵殺了不少猛獸,又從移民那里換回了大量財貨;這些彌補財政后還有幾百萬兩銀子的富余。用大王的方法,將羊毛紡織成毛線,將獸皮揉制成皮草衣服,牧民們反而多了收入來源。草原經濟已經活了起來。”

梅慶林:“我長直號已經打通了河海水路,移民和貿易一半走水路,著實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由于大量草原物資的注入,我曲村名下各商號的生意越發火爆。何司長只說了軍隊和行政開支,曲村的生意卻是增加了4千萬兩純利。我曲村的閑置白銀已經達到1萬萬兩。按東家的要求,燕林貨票、燕林鈔票已經在齊國、楚國開始發行。咱也沒想到,這些紙票子都已經能當銀子用了。”

周正業:“王廷以北的銅礦山,儲量實在是太豐富了。其中的斑銅礦、黃銅礦中還含有金銀的成份。這些已經在開采了。我漢國新錢已經鑄造好了,定名開元通寶。同時也開始建立漢國錢號,發行漢國紙鈔。今天,就是漢國的開元一年啦。”

寶玉看著發呆的羅青云問:“你在想什么?”

羅青云:“咱在想,每人三十畝,三年不納糧,是不是過于寬松了些。”

寶玉又問:“我們在曲村的初心是什么?”

羅青云:“土地均分,禁絕買賣。全民教育,挖掘民智。開天下公義,予小民尊嚴!”

寶玉看著在場的眾臣:

“諸位啊,這并不是寬松,而是為了盡快讓我漢國繁榮起來、強大起來。我漢國是牧民與耕農、工匠等融合而成的漢國,不會再南下搶劫。我們要走的是周晉秦楚一統中原的光明大道。想要一統,就要用文明教化向前推進。當我漢國人人識字,人人能文能武,甚至人人懂得工匠之道、書畫之道,成為萬國膜拜、億萬人向往的國度,自然就無敵于天下了。

如果沒有曲村人人識字的基礎,我們如何能快速的接收一片蒙昧之地?而這草原,就是蒙昧之地。南方世家看不上,南方朝廷看不到,柔然人幾乎被瘟疫滅絕了,所以才有我們現在的機會。

如果是在中原,本王也能成事。只不過,那是世家的朝廷,不會是我們這些泥腿子的朝廷。而漢國,必須是泥腿子的朝廷。

我漢國這三百來萬人,有五十多萬人是識字的,這就是我們的統治基礎。再用5-8年的時間,定要讓所有草原人通通識字。哪怕是曲村的銀子花光了也值得。”

眾臣:“大王英明!”

寶玉:“想想吧,天郎國為什么會被滅?就是因為蒙昧無知。一個國家的貴族,就那么點人。百中一二而已,很容易就讓人家給殺光了。這就是文明意義上的亡國滅種。要是我國到處文明開化,人人讀書識字,誰能滅我,誰敢滅我?你們是本王用了8年多時間,一點點教出來的。本王帶給你們的,也是一次文明再造。”

黎青河表態:“不錯。咱也是大王的學生。咱從前最多是挖幾條溝渠的本事,可沒有修過水庫、水壩、水閘。”

傅永年表態:“咱也是大王的學生,大部分木事都是跟著大王學的。咱從前只是拾人牙慧,從無創新。”

何四維:“咱從前欠的債務,還是大王幫忙還清的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草原兄弟們也是再次震驚著。

寶玉:“好啦好啦。先聽話照做吧。我漢國還需要兩三年打基礎呢。現在先劃好我們的行政機構吧,楊文清你來說。”

楊文清出班:“大王,這是縣旗劃分草案。請您過目。...

初步來說,以1000人約150戶為一村,設村長1人、村正1人和護村隊20人;十五村為一鄉,設鄉長1人、鄉正1人和鄉公所50人;以十五鄉為一縣,設縣令1人、參事1人、縣丞1人、并設縣尉、治安尉、刑案尉、稅務科、農牧科、文教科等。全國耕農可暫編為為6個縣。

牧民方面,以約200人為一屯,設屯長1人、指導1人;五屯為一牧民村,設村正1人,教導1人;十五村牧民為一牧民鄉;十五牧民鄉為一旗,全國牧民可可暫編為6個旗。

每個縣旗暫設一個3000人的常備營,暫歸縣尉統領。

中央政府設下設---

1、政務院主管全國行政事務和各級官府,下轄政務辦公廳、行政學院、官吏司、商務司、文教司、治安司、刑案司、司法處、農牧水利司、財政司、稅務司、工部司、營建司、醫務司等。

2、內政部掌管機密,歸大王直轄,下設辦公廳、外務司、會計司、審計司、統計司、檔案室、訓練司等。

3、監察院監察全國官吏等,下設辦公廳、監察廳、訴訟廳、反貪廳等。

4、軍政部掌管全國軍隊,下設辦公廳、訓練廳、作戰廳、紀律廳、兵役廳、政工廳、后勤廳、軍械廳等

5、國務議事會負責如何全體國民代表會議和議定國家大政方針等,下設國議臺、辦公廳、立法廳、封賞廳等。

此為中央五府,由五府組成內閣,同君主一起主持國中日常事務。將來漢國人口達數千萬時,各司廳將升格為部,或享受部級待遇。位同南方諸國的尚書。

各位就要位極人臣啦!”

寶玉:“明天開春進行第一次全國公務員遴選考試。不再區分官和吏,吏員可以升職為官員。剛剛的政府機構,只是設想,也不能一下子就讓許多人去當官兒。先候補、實習吧。曲村的村管們也不能一下子抽空了。

另外,不能將牧民與耕農分開,要旗縣合一,要讓所有人血脈相連。一個縣至少要有一半人是耕農。

趁著冬天無事,所有人要像在曲村的時候一樣,操練起來。還可以辦幾場相親大會、草原歌會;村莊里可以唱幾場大戲,就用各位先生編寫的文唱出來。

咱還是會像過去一樣,給結婚的新人送上大禮。

不管什么草原人、中原人,只要是來了,今后全是漢國人!”

眾臣:“大王英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剑川县| 新津县| 施秉县| 阿克| 辰溪县| 芜湖县| 博白县| 礼泉县| 确山县| 威宁| 合阳县| 衡南县| 泽库县| 江阴市| 雅安市| 靖边县| 乌鲁木齐市| 资阳市| 鹤峰县| 且末县| 郧西县| 库车县| 金秀| 霍城县| 临海市| 当阳市| 茂名市| 五指山市| 张家界市| 清丰县| 永新县| 酉阳| 拉萨市| 泰州市| 普洱| 大竹县| 萨嘎县| 姜堰市| 临沧市|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