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同盟與敵手
- 漢歷開元:流浪皇子創業史
- 冠州
- 7162字
- 2024-10-25 10:00:00
小河漲水大河滿,小河缺水大河干。
吳家、范家在氣急敗壞的時候,牙山一帶在興修水利,十六座峰下有了8座大水庫,盤龍河水也引了過來,賈家的十個新村建立了起來。有了水利之便,牙山東側百多個中小世家,自然也就成了曲村人的同盟。
蓮花山南的新移民也是忙的熱火朝天,沿著太岳山修筑了2個特大水庫,十五個新村建立了起來。秋收前的三個月,還多次派人指導鄰居們修建溝渠,多次放水給鄰居們灌溉土地,楊家人、韓家人、孫家人等中小世家自然成了曲村的堅定同盟者。
曲村人也向北拓展著,又百萬畝土地開墾出來,多個水庫修建起來,多個新村建立起來。
每次,曲村人都說,“我們東家與梅林先生交好,是梅林先生交待了,我們才這么做的。”
總有人上門送禮致謝,楊繼在北部幾郡的威望也更高了。幾次莫名其妙下來,才知道是寶玉在發力。可危險也不遠了!
-----------------
六月的一天,寶玉在賈增田家吃飯,梅寶寶(增田媳婦兒)直接切了個扁蘿卜,一盤涼拌蘿卜絲就端了上來。
寶玉一品嘗,就是滿臉驚喜之色:“弟妹啊,真甜。兄長感覺,你立功了!”
梅寶寶雖然不明所以,卻也是眼中充滿小星星,畢竟兄弟最愛賞賜銀錢了:“敢問兄長,咱如何就立功了?”
還是增田心領神會:“去,將蘿卜全都拿過來。”
寶玉看著一筐蘿卜,嘴里笑個不停:“增田,寶寶,這個東西,就不是蘿卜。這是甜菜。用這種東西,可以制作出白糖來。”
就在增田家里,寶玉命人守好前后門,就現場開始制作白糖,竟用了兩個時辰。
甜菜制糖的過程---
1、切絲:將甜菜洗凈后,通過切絲機將其切成細絲,以便后續處理。
2、滲出:通過熱水提取甜菜絲中的糖分,制成含糖水溶液,即滲出汁。
3、過濾:將滲出汁中的雜質去除,得到較為純凈的糖漿。
4、結晶:通過蒸發水分,使糖漿中的糖分結晶,形成初步的糖塊。
5、冷卻:將結晶后的糖塊送入冷凝機進行冷卻,最終得到我們熟悉的白糖。
增田:“兄長,這東西放水里,喝起來甜的像蜂蜜一樣。”
寶玉:“白糖,味甘,其氣寒,其用在脾,故主心腹熱脹。甘寒能除熱生津液,故止口干渴及咳嗽生痰也。多食亦能害脾,以其味大甘耳。這功效嘛,肯定無法同蜂蜜比。不過嘛,既然你提到了蜂蜜,我們不妨養蜂。這幾百里山林,一年產上幾萬斤蜂蜜,簡直是小意思。”
增田:“新村民里有善于養蜂的。我這就準備起來。”
寶玉:“弟妹啊,既然是你將這寶貝甜菜帶給咱。你就當制糖工坊的管事吧。咱讓雪梨她們三個一起過來幫你。對了,這甜菜,咱曲村一帶種了多少?”
梅寶寶:“怎么也有幾千畝吧。”
寶玉:“弟妹啊,去將種過甜菜的所有人都找來。快去!這件事辦成了,你又是大功一件。”回頭對賈增田說,“這才剛剛夏收完成。咱可以試種幾萬畝田菜。剛剛你也看到了,十斤甜菜一斤糖,這甜菜跟蘿卜一樣,一畝地能產出60-120擔。要是種的好,制糖也熟練了,就是畝產至少600斤-1200斤白糖。”
賈增田吞咽著口水,仿佛做夢一般:“有這么多?兄長,您不會蒙我吧?”
