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民情
- 穿越三國之從周瑜到夷陵陸遜
- 惠瑜
- 2002字
- 2024-10-09 18:25:58
在孫策遭受許貢門客重創之際,曹操便已萌生除去孫吳勢力的念頭。
只時當時正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戰事膠著,使得曹操無法分心他顧。
到了公元202年,孫權剛剛接替孫策之位,曹操便欲乘此機會一舉拔除孫吳。
孫權心中憂慮重重,擔心新掌權的自己尚未穩坐江東,恐怕會遭曹操乘虛而入。
張纮看出孫權心中焦慮,便獻上一策。
他提議孫權暫且隱忍,假作恭順,并由自己親自執筆,上書曹操,以表忠心,并請封孫權為討虜將軍。
孫權從之,曹操果不其然,在短時間之內尋不得借口對孫權下手。
但是曹操見孫權勢大,便想讓孫權在自己這里留下把柄。
曹操召來謀臣,共商計策。
眾謀臣紛紛獻計,競相陳策,然而曹操聽罷,皆不甚滿意。
唯獨賈文和靜默無言,未發一語。
賈詡,字文和,最初是董卓的部下。
后來在官渡之戰前,他勸說張繡歸附曹操,從而自己也成為了曹操的屬下。
在曹操麾下,賈詡屢次出謀劃策,即便在官渡之戰的小規模交鋒中,亦屢獻妙計于曹操。
曹操行事謹慎,賈詡則更為謹慎,因此即便在小戰役中也常常問計于他。
每當曹操猶豫不決時,目光常投向他,賈詡便在這時提出己見,促使曹操當機立斷。
此時,賈詡見曹操又欲問計于他。
于是,獻上計策:“今曹公貴為大漢丞相,孫權受主公厚恩,封為討虜將軍。主公何不借丞相之尊,下一紙書,令其子入朝為質?”
曹操的檄文快馬加鞭送到孫權那里,孫權看后也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決斷。
孫權心思:“如今我尚無子嗣,若要以子為質,唯有遣送為兄之子。”
旋即,又思:“此舉于情義不合,且我剛繼承父兄之業,恐有承位不順之嫌,如此行事,豈非大逆不道?”
孫權不肯繼續深思,當即召來眾臣共同商議。
以張昭為首的諸位大臣,雖然屈于孫權門下,卻素來自詡為漢室忠臣。
自然提出應當立刻遣送人質,以示孫吳政權對漢朝的忠心,加之尋求曹操的庇護。
孫權仍是猶豫不決,然而事態緊急,必須馬上做出決斷,于是便聽從了張昭的建議。
孫權的母親得知這個消息后,非常憤怒。
她立刻召來孫權,訓斥道:“汝獨為吾孫之叔父乎?張昭獨為吾東吳之棟梁乎?汝豈忘義兄周公瑾哉?”
雖然情況緊急,但周瑜的意見還是應當聽取的。
于是,孫權立刻召喚正在外地駐地的周瑜回來,想要聽從他的建議。
周瑜接到命令后,即刻啟程回到孫權身邊。
他直截了當地問孫權:“主公,您是受封于漢朝的將軍,還是曹操封授的將軍?”
張昭等人立刻替孫權答道:“主公當然是漢朝的將軍。”
孫權回答:“吾乃是曹操所表的漢臣。”
周瑜遂笑道:“既然如此,主公仍然是漢朝封授的將軍,大家的說法都沒錯。”
見眾人都不說話,周瑜繼續追問:“那么,主公應該服從曹操的命令,還是遵循大漢皇帝的旨意?”
孫權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遵循漢朝皇帝的旨意。”
周瑜聽罷,放聲大笑:“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必要送質子過去。沒有漢朝皇帝的詔令,僅有曹操的檄文,我們憑什么要聽從?”
張昭提出疑問:“如果曹操逼迫皇帝頒布詔令,我們該如何應對?”
周瑜臉色驟然凝重,立時拔劍而起,正色道:“那么曹操此舉形同忤逆,我們當誅殺曹賊。”
張昭等臣皆不敢再言,周瑜以此堅定了孫權的決心,不再提遣送人質之事。
周瑜之所以能夠泰然自若,是因為在來的路上他曾與周黑多次演練過。
事后,周黑問他:“當今中原大多被曹操占據,我們何以對抗?”
周瑜因先身就已知曉“二分天下策略”和魯肅的“榻上策”。
他深知“二分天下策略”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便回答道:“此事可問魯子敬,他知之。”
又過一年,孫權命周瑜率軍多次討伐黃祖,屢次擊敗對方。
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被黃祖的軍士射殺而死的,因此孫權視黃祖為殺父仇人。
然而,黃祖整頓軍務后,在接下來的幾年間多次來犯。
魯肅向孫權進言,建議他親自掛帥,以振作全軍士氣。
孫權采納,遂任命韓當為先鋒,周瑜為副帥,再度重挫黃祖,遏止了他的頻繁侵擾。
到了建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06年,周瑜時年32歲。
孫權任命周瑜為中護軍,征討麻、保二屯。
麻、保二屯原是兩個百姓聚集的村莊,但由于地形險峻,一些強盜在這里聚集。
他們逐漸形成了一股山越勢力,這股勢力也被當地百姓稱為‘山賊’。
目前,這股勢力仍在四處興風作亂,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大家都期盼孫權能夠出兵徹底剿滅他們。
孫策在世時,就曾多次討伐這股山越勢力,以安定百姓生活。
在孫權時期的建安八年,孫權曾親率大軍征討麻、保二屯。
然而,由于后方出現變故,他不得不撤離前線去處理。
在孫權撤離后,他命令其余諸將繼續留下作戰。
凌統分析形勢,認為麻、保二屯的敵軍分散,不如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諸將依計行事,果然大敗敵軍。
雖然孫策、孫權都曾重挫過他們,但幾年過去,這些勢力又逐漸開始凝聚。
周瑜被任命為中護軍后,便命令周黑在江東各地日夜勘察敵情。
周黑不負眾望,將探得的情況一一報告給周瑜。
本應商議地勢與戰術的周瑜,卻感慨民間的疾苦而不宜。
他體恤民情,遂向孫權請命,立志要消滅山賊,尤為麻、保二屯。
諸將也認為,麻、保二屯在江東為非作歹已多年。
如果消滅這股勢力將有助于穩固新生東吳政權,同時也能為孫權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