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齋志異選
- (清)蒲松齡著 張友鶴選注
- 16689字
- 2024-10-16 17:40:50
前言:蒲松齡和他的《聊齋志異》
一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山東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人。
蒲松齡生于明末,長于清初,那正是一個社會大動亂的時代。李自成等人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經過十幾年的武裝斗爭,于一六四四年推翻了明王朝。同年,滿洲貴族大舉入關,開始了對全國的武力征服和血腥屠殺。漢族人民大規模的抗清斗爭此起彼伏,持續了四十年,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才告一段落;清朝統治者統一了全國。
明清之際,由于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清軍的燒殺劫掠,以及連年的水旱災害,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城市凋敝,田園荒蕪,白骨蔽野,餓莩載道。據記載,蒲松齡的家鄉山東,“一戶之中止存一二人,十畝之田止種一二畝”(《清世祖實錄》卷十三,順治二年正月),呈現出一片荒涼的景象。到康熙年間,農業生產才逐步恢復,耕地面積擴大,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產量增長,手工業和商業也隨之得到恢復。明代后期出現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逐漸分布到較多的地區和行業之中并迅速地成長起來。
在農業生產恢復發展的同時,土地兼并也加速地進行著。滿州貴族用圈占和強買的手段奪取了大片土地,漢族地主也千方百計地從事兼并??滴跄觊g,江南地區“有田連數萬畝,次則三四萬至一二萬者”(《閱世編》卷一《田土》);大批農民淪為佃戶,他們必須將收獲的六成乃至七成、八成繳納給地主,此外還要受貪官虐吏的盤剝勒索,陷入極其困苦的境地。農民抗租奪地的斗爭一直沒有間斷過。
文化思想戰線上的斗爭也很尖銳。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日趨沒落的封建制度,極力提倡程朱理學。讀書人考試作八股文,只能依據朱熹的《四書集注》來發議論。程朱理學作為官方的統治武器,與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互相配合,充分發揮了禁錮思想的反動作用。此外,清王朝還以“詔舉山林隱逸、博學鴻詞”,和搜羅文人學士編纂圖書等方法,拉攏控制知識分子;用嚴禁集會結社和大興文字獄的手段鉗制進步思想,僅康熙二年(1663)莊廷一案,被殺的就有七十二人,充軍的達幾百人。(見《痛史·莊氏史案》)但是,清王朝的上述種種措施都不能阻止進步思潮的發展。在人民群眾的階級斗爭的推動下,從地主階級內部分化出一批具有民族意識和民主主義傾向的思想家。黃宗羲(1610—1695)猛烈地抨擊君主專制制度,指責封建帝王“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供其“一人之淫樂”,已成為“天下之大害”。他還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張,反對壓制工商業的政策。顧炎武(1613—1682)指出宋明理學是一種脫離實際的空談,只能危害社會。他提倡研究學問要注意調查實際情況,以經世致用為目的。王夫之(1619—1692)則系統地論證了“理在氣中”這一唯物主義的原理,給程朱的客觀唯心主義以致命的打擊。比王夫之時代稍晚的唐甄(1630—1704)和顏元(1635—1704)等,也提出了一些進步的主張。他們的理論和思想,在許多方面突破了傳統的封建觀念,不僅代表著中下層地主階級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商業者的要求。
清初復雜的社會矛盾和激烈的思想斗爭,影響著蒲松齡的思想和創作。他的《聊齋志異》曲折地反映了這個時代錯綜復雜的矛盾斗爭的某些側面,表現了進步的思想傾向,是一部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蒲松齡出生在一個地主兼商人的家庭。他父親蒲槃本是一個讀書人,在科舉上很不得志,于是棄儒經商,二十余年間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產。但到蒲松齡長大的時候,家境已經衰落了?;楹蠓旨?,“居惟農場老屋三間,曠無四壁,小樹叢叢,蓬蒿滿之?!俨忠话装屐?,大如掌,聊分內外?!保ā对鋭⑷嫒诵袑崱罚┛梢娖阉升g年輕時生活是相當困苦的。
蒲松齡早年熱衷功名,十九歲“初應童子試,即以縣、府、道三第一補博士弟子員,文名籍籍諸生間”(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此后卻屢試不第。三十一歲時,他迫于家貧,應江南寶應縣知縣孫蕙的聘請做了他的幕僚,不久就辭幕回家了。此后一面在鄉紳人家設帳教學,一面應考,直到七十一歲才援例出貢,五年后去世。他在《大江東去·寄王如水》一詞中說:“天孫老矣,顛倒了天下幾多杰士。蕊宮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顧影自悲,可憐骯臟骨銷磨如此!……數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里?!边@正是他大半生窮愁潦倒生活的寫照。
