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臥龍出仕,被俘的張任(4K)
- 三國:我和丞相的二周目人生
- 三眼貍花貓
- 4057字
- 2024-11-01 23:21:07
在何朗謝恩過后,縣令楊臻也叩首說道:
“啟稟太守大人,下官馭下不嚴,致使倉曹秦號等倒賣物資,謀取私利,請大人責罰。”
倉曹秦號聽聞此言,便知道自己被舍棄了,他面如死灰,心中充滿了絕望。
秦號知道,縣令楊臻的這番話意味著他將承擔所有的罪責。
而楊臻則可以借此機會洗脫自己的嫌疑。
甚至可能因此獲得太守的賞識。
張岳微微頷首,目光如炬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他沉聲說道:
“楊臻,你雖有失察之責,但能主動承認并揭發下屬的罪行,尚有悔過之心。
本官將依律處置秦號,而你則需加強管理,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楊臻聽后,心中松了一口氣,連忙叩首謝恩。
而秦號則被幾名衙役押解下去。
在場的其他官員見狀,無不心生敬畏。
他們明白,太守大人此舉不僅是為了懲治罪犯,而是建立自己的威信。
見秦號被人帶離,張岳開口說道:
“如今沅南縣倉曹有缺,本官提議一人,代為執掌此職,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張岳說完,掃視堂下諸人。
楊臻等人見此,立刻開口說道:
“大人英明,此人選必能勝任倉曹之職。”
張岳環視四周,繼續說道:
“既如此,本官任命諸葛亮暫任倉曹一職。”
聽到諸葛亮這個名字,他們并不意外。
對于這個名字,他們早有耳聞。
此人乃是襄陽承彥公的女婿。
承彥公和州牧大人乃是連襟。
所以這諸葛亮還是州牧大人的侄子。
太守大人如此做,只怕是為了歷練此人,為其積攢聲譽而為。
同時,這也是為了保證他將來能夠接替那位郡丞做的準備。
要知道,那一位在這幾年間,可是沒少為難如今的太守大人。
這一刻,所有人看向了身后。
那人身著一襲樸素的白色長袍,長袍在風雪中微微飄動,仿佛與這雪景融為一體。
他頭戴綸巾,發絲整齊地束起,幾縷發絲在風中輕輕飛舞,更添幾分瀟灑。
他的面龐清俊,劍眉斜飛入鬢,雙眸深邃而明亮,猶如寒夜中閃爍的星辰。
年輕的諸葛亮手中執著一把羽扇,那羽扇的潔白羽毛與雪花相互映襯,仿佛是從這冰雪世界中孕育而生。
他步伐沉穩,踏雪而來,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腳印,卻又似踏在眾人的心間,令人不禁為之一振。
雪花在他身周肆意飛舞,卻仿佛被他身上散發的氣場所震懾,不敢過于靠近。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在這大雪紛飛的背景下,宛如一位從雪中走出的仙人,超凡脫俗,遺世獨立。
當他逐漸走近,眾人只覺一股清冽的氣息撲面而來,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信與從容,仿佛這漫天的風雪都只是他人生舞臺的背景。
他躬身行禮說道:
“亮,見過諸位同僚。”
衙內眾人回禮說道:
“我等見過諸葛先生!”
見孔明到來,張岳開口說道:
“楊縣令,本太守望你推薦幾人助孔明兄理順倉務,確保儲備充足,管理得當。”
楊臻略一思索,隨即答道:
“大人,下官推薦李明、王剛二人,他們皆是精明能干之士,對倉務管理頗有經驗。”
之后楊臻語氣堅定地表態:
“有他們在,定能協助諸葛先生將倉曹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張岳微微頷首,表示認可,隨即轉向孔明:
“孔明兄,委屈你暫任倉曹一職。”
孔明神態自若地回應道:
“大人過譽了,亮自當竭盡所能,不負重托。”
孔明言畢,張岳隨即問道:
“李明、王剛何在?”
李明和王剛聞聲而出,恭敬地站在堂前。
李明身材魁梧,面容剛毅,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而王剛則顯得更為精干,眉宇間透著一股機敏之氣。
張岳審視著二人,緩緩開口:
“李明、王剛,既然楊縣令舉薦你二人,那本太守今日特命你們協助諸葛先生,務必確保倉曹事務井然有序。你們可有信心完成此任?”
