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谷總師,似乎有些感慨的樣子,劉念忙道:“谷總,您可不能說老了,更不能說不行,咱們中國航空工業,要實現超越,還真離不開您的,不說別的,殲八改進型號,有您在的話大家肯定會更有信心。”
谷總師笑道:“你能這樣說,我感到很欣慰呀,咱們航空工業是真的后繼有人了?,F在咱們的殲八III戰斗機,設計研制工作主要是陽總師負責,不過呢我也是非常關注的,也是這個型號的顧問。我想聽聽,你對殲八III改進的一些想法。”
劉念見谷總師,終于說到了正題,便正襟危坐道:“谷總師,我認為當下,咱們的殲八III戰斗機改進,主要應該是圍繞幾個方面進行?!?
接著劉念就開始詳細的闡述自己的改進建議了。
第一個當然就是動力系統了,殲八II戰斗機使用的是渦噴十三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也是在毛子的渦噴發動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國產發動機,目前來說還算是比較穩定可靠的。
但是呢在技術方面,就比較落后了。
渦噴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高空加速性能好,但是油耗會比渦扇發動機高得多,這也就是為什么殲七和殲八戰斗機,都是小短腿最主要的原因。
殲八戰斗機的研制,本來就是為了解決殲七戰斗機航程短的,所以單發變雙發了,但是結果呢載油量增加了很多,航程卻并沒有增加多少。
殲八II戰斗機的最大航程,只有一千九百公里,而同樣是起飛重量十八噸級的F16戰斗機,航程達到三千八百公里。
這可是整整多了一倍,所以殲八III戰斗機的改進,航程和作戰半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現在為殲八III戰斗機配套研制的渦噴十四昆侖發動機,雖然說性能比渦噴十三更先進了,油耗也降低了,但是可靠性有問題啊。
劉念現在不能說這個啊,因為他都沒有接觸過,所以不能憑空說它有問題。
因此劉念就提出了采用齒輪傳動風扇渦扇發動機的建議,這樣的話殲八戰斗機的航程能夠達到三千公里以上完全沒有問題。
這個發動機當然要劉念才能搞定了。
劉念現在為教練八飛機設計的兩噸級渦扇發動機,就得到了航空發動機專家們的認可。
因此劉念提出這個建議,谷總師并不感到意外。
不過這樣一來,殲八III戰斗機就是徹底的脫胎換骨了,那就不是二代半戰斗機了,而是三代機的動力了。
如果機體氣動布局再改了,航電系統也改了,那就是純三代機。
當然那樣的代價就大了,而且成本也會大幅度上升。
不過劉念提出來的中推渦扇發動機方案,是低成本方案,它的推重比在七左右,跟昆侖發動機相當,但是油耗卻是低得多。
最要緊的是,一臺中推發動機的成本,僅僅只比渦噴十四發動機高百分之五十,但是呢它的使用壽命,卻是三千小時,能頂兩臺渦噴十四發動機了。
這樣算綜合使用成本,中推渦扇發動機方案就要低得多了。
當然這個方案,確實是步子有點大,但劉念提出來的,是在渦噴十四發動機的基礎上改成齒輪傳動風扇發動機,這樣的話就不至于完全拋棄了已經快要研制出來的渦噴十四發動機。
只是進行改進而已,這樣各方面都能接受。
同時在改進的過程中,劉念也可以幫助航空發動機廠所,把渦噴十四發動機的缺陷給改了。
有了這樣的兩臺發動機,那殲八III戰斗機就真正的蛻變了。
動力達到了三代機的標準,這甚至是可以跟米格二十九戰斗機比一比了。
在航程方面就比米格二十九戰斗機要強很多。
畢竟米格二十九戰斗機,被稱為機場保衛者,它的設計就是前線戰斗機,所以載油量較小,而且那兩臺RD33渦扇發動機油耗較高,又不能外掛副油條,所以航程僅有二千一百公里。
但是殲八III戰斗機可以外掛油箱啊,那航程超過三千公里很輕松。
事實上F16戰斗機也靠外掛副油箱,才有三千八百公里航程,若是僅靠內油,也只有兩千公里左右的航程。
但是殲八II戰斗機就是掛了副油箱,也才一千九百公里航程。
一方面是它裝渦噴發動機,油耗較高,另外就是它的外掛能力太弱,所掛副油箱很小。
殲八III戰斗機當然要提升外掛能力了,這樣才可以掛更大的副油箱,也可以掛重型的航空武器裝備。
劉念大膽的提出了裝兩臺渦扇發動機的建議,同時內油增加到四噸,這樣作戰半徑就大大的增加了。
當然殲八III戰斗機的結構和材料也是要改進的,因為現在的機體結構并不是很強,所以機動性能也是受到了這個限制,盤旋過載僅六點五個G。
即然現在要改成三面翼的飛機,那么機體結構就要加強,使得飛機的最大過載要達到八點五G,這樣就非常接近三代機的水平了。
這樣的改進,不亞于殲七戰斗機改小龍戰斗機了。
當然除了機體結構和材料,最重要的改進還在航電武器系統了。
殲八III戰斗機原計劃是裝備一臺毛子的甲蟲雷達,最大探測距離七十公里,這樣使得殲八III戰斗機擁有一定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但是劉念卻是知道的,甲蟲雷達并不怎么好。
畢竟蘇二七戰斗機使用的雷達都不行,重達一噸,探測距離和精度什么的,都遠不如大漂亮和歐洲的。
那甲蟲當然也不怎么樣了,只不過現在中國還拿不出這樣的雷達來。
而劉念卻是提出了自主搞先進機載火控雷達的建議,與其買肯定是不如自主研制了。
劉念恰好掌握了一些先進機載雷達的技術,所以劉念這就提出來了。
這樣自主設計的先進PD雷達,探測距離增加到一百公里以上,就可以跟F16戰斗機相當了。
除了雷達,那航電系統也是非常的重要,特別是飛控系統,三面翼布局的控制,可是比常規布局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