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婚事告吹了
- 明明是宰相夫人,被迫成了女帝
- 將軍府少帥
- 4052字
- 2024-10-09 08:00:00
“可是遇見了什么人?”林老夫人挺直了身板問道。
“祖母高見,孫兒遇見了辟陽侯府的二公子李成。”輝哥兒并不隱瞞。
“可說了什么?”林老夫人略有焦慮。
“祖母放心,只不過是幾句不咸不淡的話,且我提醒了成哥兒,表情不可外顯。”輝哥兒笑著答道。
“那成哥兒今年才十三吧,怎的也被拉去了宮宴。”林老夫人扭頭望向劉媽媽。
劉媽媽頷首,說道:“畢竟是侯爺的子孫,自然該去。”
“那是侯爺平妾生的孩子,我那老姐妹也是個寬容的人,養的竟像個嫡子。”林老夫人喃喃地說。
祖孫二人又說了會話,這才各自睡下。
眼見明哥兒和輝哥兒馬上就要上任,這明哥兒的婚事是不能再拖了。
悅祥軒內。
“母親,如今,明哥兒也到了該娶親的年紀,現下兒子相看了潁川侯家的嫡出三小姐,特來請示母親。”林威說道。
“可是那位二十三了,還未出閣的三小姐?”林老夫人問道。
“正是。”林威輕輕說道。
“那女子的人品你可問過?”林老夫人首要關心的就是人品。
“聽同僚們說,最是嫻靜的性子,也頗得侯爺的疼愛。”林威輕聲說道。
“我看不盡然,老侯爺自然是簪纓世家,雖說我們家也算是武將世家,可都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媳,潁川侯這樣的世家,又是行伍出身,你讓你那大娘子日后如何端那婆婆款兒。我是無福享受兒媳婦侍候的人,可我也不能讓我的兒媳婦無福消受不是?”林老夫人哀嘆道。
“兒子怎么能不知,可如今潁川侯圣寵正濃,又有爵位護身,想來必然是比我那些同僚好上許多,若不是那小姐太過挑剔,至今還留在閣中,恐怕這破天的富貴還輪不到我們家。所以兒子思來想去,還得來請示母親。”林威答道。
“你只看到他榮寵之盛,卻忘了你的輝哥兒也是狀元之才,正得圣寵,京中什么都缺,可就是勛貴人家不缺。如今適齡的官眷女子又不止潁川侯這一家,我看你只看到侯爵,卻沒看到若我們娶了那家婦,你背后會被人如何指點,我家剩下的哥兒、姐兒還如何議親?”林老夫人升高了音量。
“那母親可有好的人家,既然兒子選的母親、大娘子都不如意,那母親倒是說個人家,兒子立即就去提親。”林威也有怨氣。
林老夫人臉色立刻不虞起來,只忍著不發作,說道:“既然你看中爵位,我也明白你的心思,總想著咱們家也能攀上貴胄,也好平云直上。我已著人問過,我那老姐妹辟陽侯夫人的嫡親妹妹有一嫡女,正值妙齡,尚未婚配。”
林威一聽,來了精神,忙問道:“可知是哪家大人的嫡女?”
