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打造高僧人設

用那位智奘老禪師的原話來說,

他倒是:

“向佛之心日久,盼見我佛,如饑似渴,若干涸之盼甘霖。可怎奈,老衲早已腐朽年邁,腿腳不便,恐有埋骨他鄉之憂,縱然有心西去,卻是心有余而力不逮,怕是難當大任。”

“似此等千年難逢之幸事,榮耀百倍,亦足可青史留名,老衲自當禮讓賢德,將此良機,讓與小檀越這般青年才俊。”

以上文言文,有些不太容易理解。

陳袆便試著翻譯了一下,大致是這么個意思:

“我老啦,老胳膊老腿的都不靈便了,折騰不起了呀;弄不好我再死在半路上,連特么個收尸的人都沒有;像取經這種好事兒,還是應該留給你們年輕人哪;你們年輕,抗造,耐操,說不定還真能取到真經呢。”

“年輕人,你可以的,我很看好你喲。”

“加油,你行的,剛把帶!”

總之,理由很充足。

餅畫得很大,也很有誘惑力。

語言中的鼓動性也很強。

聽了很讓人心潮澎湃。

至于慧通大和尚,人家給出的理由也很直接、很有道理、十分站得住腳,甚至可以說是很充分的:

“你看看,似我這般頭腦,可否抵達的了靈山么?”

呃——

陳袆不禁愕然。

他細觀此僧愣頭愣腦的模樣,與不上不下的智商,應該是連走到大唐邊陲,都已是難若登天了啊!

愣頭青的確是干啥都讓人不太看好哇。

眼看著,官府所給的限期將近,步步緊逼,若是再不有所作為,后果勢必非常嚴重。極端無奈之下,這師徒兩人,便只能照貓畫虎,向其他寺院看齊,也從大街上隨便“捉”個人來充數了。

可即便是到大街上“捉人”,他們師徒倆也是后知后覺的。

現如今,大街之上的正經人已然捉無可捉了。

他們便只能去捉,像陳袆這樣,剛剛從城外逃難而來的乞丐了。

因為只有他們,初到長安,并不了解其中的情況,卻還敢在大街上肆無忌憚地到處亂逛。

吃著慧通大和尚端來的一大盤蜜餞果脯,陳袆不自覺地點了點頭:“嗯,那老和尚果然沒說假話,剃度之后,還真有好果子給我吃呢。唐朝的蜜餞工藝,已然如此成熟了嗎?”

倒不是智奘老禪師和慧通大和尚對他慷慨大方。

實在是,因為陳袆揚言:若是不趕緊將長安城中最好的果子買給他吃,他非但不去西天取經,還會在廟中直接絕食而死,反而要讓他們寺院惹上一樁人命官司。

那兩個倒霉的和尚被逼無奈,在好吃好喝好招待之后,還只能心痛地花大價錢給陳袆弄零嘴吃。陳袆每吃一口蜜餞果脯,那智奘老禪師和慧通大和尚看得心肝都疼。

而一旦有了好吃的,陳袆的想法和說法,自然而然也就跟著轉變了哇。

陳袆發誓:

自己其實還是很能理解智奘老禪師和慧通大和尚的。

取經這種事,如果是放在自己身上,那他也是鐵定不愿意去的。

身為長安城土著,在大唐京都還是有房有地,有產有業的,又有著許多信眾的供奉,無需自己耕種,也能一生衣食無憂,財務自由,誰特么愿意拋家舍業、遠程出差呀?!

取經這件事兒,說起來似乎很高大上,看起來好像是個大項目。

可沒有基本薪資,沒有五險一金,也不包食宿,沒有節假日,周末也滅有雙休;

往后十幾年的寒來暑往,連特么高溫補貼和取暖費也都沒有;

只有皇榜上和菩薩口中所畫的那一個大大的圓餅,還需要自己一路上依靠沿途要飯,走上個十萬八千里之遙,隨時都要面臨被妖怪吃掉的風險。

如此待遇,

傻子都知道應該怎么選的好吧。

“所以,現如今,我卻是一不小心,便成了那其中的一個傻子了唄?!”

一邊不停地吃著果脯蜜餞,陳袆一邊盤算著,自己應該怎么繼續薅花生寺里的羊毛,一邊回想著方才在大雄寶殿之上,那位智奘老禪師不由分說,趕緊著急忙慌地給自己剃度,并為他傾力打造高僧人設的事兒。

哦,對了。

陳袆想起來了。

自己如今這個身份,恐怕不能再管他叫“智奘老禪師”了,就連這稱呼,也要跟著變了啊!

不得不說,智奘禪師是人老成精。

人家早就為陳袆想好了“打造人設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先將陳袆綁來強行剃度,好讓他既跑不了和尚、也跑不出廟。

這其中所含的道理,也十分簡單:“只要你小子從頭到腳,已經展現得是個和尚了,至于你的靈魂是不是,心里想不想成為和尚,都已然不太重要了,也沒人再去關心追問了。”

而只要你陳袆形象上、頭型上已經是和尚了。

你要說自己不是,別人也不會信!

須知,這世上的大多數人,乃是只看重表面、不注重內在,只關心自身、不關心他人的。

誰會在意你究竟是不是和尚,又是那家寺廟的和尚?

當然,要想將陳袆和尚的身份做得更為瓷實。

其身份憑證,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而這,也就體現出,陳袆那乞丐背景的便利來了。

要知道,他陳袆,并非是長安本地土生土長的乞丐;又沒人知曉,他究竟是從哪兒一路要飯而來的;沿途根本不可能有人,去用心關注他所留下的痕跡;那他陳袆的故事,便很容易編撰了哇。

“有了這本小冊子,從此以后,我可就是真的和尚了。”

等到把口中的果脯咽下,端起廟里的粗瓷大碗,又喝了一大口熱水之后,陳袆便隨手拿起慧通大和尚送過來的度牒。

度牒,在唐朝也稱祠部牒,是以綾素錦素鈿軸,記載著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師名,以及官署關系者的連署等。乃是專屬于僧尼的身份憑證,極為重要。

有此憑據,方可享受寺院供奉,免除官府徭役。

倘若他日云游四方之時,亦可憑此在全國各處寺院掛單。

陳袆見那度牒所記,甚是清楚明白。

無論如何看,都不像是假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华亭县| 佳木斯市| 横山县| 乐陵市| 西藏| 泰顺县| 广水市| 文山县| 南投县| 金堂县| 雷山县| 马关县| 略阳县| 孟村| 杂多县| 台湾省| 涪陵区| 昭通市| 凤山县| 安福县| 兰西县| 江华| 措勤县| 泸定县| 秭归县| 法库县| 丰宁| 新郑市| 九江县| 灵丘县| 息烽县| 五指山市| 南和县| 禹城市| 黄石市| 萨嘎县| 临漳县| 宁津县| 定安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