蒲松齡的思想很復雜。作為一個不得志的中下層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長期在農村過著清寒的生活,這使他有較多的機會接觸農民,體察他們的疾苦。特別是對于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壓迫,以及水旱災害的侵擾,他有切身的體會。他的文章如《紀災前編》、《紀災后編》,詩詞如《空城雀》、《賀新涼·淫雨》等,都反映了農民的疾苦?!掇r桑經》記載了農業生產的一些技術經驗,表明他對農業的關心。蒲松齡本人的坎坷遭遇又使他對當時的政治弊端和科舉制度的黑暗有深切的認識。他在《與韓刺史樾依書》中說:“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于圣明。真令人憤氣填胸,欲望望然哭向南山而去!”正是出于對社會黑暗的這種“憤氣”,他寫成了自稱為“孤憤之書”的《聊齋志異》(見《聊齋自志》)。另外,由于父親多年經商,蒲松齡對市民階層可能比較熟悉?!读凝S志異》中有些故事是以市井生活為背景的,有些正面主人公就是市民。市民階層要求沖破封建束縛,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對蒲松齡的世界觀有著積極的影響。然而,蒲松齡畢竟是一個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不可能擺脫封建道德觀念的束縛和程朱理學的影響。他對社會的不滿,主要是從個人的遭遇出發的,所謂“糶谷賣絲,以辦太平之稅,按限比銷,懼逢官怒”(《答王瑞亭》)之類的牢騷,不過是代表了一批中小地主的情緒而已。他迷信佛教,自以為是“病瘠瞿曇”再世,有很牢固的宿命論思想和因果報應觀念。這些都給他的創作帶來消極的影響。
蒲松齡一生著作很豐富,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四百余篇,詩九百余首,詞一百余闋,雜著數種,戲三出,通俗俚曲十幾種。《聊齋志異》是他的代表作,四十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斷增補修改?!读凝S志異》的素材多數來自口頭的傳說,它們流傳于勞動人民和中下層知識分子中間。蒲松齡說自己“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聊齋自志》)?!读凝S志異》的許多故事就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此外,還有一些故事是作者親身的見聞和經歷,如《地震》、《上仙》;有的是從舊有的故事衍化出來的,如《續黃粱》;還有許多是作者自己的創造,如《狐夢》、《絳妃》等。
《聊齋志異》在作者生前已有抄本傳世,乾隆十六年(1751)鑄雪齋抄本是今存較早的一種。一七六五年始有湖南王氏刻本。一七六六年嚴州太守趙起杲又刊于浙江,這就是通行的青柯亭本,共收四百三十一篇。解放初在東北發現手稿上半部共四卷二百三十七篇。一九六二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會校會注會評本采錄較為完備,共四百九十一篇。
二
《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的作品。在這部書里,蒲松齡借花妖狐魅的故事,大膽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并予以嚴厲的批判和辛辣的嘲諷。他在《同畢怡庵綽然堂談狐》一詩中寫道:“人生大半不稱意,放言豈必皆游戲?”表明自己的談狐說鬼并不是游戲之言,而是寄托著對于社會人生的憤慨的放肆言論。正如余集所說:“所載多涉詭荒忽不經之事,至于驚世駭俗,而卒不顧。嗟夫!世固有服聲被色,儼然人類;叩其所藏,有鬼蜮之不足比,而豺虎之難與方者。下堂見蠆,出門觸蜂,紛紛沓沓,莫可窮詰。惜無禹鼎鑄其情狀,鐲鏤決其陰霾,不得已而涉想于杳冥荒怪之域。以為異類有情,或者尚堪晤對;鬼謀雖遠,庶其警彼貪淫。”(《聊齋志異序》)
《聊齋志異》的批判矛頭,首先指向封建社會大大小小的官吏,將他們貪婪、諂佞、昏庸、無恥的面目暴露無遺。同時,又通過控訴他們欺壓、剝削人民的罪行,痛斥了腐朽黑暗的封建政治。《夢狼》寫白翁夢中入其兒子做官的衙署,只見巨狼當道,白骨如山,“堂上、堂下、坐者、臥者,皆狼也”。深刻地揭示了官吏的豺狼本性。蒲松齡在篇末說:“竊嘆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垂俨粸榛ⅲ羟覍槔?,況有猛于虎者耶!”指出吃人的官吏并不是個別的,而是普遍的存在,這就使小說具有了更深刻的政治意義?!睹放吠ㄟ^一個冤死的少女在冥中復仇的故事,控訴了官吏的貪殘。這篇小說雖然情節近乎荒誕,并有較濃厚的因果報應思想,但是在揭露封建官吏的貪婪、兇殘方面,卻是十分有力的。作者借小說人物的口痛罵貪贓枉法的典史說:“汝本浙江一無賴賊,買得條烏角帶,鼻骨倒豎矣!汝居官有何黑白?袖有三百錢,便而翁也!”這番話說得多么痛快,顯然是在為受迫害的人們伸冤吐氣?!独m黃粱》中那個夢為宰相的曾孝廉是一個具有深刻典型意義的封建官僚。他做夢當了宰相以后,在皇帝的“優容”下貪贓枉法,作威作福,“平民膏腴,任肆蠶食;良家女子,強委禽妝”,“荼毒人民,奴隸官府,扈從所臨,野無青草”。后來因為各地的劾奏太多了,皇帝才不得不把他充軍云南。曾某在充軍路上被冤民殺死,死后魂入冥府,下油鍋,上刀山,痛苦不可言狀。更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平生貪污的三百二十一萬錢全部堆在階上,像丘陵一樣高,一一熔化后灌到他的口里?!傲黝U則皮膚臭裂,入喉則臟腑騰沸。生時患此物之少,是時患此物之多也?!比缓笏洲D生為人,被誣陷入獄,凌遲處死。他此時“胸中冤氣扼塞,距踴聲屈,覺九幽十八獄,無此黑黯也?!闭诒栭g,忽然醒來,原是一夢。這個故事是從唐傳奇《枕中記》衍化而成的,但其思想意義卻遠比《枕中記》積極、深刻?!墩碇杏洝冯m然對追求功名富貴的知識分子有所諷刺,但主旨是宣揚人生如夢的消極思想。《續黃粱》則以極大的憤怒鞭撻了封建官吏中最上層的人物,充軍尚不解恨,又斷其頭;斷頭亦不解恨,又加之以陰司之刑;油鼎刀山仍不解恨,又使死而復生親歷饑寒冤苦,直到他自己感到“九幽十八獄,無此黑黯”方才罷休。有人批評《續黃粱》“太酷”,我們認為這正是小說可貴的地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蒲松齡在這篇小說里,并沒有把鏟除貪官污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皇帝身上。當彈劾曾某的疏文上達皇帝后,“曾聞之氣魄悚駭,如飲冰水。幸而皇上優容,留中不發。”字里行間委婉地表示了對皇帝包庇貪官的不滿。這篇小說所達到的思想高度,證明蒲松齡對黑暗的封建政治有著相當透徹的認識。如果將《續黃粱》和上述的《夢狼》、《梅女》聯系起來考察,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幅小至典史、縣令,大至宰相公卿,整個封建官吏的群丑圖,從而加深對于封建政治、封建制度的認識。