林老夫人斜眼瞥了一眼林威,淡淡的說道:“是兵部左侍郎家周家的千金。”
林威一聽,喜不自勝,兵部也是林威的主管衙門,若能與兵部主官結親,那對未來的前程自然是極好的。
林威頓了頓,靠近林老夫人,輕聲說道:“母親可打聽過人品如何。”
林老夫人并不抬眼,只淡淡的說:“我那老姐妹作保,豈是虛言。”
林威一聽,心中大定,笑著說道:“既然母親早有籌謀,為何不早早知會兒子,也好讓兒子有個準備。”
林老夫人強笑道:“你眼中只有明哥兒,哪怕輝哥兒中了狀元,也沒見你如此上心。”
“兩個都是兒子的兒子,自然都疼,自古都是長兄不婚配,兄弟不能議親,現下只有先給明哥兒定了親事,才好再去給輝哥兒議親。”林威答道。
“那女子是周大人的嫡三女,上有3個兄弟,長兄也在兵部任職,次兄在軍中效力,三兄還未入仕。如今那周大娘子也是托了許多人去給她家女子尋個好親事,聽說那女子性子溫和,不是個乖張的,嫁到咱們家來,你大娘子倒是真真可以端端婆婆的款兒。我那老姐妹是怕人家高攀不起咱們家,只是試探說問問,我只說回來跟你商量,并未應允。如今也要看大娘子的意思,老爺且去問問,也不急在這一時。”林老夫人平淡的說道。
林威答應,轉頭便去往倪大娘子住處。
倪大娘子聽罷,又哭訴道:“前幾日找個侯爵人家,娶個老姑娘來跟我作對;如今又來個老爺上司家的千金,我除了供著,還能怎么樣,老爺這是打定主意不讓我過這婆婆的癮。”邊說邊拿著手帕抹著眼角。
林威見狀,也不慣著,只管吼道:“侯爵家的,你嫌棄門第高了;兵部侍郎家的,你又覺得受制于人。那我們就去城外莊子上,隨意尋個女子,娶了了事。”
倪大娘子見林威動了氣,便也服了軟,走到身邊,伏在林威膝上,凄凄說道:“老爺是知道的,咱們就這一個兒子,我若不給他尋個好人家,我這下半輩子還怎么過啊。明哥兒可是隨著你我走過南闖過北的嫡子啊!”倪大娘子加大了音量,努力擠出幾顆金豆子。
林威眼見,冷冷說道:“要說走過南闖過北,這家里的哥兒、姐兒啊,誰不是?論日子,我最虧待的就是輝哥兒,可偏偏人家爭氣,不僅孝順,還掙了狀元的臉面回來。前幾日我修書回家,耆老都贊不絕口,給了我好大的臉面。現而今,明哥兒是我的嫡子,雖說也高中,可相比而言,明哥兒過的是什么日子,我對他期待最盛,現如今,這兩門親事,你定一門,其他的不要再提了。”
要說,明哥兒自從喜歡把自己關在書房之后,就很少在家里出房門,可巧的是今日明哥兒出來散心,好巧不巧的聽見了林威的這番話。只看明哥兒雙拳緊握,雙目怒睜,胸中似乎有一團巨火呼之欲出。明哥兒不愿再聽下去,也沒了散心的閑情逸致,只回房去了,少頃,便傳來筆墨紙硯破碎的聲音。。。
“咱們明哥兒也是二甲進士,放在誰家不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兒,只偏偏那姨娘生的得了狀元,兩相對比,這才讓我們明哥兒落了下風。老爺可不能不為明哥兒未來考慮,當年我父親就是慧眼識珠,認定你未來可期,這才讓我嫁了過來。如今兩家比較下來,我寧愿要那周大人家的,也不要一個老姑娘進府。與周大人結親,與老爺最是有益。”倪大娘子說道。
林威見倪大娘子腦子終于開竅,心情也緩了下來,輕輕說道:“老太太說了,那周家女最是嫻靜,一定會伺候好公婆,所以大娘子不要擔憂,我一定讓你也擺擺做婆婆的款兒。”
倪大娘子聽罷,心情瞬間暢快,立即說道:“老爺既這樣說了,那我沒什么好講的,早些安歇了吧。”說罷眉眼含笑,一臉春光。
翌日。
林威回了林老夫人的話,說夫妻二人達成一致,愿意娶周家女子進門。
林老夫人這才跟老姐妹傳話,周家大娘子聞聲只說三聲好,能與狀元家結親,是喜慶,榮耀的事。
倪大娘子免不得又因為周大娘子只提了狀元家而多有不快,但因為周大人的原因,到底還是雙方互換了名帖,林威親自請了盛京最老的媒人前去納采、問名;幾番下來,林威與周大人的書信往來愈加頻繁,林威也從原來的恭謹謙讓,逐漸改口親家公親家母熟絡起來。
過了納吉,便是納征。這是林府第一樁婚事,自然全家極其重視,倪大娘子把自己的全副嫁妝全搭了進去,作為聘禮,足足擺了一百六十六臺嫁妝。
