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怎么這么壞啊,這個陳有魚?
- 重回1985當漁富
- 青澀的甘蔗汁
- 2924字
- 2024-10-20 16:44:41
傍晚一到,海風(fēng)像瘋了一樣往岸上撲。
陳有魚懶懶地躺在自家小院,仰靠在一張已經(jīng)有些褪色的竹椅上。
院子里很安靜,遠處村外邊偶爾傳來歸港漁船發(fā)動機的低沉轟鳴。
他老爸陳大富也靠在一邊的木凳上打盹。
凌晨起的這么早去釣魚,中午又瞎搗鼓了這么久,下午他老大哥又纏著他,眼神帶著些許莫名其妙的自信以及幾分傲嬌,嚷嚷著要學(xué)幾手“大料”的搭配,又說他深藏不露,又問跟誰學(xué)的,這是審問犯人呢?陳有魚人都麻了。
這不拉了郭秋魚這個名字出來頂鍋嘛,他大哥這才有些相信了,但不知道為什么,這名字他爸聽了去,然后就這么似笑非笑地瞅著他,像是聽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八卦......
陳有魚有些頭疼,心想這東西哪是隨便教得了的?做菜這種事,講究的就是火候和感覺,得日積月累地炒出來。
他老媽倒是經(jīng)驗到位了,站在旁邊隨便聽幾句,稍微聞一聞鍋里的味兒,基本上就能把料頭配得七七八八了,缺的只是實踐機會。
陳有魚迷迷糊糊地睜開眼,下意識摸了摸褲兜的錢包,圓鼓鼓的,下午的時候他打開瞅了一眼,里面的票子都是疊得漂漂亮亮的,沒有折痕,一看就是精心壓過的,搞得他都不舍得用這小富婆的錢了。
小富婆說有三千五百零八毛呢,他細細數(shù)了數(shù),并不準確,居然還多出了五十塊錢?
哎嘿!
不仔細清點是吧,那這多出的五十那他可就獨吞了啊......
加上他小金庫的錢,湊一塊共有三千七百八十二塊五毛的啟動資金。
天色徹底黑下來,屋內(nèi)點起了煤油燈。
屋內(nèi)廳中央墻上新貼的字帖在燈光下顯得格外顯眼:“改革潮頭立,漁業(yè)大發(fā)展!”
這是村委今天剛發(fā)下來的標語,紅底黃字,紙質(zhì)粗糙。
家里四人坐在了一塊。
夫婦倆都把目光瞅向了陳有魚,話題是關(guān)于他搭棚子,做生意的事情。
家里兩位話事人當然是不支持的,畢竟這會兒大多數(shù)人還是寧愿靠手藝,做漁民、種地賺點小錢,覺得踏實。
還是李靜嘆了口氣,輕聲道:“我倆聽說你要搭棚子,想著自己干點事,是好事兒。但是,這事辦下來可不簡單,而且收了人家的魚,萬一賣不出去呢。咱家這點錢,本來就不多,要是虧了,你們兄弟倆娶媳婦的錢還從哪兒來?”
旁邊陳大富抽著旱煙,煙斗里火星忽明忽暗,也點點頭,說:“你還是跟著你哥去鎮(zhèn)上學(xué)點實在的手藝,別在村子這兒瞎折騰了。”
陳有魚挑了挑眉,爸媽雖說是為了他哥倆的前途著想,不想他倆在漁村里邊當一輩子漁民,但現(xiàn)在他真不想出去城里久待,上輩子就是他不在村子,去了外邊闖蕩,家里才會出事,這次說啥也不會去外邊打拼了,不僅沒錢不說,還倒霉透頂。
這會兒倒是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他最近在海邊的運氣確實有點旺……
這不趁運勢好攢點老婆本?