在揭露批判封建官吏的作品中,《促織》占有突出的地位。小說的背景在明代宣德年間,一開頭就說:“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边@一安排是有歷史根據的,《萬歷野獲編》卷二十四《伎藝類斗物》條載:“我朝宣宗最嫻此戲,曾密詔蘇州知府況鐘進千個。一時語云:‘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此語至今猶傳?!逼阉升g抓住這個題材深挖下去,揭示了進貢促織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小說寫一個叫成名的人,他因貢不出一只促織,被官吏打得“兩股間膿血流離”。后來捕到一只,又被他九歲的兒子弄死。孩子害怕父母責罰,投井自盡了。小說描寫成名夫婦此時“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此情此景,對于統治者的控訴達到高潮。此后情節急轉直下,死兒忽然變為一只善斗的促織,成名獻給縣宰,縣宰獻給撫軍,撫軍獻給皇帝。舉天下所貢促織都斗不過它,又“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悅,詔賜撫臣名馬衣緞?!笨h宰也受到“卓異”的好評。蒲松齡諷刺道:“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這篇小說圍繞一只促織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細致地刻畫了成名一家的憂喜。他們的憂固然是對統治者荒淫殘酷的血淚控訴;他們的喜更是一種尖銳深刻的批判,因為這是以九歲幼兒的死換來的。篇末異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而奉行者即為定例。加以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筆墨很含蓄,但諷刺的力量卻很強烈。
《聊齋志異》中還有一些篇幅較短的作品,以辛辣的文筆對貪暴的官吏投以嘲諷,與上述幾篇風格迥異而精神是一致的。如《鸮鳥》、《公孫夏》、《韓方》、《一員官》等。另有一些作品,在涉及官吏貪虐時,往往借篇中人物之口或異史氏的話,對他們加以鞭撻。如《成仙》中成生勸周生的話:“強梁世界,原無皂白。況今日官宰半強寇不操矛弧者耶?”指出官宰有一半是不拿兇器的強盜。《伍秋月》中異史氏曰:“余欲上言定律:‘凡殺公役者,罪減平人三等?!w此輩無有不可殺者也。”《潞令》寫一個小小的縣令“貪暴不仁,催科尤酷,斃杖下者,狼籍于庭”。上任不過百天,就殺了五十八人,還以此自豪。蒲松齡感慨道:“嗚呼!幸有陰曹兼攝陽政;不然,顛越貨多,則‘卓異’聲起矣,流毒安窮哉!”這些,在封建專制時代,無疑都是大膽的言論。
蒲松齡著力揭露和批判官吏的貪黷,確實觸及了清初政治的潰瘍面??滴跄觊g,重大的貪污案件層出不窮,如康熙二十三年,侍郎宜昌阿、巡撫金俊吞沒被查抄的尚之信的家產,侵蝕兵餉,強奪商人沈上達財物并將沈謀害,就是一個大案件??滴醵四?,湖北巡撫張虧空公款,又勒派鹽商墊還九萬余兩;荊南道祖澤清勒索民款銀八萬兩,也曾轟動一時。康熙二十七年,郭
彈劾大學士明珠、余國柱,指出他們賣官鬻爵的種種罪行,以至康熙在給吏部的諭令中也說:“邇來大小官員,背公徇私,交通貨賄?!绱朔e弊,愈久愈深,物議沸騰,輿情激憤?!薄读凝S志異》不僅生動地反映了當時政治的腐敗和黑暗,而且從下層人民受害的這一側面,予以憤怒的批判,甚至皇帝也遭到冷言譏刺,這不能不說是《聊齋志異》的一個突出成就。
《聊齋志異》還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土豪劣紳勾結官府欺壓人民的罪行。毛主席曾經指出:“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紳,不法地主階級,是幾千年專制政治的基礎,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的墻腳?!保ā逗限r民運動考察報告》)這段話極其深刻地揭示了土豪劣紳和封建官吏的依存關系,說明了封建統治賴以存在的階級基礎。蒲松齡當然不可能認識到這一點,但他多少觸及到了這種現象。《成仙》中的黃吏部勾結縣宰殘酷地迫害周生,將他投入獄中,幾乎害了他的性命。周生憤慨地說:“邑令為朝廷官,非勢家官,縱有互爭,亦須兩造,何至如狗之隨嗾者?”一針見血地道破了封建官吏就是土豪劣紳大地主階級的走狗?!都t玉》中那個因貪污而下臺的宋御史,回鄉后仍“大煽威虐”,竟在青天白日之下闖入馮相如家,打傷馮氏父子,奪走馮相如的妻子。馮父嘔血而死,馮“抱子興詞,上至督撫,訟幾遍,卒不得直。……冤塞胸吭,無路可伸。”這個故事充分暴露了封建官府是不法地主土豪劣紳的庇護者。此外,像《金和尚》里那個僧侶大地主因為勾結官吏,就可以放肆地欺壓人民。《石清虛》中那個豪門地主可以任意奪走別人珍愛的一塊佳石?!恫┡d女》中那個勢豪肆無忌憚地掠走民女,逼淫不成,就“縊殺之”。這一切都形象地說明了地主豪紳在封建官府的包庇下,是怎樣兇殘地魚肉無辜的人民。
《聊齋志異》不僅批判了窳敗、黑暗的封建政治,還針對為它服務的科舉制度進行了大膽的抨擊。蒲松齡曾出入考場多年,對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和黑暗有透徹的了解,所以他的揭發和批判也就格外有力。
蒲松齡從試官和考生兩個方面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弊病。在蒲松齡筆下,試官是一批不學無術、香臭不分、營私舞弊、貪污受賄的人物。朝廷任命這種人主持科舉考試,只能是“黜佳才而進凡庸”(《三生》)?!犊急姿尽妨R陰間的主試官虛肚鬼王,衙門口高掛“禮義廉恥”的招牌,衙門里卻干著極端無恥的勾當。諸秀才初見,“例應割髀肉”,“若豐于賄者可贖”。目睹此狀,秀才聞人生大呼:“慘慘如此,成何世界!”在《素秋》中,蒲松齡罵試官為“糊眼主司”。在《于去惡》中又罵試官是一批“游神秏(耗)鬼”,連瞎眼的師曠和愛錢成癖的和嶠也混入試官之中評判文章了?!顿Z奉雉》寫才名冠一時的賈生屢試不中,后來將落卷中最次的一些文句湊成一篇文章拿來應考,不料卻高中了?!端疚睦伞返闹S刺尤為尖銳。小說寫一個盲僧能用鼻子嗅出文章的好壞,余杭生的文章使盲僧作嘔,偏偏高中了。盲僧聽說后感嘆道:“仆雖盲于目,而不盲于鼻;簾中人并鼻盲矣?!蹦酶髟嚬俚奈恼聼俗屗?,“至第六篇,忽向壁大嘔,下氣如雷。眾皆粲然。僧拭目向生曰:‘此真汝師也!初不知而驟嗅之,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能容,直自下部出矣!’”這是何等有力的諷刺!
