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少年的羞羞事
- 正義不走直道
- 大師愛師太
- 2070字
- 2024-10-10 18:13:40
回到律所,陳立言和李曉曦將那幾十本日記一本本攤開。昏黃的燈光下,紙頁在他們手中沙沙作響,劉文學的世界仿佛重新展現在眼前。字跡雖然有些潦草,但每一行字都承載著那個少年的思緒,仿佛從過去的歲月中穿越而來。
李曉曦翻著一本日記,目光越發集中:“陳老師,您看,從這里開始,劉文學的日記里提到了李望。”
陳立言接過那本日記,仔細看了看。隨著日記的展開,劉文學的內心逐漸呈現在他們眼前——他不是一個冷漠無感的少年,恰恰相反,他是一個情感豐富、敏感細膩的年輕人。他熱愛詩歌,喜歡寫作,心中充滿了對美和愛慕的渴望。然而,這些情感在他對李望的迷戀中變得復雜和扭曲。
“李望搬到我們樓上住后,我的心就不再平靜了……”字跡逐漸清晰,劉文學的文字中充滿了青春期少年的沖動與欲望,“她太漂亮了,我每天都會偷看她,想靠近她,但我知道我不敢。她的每一個動作都讓我心神不寧。”
李曉曦繼續翻動著日記,臉色變得凝重:“他在這里寫到,自己曾經偷偷拿走過李望的內衣……”
“李望會把要洗的內衣放在門口的洗衣盆里,我總是趁她不注意,偷偷拿回房間里。我想靠近她,想聞到她身上的氣味……但我不敢更進一步。”這些文字流露出劉文學在青春期面對自己情感時的掙扎與迷茫。
陳立言神色凝重,翻閱著最后幾篇日記。突然,他停了下來,指著其中的一段文字:“你看,這里提到李望罵過他。”
“我聽到她在樓道里大罵我,說我是個變態,說如果再看到我靠近她,就要告訴別人……”劉文學的字跡變得混亂而激動,仿佛在那個時刻,他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沖擊。
陳立言放下日記,目光中透出一絲思索:“這就對上了。當年有一個證人證言,說他在案發當日聽到李望在樓道里大罵劉文學,稱他行為不端。但這一切都被忽略了。”
李曉曦沉思片刻,抬頭看向陳立言:“如果這些日記能被當作證據,至少可以證明劉文學對李望的迷戀和他的行為動機,雖然有不當之處,但并不意味著他就是殺害李望的兇手,那些內衣上的DNA是怎么來的,就有了合理的解釋了。”
陳立言點了點頭,目光中充滿了堅定:“沒錯。這些日記能幫助我們還原出劉文學的真實一面,也許這能成為我們翻案的關鍵。”
夜幕早已降臨,律所內依舊燈火通明。陳立言的辦公室里,文件和資料堆滿了整張桌子,煙霧在空中輕飄,帶著焦灼的氣息。李曉曦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目光時不時瞟向桌上攤開的那幾本舊日記,內心一片混亂。
“陳老師,我們雖然從劉文學的日記里找到了線索,可以解釋為什么李望的內衣上會有劉文學的DNA,但這根本不夠洗脫他的罪名啊。”她聲音里帶著幾分無奈,身體前傾,試圖從陳立言那兒得到一個方向。
陳立言靠在椅子里,目光似乎透過窗戶看向遠方,手里的煙頭閃爍著微弱的紅光。“DNA是條線索,但你以為這就能把案子翻過來?想得太簡單了,小姑娘。”他說話的語氣一如既往地平淡。
李曉曦眉頭皺得更緊了:“那怎么辦?要想徹底洗清劉文學的冤屈,難道我們只能指望田衛的供述?”
陳立言把煙頭按在煙灰缸里,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田衛?他當然是關鍵。可問題是,田衛的嘴再大,也頂不住一個封口的案子。”
李曉曦愣了一下,疑惑地看著他:“什么意思?”
陳立言轉身,神情變得嚴肅:“剛接到消息,田衛案子的后續審判不再公開了,也不會在網上直播。”
李曉曦瞪大了眼睛,語氣中充滿了不可置信:“怎么會不公開?這個案子可是事關重大,怎么能說封就封?”
陳立言聳了聳肩,語氣帶著冷嘲熱諷:“你還真信那些公開透明的規矩?‘案件涉密’,這么個理由,擋得住一切不想曝光的東西。這一招玩得爐火純青。”
李曉曦在屋里急促地踱起步來,臉上的焦慮顯而易見:“那這下怎么辦?如果他們像審劉文學那樣,十天半個月就把田衛判了死刑,那我們就什么證據都沒了,死無對證!”
她在狹小的辦公室內來回踱步,腳步聲在沉寂的夜里顯得格外清晰。陳立言沒有跟著急躁起來,而是緩緩走回辦公桌,拿起一份卷宗,低頭翻了幾頁,語氣依舊平淡:“所以說,咱得先拖住這田衛案的進度,不能讓他們想怎么判就怎么判。”
李曉曦停下腳步,焦急地看向陳立言:“可怎么拖住?田衛案子一旦被快判快處,我們就完了。”
陳立言終于放下卷宗,直視著她,目光沉靜中帶著幾分決絕:“輿論。我們必須利用輿論的力量,讓案子曝光,逼得他們想快也快不了。”
“輿論?”李曉曦微微一怔,隨即眼前一亮,仿佛抓住了什么靈感,“對啊!我有同學在電視臺、報社,我們可以通過他們……”
話還沒說完,陳立言就搖頭笑了笑:“你想得太天真了。你那些同學,沒一個有膽量碰這事兒。涉及到冤假錯案,還是這么久之前的,他們單位敢動這件事?那些個報社、電視臺比誰都怕惹麻煩。”
李曉曦的臉色瞬間黯淡下來,眉頭緊鎖:“那怎么辦?連媒體都不敢碰,那我們靠什么制造輿論?”
陳立言沉吟片刻,嘴角浮現一絲狡黠的笑意:“傳統媒體不敢碰,不代表輿論死了。咱們還有互聯網,現在可是自媒體的時代,輿論在哪兒產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讓它燒起來。”
他轉過身,走到窗邊,推開一扇窗,涼風灌了進來。他深吸了一口氣,仿佛正在醞釀著一個計劃:“我們把案子放到網上,通過自媒體、網絡大V,制造足夠的熱度。只要鬧大了,他們想快審快判也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