李明和王剛對視一眼,齊聲答道:
“大人放心,我等定不負所托,竭盡全力協助諸葛先生,確保倉曹事務萬無一失。”
聽到這二人的回話,張岳便開口說道:
“既如此,孔明兄,就勞煩你帶領這二人,領二百士卒,前往府庫,清點物資,雪停之時,出城施粥。”
孔明微微躬身,行禮回道:
“亮領命!”
孔明說完,旋即轉身,對著李明王朗氣平和而堅定地說道:
“二位,隨我來。”
三人一同走出府衙,踏雪前往府庫。
待孔明離開后,張岳站定身子,雙手微微靠向爐火,此刻府衙之內陷入寂靜。
看著沉寂的氛圍,何朗近前一步說道:
“太守大人,昨夜突降大雪,城外勢必有饑民乞食,小民愿出糧草五百石,出城施粥。
只是家中奴仆老弱無力,還望太守派些士卒前來護衛一二,小民感激不盡。”
周圍的世家之人聽到何朗之言,紛紛暗罵起來,也隨即開口。
“志德兄真是仁心仁術,我等豈能落后?我愿捐糧草三百石,一同出城施粥。”一位中年男子挺身而出,面帶微笑地說道。
“還有老夫,老夫捐兩百石。”另一位年長的老者不甘示弱,緊隨其后。
府衙內的氣氛逐漸變得熱烈起來,世家之人紛紛慷慨解囊,表示愿意為城外的饑民提供幫助。
張岳目睹了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萬千感慨。
他凝視著眼前的何朗,心中默默地贊賞,何朗確實是個機智的人,兩次都是他幫助自己突破了局面。
何朗的舉動不僅為饑民帶來了希望,也為他贏得了人心。
張岳心中也有些疑惑,不清楚何朗究竟有何所求。
他深知,在這樣的亂世之中,能夠得到世家的支持至關重要。
在所有人說完,張岳開口說道:
“諸位的慷慨之舉,本官深感欣慰。”
世家之人紛紛點頭,表示愿意為城外的饑民盡一份力。
隨后,張岳轉向一旁的侍衛,吩咐道:
“傳令下去,即刻組織人手,協助何家主出城施粥。務必確保秩序井然,不得有誤。”
侍衛領命而去,張岳又轉向何朗和其他世家之人,繼續說道:
“諸位的善舉,本官定會稟報州牧,為你們請功。今日之舉,不僅解了百姓之急,也彰顯了我大漢的仁義之風。”
之后張岳話音一轉,看著身上落滿積雪的眾人,滿嘴歉意的說道:
“哎呀,讓各位在雪中久等,實在是我的過錯。請各位迅速進入室內,暖和一下身體。”
“何家主,快與吾介紹一下諸位,對了明日讓令郎來我府上報道,我有要事交付與他。”
何朗聽聞張岳之言,心中異常興奮,他知道自己賭對了。
張岳的邀請意味著何家與官府之間的關系將更加緊密。
何朗旋即拜謝道:
“犬子頑劣,承蒙大人栽培,實乃何家之幸。犬子若能為大人效力,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張岳微微一笑,擺手示意何朗不必過于謙遜。
“何家主過謙了,令郎才華橫溢,我亦有所耳聞。”
何朗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始向張岳介紹在場的世家代表。
······
與此同時,一場針對劉宇的襲擊悄然展開。
劉宇走出營帳,看著眼前的大雪,那紛紛揚揚的雪花如同萬千思緒,雜亂而又綿密地飄落。
“要耽擱行程了。”
接著他便陷入回憶。
數日前,劉宇按照太守張岳的指使來到了伏擊之地。
說來也巧,當劉宇趕到的那一刻,張任的前軍剛剛過完。
待到張任出現,劉宇高高舉起手中的長槍,大喝一聲:“殺”
這一聲吶喊如同晴空霹靂,上千箭矢飛向張任的軍隊。
面對突如其來的箭雨,張任的軍隊瞬間陷入了混亂。
他們原本平靜的行軍被打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地拿起武器,倉促應戰。
待三輪齊射完畢,劉宇身先士卒,率領五千士卒向張任的軍隊沖去。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他的士兵們如狼似虎,以排山倒海之勢撲張任的軍隊。
看著眼前的一切,張任知道自己的計策被張岳算計到了。
他怒目圓睜,他迅速鎮定下來,開始指揮士兵抵抗:
“不要亂!列陣迎敵!”
