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機乍現
在秋獵陷阱被揭發之前,李貴妃顯得從容不迫,仿佛所有的風波都與她無關。她依舊優雅地立在皇帝身旁,享受著眾人的注視,心中已開始幻想柳若瑤在這場狩獵中出丑或出事的情景。
柳若瑤在剛剛的刺殺中雖險些受傷,但得益于林瑤的迅速反應,她不僅化險為夷,還獲得了皇帝的關注。更重要的是,林瑤在關鍵時刻留下了李貴妃的罪證——一根由李貴妃手下宮女偽裝的箭矢,成了秋獵刺殺的關鍵證據。
“賢妃你受驚了,可有大礙?”皇帝趕來時,目光中透著關切,他顯然對柳若瑤的安全十分擔憂。
“臣妾無礙,只是這馬突然受驚,險些傷了臣妾。”柳若瑤低眉順眼,言辭小心翼翼,仿佛一切都是天意,絲毫沒有指責他人的意思。
就在皇帝即將下令平息此事時,林瑤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臣妾認為此事不簡單。臣妾察覺到賢妃娘娘所騎的馬兒并非普通受驚,且臣妾從現場發現了這支箭矢。”
林瑤將那根異常的箭矢呈上,皇帝皺眉仔細查看,臉色愈發陰沉。那支箭的羽翎上有一絲特殊的紋飾,這是李貴妃心腹侍衛常用的箭矢。
李貴妃見狀,臉色微微一變,但她依然鎮定,笑著說道:“賢妃在獵場受驚,妾身也感到惋惜。但這箭矢怎么會與臣妾有關?想必是某些宮女粗心誤用了。”
“是否誤用,不妨請陛下徹查。”林瑤適時冷靜開口,話語不急不緩,卻帶著一種堅定的力量。
2.全局揭露
皇帝雖然不愿輕易懷疑李貴妃,但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他也不能不理會。很快,隨從們搜查了李貴妃的隨行侍女,果然在她們的行李中發現了與箭矢相似的武器。這一發現立刻讓在場的眾人議論紛紛。
“李貴妃,這箭矢是你的侍衛所用,如何解釋?”皇帝的語氣變得嚴厲,目光冷峻。
李貴妃臉色變得蒼白,她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得如此迅速。然而,她仍試圖做最后的掙扎:“陛下,這一定是誤會。臣妾絕不敢對賢妃不利,這一定是宮中有小人挑撥,妾身冤枉啊!”
柳若瑤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李貴妃的表演。她沒有插話,任由事態發展,而林瑤則已暗中布局,將這一切引向李貴妃的失敗。
“賢妃,既然你是受害者,你怎么看?”皇帝轉頭詢問柳若瑤的意見。
柳若瑤低頭柔聲道:“陛下,臣妾不敢妄斷,事情必定另有隱情。臣妾只是希望這件事能給后宮眾人一個交代,以平息眾妃的恐懼。”
她的這番話不僅巧妙地避免了指責李貴妃,還表露出自己寬宏大量的姿態,瞬間贏得了皇帝的贊賞。
皇帝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徹查此事,務必查明真相。”
3.李貴妃的落敗
隨著調查的深入,李貴妃的手下心腹紛紛被牽連出局。她原本精心策劃的一場刺殺陰謀徹底敗露,再無反擊的余地。皇帝最終下令,將參與此事的侍衛和宮女全部問罪,而李貴妃也因此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朕從未想過,貴妃竟會做出如此不堪之事。”皇帝的聲音冰冷,“從今日起,李貴妃禁足永和宮,終身不得出宮。”
李貴妃聞言,臉色慘白,眼中閃過一絲絕望。她費盡心機想要打壓柳若瑤,卻不料自己落得如此下場。
柳若瑤依舊平靜站在一旁,心中卻已經深知,李貴妃的時代在后宮中結束了。而她,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4.柳若瑤的勝利
經過這次秋獵風波,柳若瑤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她不但化解了李貴妃的陷阱,還成功借此事件贏得了皇帝的更多寵愛與信任。后宮中的其他妃嬪也看在眼中,紛紛開始轉變對柳若瑤的態度。
“娘娘,您已穩占上風。”林瑤笑著說道,“接下來,您只需保持現狀,靜觀其變。”
柳若瑤感激地看向林瑤:“多虧了你,不然今日我恐怕早已命喪獵場。”
林瑤微微一笑:“這是我應盡的職責。接下來,娘娘只需等待,后宮自會風起云涌,而我們只需穩坐釣魚臺。”
柳若瑤點了點頭,眼神中充滿了自信與冷靜。她已經不再是那個初入宮廷的懵懂女子,現在的她,已經學會了如何在這片暗流洶涌的后宮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