蒲松齡對于科舉制度下熱衷功名的儒生的批判也是十分強烈的。《沂水秀才》和《雨錢》批判他們貪鄙齷齪;《仙人島》批判他們夜郎自大。《苗生》對那班自鳴得意的又酸又臭的儒生們,以及他們賴以升官發財的八股文,表示了極大的厭惡和輕蔑。《王子安》活畫出一個熱衷功名的士人在科舉制度毒害下,類似瘋狂的妄想。作者在篇末說秀才入闈有七似:“初入時,白足提籃,似丐;唱名時,官呵吏罵,似囚;其歸號舍也,孔孔伸頭,房房露腳,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場也,神情惝恍,天地異色,似出籠之病鳥;迨望報也,草木皆驚,夢想亦幻……此際行坐難安,則似被摯之猱;忽然而飛騎傳人,報條無我,此時神情猝變,嗒然若死,則似餌毒之蠅,弄之亦不覺也。……無何,日漸遠,氣漸平,技又漸癢,遂似破卵之鳩,只得銜木營巢,從新另抱矣。如此情況,當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觀者視之,其可笑孰甚焉。”這段文字不僅對應考的儒生們是一個辛辣的嘲諷,而且也有力地揭露了腐朽的科舉制度是怎樣地摧殘讀書人。在這種制度下,一些有真才實學的士人往往名落孫山,而胸無點墨的鄙夫卻夤緣得中。遭逢不偶的寒士,處處受人歧視揶揄;平步青云的新貴則為人所艷羨奉承。蒲松齡對這種庸俗的社會風氣極為憤慨,在《羅剎海市》中以寓言的筆法批判了是非不分、美丑顛倒的現實。蒲松齡罵當時的社會是“花面逢迎,世情如鬼”,表示“何能易面目圖榮顯!”他的憤怒是很強烈的。
批判和反對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是十七、十八世紀一種進步的思潮。在思想界,黃宗羲曾批判“科舉抄撮之學”;顧炎武認為“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鄉宦、曰生員、曰吏胥”,主張廢天下之生員,改革科舉制度,進而改革官制。在文學領域,稍后于蒲松齡的吳敬梓、曹雪芹,也都對八股文和科舉制度做過猛烈的抨擊。蒲松齡對科舉制度的揭發和批判雖然還有許多不徹底的地方,但他的火力如此猛烈集中,諷刺如此尖銳辛辣,他所達到的成就是同樣不可忽視的。
對于封建禮教,《聊齋志異》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批判。當時程朱理學在思想界占據著統治地位,“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這些封建教條由于統治者的提倡而強化起來。蒲松齡對此不滿,在小說中揭露了封建禮教給青年男女所造成的不幸和痛苦?!都纳穼戦|秀與寄生相愛,寄生遣人說媒,遭到她父親鄭某的拒絕。閨秀抑郁成疾,“鄭聞之,怒不醫,以聽其死”。連閨秀的母親都罵他:“何守頭巾戒,殺吾嬌女!”鄭回答說:“若所生女,不如早亡,免貽笑柄!”鄭某謹守封建戒條,竟置女兒于死地而不顧,封建禮教殘酷的吃人本質由此可見。又如《霍女》中的霍女,雖然“三易其夫”,蒲松齡卻認為她“為吝者破其慳,為淫者懲其蕩,女非無心者也”,予以熱情的肯定。這也表現了他對封建禮教的批判態度。
如上所述,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對封建社會末期的政治黑暗、科舉制度和禮教都作了大膽的揭露和批判。他的批判涉及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許多重要方面,對今天的讀者仍有一定的認識價值。
三
《聊齋志異》不僅揭露了黑暗,也歌頌了光明、表現了希望。作者以極大的熱情塑造了一批理想人物,這是與現實社會相對立的另一個世界中的人。現實社會中的“正人君子”們披戴著人的衣冠,干著豺虎鬼蜮的勾當;而在異類的妖魅仙鬼和下層的平民百姓中,卻大有光明正大者在。他們敢于向惡勢力抗爭;他們主動地幫助別人去戰勝困難;他們不受禮教束縛,自由地戀愛結婚,建立美滿的家庭。正是在這些人身上,蒲松齡寄托了他對社會、人生的進步理想,也正是這些人物吸引了眾多的讀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蒲松齡所塑造的那些頑強、剛烈、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中,最突出的要數席方平了(《席方平》)。故事寫席的父親與一財主有仇,財主死后賄賂陰間的官吏將他搒掠致死。席方平魂入地獄代父伸冤,先向城隍告狀,城隍受了財主的賄賂,判他所告無據。席方平不服,逐級上訴,直告到冥王那里,可是冥王也已受了賄囑,不由分說將他痛打、火烙,他仍不肯屈服。冥王又下令將他從頭到腳鋸成兩半,他忍著巨痛一聲不號。后來他在二郎神前告了一狀,不僅雪了父冤,而且冥王、郡司、城隍都被治了罪。這篇小說雖然宣揚了封建孝道和上帝的公道,但通過藝術形象所表達的主旨是贊揚對惡勢力大無畏的反抗精神?!渡倘佟匪茉炝艘粋€具有斗爭性格的婦女形象。商三官的父親被一個邑豪亂捶而死。他的兩個哥哥訴訟不得直,負屈以歸,準備再訟。十六歲的三官說:“人被殺而不理,時事可知矣。天將為汝兄弟專生一閻羅包老耶?”她看穿了官府、法律的虛偽,根本不把報仇的希望寄托在訴訟上,顯示出深刻的見識。后來商三官終于親自殺死邑豪,報了父仇。蒲松齡在篇末感嘆道:“然三官之為人,即‘蕭蕭易水’,亦將羞而不流,況碌碌與世浮沉者耶!愿天下閨中人,買絲繡之,其功德當不減于奉壯繆也!”如此崇高的評價,表明蒲松齡強烈地希望有更多的商三官出來掃盡天下的不平。