他的聲音在嘈雜的戰場上清晰可聞,士兵們聽到他的命令,開始努力穩住陣腳。
劉宇身先士卒,他手中的長槍如蛟龍出海,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
他的目光鎖定了張任,他知道,只要擒住張任,這場戰斗就勝利了一半。
劉宇帶領著一群精銳士卒,如一把利刃般直插敵軍核心。
他們一路拼殺,鮮血濺在他們的身上、臉上,但他們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
此刻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斬將立功!
張任也看到了劉宇向他沖來,他心中涌起一股斗志。
他揮舞著手中的大刀,向著劉宇殺去。
“賊將,拿命來!”
他的大刀帶著凌厲的風聲,每一招都充滿了力量。
此刻的張任也知道,只有擒下眼前的賊將,才能反敗為勝。
他們的兵器相交,發出陣陣金鳴聲。
劉宇的長槍靈活多變,張任的大刀剛猛有力,兩人你來我往,一時間難分高下。
周圍的士兵們也在激烈地廝殺著,戰場上一片混亂,鮮血染紅了大地。
然而,劉宇的軍隊由于是有備而來,且士氣正盛,逐漸占據了上風。
張任的軍隊雖然頑強抵抗,但在劉宇的猛烈攻擊下,開始出現潰敗之勢。
張任心中焦急,他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全軍覆沒只是時間問題。
他試圖突破劉宇的防線,重新組織軍隊,但劉宇怎會讓他得逞。
劉宇看準時機,他的長槍突然一個變招,繞過張任的大刀防御,直刺向他的腿部。
張任躲閃不及,被長槍刺中,他一個踉蹌,差點摔倒。
劉宇趁機大喝一聲,周圍的士卒一擁而上,將張任制服。
數朵雪花落在他的臉頰上,那絲絲涼意瞬間蔓延開來,將劉宇從回憶中喚醒。
他問向身邊的親兵:
“張任怎么樣了?”
他可是太守大人點名要的人,可不能凍死了。
親兵恭敬地回道:
“稟將軍,張任已被妥善安置在營帳內,有專人看護。”
劉宇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帶我去見他。”
劉宇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關押張任的營帳。
進入營帳,一股寒意撲面而來,張任被鐵鏈鎖著,卻依舊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不屈與孤傲。
劉宇靜靜地看著他,片刻后,打破了沉默:
“張將軍,你可知今日之局,皆是你自找。”
張任冷笑一聲:
“劉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既已落入你手,無需多言。”
他的聲音在營帳中回蕩,帶著一絲沙啞,卻不失威嚴。
劉宇微微皺眉:
“將軍本是有能之士,卻為何要幫助曹操與吾主為敵?你可知你的所作所為,讓多少百姓陷入戰亂之苦。”
聽聞劉宇之言,張任恥笑的回道:
“我何時曾協助過曹操?我只不過是奉我主之命攻占武陵而已。”
劉宇搖著頭說道:
“將軍當真不知?”
聽到劉宇之言,張任已經意識到什么,但他還是不肯相信這個念頭。
劉宇看出張任眼中的異樣,便開口繼續說道:
“張將軍,你或許未曾直接助紂為虐,但你的行動卻間接地為曹操的野心鋪平了道路。
武陵一戰,間接牽制了我荊州數萬兵力,如果這數萬兵力集結北上,趁此機會攻取許昌,將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劉宇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沉重。
張任沉默了片刻,然后緩緩開口:
“劉宇,你我各為其主,戰場之上,生死由命。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主的霸業。
至于其他,我不做多想。”
聽到張任的回答,劉宇問道:
“張將軍,你當真認為,益州牧有一統天下的雄心?”
張任微微一愣,似乎對劉宇的問題感到意外,但他很快恢復了鎮定,回答道:
“益州牧的志向,我豈能妄自揣測?但作為臣子,我只知忠于其主,至于天下大勢,非我所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