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深圳的陽光
  • 周立民 陸其美主編
  • 5261字
  • 2024-10-14 16:16:38

為了共和國的誕生而戰斗

陳方

我出生于廣東寶安(今深圳市)坑梓盤古石村一個亦農亦工的家庭。母親和祖父、祖母務農為業,維持家庭生活。父親為香港海員工人,是西餐廚師,其有限的工資收入,除去個人生活費用外,對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有一定經費支持。我五歲開始入學讀書。對我的童年和少年影響頗大的有兩件事:一是1938年10月侵華日軍在大亞灣登陸,國民黨軍一觸即潰,家鄉及華南沿海大片國土淪于敵手,日本侵略軍肆虐我國同胞,我村農民黃漢等被槍殺,婦女曾某等被強奸,我家的一頭大水牛、一頭大母豬被搶去。1941年冬日軍占領香港,不久我父親就逃難回鄉,與家人一起種田謀生。1943年大旱災,農業失收,兵災加天災,遭遇大饑荒,生活極為困苦。二是1938年冬曾生同志領導的惠(陽)寶(安)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在淡水成立,與王作堯領導的東莞模范壯丁隊一道,共同抗日。1943年12月2日成立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曾生、王作堯等東縱同志經常活動在我們家鄉,宣傳群眾,武裝民兵。當時在我村學校執教的教師黃秉文(地下黨員)等常向我們講授“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國必勝日本必敗”的道理。這段經歷,使我初步懂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是真正抗日的人民武裝隊伍,這支隊伍和人民一道抗擊了日本侵略軍,解救我們家鄉同胞。我時年尚小,不足參加東縱,但內心對東縱非常敬佩。

1945年8月,日本向中國無條件投降,堅持8年的全面抗日戰爭終于以我國勝利、日本失敗而結束。我父親面臨何去何從的選擇。他早年受過鄉村書塾教育,思想進步,勤勞敬業,樂于助人。他在家鄉逢年過節,都幫鄉親書寫對聯,料理公眾事務。他教誨我要“多讀點書將來做一個有文化的高尚的人,能做教書先生更好”。這時,他決定重回香港海員工會,再操當年熟悉的西餐廚師那份工作,并把我帶去香港讀書,這樣既可以減輕家里和母親負擔,又可以實現他讓我“多讀點書”的愿望。我母親仍留在家鄉耕田持家,還有一個胞弟隨母親在家鄉讀書。我跟隨父親在香港,先后居住在九龍旺角長沙灣道255號2樓我父親的香港海員工會聯合公司處,和九龍城龍岡道7號1樓我的堂姐家里,接觸的都是進步海員工人和親戚朋友,對我都有較好影響和支持。我在香港期間先后就讀過九龍建華小學、香島中學、旺角英語學校,對我增長文化知識、思想政治進步、認識社會發展、做人處世為友,都有較好的促進。

我居香港期間,國內政治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和發展。國民黨發動的內戰很快爆發。1946年6月29日,為了執行“雙十協定”,東江縱隊北撤山東解放區。我在國內革命形勢的影響和推動下,特別是香港地下黨員同志的直接教育和引導下,為了追求革命、追求真理、追求前途、追求新中國的誕生,1948年毅然放棄在香港讀書、生活的機會回到家鄉求學,參加革命工作。成行前,我說服了父親,辭去了為我報了名的香港南華汽車專科學校的學位。他鼓勵我回去要努力讀書,自覺幫助家里生產勞動。有一年他回鄉過春節,特地寫了一副對聯,文曰:大地資產望蔣至,王朝末日還不知。要我貼在大王爺廟的大門,我照辦了,村民看了都翹指贊好。

