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堂的變動
時間如流水,宮中的氣氛越發緊張。外戚勢力的掌控和皇帝的憂慮逐步升級,朝堂上的局勢也隨之發生變化。柳若瑤一直關注著宮外的動向,知道這場風暴終究會卷向后宮。
林尚書的地位在朝中逐漸上升,他的言行受到皇帝的重視,而太后的母族顯然對林家抱有警惕。朝中一些靠攏太后勢力的大臣,開始在暗中攻擊林尚書,試圖削弱他的影響力。
“林大人近日似乎頗受朝臣的攻擊?”柳若瑤在一次閑談中輕輕提及,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
皇帝沉默片刻,眉頭微皺:“賢妃,你是聽到了什么風聲嗎?朝中確實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朕已經注意到了,但這些人背后有太后支持,朕不能貿然行動。”
柳若瑤垂下眼眸,輕聲道:“臣妾只是偶有所聞,林大人忠心耿耿,若他遭到外界的攻擊,或許是因為他所言所行威脅到了某些人。”
皇帝聽到這話,眼神微微一凝,隨即點了點頭:“朕明白你的意思。林尚書確實有些過于正直,反倒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忌憚。”
柳若瑤沒有再多說,但她知道,皇帝已經開始對太后母族的影響力產生更多懷疑。她在這場棋局中仍然謹慎,但每一步都帶有深意。
2.宮中密謀
與此同時,宮中暗流涌動。太后雖然對柳若瑤有所警覺,但她不愿在沒有把握時輕舉妄動。于是,太后開始密謀,企圖通過其他妃嬪來對付柳若瑤,以削弱她在后宮中的影響力。
其中最有可能被利用的,是一直懷有野心的貴人趙氏。趙貴人年輕貌美,入宮時間不久,但她一直心懷大志,希望通過攀附權貴而獲得更高的地位。太后暗中與她接觸,向她暗示,如果她能協助打壓柳若瑤,未來必有更大的回報。
趙貴人滿口答應,暗中開始拉攏宮中的一些妃嬪,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她開始在宮中散播謠言,暗示柳若瑤與外臣勾結,試圖干涉朝政。這些流言漸漸在宮中擴散,甚至傳到了皇帝耳中。
“賢妃,有人說你與朝中的林尚書關系非同一般,試圖通過他影響朝廷,這些流言傳得沸沸揚揚,朕不信,但朕必須了解事情的真相。”一天,皇帝召見柳若瑤時,突然嚴肅地說道。
柳若瑤心中一震,她知道,太后和趙貴人已經開始行動了。她冷靜下來,溫柔而堅定地回答:“陛下,臣妾從未與外臣有過非分之想。林尚書不過是臣妾自幼相識的家族,臣妾一心忠于陛下和皇室,絕無干政之念。”
皇帝看著她的眼睛,片刻后嘆了口氣:“朕知道你不會如此,后宮中的那些小人,朕會查清楚是誰在背后挑撥離間。”
柳若瑤心中松了一口氣,但她明白,太后的試探已經開始,而趙貴人只是其中的一顆棋子。
3.趙貴人的挑釁
幾日后,趙貴人故意出現在柳若瑤的面前,試圖與她“偶遇”。她穿著華麗,神情輕蔑,似乎有意展現她在太后背后的支持。柳若瑤看到她,心中冷笑一聲,面上卻不動聲色。
“賢妃娘娘近來真是風頭無兩啊,連朝中的大臣都與娘娘交情深厚,真讓我們這些妃嬪羨慕不已。”趙貴人輕佻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譏諷。
柳若瑤微微一笑,淡然回應:“趙貴人謬贊了,臣妾不過是謹守本分,哪里敢與外臣有太多往來?倒是趙貴人近來與太后走得近,想必前途無量。”
趙貴人臉色一變,顯然沒想到柳若瑤會如此直接。她勉強維持住笑容,故作無所謂地說道:“娘娘言重了,我不過是聽命行事,哪里比得上娘娘如此受寵。”
柳若瑤不再多言,冷冷掃了她一眼,轉身離去。她知道,趙貴人如今不過是太后的一顆棋子,暫時不值得過多理會,但她絕不能掉以輕心。
4.危機初現
隨著趙貴人的挑釁和太后的暗中謀劃,宮中的局勢愈發緊張。柳若瑤雖然暫時穩住了皇帝對她的信任,但她知道,太后絕不會輕易罷手。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柳若瑤開始在宮中悄然布置,召集了幾位忠心的宮女和太監,秘密進行準備。
“娘娘,趙貴人和太后現在勢頭正勁,您可要提防她們暗中下手。”林瑤低聲提醒道。
柳若瑤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冷靜:“她們的手段無非是挑撥離間,我必須小心行事,不能讓她們找到任何破綻。但若她們真敢明目張膽地動手,我也不會坐以待斃。”
“娘娘是打算……”林瑤眉頭微皺,似乎猜到了柳若瑤的意圖。
柳若瑤眼神冷然,聲音低沉卻堅定:“若她們不知收斂,那我就要讓她們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