《聊齋志異》中歌頌被壓迫者反抗斗爭的作品還有許多,如《伍秋月》寫王鼎力殺陰間兩皂隸,為兄報仇;《聶政》寫懷慶潞王強掠民女,受到聶政幽靈的懲罰;《向杲》寫向杲身化猛虎咬碎仇人頭顱。此外,像《夢狼》、《續黃粱》中被害冤民殺死貪官的情節,《紅玉》中虬髯丈夫殺死惡霸宋御史父子的情節等等,都表現了蒲松齡的進步思想。在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斗爭中,作者往往安排一個被壓迫者最后取得勝利的結局,運用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滿足被壓迫者的愿望,并給他們的反抗斗爭以鼓舞。
《聊齋志異》還塑造了許多樂于主動幫助別人戰勝困難的花妖狐魅的形象,并在他們身上寄托了對于美好生活的希望。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曾經說:“中國的社會,雖說‘道德好’,實際卻太缺乏相愛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這類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負責,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在這樣的社會中,不獨老者難于生活,即解放的幼者,也難于生活?!狈饨ǖ膫惱淼赖卤举|上都是害人的、吃人的,沒有助人的意思在里邊,尤其沒有幫助弱者的意味。蒲松齡從冷酷的現實中多少感到了這一點,所以格外熱情地描寫了一批與封建道德對立的助人為樂的藝術形象,在冷酷的社會中投下一點光明和溫暖。
《紅玉》寫狐貍精紅玉主動地幫助貧士馮相如娶了妻子衛氏。惡霸宋御史看上了衛氏的美貌,派人打死馮父,打傷相如,搶走衛氏。后來一個虬髯丈夫殺死宋御史父子,幫助馮相如報了仇,馮被捕入獄,抱中的小兒被棄在山間。馮出獄后“甕無升斗,孤影對四壁”,在這十分困難的時刻,紅玉忽然帶著他的兒子出現,使他們父子團聚,自己也留下來幫助馮生重整家園?!稄堷櫇u》寫永平名士張鴻漸因起草訟詞告發縣令貪暴,遭受迫害,逃亡鳳翔,遇到一個狐貍精舜華,兩人結為夫婦。后來舜華幫助張偷偷返回鄉里,與家人重聚。當張被捕后,舜華又灌醉押解的公役,將他放走。馮相如和張鴻漸都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每當他們被統治者害得走投無路時,總是有狐貍精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她們這種精神是非常感人的。
《封三娘》里的女主人公也是一個狐貍精,她主動熱情地幫助她的好友范十一娘擇婿,看中了寒士孟生。范嫌他窮,封就批評她“墮世情”;范怕父母不允,封就鼓勵她“志若堅,生死何可奪也?”在封的幫助下,兩人私自締結了婚約。不料范父將她許配給一家權要,迎親前夕,范以自縊表示反抗。后來封三娘讓孟生發墓破棺,取出范的尸體,親自用藥將她救活,使他們成了婚。在這篇小說里,封三娘對朋友的幫助不僅在于解除她的危難,更著重于用蔑視封建禮教的思想去啟發她爭取婚姻的自主。小說既表現了封三娘的熱忱,又突出地表現了她的膽識。
狐貍精幫助人的故事還有《嬌娜》、《辛十四娘》、《秦生》、《武孝廉》、《阿繡》、《小翠》、《小梅》等等。此外,《宦娘》、《章阿端》寫女鬼助人,也是值得一讀的。
《聊齋志異》里描寫愛情婚姻的作品數量最多。蒲松齡熱情支持青年男女打破禮教的規范,自由地戀愛、結婚,建立美滿的家庭。作者往往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理想的愛情生活。他們不顧封建禮教的束縛,不受封建的婚姻觀和婦女觀的影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膽地追求愛情。不管經受多么嚴重的考驗,他們始終不渝堅貞不屈,最后終于達到幸福的結局。
《鴉頭》塑造了一個富有反抗精神的狐女形象。她在殘酷貪婪的母親的逼迫下淪為妓女,過著極其悲苦的生活。然而她不甘心做命運的奴隸,她和自己的情人一起逃往異鄉,開設小店,賣酒販漿,做披肩,刺荷囊,靠自身的勞動維持生活。后來她被母親追回,屢遭鞭撻,仍然“矢死不二”,最后終于沖破重重束縛和情人團聚。作者熱烈贊揚她的反抗性格:“百折千磨,之死靡他,此人類所難,而乃于狐也得之乎?”《細侯》寫妓女細侯與窮書生滿生相愛。為了給她贖身,滿生南下尋友借錢。不料蒙冤下獄。這時一個富商看上了細侯,便賄賂官吏久錮滿生,又偽造滿生的書信,騙娶了細侯。后來滿生出獄,富商的陰謀被揭穿。細侯乘富商他出,私奔滿生。這兩篇小說都是將愛情婚姻問題與社會問題結合在一起來寫的,寫出了社會惡勢力對愛情的壓抑和摧殘,贊美了被壓迫者的斗爭精神,使作品具有一定的社會政治內容。
蒲松齡還塑造了一些蔑視封建禮教,敢說、敢笑、敢于按自己的意志和感情行事的少女形象。嬰寧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她的母親是狐,父死后寄養在鬼母處,養成一種無拘無束、憨直任性、爽朗直率的性格。封建的閨訓要求婦女目不斜視,笑不露齒,“凡笑語,莫高聲”,“言詞莊重,舉止消?!?。嬰寧偏偏是“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不管到哪里總是毫無顧忌地“放聲大笑”。她不但敢笑,而且敢爬上樹頂,在樹上“狂笑欲墮”。連行婚禮時也“笑極不能俯仰”,使婚禮不能按正常程序進行下去。蒲松齡對于這樣一個女子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直稱“我嬰寧”,愛慕之情溢于言表。這嬰寧正是作者理想中的婦女形象。《小翠》可以說是《嬰寧》的姊妹篇,篇中的小翠同樣是一個無拘無束、不遵守閨范的少女。她的特點是“善謔”,什么玩笑都敢開,“夫為婦綱”之類的教條根本不放在眼里。她甚至連封建王法也不怕,用皇帝穿的袞衣旒冕打扮自己的丈夫,以為戲謔。像這樣一個無法無天、活潑爛漫的少女,蒲松齡同樣情不自禁地贊嘆不已。