指導和鼓勵我選擇回鄉求學,參加革命工作的是地下黨員黃香同志等。黃香是東縱時期的地下黨員,抗戰時在我家鄉從事革命活動。記得在1945年春夏間,黃香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在坑梓鄉老坑村紅圍街狹路上與兩個日軍相遇。日軍把他喚到一間小店里盤查,從他身上搜出有抗日宣傳品,立即緊張起來。但日本人對中文似懂非懂,一個日軍端起步槍,上起刺刀嚴加看守,另一個日軍在埋頭查看宣傳材料。在此危急時刻,黃香沉著不懼,機智勇敢,神速地飛腳踢倒持槍的日軍,同時出手重拳把查看宣傳材料的日軍打倒在地,即拔腳向小店后面的樹山跑去,在一棵碗口大的龍眼樹背面稍作掩蔽,日軍開了兩槍,打中樹干,未傷及人。之后,黃香爬越一堵2米多高的屋墻,在高墻和密樹的掩蔽下奔向山上,安全脫險。日軍望塵興嘆,調頭回營,受到其上司斥罵:你們兩個日本皇軍,逮不住一個八路的,笨蛋、無能!這個真實故事,鄉間廣為流傳,我更記憶尤深。抗日戰爭勝利后,東江縱隊北撤山東,黃香留在地方工作。他在香港期間,常常與我敘談國事。他講述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形勢和必勝前途,新中國曙光就在前頭;中國青年在中國革命中的責任,任重道遠而光榮;進步青年應投身革命,報效祖國,爭取遠大光明前途。他鼓勵我盡早回鄉一邊讀書,一邊參加革命工作,以后會有人和我聯絡的。

我回到家鄉,先后就讀于惠僑中學、光祖中學。春節過后不久,惠東寶人民護鄉團(后改編為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政治部楊鈞(主任)、救荒隊戴光(教導員)、梁丹、邱勝等,以及黃香、黃兆基、黃旭等地下黨員同志,常到我村活動,有時住在我村(有的同志住在我家);有時幾個人、十幾人,有時幾十人,經常來來往往,部隊紀律嚴明,群眾關系密切。黃香同志把我介紹給他們認識后,就經常聯系來往,研究開展工作。粵贛湘邊區恢復武裝斗爭以來,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粉碎了宋子文主粵后發動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清剿”,發展壯大了自己的武裝隊伍;江南支隊先后勝利地組織了攻擊沙魚涌守敵之戰、山子下伏擊戰、紅花嶺戰斗,沉重地打擊了敵人。斗爭的勝利形勢,對我執行地下黨員和部隊布置的工作任務,有很大的鼓舞。當時我的主要任務有兩方面:一是秘密任務,負責向坪山田心蔭本學校的地下黨員葉錫橋、賴光同志和龍崗同樂一鳴學校地下黨員黃光同志送情報信件,這兩條專線我一人負責,單線聯系,不分日夜、晴雨,有件必送,按時送到,從無延誤,計約完成任務上百件;二是公開任務,以學生身份,佩戴起校章,與村中幾個地下黨員、學校的進步同學配合,宣傳革命形勢爭取群眾,開展減租減息,調整耕地,救荒濟貧。經過幾個月的工作,任務完成很好,群眾發動起來了,農會、婦女會、青年會、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和夜校成立了;發展了生產,改善了群眾生活。地下黨組織和部隊領導同志,對我的工作表現和成績很滿意,對我的成長進步也很關心。黃香、戴光同志常到我家與我談話,給我講社會發展由低級向高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道理;講共產黨的性質、目標、宗旨、黨員條件等,給了我《中國共產黨章程》《黨員須知》《社會發展簡史》等書,要我好好閱讀,啟發鼓勵我入黨。我讀完后,感受新鮮,收益很大。過了一段,他們又問我學習心得怎樣。我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政黨,是領導中國革命的政黨,是為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偉大目標而奮斗的政黨,能夠做一個共產黨員是光榮的,我有決心接受黨的考驗。在黨組織培養幫助下,我填寫了入黨志愿書,黃香、戴光同志作為介紹人,報上級批準。在暑假期間一個晴朗日子里,當我在禾坪曬谷的時候,地下黨員同志通知我到本村學校,舉行入黨宣誓儀式。同時宣誓入黨的還有兩人。入黨后編入地下黨支部過組織生活,共有黨員8人,黃仕強為支部書記,公開身份是農會會長。我入黨后,工作更積極,任務也更重,要求也更高,革命斗爭更為廣泛,更加復雜了。

