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清使大驚:“這條件太苛刻了!”
妥懽帖睦爾盯著清使,“若是不愿,朕也不勉強(qiáng)!”
元廷群臣也給予壓力,“貴使若不能做決定,就請派個能做決定的人來吧?!?
清使無奈,只好退下。
回到住處后,清使連忙招來幾名善騎的部下,并為每人騰出數(shù)匹駿馬。
“你速回京師,將此封信件帶給攝政王,記住一定要快!”
騎士深知情況緊急,不敢怠慢,日夜兼程每人都跑死了幾匹馬匆匆趕到京城。
攝政王府,得到消息的多爾袞臉色難看至極。
他猜到大元可能會趁機(jī)獅子大開口,也知道對方肯定會打京城的主意,甚至交代了使者一旦見勢不可,便口頭將京城許給大元。
只要大元的愿意同盟一切都好說,結(jié)果事情還是超過了他的預(yù)計。
去帝號,稱臣一事,歷來不是沒有。
如宋初,李煜去帝號對宋稱臣,又如宋靖康之后趙構(gòu)私下對金稱臣。
兩者做法不停,但不管是哪一種做法,對士氣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
至此危急存亡之秋,多爾袞也不敢擅自做主。
“來人,請諸王來?!?
諸王先后趕到,見多爾袞神色嚴(yán)肅,大多心里有了猜測。
當(dāng)下情形,能讓攝政王緊張的要么是明軍攻來了,要么是與大元的談判出現(xiàn)了問題。
阿濟(jì)格率領(lǐng)大軍守在通州,并無明軍來攻的消息,那就只能是與大元的談判出問題這一種情況了。
“可是大元不答應(yīng)與我大清結(jié)盟?”
多爾袞點點頭,承認(rèn)了這個艱難的事實。
“為何?”
多爾袞拿出從草原加急傳回來的密信,諸王傳閱皆眉頭緊皺。
有些脾氣暴躁地更是當(dāng)場怒道:“他一個早在二百年前被朱元璋追得滿地跑的人,憑什么要我大清皇帝去帝號,大元!自從那林丹汗的兒子帶著金印降了我大清,大元早他娘沒了!”
代善一拍桌子:“別吵了,在這里逞什么好漢,有本事到草原去把那元帝擒回來!”
“禮親王可有妙計?”當(dāng)下的情況實在危急,逼得多爾袞也不得不向老對手低頭。
在鎮(zhèn)住諸王后,代善一捋長須說道:“老夫倒是有一計謀,但我要攝政王你答應(yīng),事成之后必須先奪回遼東!”
諸王皆好奇,多爾袞嘆息一聲,他雖不愿承認(rèn)入關(guān)失敗,但事實擺在面前,他也不得不承認(rèn)堅持待在中原是種錯誤的選擇,離大清一統(tǒng)天下還有些阻礙沒有清除,其中第一個就是朱棣。
“本王在此立誓,若能保全大清國祚,必先奪回遼東?!?
“好!”代善說道:“老夫的法子倒也簡單,那就是從了元帝,咱們?nèi)〉厶栕鸫笤獮檎?!?
“什么!”諸王聞言皆驚。
“這算什么辦法!”
唯一沒有吭聲的是多爾袞,往往對手最清楚對手,依代善的性子不可能放無矢之地。
“莫要慌,且聽禮親王說?!?
果然,如多爾袞猜想一般,代善確實有一個新奇的法子。
“咱們要從元帝,但不是從上都的元帝,而是要從元太子。”
多爾袞聞言,一向頭腦機(jī)敏的他一下就知道代善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依禮親王的意思,以歸順為由,引其父子反目,屆時草原生亂,我大清自有法子?!?
代善點頭:“沒錯,那大元歷來皇位紛爭不斷,元帝父子本就爆發(fā)過內(nèi)戰(zhàn),雖已和解,然嫌隙已生,從中挑撥父子關(guān)系不是難事?!?
“咱們迎元太子入城,尊其為主,一來造成事實上的兩國聯(lián)盟,足以震懾明軍,二來一旦元太子勢大,元帝必然心生警惕,此時再以重金誘使元廷重臣勸誡元帝召回太子,太子必然心生戒備不敢前去……”
多爾袞一下想明白了,“屆時元帝父子反目,我大清攜元太子入主草原,屆時草原是姓元還是姓清,那就是我們說了算了。”
“妙啊,如此一來,既擺脫了明軍也能為我大清找到一片生存繁衍之地,禮親王此計屬實妙啊。”諸王無不稱贊,也覺得此計可行。
大清所面對的形勢已經(jīng)夠壞了,乃是前有大明這只虎,后有大元這只狼。
“計謀雖好卻有一個問題,咱們怎么取得元太子的信任?”
諸王看向代善,既然他能提出這個計謀肯定也有對應(yīng)的辦法。
代善則是看向多爾袞,這讓多爾袞很不適,此前代善這樣看他還是打算讓他去送死!
現(xiàn)在又用相同的眼神打量他,肯定也沒安什么好心。
“禮親王有何計謀直說就是,無論是錢財還是珍寶,只要本王能拿得出來,皆在所不惜。”然而形勢逼迫之下,多爾袞只能暫時忍下。
“老夫等的就是攝政王這一句話?!贝菩Φ溃骸板X財珍寶自是要給,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人在元太子身邊讓他信任咱們!”
多爾袞臉色一黑,以為老東西又是打算讓他去做餌。
誰知沒等他開口,代善將誘餌的人選直接說了出來:“元太子乃是蒙古人,而我大清太后也是蒙古人,沒有什么比太后帶著皇帝到其身邊更能取得其信任的法子了?!?
“我不同意!”多爾袞心頭大罵代善,他就知道這老東西沒安好心。
“這……”諸王亦是面面相覷,讓太后弄個色誘什么的,倒也不是不行,反正愛嫂子不是他們,是多爾袞。
問題是,皇帝也帶過去,這算什么個事。
若非兩黃旗的悍將鰲拜等人被多爾袞通過吳三桂一事給除掉了,怕是消息一經(jīng)傳出,大清內(nèi)部自己就要打起來了。
諸王也不得感慨,禮親王代善膽子是真的大。
“那就請攝政王想個辦法,請攝政王不要忘了,人要吃飯馬要吃草,沒了南方的供給城里糧食不多了,明軍就在南邊對我們虎視眈眈,供應(yīng)二十幾萬大軍的糧草每一天都是天數(shù),我們頂不住,朱棣需要千里運(yùn)糧他能頂多久?”
“一旦發(fā)覺元軍沒有入關(guān),以朱棣果決的做風(fēng)你認(rèn)為他會怎么做?”
代善警告道:“攝政王,明軍給咱們考慮的時間不多了,今天你還有時間考慮,但老夫希望不要到了明軍破了城,拿起刀砍咱們頭的時候,你還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