寶玉:“就算蒙你,兄長也不蒙自己個兒呀。種甜菜、制白糖這件事兒,就交給你了。另外,咱賞你三千兩銀子。你就偷著樂吧。”
梅寶寶回來了,看到內屋里放了幾箱銀子,那叫一個喜笑顏開。她小聲的說:“當家的,嫁到曲村是咱最得意的事情。居然還拿到了5千兩銀子的賞賜。”
賈增田:“兄長一向如此。只要有功,就有賞。只要干活,有就工錢。你可不要到處亂說。要是有人問,對外就說拿了五百兩。”
梅寶寶得意著:“好好好!就依當家的。今天晚上,咱好好伺候你。”
過了一個時辰兒,增田家就聚集了近千人。
寶玉對增田說:“留足種糧后,將能收的甜菜全收上來,開始榨糖。要專門劃出一塊地種植甜菜。......物以稀為貴,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相關人手交給你,可要控制好了。這可是咱賈家的命脈所在。”
賈增田:“咱明白了,兄長!”
-----------------
少年營的孤兒已經過千人了,規模不可謂不大。郭天啟、高凌峰也經常過來指導他們練武。
梅方正、童云河、張來興、趙吉慶成了他們的管事,分成四個營,開始競爭。寶玉同時安排自己的親傳弟子們每人負責30幾人,帶他們讀書識字。
這一番操作,也形成了一個小勢力格局。
畢竟,寶玉每天的事情太多。即便是在去開陽郡的路上,還在編寫一年級的教材呢。自己的這些弟子,有村務管家、有商業管事,有落魄書生、有護衛隊員,有世家子弟、有貧農孤兒,有工匠、會計、廚子,成分復雜的很。寶玉也只能是在寶青的配合下,到處講課了。
如果不是有《抱水功》的凌空本事,寶玉也會疲于奔命。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弟子們培育成才,讓他們再教新人!可這個過程太漫長了。寶玉又不喜歡儒家那一套‘之乎者也’,就只能累并快樂著。
每天,所有曲村人都會早起跑步,無論男女,無論老少,無論職務高低。不服的,寶玉會讓人進行經濟制裁。
又是秋收過,黃葉落。
不等雪來,曲村的冬訓就開始了。老辦法,只是表現好的,會優先選入工坊和護衛隊。不想參加的,除非是老弱病殘,否則來年加租子。
冬訓,上午讀書習字,下午跑步練武。曲村到處都有揮舞棍棒的人,到處都有讀書聲。
各學校表現優異的學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驕傲,他們不僅是武藝學習的好,還能回到村子里教授長輩識字。他們得到寶玉發的工錢,更有棉衣、書本作為獎品。
一個個標桿樹立了起來。學堂、護衛營、少年營、工坊的優秀分子,成了訓練骨干。寶玉用標準教材將他們教會了,他們再出去講課。曲村人已經形成了好學上進、勇武愛人的良好氛圍。
以黎青河、傅永年、穆鋼、陶勇、李班為核心,寶玉又搞了一個格物院。但凡有新鮮東西送到,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格物院。
寶玉知道,技術的起步是需要經年累月的摸索與創新試驗。
比如做出玻璃容易,想要做出塑鋼玻璃、航空玻璃,可能就在等上幾百年了。
比如初步建個簡單高爐煉鐵容易,但要是做出鋼鐵輪船,可不是小說家寫故事,沒有個幾代人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配套體系,就是癡人說夢。
少年營的師兄弟們,最愛格物院。楊芷蘭也一樣。私下里,寶玉還教授了楊芷蘭一些戰斗和躲避技巧。楊芷蘭就更加崇拜寶玉了。
-----------------
嘉興14年的春天,來的晚了一個月。
寶玉試驗性的調整核心領導層,讓村管組、工坊組、教育組、護衛組與商業組進行對調,每半年進行一次。
在春暖花開的時候,臨清城傳來消息,楊芷蘭、楊悅溪不見了。
寶玉得知后并未驚慌,而是問苗開疆:“我們在臨清城的兄弟們,有無損傷?”
苗開疆:“并無損傷。只是,有幾個人暫時沒有了消息。”
寶玉:“這樣的情況多久了?”
苗開疆:“以往,至少5天回一次消息,這次有10天了。”
寶玉:“失蹤的這幾個人,最后一次傳回來的是什么消息?”
苗開疆:“有人想算計梅林先生。聽說是吳范王盧崔幾家人。他們想換個臨清郡守,最低的要求也是要在臨清再拿下幾十萬畝土地。”
寶玉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對苗開疆耳語幾句。
苗開疆:“咱明白了。咱這就去辦!”
