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現在只關心自己的那個家,其他沒有他在乎的。”白院士接過話,想到許寧的經歷,心里也很難受。
白院士接著說道:
“電池、機械義肢,加上現在的修復儀,單一項拿出來,都足夠他被中科院錄取,成為二級研究員。全部加一起,一級輕輕松松,院士都不是不可能。按現在小年輕的話怎么說來著?……嗯,全能型選手。他在物理、化學、機械、編程乃至人工智能領域,他都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
“老白,你對許寧的評價很高啊!”馮將軍覺得許寧技術了得,但沒想到老白非常看中許寧。
“那當然,龍國難得出了這么一個天才!老馮,一定要把許寧看住了,好好的保護許寧!我相信,只要許寧安安穩穩的待在龍國,一定會再給我們驚喜的。”
“我曉得,僅憑他讓三部那么多的好兵恢復自信,我就會好好的保護他。等等我就去找大長老申請,對許寧進行保護。”
……
許寧得到了大佬們的全力支持,這一刻許寧終于安心了。
王雪菲被三部大佬夸獎了一番,而許寧被白院士他們拉著,詢問更加具體的問題。
會議圓滿結束后,許寧和王雪菲帶著三部大佬們的期望和祝福,踏上了歸途。
回到家,屁股都還沒坐熱,許寧就接到了延城軍區的電話。
延城雖小,卻駐守著軍隊并設有軍區醫院,此番電話正是為了臨床實驗事宜而來。
軍區醫院特意將即將竣工的新樓調配給此次實驗,并細致詢問了許寧設備安裝的特殊要求,以便在裝修收尾階段提前做好相應準備。
設備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安裝要求,醫院那邊就問許寧什么時候能提供設備,許寧表示隨時都可以。
隨即,不到十分鐘,兩輛小車帶著一輛貨車就停在了親善之家的。
車上下來的人,雖然都是普通裝束,但看他們身姿挺拔,眼神銳利堅毅,透露出他們的不凡。
負責人拿出了手機,撥通電話后說了幾句,許寧就出現在他們面前。
經過身份確認,許寧引領一行人至其工作室,這里是修復儀的存放地。
貨車內部早已精心布置了減震保護措施,眾人小心翼翼地將修復儀安置妥當,確保萬無一失。
許寧給許馨月和許偉都打了電話,然后跟著他們一起走了。
他決定臨床實驗的這段時間,就住在醫院里了,親手監測臨床實驗,他還是不太放心別人。
許寧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在等待患者抵達的時間,他開始建造細胞納米物質培養槽,這才是修復儀的關鍵所在。
細胞納米物質叫著太別扭,許寧已經給它改了個名,簡單直接的叫修復液。
之前在工作室搭建的那個培養槽,因為是動物實驗,做的非常小,不適合現在使用,所以要重新搭建。
一切需要的物資都由軍部提供,只要許寧提供清單,其他的交給軍區醫院,他們去負責協調。
此外,中科院也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根據許寧的具體需求,迅速派遣了四名頂尖的一級研究員加入團隊,其中包括兩名電子專家及兩名生物細胞專家。
他們的加入極大地加速了培養槽的搭建進程,確保了在首位患者到達醫院之際,培養槽已順利完成構建,一切準備就緒。
首位患者名為朱國民,他是一位英勇的消防員。
三年前,在一次滅火救援行動中,不幸遭遇爆炸,從四樓高空墜落。
導致頸椎嚴重骨折,脊髓神經遭受壓迫性損傷,從此完全癱瘓。
僅余面部肌肉與咬合肌尚能輕微活動,就連簡單的轉頭動作也變得遙不可及。
這三年間,醫院成了他的第二個家,日復一日,他只能空洞地望著天花板,內心的煎熬與絕望難以言表。
更令他絕望的是,連結束自己痛苦的能力都沒有。
兩天前,他的上級來看望他了,并告知他一個臨床實驗項目,想詢問他是否參加。
上級一直在強調,實驗沒有任何的危險性,但朱國民卻自嘲的笑道:“就……算……危險,……比現……情……差?參加……至少……希望……”
朱國民不能自主呼吸,做了氣管切開術,依靠呼吸機呼吸,因此說話顯得異常艱難。
但上級還是聽懂了他的意思,只是話語中透露出對現狀的絕望,讓上級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最終,他默默地為朱國民填寫了實驗申請。
由于朱國明的醫院就在延城的隔壁榕城,他的申請很快得到了批復,同意他參加這次的實驗。
緊接著,朱國民被迅速轉移上急救車,轉院到了這里。
細胞抽取的重任交由了專業人士執行,隨后許寧一接到朱國民的細胞樣本,便立即投身于修復液的培養工作中。
從啟動培養至物質達到成熟狀態,整個過程需耗時約兩天,期間還需持續注入大量營養液,以確保其茁壯成長。
鑒于這是修復液首次應用于人體,許寧顯得格外謹慎,他連續24小時堅守在辦公室內,設定了定時鬧鐘,每小時一次通過監控設備細致觀察修復液的培育進展。
這個勁頭,看的那四個中科院的研究員也是擔心不已,這哪是人能吃得消的,紛紛勸說許寧好好休息一下,他們會盯著,保證不會出問題。
然而,許寧卻堅持己見,不為所動。
沒辦法,他們只能把這事捅到上司白院士那。
白院士一聽,這還了得,沒等實驗結束,許寧就先要倒下了。
立刻就打電話給許寧,強令要求他去休息,否則就停止所有實驗。
最終,在白院士的強硬態度下,這才讓許寧不情愿的回去休息了。
兩天的時間,無論是對于朱國民還是許寧來說,都是度日如年。
終于,熬過了這漫長的等待,修復液不負眾望的培養成功。
實驗正式開始!
第一個步驟就是要打開朱國民當初神經受損的位置,這個任務交給了專業的醫師。
許寧則在觀察室輔助,確保醫生的每一步操作都正確。
醫生雖然經過了許寧的培訓,學會了修復儀的操作,許寧的存在是為了給醫生上一道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