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萬家
- 鏡子的遺產
- 酷酷小飛
- 1953字
- 2024-10-13 12:00:00
清水峰頂,云霧繚繞,有一座美麗的亭子,清晨柔和的陽光灑在亭子上,亭壁泛著金色的光芒。
李徹靜坐在樓前的巖石上,緩緩呼出一口清氣,睜開雙眼,看著眼前廣闊的云海。
他英俊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低聲說道:“我終于凝聚出青精輪了!”
“我家的功法好厲害啊!這不是一般的青精法力,我修煉的是月光青精,不僅如此,它的效果還遠超一般的功法。”
李徹靜站起身,撫平身上的青色長袍,走進亭子,從墻上取下一把寒光閃閃的長劍,手腕一抖,優雅的完成了一連串的劍招。
“師兄給的這門玄水劍法,算是入門了,雖然是三品功法,需要練氣境才能修煉,但學起來并不難。”
“不知道父親現在怎么樣了,我哥哥們有沒有凝聚出天旋輪?最近黃金唐門在西方動亂,這事兒還真是讓人擔心,尤其是我們兩大家族接壤。”
想著想著,李徹靜練劍的心思也漸漸淡了下來,他把下巴擱在桌上,漫不經心地翻看著玉簡,思緒不由地回到了遙遠的家鄉。
“師弟!”一聲歡呼聲打斷了他的沉思。
正是蕭遠思,一個濃眉大眼的男人,走進亭子,笑瞇瞇的看著李徹靜,“你猜我帶來了什么好消息!”
“師兄別逗我了。”李徹靜搖頭苦笑,將玉簡放在一旁,將目光全部集中在蕭遠思的身上。
“我受主子托,去歷下府辦點事。”蕭遠思眼中閃爍著精光,道:“你有什么家信要我送去嗎?”
李徹靜大喜,熱情應道:“是是,多謝師兄!您太客氣了!”連忙拿來文具,開始寫信。
蕭遠思笑道:“你慢慢寫吧,晚上之前交給我就可以。”
————
天快亮的時候,李祥平才從冥想中清醒過來。
他想著,我的氣海已經快滿了,再修煉半年,就可以嘗試凝聚天旋輪了。
他發現自己已經在這個階段停滯了將近四年,速度慢得令人難以忍受。靜兒很可能已經開始凝練青精輪了。
走出門外,就看到天云站在家門口沐浴著早晨的陽光。
她看見李祥平,想站起來,卻被他攔住了。
“放輕松,特別是現在你懷孕了,”他提醒道。
天云輕輕一笑,看著丈夫的眼睛,溫柔的坦白道:“自從懷孕之后,我就一直很懶散。”
她打了個哈欠,有些擔憂地說道:“聽說秋陽修為進步很快,總擔心孩子要是沒有靈竅,日積月累,本家勢力就會衰弱,旁家勢力就會強大,那對本家的未來可就不利了。”
李香平被她的表白給嚇了一跳,親昵的摸了摸她的頭,哈哈大笑道:“放心吧,我們的孩子也會有靈竅的,家里的事我來處理,你不用擔心,至于李秋陽,他玄景輪凝聚的早,倒也沒什么好擔心的。”
聽到丈夫的話,天云放心了,她窩在丈夫懷里,低聲道:“隨你便吧。”
這時,劉林峰突然沖進院子,看到他們,他猛地停下腳步,臉色通紅,尷尬地站著,不知道是該走還是該留。
天云微笑著,在任瓶兒的攙扶下,退了出去。
李祥平有些意外,高興地問劉林峰:“叔叔,您這么急著過來做什么?”
“劉家的一個孩子,走出了李道口村,沿著古里路走了好幾里路,遇見一個警惕的農民,見了我們就慌忙逃走了,孩子不敢追,就記下了位置,回來報告。”劉林峰氣喘吁吁地向李祥平匯報。
李祥平皺著眉頭,正要開口說話,身后又有一道身影快步走進來,正是李業勝,同樣氣喘吁吁,滿臉通紅。
他從村口一路飛奔而來,氣不打一處來,脫口道:“瀝川口村傳來消息,一位自稱是青池宗萬家的仙人來訪。”
“該死!他一定是跟著那孩子過來的!”劉林峰暗罵一聲,責怪自己竟然沒有預見到這一點。
李香平摸了摸鼻梁,深吸了一口氣,道:“大家不要慌張,來人也是青池宗管轄,不太可能會主動出擊。”
他看了看四周,問道:“二哥呢?”
“仙師一早就上山了,還沒回來。”
“大叔,你趕緊進山去,把情況告訴二哥,讓他在山上待著,不用下來,夜笙,跟我去李道口村。”
劉林峰接到命令,立刻朝山上走去。
李祥平在李業勝和幾名李井村護林員的陪同下,沿著鄉間小路,快步向李道口村走去。
到達李道口村后,他們遇到了許文山的人。
李夜笙立刻問道:“那位仙修說什么?”
那人平靜的回答道:“那位仙師幾乎不怎么說話,就那么靜靜的坐在老大的院子里,似乎在閉目養神。”
此刻,李祥平等人已經來到了院落門口,他整理了一下衣服,上前觀察著坐在院落中的男子。
來人看上去很年輕,大概二十多歲的樣子,面容俊秀,穿著一身潔白的長袍,睜開眼睛,看著李祥平。
因為李相平還沒有修煉玉都輪,所以他缺乏神識,無法判斷這個年輕人的實力。
他恭敬抱拳,自我介紹道:“我姓李,青池宗門下。”
讓李香平沒想到的是,那青年卻是明顯松了口氣,趕緊站起身恭敬的道:“在下萬元凱,青池宗門下,榮幸拜見李家家主。”
“哦,不用客氣,我只是李家一個普通的修士,我爸才是家主。”李香平擺擺手,一臉不屑的說道。看到少年的恭敬,李香平心里也輕松了不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最近,我父親得知清水峰在古里路西邊布防,十分高興,便派我前去探查,與當地家族建立聯系。我來貴村純屬偶然,請您原諒我的突然造訪。”
萬元凱顯得有些激動,禮貌的道歉之后,笑著補充道:“我父親還吩咐過,要帶點禮物給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