寶玉又叫來賈玉青、賈來陽:“青青、陽陽,想不想報個仇?就是去收拾那些當初害你們生病要死的人。”
賈玉青:“叔,您說怎么收拾他們?這些天,我一直在學本事呢。叔叔教的東西,我都在努力的學到最好。就連您的一些護衛,都快打不過我了。”
寶玉:“待會兒啊,苗叔叔會安排。他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放心,叔不會讓你有危險的。”
賈玉青:“叔,我不怕危險。”
臨清城,楊繼府上。
女兒已經消失三天了,楊繼急的頭發都白了許多根,完全沒有心思處理政務。
寶玉悄悄的到了,還是走的后門,進了個偏僻的房間。
楊繼沒想到,還是過來了:“你小子可算是來了。快給吾出個主意。”
寶玉用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其實,芷蘭已經找到了。安全的很。只是,現在不讓她出現比較好。”
楊繼:“這是為何?”
寶玉:“他們想換個臨清郡守。您又不是不知道。”
楊繼坐下:“這官可以不做,女兒不能不要。”
寶玉也坐下:“這話咱認同。可仇也不能不報啊。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真小人報仇,從早到晚。”
楊繼:“小先生,有何計策?”
寶玉和楊繼耳語一番,楊繼明白了:“真要咱去認慫?”
寶玉:“必須去。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舍不得真君子,套不住老流氓。”
楊繼:“吾就信你一回。”
寶玉:“好。咱再去一次楊大帥那里。”
-----------------
翌日。
楊繼開始在自己家里亂發脾氣,一個不對付,就打人,連自家的夫人和孩子也不放過。竟直接氣走了夫人和兩個兒子。
家人走了,楊繼開始在家里咆哮:“天道不公啊!天道不公啊!”甚至,楊繼還放火燒了一處小院子。
第二天,楊繼垂頭喪氣、披頭散發的出現在郡衙里,不說話,也不理事,就只是發呆。
第三天,楊繼似乎恢復了,開始很有禮貌的拜訪朋友,還說自己想賣地。愿意勸楊家人賣出臨清郡內所有土地。
第四天,楊繼拜訪了孫府,沒有能勸回夫人和孩子。
第五天,楊繼和幾個族中老人一起拜訪吳府(臨清分支)吳海信,雙方一起商談出賣土地事宜。還相約,過幾天一起辦個文會:“不如就安排在城外的莊子上吧。貴府那個莊子啊,真是讓人羨慕,吾恨不能在那里養老。啊哈哈哈哈......”
吳海信很開心很喜慶:“就依梅林先生啦。咱也沾沾文氣!”其實,吳海信是想:‘這家伙終于是上道兒了、開竅了。吳家終于要擴大地盤兒啦!’
三月十五日晚,楊繼同郡軍將領們一起喝酒。
三月十六日,吳府文會開始。
楊繼作為文會的主辦方,就要開始發言。
楊致達說:“等會兒,這里好像在動。”于是楊致達翻開一塊地磚,“各位下面是空的,還有聲音。哎呀,里面有好幾個人!”眾人驚異著,一起圍了過來。
吳家人也不好驅趕,就一起看著。這一看不要緊,出大事了。
楊致達發現:“叔父,這不是芷蘭妹妹和悅溪嘛。消失了半個月了,原來在這里。”
楊繼也過來看,直接哭了起來:“我的孩子啊。快,快挖開。”
于是,各府所有家丁一起上陣,很快就挖出一個大坑來。
“不是吧。這不是臨清參將秦將軍嘛。我滴個娘啊,三位千總也在啊。怎么全綁著呢。”
“這里還有木簡,兵器儲備紀要。我滴個娘啊,這里還有鎧甲、弓箭、連努、拋石機......各位,快去報官,出大事啦。吳家要造反啦。”
“還報什么官。楊郡守不就在這里嘛。”
楊繼一臉悲戚的說:“原來,前年勾結柔然人的元兇就是吳家和范家呀。啊...蒼天哪,吾居然要出賣土地給他們。真是瞎了眼兒了。所有人聽著,命令你們的家丁,將吳家所有人抓起來。在場面的,一個人也不許走。秦將軍,你曾經是皇上身邊的人。當年也參與了抗擊柔然,立下過赫赫戰功。如今,立功的時候到了。你持本這手令,快速調集城北郡兵。不要放過一個賊子。
各位師兄師弟,同吾一起守住這里。我們要為國掃除奸佞。章千總,你點一小隊人馬,快速去向雁門求援。不求千軍萬馬,能掃平叛逆就好!”
