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這位虎賁中郎將可是拍皇帝劉宏馬屁得來的,和他們這些正統從舉孝廉選上來的官員可不一樣。
林凡這種佞臣是他們這些鐵骨錚錚、靠自身本事上位的官員最為不恥。
可就是這樣的佞臣撿了大便宜。
拾人牙慧、用盧植的戰略圍剿張角,自身沒有出一分力。
完全都是下面這些太守們干著臟活累活。
把張角、張梁兩兄弟又給圍困在廣宗縣。
又用奸計讓太守們休整一日,讓北軍五校將士撿漏。
剿滅天下第一反賊張角的功勞就這樣被佞臣林凡給收入囊中。
真是世無英雄、讓小人得志。
正為一個月了都還沒找到張寶蹤跡而感到苦惱的朱儁只能找皇甫嵩訴苦。
“朱將軍你也別灰心,張寶最后的蹤跡就在下曲陽,我相信他藏不了多久就會被發現。”皇甫嵩只能安慰朱儁道。
本著龍有龍道、鼠有鼠道。
不管人家林凡是怎么剿滅張角,至少在皇帝那里人家把事情給辦好了。
“稟報兩位將軍、發現張寶蹤跡。”傳令兵帶著好消息向皇甫嵩、朱儁稟報道。
“好啊!張寶這只臭老鼠還是露面了。”朱儁情不自禁的拍手大笑道:“皇甫將軍,該開始干活了。”
在大哥張角、二哥張梁身死的那一刻,游蕩在外和官兵打游擊的張寶經過一個月時間。
已經聚集十萬黃巾賊開始對官兵展開瘋狂報復。
先是占據下曲陽、然后以點輻射周邊鄉村,開始作惡多端燒、殺、搶模式。
年輕的百姓被逼迫加入黃巾賊充當兵員。
導致家中無青壯勞動力年邁的老百姓也迫不得已加入黃巾賊。
至少加入了還能有一口飯吃。
眼看黃巾賊軍勢又開始滾雪球式的暴漲。
皇甫嵩、朱儁帶著官兵和各路太守開始對黃巾賊展開廝殺。
這一戰對于黃巾余孽們來說是生死存亡之戰。
當張寶這位人公將軍被官軍剿滅,那么他們黃巾賊就沒有出路。
天下黃巾賊就成了一盤散沙沒有了共主。
而對于皇甫嵩、朱儁這些官軍來說。
張寶這位最后黃巾賊最后的首腦就是這場席卷全國造反狂潮余波。
誰能拿下他的腦袋,誰就終結了黃巾之亂。
下曲陽已經成了人間地獄,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
無論是官軍還是黃巾賊都在奮力廝殺,最終皇甫嵩和巨鹿太守郭典擊破張寶老巢。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寶口中喊著最后的遺言不甘倒下。
黃巾賊看著人公將軍張寶的倒下,紛紛跪地投降。
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三兄弟相繼敗亡、他們這些黃巾余孽已經沒有和官兵戰下去的勇氣。
經過修整一日。
新一輪軍議由皇甫嵩、朱儁召開。
皇甫嵩作為左中郎將先開口道:“諸位、張寶的人頭已經被快馬加鞭送往京師,諸位的功勞我也一一向朝廷稟告,諸位都是有功之臣,等著朝廷加官進爵。”
營帳內氣氛可以是說其樂融融。
“都是皇甫將軍、朱儁將軍領導有方。”不少懂事的太守開始拍兩位中郎將的馬屁。
當然也有迫不及待的想要黃巾賊降兵的太守。
這些降兵被打上叛逆的標簽,他們可是活生生的牛馬,也是世家豪族們重要的財產。
按照虎賁中郎將的處理方式,黃巾降兵是要被他們這些太守們瓜分。
“不知那些黃巾賊降兵,兩位中郎將打算怎么處理?”巨鹿太守郭典站出來詢問道。
各路太守也是齊刷刷的看著皇甫嵩、朱儁兩人對黃巾賊降兵的處理方式。
“...這...”
皇甫嵩、朱儁兩位中郎將相互看了一眼,黃巾賊降兵的處理方式還真是一個難題。
把這些降兵放了,不出幾日又會聚集在一起禍亂一方。
不放的話打成奴隸身份,又會養肥了這些地方太守們。
就光巨鹿太守郭典一人爆兵十萬的能力,就讓人十分忌憚。
再給地方太守們黃巾降兵,對于朝廷掌控地方不利。
最大的問題是朝廷又國庫空虛,又養不活這些降兵。
不早做處理、遲早生亂。
“何不把這些降兵都殺了,做成京觀威震天下黃巾余孽?”朱儁向皇甫嵩提議道。
皇甫嵩一聽還真是個辦法,這些黃巾賊放又不能放、朝廷又養不活,還是殺了筑成京觀不但威震天下黃巾賊。
還能為朝廷解決一大麻煩。
“好、這些黃巾賊都殺了筑成京觀。”隨著皇甫嵩的發話。
底下的太守們都炸鍋了,皇甫嵩、朱儁兩位朝廷大將還真是沒把他們這些地方官員當一回事。
問都不問一下他們這些太守們的意見,就要全部處決黃巾降兵。
“皇甫將軍、朱將軍你們就不怕,殺降兵有傷天合嗎?”巨鹿太守郭典質問道。
“既然造反了,按朝廷法度可是要株連九族,現在只是殺他們本人已經是法外開恩了,郭太守為黃巾賊說話,是否勾結黃巾賊啊!”
朱儁面色一沉繼續說道:“我記得沒錯的話,那張角好像還是你們巨鹿人士,而且你一路太守居然能召集十萬兵馬,是否早有造反之心?”
“來人把郭太守關押起來,好好審一審。”
面對朱儁的血口噴人,巨鹿太守郭典頓時說不出話來了,還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
只要是不想背負上造反的罪名,他們這些地方太守在朝廷官員面前沒有反手之力。
朱儁的獨斷專行讓下面的太守們都是眉頭微皺。
先是寧愿把黃巾賊降兵殺了,也不便宜了他們這些太守,還只是觸碰到了太守們的利益。
可朱儁以郭典傭兵十萬就說他有造反之心。
這就犯忌諱。
皇帝劉宏可是為了地方配合朝廷兵馬快速剿滅張角,早就把募兵權下放了。
地方豪強都擁有合法募兵剿匪的權利。
就更加別說他們這些擁有朝廷編制的太守們。
“去把虎賁中郎將請來,就說有人要殺了他義兄郭典。”心思活躍的公孫瓚對手下吩咐道。
公孫瓚對林凡的感情是復雜,是又恨又敬。
恨的是當初林凡那一耳光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回場子。
敬重的是林凡這位虎賁中郎將,不但把剿滅張寶的功勞讓了出來。
還重視將士們身后事,特意為他們立碑合葬。
皇甫嵩、朱儁兩人的官位高于在場眾位太守,冀州的太守們被壓的死死的沒有反抗之力。
一旦林凡這位虎賁中郎將入局,皇甫嵩、朱儁這兩位中郎將只能靠邊站。
這一招名叫驅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