在外人眼里,可謂是豪華有面。林威又有意配了林家族宅后山的百畝良田,京中的鋪面、城外的莊子,顯示對這樁婚事的誠意。
林老夫人更是拿出了五千兩銀子添做聘禮,一時間名動滿城。
就在大家都等候老神仙卜卦,選擇良辰吉日的時候,意外不出意外的出現了。
“圣旨到,京東西路轉運使林威接旨。”
正值休沐,林威在家中與眾人討論拜堂細節,只聽小廝傳話,說宮里來旨意了。
林威與眾人面面相覷,連忙趕去正堂接旨。
朕承天命,君臨天下。今有長女長樂,自幼聰慧善良,溫婉端莊,德容兼備,甚得朕心。
今悉京東西路轉運使,授親衛大夫林威之子曉明,才華出眾,品行高潔,心懷壯志,謙遜有禮。
朕觀二人,堪稱良配。
今特準長樂公主下嫁林府曉明,望爾等二人,相濡以沫,舉案齊眉,攜手相伴。
今令欽天監擇良辰吉日,著禮部鄭重相待。以彰皇家之威嚴,公主之尊貴。
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林威沉默良久,不敢接旨。
中貴人上前一步,提醒道:“這是破天的富貴,林大人接旨吧。”
倪大娘子戳了戳林威,這才把他拉回現實。
忙說:“臣林威接旨。”
接到圣旨,林威馬上展開,似乎并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林老夫人忙上前,跟中貴人說道:“天使一路辛勞,請內堂拜茶。”
中貴人笑笑,說道:“咱家還要回宮復命,就不叨擾駙馬爺了,改日大婚,咱家再來討杯喜酒喝喝。”
林老夫人馬上示意劉媽媽。
中貴人滿載而歸,只留一家子你看著我,我望著你。
還是倪大娘子先開了口:“如今,我們都跟周家議了親,這下可怎么好!”
林威面露難色,說道:“能怎么辦!陛下賜婚,你敢拒絕?不要腦袋了?”
林老夫人緩緩說道:“如今,皇命難違,只得好言相勸,好在沒有納征,兩家只當是沒有結親這回事,各自安好吧。”
林威苦著臉說道:“只怕是就此得罪了周大人。”
事實上,老皇帝賜婚,事發突然。
長樂公主宮宴那日的驚鴻一瞥,便定了終身,央求著貴人母親去求老皇帝恩典,見央求幾日未允。于是上演了一出絕食的好戲碼,這才逼的老皇帝下了旨賜婚。
從天上掉下一塊餡餅,吧唧落到了林府的頭上。
既然得了老皇帝的旨意,只能是按旨行事。林威先是登門道歉,周大人雖然心中多有不悅,卻也不敢說老皇帝的不是,只得說皇命難違,兩家收了婚約,此事作罷。
而后欽天監開始算日子,禮部擬好了嫁妝單子。
既然是公主下嫁,這林府的聘禮自然不能馬虎。
倪大娘子又仔仔細細盤算了一番,把老家的勞什子都翻了個遍,又湊了十箱聘禮。
林老夫人是知道宮里規矩的,自然又要添置,命劉媽媽把鎖在府庫里的好東西拿了出來。
眾人各自忙碌,只有這姻緣的正主明哥兒卻無動于衷,在受了老父親的氣之后,更加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倪大娘子多番勸說無果,只留下一句:“如今婚配的對象是公主,若公主看你這樣子,嚷著要退婚,這可就真是全家人都沒有活路了,你仔細想想吧。”
大約是這句話起到了作用,明哥兒開始認真吃飯,偶爾還會走出書房,看看花草,依然不怎么說話,但比之前活潑很多,最起碼愿意跟兔子、青蛙、飛蟲說幾句知心話。
林威只怕是得了什么癔癥,嚷著要尋郎中,卻被林老夫人攔下。
只道是若請了郎中,傳揚出去,林家哥兒是個癡傻的,如何跟老皇帝交代,同僚們又會議論什么。
于是,林老夫人悄悄寫信給遠在萊州府的舊相識:宮嬤嬤。
說起宮嬤嬤也是個傳奇人物,早些年嫁給萊州府當地有名的杏林圣手,這夫家是國醫出身,手段了得。可沒成想,這一身的醫術卻讓宮嬤嬤學了個精光,結果男人沒到四十,便走在前面。
宮嬤嬤便靠著祖傳的手藝到處行醫,養大了四個孩子。
林老夫人嫁到林家時就因為身子不爽,與宮嬤嬤相識。
當時只道是宮嬤嬤為人親善,手藝又好,一來二去,就慢慢成了林府專用的大夫。
如今既然明哥兒有了難,林老夫人便去信把宮嬤嬤給請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