楊致達繼續發掘著:“各位先生,這里還有,‘臨清楊氏、孫氏、韓氏......阻礙我等起事建國,當盡早除之,以絕后患。’數起來,有百十家吧。這邊的木簡、文書,有些年頭了。幾萬份之多呢。還有各位的家族資料,應有盡有。哎呀呀,竟連各家長輩有幾個私生子女都查的一清二楚。對了,韓縣令,你還有個弟弟在濟源為官。對了,劉郡丞,你還有個哥哥,在彭城部當郡守。”
韓欽元也是無語:“當真知道的如此清楚嗎?咱怎么就不知道。”
劉叁吾:“以前只是聽說,沒想到真有此人啊。這吳家,說不定是做了件好事。不過謀逆就是謀逆,吳家當除。”
不一會兒,臨清郡千人將章大斌來報:“楊大人,楊大人。雁門副帥劉旺達到了。說來也巧,劉副帥本來是要到濟源面見皇上的。這下事情就好辦了。按照齊國律法,凡遇戰時,或地方有叛逆,將領可就地領軍平叛。事后上報朝廷即可。”
楊繼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到了肚子里:“各位,此事定矣!”
劉旺達就地封存了‘證據’,直接接管臨清郡兵,當天晚上又接管了開陽郡兵,再臨時招募鄉勇五千人(其實就是各府家丁),就直接包圍了吳家、范家主宅。沒想到的是,吳家范家人睡的像死豬一樣,家丁們根本叫不醒。
三月十八日晨,攻克兩家的主家烏堡。
三月十九日,兩家所有莊園被拿下。
在兩位家主的密室里、地窖里,甚至假山下的隱蔽處,找到了許多木簡文書。經過兩郡官員和鄉紳們的共同確認,吳范兩家謀反無疑。
憤怒的民眾進入了吳家,開始打砸。
兩府的管家、家丁在為了活命,也交待出了更多的證據。兩府又挖了多個大坑,經年累月的各世家資料現于天日。于是,各大小世家也憤怒了。王盧崔三家的人,從一開始的勸阻變成了領頭者,發誓要除了吳家、范家這兩個禍害。
于是,一份由北部三百世家聯名的奏疏送到了濟源。在曲村人的加急趕工這下,一本本粗糙的《吳家惡行錄》《范家惡行錄》被印刷出來,發行齊國。里面全是認罪者的證言證詞,還有平民佃戶的控訴。
皇帝劉承郎很憤怒,其實他早就懷疑有人勾結外敵。南部許多世家也知道大勢不可違,況且有王盧崔三家帶頭舉告,此事就板上釘釘了。
四月初三,數千顆人頭落地。吳家、范家的主家,自此在齊國消失。
開陽郡的街頭沸騰了,披麻戴孝的人,抱著先人排位的人,無家可歸的人,一起哭著喊著:“殺了他們!殺了他們!”“吳家做惡千年!”“范家壞事做盡!”“爹娘,你們可以安息了。”
此戰,皇家獲得最豐,無數珠寶字畫玉器等進了內庫。國庫存也進賬1500萬兩白銀,以及800萬擔糧食,戰馬6千匹。還有大量的兵器帶回了雁門,吳家范家的許多管事家丁等罰沒到雁門為奴。
因平叛之功,楊繼提升為正二品,候任禮部侍郎,仍兼任臨清郡太守;劉旺達提升為二品將軍,接管濟源禁軍。在臨清城外吳家莊聚會的楊家、孫家、韓家中人,不少成為了開陽郡的新任縣令;劉叁吾成了開陽郡太守,韓欽元成了開陽郡丞!
皇帝大方了一次,沒有發賣土地,而是全部將之分給無地流民。
要是劉叁吾、韓欽元知道這一切都是寶玉搞的鬼,估計會嚇尿了。可人家,開開心心的升官了!楊繼在北6郡和齊國的威望也再一次被拔高。
-----------------
作為此戰的設計者,寶玉也是有收獲的,北部盤龍河流經的山林,盡歸賈家所有。再有,就是從吳家起獲的部分銀子,除了分給邊軍、郡軍,其他的全給自家護衛們每人分了百兩以上。私下里,寶玉甚至已經給流民放糧了:‘管他呢。反正這糧食全是搶來的。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分完錢,寶玉就和主要領隊談話。
苗開疆:“東家,這仇報的真是叫痛快。還能順便賺點銀子,實在是太值了。”
高凌峰:“俺父母如泉下有知,也當瞑目了。只是俺家的地,是要不回來了!”
