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凜冬將至
- 人在北美,西部傳奇!
- 秉潮醒燈
- 2531字
- 2024-12-12 22:28:44
12月的天氣給費城披上了一層白衣,即使是在車廂里面,溫特還是緊了緊身上的外套。
“呼,天氣還真的冷啊。對了,你喜歡什么季節?”雙手捧著咖啡的溫特看著對面正在寫東西的蘇飛好奇的問了起來。
“我喜歡冬天。”蘇飛頭也不抬的回了一句。
“蘇飛,為什么會喜歡冬天呢?”
“冬天的味道不是很好聞嗎?”
這個答案讓溫特的眼睛微微瞇了起來,嘴角含笑的看著蘇飛沒有繼續說下去,這個答案已經非常符合她的預期了。
溫特何嘗不是冬天呢。
車上在嗚嗚嗚的汽笛聲中慢慢開始減速進站,原本按照底特律圖書館館長克萊絲的想法,春季入學可能會更好,安插一些學生的名額也比較方便,不過在對三個人進行簡單的測驗之后,發生這個事情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按照她的預期,這三個人完全有能力自主參加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入學考試,即使可能以前沒有一些學習的檔案。
但是在她的推薦信之下,這些瑕疵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相信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長會給予她一些薄面,另外在臨走之前她和蘇飛還是有進行過一些談話的,雖然一直以來她對于天才也好,還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都有一些不一樣的觀感。
但是蘇飛和特斯拉這兩個人還是給她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前者對于經濟學的見解有著和別人非常不一樣的看法,從西格瑪公司的成功可以看得出來蘇飛在這里出了多少力;
后者對于物理和化學方面的基礎也非常雄厚,平常在底特律的社區學校都見不到一個,沒想到她在圖書館陰差陽錯的情況下反而認識了這兩個,這真的讓人有點意想不到。
蘇飛和特斯拉三個人在火車停穩之后就開始往車廂外面走,何天爵他們倒是比蘇飛他們要早一點下火車,因為他們回去的路程還比較長,單單和這邊學校解約還有收留的人家道別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原本何天爵還想著和蘇飛他們打聲招呼,不過這個事情被杰森攔了下來,原本在火車上出手在他回想過后,就覺得這個事情有點逾越。
要是因為何天爵這群人的原因,導致這趟求學之旅出現一些差錯的話,他都不敢想后果會有多嚴重。
“蘇飛先生,我們的目的地到了。”杰森在交代完其他人之后,就來到蘇飛和溫特的位置邊上打了聲招呼。
“好,走吧!把已經睡著的特斯拉叫醒,行李那些已經處理好了嗎?”蘇飛聽到杰森的聲音就開始收拾桌子上面的東西。
杰森點點頭,坐在車廂對面的特斯拉其實很早就醒了,只是冬天被包裹在棉衣里面他一點都不想動,現在聽到蘇飛讓杰森叫他,哪里還敢繼續裝睡下去。
裝模作樣的抖了幾下之后就伸個懶腰,看著玩味的蘇飛嘆了一口氣,“終于到了,哇!冬天真的很不錯呢。”
“特斯拉先生也覺得冬天很好是嗎?”
“當然,冬天是一個做學問研究的好時期,很多發明還有資料都是在這個時期有一個發展期。”
“我不太懂。”
“你不需要懂,你只要靜靜的學習自己的學問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公司還有聰明人會給你搞定的。”特斯拉一邊說一邊看著蘇飛,意有所指的朝著車窗外面的雪景說著莫不可聞的話。
懵懵懂懂的溫特撓了撓頭,不是很理解特斯拉的話。
不過大部分她還是聽懂了,再加上剛才蘇飛說喜歡冬天的話,心里還是美滋滋的點點頭。
收拾行李其實并沒有花費他們這群人太多的時間,要不是為了安全起見,收拾的時間可能還要繼續縮短很多。
......
何天爵大概不知道,他們這次回去,其實命運的齒輪就已經開始轉動了。
(下圖是海光寺和天津機器制造局西局子全景,網上有文章提到:北洋電報學堂的前身是1878年李紅章在天津機器局內附設天津電報學堂)
北洋電報學堂
1880年9月6日李紅章《請設南北洋電報片》奏準,1880年10月,津滬電報總局在天津設立,鄭藻如、劉含芳、盛宣懷三人先后出任總辦,津滬電報局即中國電報總局前身。
1880年10月6日,李紅章一手操辦的“天津電報學堂”宣布成立,天津電報學堂亦稱“北洋電報學堂”。
經過不到一個月的緊張籌備,位于天津城東門外扒頭街的北洋電報學堂開學。關于當年北洋電報學堂的所在地,有些文章說該學堂附于天津電報局內,天津電報局位于天津赤峰道67號,而天津電報學堂原址在天津老城東門外的扒頭街,后又遷到今天津吉林路紫竹林一帶,兩地都距天津電報局甚遠。
今天的天津古文化街東門(戲樓入口)在文化街的外面,站在天后宮,右手是宮北大街,左手是宮南大街,沿著宮南大街走到頭,向右拐不遠,便看到正對面有個牌樓,上面寫著“德配天地”四個大字,這就是當年的天津衛城東門。跨過牌樓右手是文廟,即孔廟,牌樓里面就是當年方圓十里地的天津衛,這座孔廟里面有碑林,上面記述了從唐代以來天津儒學的發展歷史。
至于扒頭街當年北洋電報學堂的地址,首先要找到天主堂,教堂對面的橫街叫“水閣大街”,按天津人的發音應該是“水狗街”,當年的扒頭街就在“水閣大街”的天主堂和仁恒置地大廈之間。不過如今已物是人非,舊址周圍高樓大廈林立,歷史已經深埋在其中。
(天津天主室,原慈善堂)
北洋電報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相對正規的電報工業技術專科學校,隸屬于清政府電報總局,一般認為北洋電報局的和北洋電報學堂的成立,是中國近代電訊事業和電報教育的開始。
創立初期,朱格仁為學堂總辦,聘用的教習都是洋人,例如大北電信公司丹麥人技師濮爾生和克利欽生。學堂使用英文教科書,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英文基礎,這給在當地招收合格學生帶來較大的困難,因此頭班生有的是從香港招來的,也有盛宣懷從制造局方言館調撥的優等學生。
學堂初設時經費不足,招生數量有限,最初計劃只辦一年,屬臨時性質。1881年4月,津滬電報線南北同時開始架設,竣工后沿線各電報局急需大量電報管理人員。為此,津滬電報局總辦盛宣懷等提出,北洋電報學堂“現有學生趕緊教習外,招諳習英文學生四五十名,一體教習,約于來年年底,即可撥局派用”。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李紅章后特奏請光緒皇帝批準北洋電報學堂續辦一年,并建議除已經在校就讀的三十二名學生之外再新招熟習英文的學生四、五十名,不僅實行了續招,而且還在繼續擴招。
學堂初期主要教授電學、發報技術和測量技術等,所有學生畢業后都由國家分配派往各地電報分局工作,不勝任工作的畢業生會被送回學堂補習。
雖然海的那邊已經全部準備好了,但是何天爵等人根本就不會知道,他們這條回去的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走。
另一邊,在蘇飛他們一群人剛走出車站的時候,一個早就布局好的陰謀已經在他們從底特律出發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
在蘇飛他們準備坐上馬車的時候,槍聲也響了起來。
砰!
“溫特,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