《香玉》是《聊齋志異》描寫愛情的作品中最優美的篇章之一。它寫黃生與一牡丹花妖香玉相愛,牡丹枯死后,他“日日臨穴涕洟”。他的至情感動了花神,使香玉復活了。黃生遂拋棄一切,入山不返,與香玉過著美滿的生活,死后自己也化為牡丹。蒲松齡在篇末贊嘆道:“情之至者,鬼神可通?!痹诹硪黄陡鸾怼返哪┪?,作者也說:“懷之專一,鬼神可通。”他高度地肯定了純潔的愛情所具有的力量,這在封建社會顯然是一種新的帶有叛逆性的思想。此外,如《嬰寧》中的王子服,《白秋練》中的慕蟾宮,《青蛾》中的霍桓,《阿繡》中的劉子固等都十分珍視愛情,對女性抱著尊重的態度。在他們身上透露了市民階層新的理想,這與封建階級玩弄侮辱女性的腐朽思想顯然是不同的。
蒲松齡理想中的愛情并不完全取決于色貌,他肯定那種知己之愛,也就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的愛情,這也是超出封建社會一般庸俗觀念的帶有民主主義色彩的進步思想?!度鹪啤穼戀R生與妓女瑞云相愛,但無力為她贖身。后來瑞云變得“丑狀類鬼”,賀生仍不變心,終于將她贖出作婦。賀說:“人生所重者知己:卿盛時猶能知我,我豈以衰故忘卿哉!”此外,《宦娘》、《連城》、《白秋練》、《連瑣》、《綠衣女》等篇中的男女都以共同的愛好而結合,《小謝》、《神女》、《青鳳》、《竹青》等篇中的愛情有患難互助為基礎;《晚霞》則肯定了在共同的遭遇和斗爭中建立的愛情,都是值得注意的篇章。
在批判黑暗和表現理想這兩類作品之外,《聊齋志異》里還有一些帶有寓言意味的作品,至今能給讀者以啟發。《畫皮》告訴人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有助于我們認識兩面派?!独侨齽t》、《賈兒》等告訴我們:不管敵人多么狡猾,只要提高警惕,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能戰而勝之?!秳谏降朗俊分S刺驕惰幸進、投機取巧的人,也含有較深刻的意義。此外,書中還記載了一些疑難案件的斷案故事,有助于我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復雜性,啟發我們注意調查研究。
四
《聊齋志異》的基本傾向是進步的,但書中也摻雜著大量的封建糟粕。這反映了作者世界觀中落后的一面。
蒲松齡一方面是社會罪惡的無情揭發者,另一方面又是封建倫理道德的可厭的說教者。他看到了社會的某些黑暗現象,但是找不到病根,更不知道怎樣療治,當他為社會的弊病開藥方的時候,不免落入封建倫理道德的老生常談。蒲松齡樹立了許多恪守封建道德的樣板,想用“三綱五常”挽回澆薄的世風。如《邵女》雖然揭露了封建家庭內部的腐敗,但小說里的正面形象邵女卻是一個逆來順受、忍辱偷生的婦女。她甘心忍受悍婦金氏的虐待,說:“身為賤婢,摧折亦自分耳。”對于這種安分守己的奴隸哲學,蒲松齡是大為贊賞的。又如《珊瑚》,寫安大成妻珊瑚不容于惡婆婆,安認為“娶妻以奉姑嫜,今若此,何以妻為?”將她休掉。而珊瑚自己也認為“為女子不能作婦,歸何以見雙親?不如死?!焙苊黠@,在這里作者所提出的婦女做人的標準,正是程朱理學的“夫綱”、“婦德”,他所宣揚的恰恰是封建的等級名分。此外,在《孝子》、《青梅》、《陳錫九》、《田子成》等篇中,作者大肆宣傳孝道。在《土偶》中,宣揚婦女守節。在《申氏》中宣揚“義”,說:“人不患貧,患無行耳。其行端者,雖餓不死;不為人憐,亦有鬼也。世之貧者,利所在忘義,食所在忘恥,人且不敢以一文相托,而何以見諒于鬼神乎!”《田七郎》寫一個獵夫舍身報“恩”,宣揚那種適應統治階級需要的義氣。這些都反映了作者濃厚的封建道德觀念。關于這一點,清代的一些評論者已經看到,并交口稱贊。馮鎮巒說:“聊齋非獨文筆之佳,獨有千古,第一議論醇正,準理酌情,毫無可駁。如名儒講學,如老僧談禪,如鄉曲長者讀誦勸世文,觀之實有益于身心,警戒愚頑。至說到忠孝節義,令人雪涕,令人猛省,更為有關世教之書?!保ā蹲x聊齋雜說》)
《聊齋志異》還宣揚了佛道迷信思想、因果報應觀念和宿命論思想。作者筆下的花妖狐魅、神鬼仙佛,并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的手段,他確實相信它們的存在。貪官污吏的狂病身亡;孝子賢婦的得福延壽;窮苦士人的發跡升官;阘茸丈夫的受虐于悍婦,蒲松齡一概用因果報應和宿命論來加以解釋。所謂“人生業果,飲啄必報”(《江城》),“人生苦樂,皆有定數”(《李八缸》),這類話在《聊齋志異》里屢見不鮮?!睹纺┪伯愂肥显唬骸胺亲孀跀凳乐扌?,不可以博高官;非本身數世之修行,不可以得佳人?!边@種說教只能引導人民安于現狀,取消斗爭,甘心忍受壓迫,就像邵女忍受金氏虐待時所說的那樣:“自顧命薄,聊以泄造化之怒耳。安心忍受尚有滿時;若再觸焉,是坎已填而復掘之也。”至于《蹇償債》寫一個長工欠了地主的債,死后變驢償還,就更為反動了。此外,《畫壁》等篇宣揚色空觀念;《菱角》等篇鼓吹佛法無邊;《成仙》等篇向往求仙得道,都是引導人們逃避現實,放棄斗爭,也應加以批判。