郭天啟:“是可惜了些。只是報仇泄私憤,原來一切照舊。奴隸還是奴隸,佃戶還是佃戶。要是這些地方都像曲村一樣,就天下太平了。”
寶玉:“這點,東家我也無能為力。如果全天下都像曲村一樣,我們何必要養這么多護衛啊。還不是世家都有私心,都想多吃多占嘛。這天下,本就該以民為本。可惜啊,東家說了不算!皇上說了也不算。”
郭天啟:“東家,如何能改變這個天下呀?”
寶玉:“兄弟們哪,這個天下能改變。但需要時間。你們都愿意相信東家嗎?”
眾人一起:“我們信東家!”
寶玉:“那就要等‘天下有變’。要么是天災,比如水災、旱災;要么中央朝廷里有人造反,進而天下大亂。我們就有機會了。到時候,我們就能去開創一個公平正義的時代。”
苗開疆:“唉,這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寶玉:“不知道,也不好說。只能等。可能幾年,可能幾十年,可能我們死了也等不到。”
郭天啟:“那就等著唄。希望不要等太久。”
高凌峰:“東家,您不是說不喜歡天下大亂嘛。”
寶玉:“當然不希望啊。每一次改朝換代,天下都會十室九空啊。連普通人都知道‘寧做太平犬,莫為亂世人’的道理!可要讓天下都變成曲村的樣子,真不知道要多久。這次如果不是我們聯合楊大人施此妙計,真不知道還要被他們折騰多久呢。”
苗開疆:“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原本只是編造證據,誰能想到挖出了真證據。咱當時看到王家、崔家、盧家那些人嚇的,臉都白了。就知道他們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如果不是咱悄悄制造了一把假的大火,這些人估計睡覺都不安穩。”
寶玉:“那些東西,還有用。他們家族距離滅亡不遠了!”
-----------------
四月初十五日,濟源朝廷又了來圣旨,說王家、崔家、盧家謀反,直接從雁門發兵直接將他們滅族。皇帝又收獲了兩千多萬兩銀子和無數財寶糧食戰馬。
事后不久,朝中格局再度發生變化,許多人事變動快速進行。小家族的殷正慶、李為敢、秦東嵐因查獲叛逆為功,成了郡守。而這些證據,還有吳家范家的逃亡之人,正是曲村送給他們的。
自此,北九郡再無超級世家。如果有,就只有寶玉一家了。奈何曲村人一直低調溫和,為人也不錯,大家忽略了。
四月十八日,曲村人送的稿費到了。這合理合法的收入,楊繼自然是不會拒絕的。就算是官場,也無可指摘。
孫若薇:“咱現在才知道,你們這些男人哪,心真是夠狠。咱當初真以為你不要這個家了,也不要孩子們了。”
楊天智:“別說母親會那么想。咱當時都以為族中的長輩瘋癲了,居然過去投降認栽。”
楊繼:“許多事情,你們不要問。咱更不會說。煌煌青史也不會有記載。事情已經過去,結果也不錯。你們又何必執著于細枝末節。”
楊芷蘭蹦蹦跳跳的來了:“父親,女兒想了好久。還是決定,將這個給你。寶玉哥哥說,遇到了危險可以救命。”
楊繼、孫若薇看到了一塊通體紅色的木制令牌,仔細研究了好久,也沒發現什么特別之處。
楊繼:“寶玉怎么說?”
楊芷蘭搖頭晃腦的想了想:“寶玉哥哥說,只要是拿著這樣的令牌。到任何一所天然居或曲村號,交給掌柜的就行。掌柜的會安排我們躲避起來。至于令牌有什么特別之處,他沒說。我也沒問。這次,就是他感知到了危險,提前給我的。對了,他總共給了五塊,我們全家人一人一塊!”說著,就又拿出三塊令牌。
孫若薇看著楊繼問:“這賈小子,除了能掙錢,還這么深謀遠慮?”
楊繼:“最初聽到芷蘭并沒有出事。咱也不信。可咱選擇了相信他。芷蘭真就在外面呆了半個月。直布局了這場謀逆案,又得知了殷正慶、李為敢、秦東嵐成了郡守,咱才更加佩服這小子。他這是走一步看三步啊。可能他已經看到了第四步、第五步,只是他懶得說而已。”
孫若薇:“要是讓他當咱女婿也不錯。對吧,芷蘭?”
楊芷蘭:“哼...你可老不正經的。寶玉哥哥說啦,女孩子最好過了18歲再出嫁。”
孫若薇:“這是為何?”
楊芷蘭:“他和學生們說,太早生育,容易難產。天下母親最難過這一關。”
孫若薇:“哈哈哈哈,我的繼哥啊,他倒是什么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