陳有魚瞅了瞅陳有亮,開口道:“讓大哥先去練練,實在不行,我跟他后頭,大伯家的那小飯館還沒來生意呢,咱倆過去還不把他們家吃窮咯。”
夫婦倆愣了愣,陳有魚緊接著就說:“大哥手生,他得多接觸接觸。”
陳大富和李靜聽了,互相對視了一眼,沒什么意見,他倆也是這么打算的。
清晨,浪高高,海風(fēng)依舊大。
小浪村漁政站門口。
磚石或水泥砌成的墻壁上掛著幾幅與漁業(yè)相關(guān)的宣傳畫,上邊還寫著一行顯眼的標語,“保護漁業(yè)資源,合理利用海洋。”
陳有魚和大哥陳有亮跟在自家老爸老媽身后,腳步快而穩(wěn),雖然神色不顯,但每個人的心里都藏著幾分急切和激動。
陳大富手里攥著推薦信和憑證,今天來這漁政站取船,關(guān)系到他們家未來的生計。
門前的木牌子早已褪了色,站里陳舊的木門發(fā)出一聲“嘎吱”,似乎有些年頭了。
屋里頭的辦公室區(qū)域由柜臺隔開,柜臺后是幾張老舊的木桌,桌面上堆著一些文件、漁船登記冊和審批材料,紙張多半有些發(fā)黃。
幾臺手搖式的電話機擺在一旁,電話線隨意地纏繞著。
幾個坐在柜臺后面喝茶看報紙的工作人員抬頭看了他們一眼,目光并不熱絡(luò)。
漁政站日常負責(zé)管理漁船的審批、登記以及負責(zé)辦理一些漁船使用許可證,這會兒的漁船不多,而且村民的木船也不會跑太遠的海魚,因此他們的工作相對來說還是挺清閑的。
陳大富上前遞上推薦信和取船憑證,語氣客客氣氣地開口道:“同志,這是咱們村支書劉大友開的信和憑證,今天是來取船的。”
一聽是來取船的,工作人員挑了挑眉,面色明顯有些異樣,放下手中的茶杯,不慌不忙接過信件,翻開記錄簿,仔細核對了一番,又掃了一眼憑證,才不咸不淡地說:“嗯,手續(xù)齊全,劉大友已經(jīng)提前跟我們打過招呼了,這船現(xiàn)在已經(jīng)登記在了你們戶口上,你們可以去領(lǐng)船了,就在外邊的港灣,直接開走就行。”
幾個人原本提著的心,總算落回了肚子里,暗暗松了口氣。
陳有魚興沖沖地走在前頭,一到港口,眼睛立刻被那艘漁船吸引住了。
船靜靜地停靠在港灣,隨著海浪微微晃動著。
船身目測10米長,比村里的那些老掉牙的木船可闊氣多了。
寬敞的船身能裝載更多的漁網(wǎng),之前的他們家的小木船加上漁網(wǎng),勉強擠進兩個人,要是這艘船的話五個人一起上去都寬寬敞敞的,連轉(zhuǎn)個身都不用費力!
這船配的是常柴ZS195柴油發(fā)動機,單缸12匹馬力,雖說不是什么新款,但這發(fā)動機可比村里頭那些7匹馬力的老機器強太多了。
鐵架子的船體,雖然底下的紅油漆已經(jīng)褪色發(fā)白,邊緣還有些斑駁,但那沉重的鐵制結(jié)構(gòu)依然給人一種踏實感,仿佛能夠應(yīng)對海上的任何風(fēng)浪。
村里的木船大多只有7米長,船身窄小,用久了經(jīng)常漏水,每次出海,稍微遇到點大浪,這船就出問題了。
關(guān)于漏水問題,陳大富可是深有感觸......
陳有魚他們又圍著船打量了一圈,發(fā)現(xiàn)船底那藤壺的痕跡早就被鏟得一干二凈,這船保養(yǎng)得是真不錯,一看就不是那些年久失修的老破船能比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這船沒有活魚艙,畢竟它是巡邏船嘛,也不能要求太多。
“嘿嘿,這船真不錯哈,估計跑得嘎嘎快!”陳有魚忍不住拍了拍船舷,滿臉興奮。
有了這艘船,以后出海不僅能裝得多,還能跑得遠,更重要的是,這安全系數(shù)不得提升好幾個檔次啊?
老大哥陳有亮和他家爸媽盯著那船看,怎么看怎么喜歡,眼神黏在船上,就跟看寶貝似的。
陳有魚在船尾已經(jīng)忙活上了,開始檢查舵和發(fā)動機,接著一發(fā)動,船就緩緩地駛離了小浪村的港口。
這寶貝疙瘩,肯定得先開回家才踏實啊。
船尾揚起白色的浪花,一家人的心情也隨之激蕩起來。
......
不過,船剛開出去沒多久,漁政站門口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小浪村的一個人高馬大的壯漢帶著兩個歲數(shù)不大的青年,黑著臉地走進了站里。
劉鑫滿臉怒氣,一下沖到柜臺前,劈頭蓋臉地問:“同志,我訂的那艘船呢?前幾天不是說好給我留著的嗎?怎么說沒就沒了?”
他來這是打算花錢買那艘退役船的,結(jié)果剛來就瞅見那船被幾個人給開走了。
家里的漁船都報廢了,好不容易盯上這艘,連一千塊定金都提前付了,現(xiàn)在跟他說船沒了?這不坑他呢嗎?沒船出海,讓他們家喝西北風(fēng)啊?
工作人員慢悠悠地抬頭瞥了他一眼,還是那副不急不慢的語氣:“手續(xù)齊全啊,人家有優(yōu)先權(quán),這事不好辦。”
劉鑫一聽,更不爽了:“誰家買的?我都付給你一千塊錢定金了!”他皺著眉追問。
工作人員瞅了瞅登記簿,無奈地說:“那船登記的是陳有魚的名字,你要不去問問那船他們賣不賣給你,定金錢我退回給你。”
“陳有魚?”一聽這名字咋這么熟悉,劉鑫的臉一下子黑成鍋底,狠狠瞅了瞅自家兩個兒子劉虎和劉海。
兩個小子對上老爸那殺氣騰騰的目光,立馬縮了縮脖子,互相對視了一眼,心里都在罵街。
這個陳有魚怎么回事?
先是喊民警把他們倆給逮住了,害得交了罰款不說,還被罰寫了兩次檢討,差點連家都沒得回。
現(xiàn)在又把他們家的船給搶了?
怎么這么壞啊,這個陳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