回顧過去有幾件事對我教育很大。四五月間,一個偽甲長對我們興辦的夜校不滿,砸壞了夜校的書桌臺凳。經調查核實后,我們即組織積極青年和學生群眾把他找出來評理斗爭,在證據和群眾面前,那個偽甲長只好低頭認錯,賠償損失,保證改過。這個斗爭我們勝利了,夜校得以繼續開辦。六七月,我送情報信件到坪山田心蔭本學校,回家途經竹坑村,過了河上岸時,與國民黨軍隊相遇。我機警地利用地形地物掩蔽,轉入一戶農民家里作掩護。剛好他們修建房屋,我即扮成做工的,避開敵軍,安全歸來。九十月間,國民黨153師部隊從寶安到惠州,經過松子坑村時,地下黨支部書記、農會會長黃仕強因情報失誤,與國民黨軍隊相遇,被抓起來,押到惠州。我和另兩名地下黨員獲悉后,一方面第一時間向地下黨組織負責人黃香、黃旭、黃兆基等同志報告,一方面與支部黨員、農會會員商議組織營救。由支部組織領導,由農會群眾出面,并利用一名較為進步的國民黨鄉長出面,找國民黨153師師長黃志洪的父親去做黃的工作(黃志洪是坑梓農田村人),說黃仕強是個好人,要他念于鄉親關系和他家庭利益,盡早放人。結果對外以罰10擔谷為條件放回黃仕強,地下黨員和進步群眾自覺捐贈,保釋了黃仕強。

1949年(己丑年)春節前夕,地下黨組織負責人黃旭、黃兆基到我家來拜年并向我打招呼:全國解放戰爭形勢發展很快,為了迎接全國解放、建立新中國和建立新中國后的建設,需要大批干部,上級黨組織決定春節后調你到邊縱2團工作,希望你做好準備,到時會派人來帶你去報到。我說服了母親和家人,并托人告知在香港的父親。過了元宵以后,我持地下黨組織的介紹信到坪山竹園村2團團部報到,接受任務。當時全國解放戰爭形勢很好,我在這個重要時刻參加邊縱部隊工作,內心感到喜悅和光榮。在團部經過幾天訓練學習、組編隊伍、部署任務和配發裝備后,即開赴惠陽潼湖開展新區工作。我們隊伍的代號叫“北進”,有二三十人,與代號叫“欣樂”的武工隊七八十人一起活動。隊長兼指導員葉振光。隊里成立黨支部,葉振光任支部書記,組織委員是葉紀華,我任宣傳委員。

深圳市光祖中學(越眾拍攝)

我投筆從戎之日,正是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正式成立之時。我們以欣樂鄉為基地,馳騁于潼湖、東莞之間,轉于惠(州)樟(木頭)公路南北,打擊敵人,發動群眾,發展黨團基層組織,建立人民政權,組織迎軍支前。三四月間,獲悉情報:國民黨寶安縣縣長陳仕英被當局提升為粵北“綏靖”司令,日內從惠州經惠樟公路赴任。2團部分主力在潼湖部隊配合下,在陳江至梧村間路段伏擊,一舉生俘陳仕英及其護衛人員,有力打擊和威脅了惠州之敵。四五月間,為打擊惠樟路段國民黨反動派的氣焰,我“北進”隊和“欣樂”武工隊決定打掉國民黨謝崗村自衛中隊。經過偵察和研究,決定化裝成農民,傍晚收工時發動襲擊。戰斗結果繳獲花機一挺、駁殼槍兩支,步槍十余支、子彈幾百發,打擊了敵人,武裝了自己,鼓舞了群眾,擴大了游擊區。