即使在那些體現了批判精神和進步理想的作品里,也不同程度地混雜著封建的糟粕,反映了作者的階級局限。他對于政治弊端、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揭發和批判是有力的,有時還表現出極強烈的義憤。但這一切只是局限在不觸動封建制度和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范圍之內。盡管他比較廣泛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吏的種種罪惡,但不可能認識到人民大眾受苦受難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而貪官污吏正是它的必然產物。蒲松齡認為鏟除了狼官虎吏,就可以出現清明的政治,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所以他為社會所開的藥方就是“惟翹白首望清官”,把希望寄托在施行“仁政”的清官身上?!断狡健分械亩缮瘛ⅰ犊急姿尽分械拈惲_王、《公孫夏》中的關帝君,便是這種清官的神化。其實,在封建社會根本沒有什么超階級的正直和仁愛。蒲松齡反對土豪劣紳,但又宣揚那種根本不存在的所謂好地主,像張不量之類樂善好施的“善人”。似乎只要清官代替了貪官,善良的地主代替了土豪劣紳,社會矛盾就可以解決了。因此,他反對農民起義,反對農民階級推翻封建制度的斗爭,維護封建皇帝的專制統治,而只贊成用告狀、行刺的手段,進行局部的斗爭。蒲松齡揭露和批判了科舉制度的弊病,但還沒有對它進行徹底的否定。他常常把中舉做官作為一些故事達到大團圓結局的契機,一旦得了功名,各種矛盾都得到了解決。蒲松齡雖然批判了封建禮教,肯定了青年男女追求愛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行為,但往往又把封建的貞操觀念與愛情專一混淆起來加以肯定。他對男人納妾、狎妓津津樂道,美化一夫多妻制,也是封建地主階級腐朽思想的表現。那些所謂“情癡”、“情種”的戀愛故事,在當時雖然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超階級的抽象的愛情,蒲松齡理想中的愛情仍然浸透了封建的門第觀念,本來就帶有許多落后的成分。今天的讀者如果不加批判地欣賞那種“才子佳人”的愛情,相信什么“愛情至上”的力量,是十分錯誤的。至于其中那些色情的淫穢的描寫就更為有害了。
五
《聊齋志異》不但具有進步的思想內容,而且在藝術上也達到了高度的成就。它植根于民間文學的沃土中,廣泛地接受了先秦散文、史傳文學以及前代小說的影響,尤其是直接繼承了六朝志怪小說和唐傳奇的傳統,又加以創新,形成與其進步的思想內容相適應的藝術形式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于幻域,頓入人間;偶述瑣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中國小說史略》)
《聊齋志異》中的一些優秀篇章,在創作方法上是屬于積極浪漫主義范疇的。蒲松齡以花妖狐魅、畸人異行為描寫對象,借夢境、陰間、仙界等特殊環境的描寫,通過曲折多變的故事情節,塑造了一些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某些重要的方面。
《聊齋志異》在塑造人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其中許多形象都是栩栩如生,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獨特的外表、興趣、言語、行動和內心活動,通過精確生動的細節描繪,突出其主要特點,寥寥數筆就使之躍然紙上。譬如,同屬狐貍幻化的嬰寧、小翠、青鳳,都有熱情、開朗、敢于反抗封建禮教的特點。但是由于他們各自的生活環境不同,性格也有差異。嬰寧從小遠離塵世,在鬼母的撫育下長大,養成一種天真爛漫的性格。尤其是愛笑,成為嬰寧的主要特征。作者緊緊抓住這一點,從不同的角度反復描寫。她的笑,有拈花含笑,有倚樹狂笑,有孜孜憨笑,有縱情大笑,濃笑,微笑,咤咤叱叱,不一而足。與王子服相見一節:
媼曰:“喚寧姑來。”婢應去。良久,聞戶外隱有笑聲。媼又喚曰:“嬰寧!汝姨兄在此?!睉敉忄袜托Σ灰?。婢推之以入,猶掩其口,笑不可遏。媼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媼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識,可笑人也?!鄙鷨枺骸懊米幽陰缀我??”媼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復笑不可仰視。媼謂生曰:“我言少教誨,此可見矣。年已十六,呆癡裁如嬰兒?!薄鸁o語,目注嬰寧,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語云:“目灼灼賊腔未改?!迸执笮?,顧婢曰:“視碧桃開未?!卞崞?,以袖掩口,細碎連步而出。至門外,笑聲始縱。(《嬰寧》)
真是一路笑來,一路笑去,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生意盎然。除了笑聲,作者還處處用爛漫的山花來襯托她活潑開朗的性格,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這樣,一個漠視封建禮教的天真爽朗的少女形象便被成功地塑造出來了。小翠與愛笑的嬰寧不同,她的特點是“善謔”,調皮搗蛋,愛開玩笑。作者把她的這一性格特征放在一個十分嚴峻的斗爭環境中加以刻畫,形勢越緊張,她的玩笑開得越厲害。她的闖禍、平禍,似乎都是一場玩笑。這種反襯的寫法,頗能收到突出小翠性格的效果。青鳳是在叔父的嚴格管教下長大的,她與嬰寧、小翠的天真爛漫不同,顯得拘謹穩重,頗有大家閨秀之風。在她身上封建的烙印較深,她與耿生相愛的道路也就更曲折些。當她與耿生初見時,“輒俯其首”;再見時“駭而卻退”;當她與耿生私會被叔父撞見時,則“羞懼無以自容,俯首倚床,拈帶不語”;被叔父訶詬時又只會“嚶嚶啜泣”。這些精確的細節描寫很好地表現了她既熱烈追求愛情但又羞澀、膽怯的心理,而且完全符合她的身份和教養。