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是同一時間,在京城的多爾袞還有通州的朱棣得到了消息。
“大元?還南下了?”
朱棣親身經歷了幾次乾坤逆轉之事,多爾袞則是通過阿巴泰父子確認了幾十年后的岳樂穿越時空來到此片天地之事。
因此兩人聽到消息的第一反應不是覺得荒唐,而是不約而同地想到一起,這個大元是誰的大元!
大元于中原立國不過百年,傳五世十一帝,除去前面忽必烈在位三十余年分去大元國祚三分之一,以及元順帝在位的三十余年又分去大元國祚三分之一,其余九位皇帝合在一起分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的國祚,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的時候九位皇帝輪番上場,可謂亂到極致。
開國時元世祖忽必烈的大元和國滅時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的大元,那是完全是兩個大元。
若是忽必烈的大元揮兵南下,正在對峙中的明、清雙方誰也不敢忽視。
大明和大元是世仇,這沒錯,可要真算起來大元的汗統也就是黃金家族的統治一直沒有滅,斷斷續續到了崇禎年間,直到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被女真所滅。
從這一方面來說,大清和大元也是仇人。
除此之外,大清八旗中吸收了不少蒙古人,大元這個名號對蒙古人的號召不要太強。
屆時是這部分人是會選擇大清還是轉投大元,那可就難說了。
在多爾袞還在猶豫之時。
朱棣率先做出反應,放棄攻打通州拔營暫時南撤。
既然元軍從古北口由北向南來,那么元軍的目標就很清晰了,即大元舊都“大都”。
元軍來勢洶洶,而清軍擋在前面,他正好坐看鷸蚌相爭。
同時他也做好了另外的準備,他與元軍可以說是老冤家了,在靖難之前曾數次攻入漠北打擊北元,對元軍格外了解。
在明軍中還有比他更加了解元軍的人,即大明征虜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
先前阿濟格一路在后面追擊他之所以無動于衷,便是因為徐達所率領的主力就快抵達通州了。
他本想以身為餌,誘使阿濟格率軍冒進,屆時聯合徐達吃下阿濟格所率領的八旗主力。
元軍的出現改變了他原先所有的布局,在探清元軍的實力之前,原本的計劃只能作罷。
不過他倒也不懼,因為徐達就在他身后。
徐達在收到朱棣的來信后,認可了朱棣暫避鋒芒的選擇,同時在靜海安營寨扎靜看元、清兩軍大戰。
與明軍暫時后撤的動向不同,在南有明軍北有元軍的情況下,多爾袞沒有選擇。
他先后派出幾批使者前去,試圖聯合元軍一起攻滅大明,皆無功而返。
唯一的收獲,是得知了這支元軍是誰讓統領。
“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那就是說元軍是元順帝時期的元軍。”多爾袞得到消息后不由眼前一亮,頓時心生一計。
當即招來諸王與會。
諸王也知曉了元軍出現并南下的消息,正在慌張之時,收到多爾袞開會的消息。
諸王匆忙趕到,多爾袞也不廢話開門見山道:“本王打算先攻元軍?!?
“什么!”諸王大驚。
元軍來勢洶洶,且不說打不打的贏,就是打贏了也怕是元氣大傷,屆時南方的明軍豈不是坐收漁翁之利。
這種蠢辦法怎會從向來以睿智聞名的多爾袞嘴里說出來,諸王多出言反對。
“不可,與其同元軍拼命不如趁明軍后撤讓出路來的機會,回遼東去……”
“此計可行,讓元、明這對冤家自己打去,打得越慘越好……”
在一片反對聲中,多爾袞堅持己見。
“諸位以為元軍知曉中原情況嗎?他們知道明軍是由朱棣率領的嗎?還有那支突然出現的大明北伐軍,諸位以為那大明北伐軍是何人率領?”自從知曉了明軍的來歷之后,對于突然出現的大明北伐軍多爾袞一改先前輕視的態度。
諸王雖不知,大明北征次數不少,但多是征討漠北的大元殘存勢力,稱得上是北伐的有且只有一支,即徐達、常遇春所率領的北伐軍。
既然朱棣都出現了,諸王的思維也順勢打開了。
“依攝政王的意思,那北伐軍是徐達所率領那支?”
多爾袞其實也沒有得到確定消息,但他能確定的是那支北伐軍的統帥絕不是泛泛之輩。
“多鐸在南京大敗,以多鐸的能力,絕非泛泛之輩能敵。”
諸王仍有疑慮:“大明歷史上率軍征討漠北者不止徐達一人,如今天地混亂,來者是藍玉也說不定。”
多爾袞笑道:“若是藍玉就好了,諸位想想若是你帶領一支大軍到了后世,知曉了自己被剝皮實草的結局,第一個反應會是什么?”
諸王不假思索道:“肯定是揮軍南下先滅了大明!”
“既然如此,那領軍之人定然不會是藍玉之類不得善終的人,而我們已經確定了朱棣的身份,朱棣南下與之匯合,說明此人定然得到了其信任,能得朱棣信任的人又能率軍北伐的人諸位覺得能有幾人。”
“可終究是猜測,就算那人是徐達與攻打元軍有什么關系?”諸王問道。
“大有關系,草原上講究弱肉強食,若讓元軍吃痛令其不敢小瞧我等,再告訴元軍此刻南面的明軍是由徐達等人所率領,其必然驚慌?!倍酄栃柪^續說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屆時再提出聯合的請求,元帝再傻也不會傻到,知曉連我大清都打不過,還會幻想打贏將我大清逼到絕路的大明了。”
“還是不如回遼東來得穩妥?!贝铺岢霎愖h。
多爾袞駁斥道:“回遼東,說得簡單可城中多是老弱,怕是走到一半就得受到明軍襲擊,屆時才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攝政王說得簡單,要是萬一敗了,元軍長驅直入豈不是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代善面帶不悅。
多爾袞知道會有此一問,所以早早做好了準備:“本王此前派出的數個使者多是通曉軍事之人,從他們探查到的消息來看,元軍雖有近十萬之眾,可其兵馬卻是由許多部落組合而成,各部心思不一乃至號令不齊,前頭部落的兵馬入了關,后頭的還在草原悠閑放馬。”
“其前鋒不過萬余人,而阿濟格加上岳樂所部有十余萬,優勢在我?!?
多爾袞令人拿來輿圖,根據地形講起了自己的打算:“從古北口到密云一線皆為山嶺,元軍急于求勝,因此一路狂奔,只需選拔一部八旗精銳在此埋伏,定能打元軍一個措手不及?!?
“諸位,退無可退,唯有以戰開路!”
諸王皆是戰將,見多爾袞布置得有理有據,也不再出言反對。
“既然攝政王都安排好了,那便搏上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