夏秋之間,解放大軍已南渡長江,向湖南、江西挺進,迫近廣東。一天晚上,我與林子謙同志出發到麻嶺村做群眾工作。路上忽然發現一群黑影從樟木頭方向蜿蜒而來。老林是東縱老戰士,富有經驗,他機警地把我按低,兩人伏在一棵樹干旁,并找好掩體,立即把手槍上膛,我也把手槍子彈推進了槍膛。看清對方是國民黨軍隊后,他放大嗓門大聲喊道:站住,不準動,我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繳槍不殺,寬待俘虜。對方停下腳步,答話:我們就是來找解放軍的,你們真的是解放軍嗎?我們答:是,要找解放軍就派兩個代表過來談。對方來了兩個人,我們對他們說:要找解放軍我們帶你們去,我們大隊就在小山上,解放軍的政策是寬待俘虜,獎勵投誠起義有功的。但你們必須把槍支捆起來用人挑著走。他們答應了。于是,我們在麻嶺找了兩個民兵挑著槍支,踏著月夜山路,把他們帶回我部隊駐地欣樂鄉石鼓村,并煮了一鍋鴨粥給這十二個餓了幾天的國民黨兵吃。這次繳獲的有加拿大輕機槍1挺,三八步槍10支,子彈500發。向團部報告后,受到了表揚。

五六月間,我參加了團部舉辦的青干班學習。參加學習的有三十多人,是從各連隊抽調來的政治干部。學習內容是中央關于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定和有關文件,培養建團專職干部。由邊縱東江第一支隊副政委祁烽主持,黃章、陳炳紹等同志為授課老師。學習期間學員編成連隊,過軍事生活。由于處在戰爭環境,學習、生活是流動性的。經過一個多月學習,我作為青年團的專職干部仍派回原部隊工作,和其他同志一起,開展建立黨團基層組織工作。經過一段努力,首先在欣樂鄉發展了一批黨團員,建立了黨、團支部,先后建立了婦女會、農會和鄉政府,羅錦全(新發展的黨員)任農會會長和鄉長。并通過黨團基層組織,籌備了一批糧食,支援前線,迎接解放軍入粵,解放廣東。

廣東全境解放后,我們部隊就地參加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的斗爭。有一場剿匪斗爭不可忘懷。土匪頭子邱東海(當地人),為了組織“反共救國地下軍”,破壞土地改革,由國民黨派遣從香港潛回。我民兵發現后即向我們報告,我與區武裝部葉參謀帶領民兵兩百多人,四面包圍了山村,封鎖了道路,組織小分隊地毯式地搜山清路,但未發現敵人。一直到第二天下午三點多鐘,民兵隊長黃鏡清發現在一處不引人注意的浪基草叢中有人,他向我報告后即向敵人撲過去。一聲槍響,黃即臥倒,我和葉參謀接著沖下去,看見邱東海已自殺倒在血泊里。接著連續破獲了國民黨“反共救國地下軍”,繳獲了一批武器,鎮壓了一批武裝反革命分子。這次剿匪任務勝利完成了,為開展土地改革掃除了障礙。

土改結束后,我就地轉業到地方搞青年和教育工作。組織上還先后送我到華南團校、中南團校、廣東教育學院、華南師范學院、廣東省委黨校等學習、深造。在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回眸為共和國誕生而戰斗的歲月,我不由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我的每一點成績都是黨領導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黨教育培養的結果。這種心情,正如我在《華誕寄鄉思》一詩中所寫的那樣:

己丑年間入伍征,離鄉屈指已何年?

歡逢建國五十載,正是有緣歲月齡。

梓里斯人牽夢森,居城念故望振興。

欣聞特市安社稷,喜覽神州逾舜天。

(選自《深圳文史》第2輯,海天出版社2000年2月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建阳市| 沙洋县| 延吉市| 开平市| 耒阳市| 礼泉县| 绵竹市| 广宗县| 犍为县| 和顺县| 富裕县| 克什克腾旗| 白水县| 隆安县| 柏乡县| 乡宁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临朐县| 浦城县| 阜南县| 桐庐县| 阜新市| 汉中市| 扶沟县| 苏尼特右旗| 临夏市| 斗六市| 南宁市| 崇信县| 思茅市| 永昌县| 儋州市| 巩留县| 宝清县| 麻城市| 迁安市| 卓资县| 长寿区| 财经|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