此外,孫子楚的迂訥癡情(《阿寶》),楊萬石的怯懦無能(《馬介甫》),賈兒的機智(《賈兒》),江城的悍妒(《江城》),都是因為突出了主要的性格特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聊齋志異》中的許多形象是由花木禽獸幻化的,作者一方面賦予它們以人的面貌與性格,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原物的特征。苗生是虎精,作者就寫他性情粗獷(《苗生》);葛巾是牡丹精,作者就說她異香遍體(《葛巾》);那個善長積粟的少婦,原來是鼠精(《阿纖》);那個讀書最慧的俞士忱,原來是蠹魚精(《素秋》)。《綠衣女》中那個少女本是一只綠蜂,作者對她的描寫處處照顧到這一點。先寫她“綠衣長裙,婉妙無比”,再寫她“腰細殆不盈掬”,又寫她“聲細如蠅,裁可辨認。而靜聽之,宛轉滑烈,動耳搖心”。最后,當于生把她這只綠蜂從大蛛網下救出時,她“徐登硯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幾上,走作‘謝’字”。寫得多么惟妙惟肖。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明末志怪群書,大抵簡略,又多荒怪,誕而不情,《聊齋志異》獨于詳盡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中國小說史略》)
故事情節曲折而富有變化,是《聊齋志異》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點。作者對故事情節的安排總是避免平鋪直敘,而是力求有起伏、有變化、有高潮、有余味;有的從正面寫來,有的從側面寫來,有的則用倒敘、插敘的方法,極盡騰挪跌宕、委曲多變之能事?!陡鸾怼穼懗4笥门c葛巾的相愛,中間經過多少曲折,誠如但明倫評語中說的:“此篇純用迷離閃爍,天矯變幻之筆,不惟筆筆轉,直句句轉,且字字轉矣?!薄段骱鳌芬惨怨适虑楣澋那廴?。它寫陳生在洞庭湖救了一條豬婆龍,后來遇大風覆舟,飄至一處,誤入西湖主的園亭,先被問罪,后經魚婢傳詞,與西湖主結為良緣。原來公主的母親就是陳生曾搭救過的豬婆龍。整個故事有幾次起伏,陳生由懼轉而為喜,由喜再轉而為懼,最后終于因禍得福,寫得委曲婉轉引人入勝。此外,像《王桂庵》、《寄生》、《阿繡》等也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
《聊齋志異》的故事情節雖然曲折多變,但又脈絡分明、層次井然,而且首尾呼應,前后掩照,因此結構仍然十分嚴謹,筆墨也極為簡練?!读凝S志異》平均每篇千字左右,其中的名篇如《席方平》才二千字,《續黃粱》才三千字,最長的《嬰寧》不過四千余字,但都包含了很豐富的內容,敘述了很復雜的情節。蒲松齡總是以人物為中心來組織故事安排情節的,往往一開頭就寫人,先對一個主要人物做一番概括的介紹,成為故事展開的基礎,然后抓住他的主要性格特征,迅速地把矛盾鋪開并推向高潮。這樣就把人物刻畫和故事情節的安排結合在一起,既通過故事情節的發展刻畫人物,又通過人物性格的展示反過來加強了小說的故事性。
蒲松齡在安排故事情節時,發揮了豐富的文學想象。他可以讓一個少年化為鸚鵡飛到愛人身邊(《阿寶》),也可以讓一只鸚鵡變為美麗的姑娘嫁給自己的情人(《阿英》)。晚霞起舞時襟袖間會飛出“五色花朵”(《晚霞》),彭海秋以手招空就有彩舟自空而降(《彭海秋》)。這些瑰麗多彩的想象豐富了小說的情節,增強了藝術的吸引力。
《聊齋志異》的語言很有特色。它是用文言寫成的,對先秦諸子百家、《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以及唐宋古文兼采并蓄,又大膽地吸取了民間的口語、俚語,形成一種古雅簡練、清新活潑的風格,很適宜于小說的寫作。如《紅玉》寫馮相如與紅玉相見一段:“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見東鄰女自墻上來窺。視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來,亦不去。固請之,乃梯而過。遂共寢處。問其姓名,曰:‘妾鄰女紅玉也?!眱H僅六七十字就把兩人初見的情態活靈活現地寫出來了。又如《翩翩》寫兩少婦對話:“一日,有少婦笑入,曰:‘翩翩小鬼頭快活死!薛姑子好夢幾時做得?’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貴趾久弗涉,今日西南風緊,吹送來也!小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υ唬骸镒油吒G哉!那弗將來?’曰:‘方嗚之,睡卻矣。’”將古語典故與俚語方言熔鑄在一起,運用自如,不著痕跡,逼真地表現了人物的音容笑貌?!渡叟分袑懨狡诺恼勗挘俏┟钗┬ぃ骸暗情T,故與邵妻絮語。睹女,驚贊曰:‘好個美姑姑!假到昭陽院,趙家姊妹何足數得!’又問:‘婿家阿誰?’邵妻答:‘尚未?!瘚嬔裕骸魝€娘子,何愁無王侯作貴客也!’邵妻嘆曰:‘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個讀書種子,便是佳耳。我家小孽冤,翻復遴選,十無一當,不解是何意向。’媼曰:‘夫人勿須煩怨。恁個麗人,不知前身修何福澤,才能消受得!昨一大笑事,柴家郎君云:于某家塋邊望見顏色,愿以千金為聘。此非餓鴟作天鵝想耶?早被老身訶斥去矣!’”這段對話多么生動!那媒婆的神情容貌簡直要跳出在紙面上了。
總之,《聊齋志異》高度的藝術成就,值得我們認真地加以總結。它的豐富的創作經驗,對我們仍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北京大學中文系
一九七八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