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家長: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越早開始越好
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心扉是向爸爸媽媽敞開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比較大。因此,此時爸爸媽媽幫助孩子學好語文、教孩子寫好作文,具有很大的施展拳腳的空間。
培養(yǎng)孩子寫作的興趣,少嘮叨多陪伴
寫好作文,孩子需要調(diào)度各種能力,精選素材、謀篇布局、考慮詳略等。這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對于小學生來說,寫出質(zhì)量上乘的作文確實比較難。幾百字的作文寫起來并不輕松,孩子需要靜心和耐心,因此大部分孩子會害怕和抵觸寫作文。
爸爸媽媽必須有智慧,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為寫作文焦慮的時候,一味批評孩子,嘮叨孩子沒有用心學習,不肯動腦筋。其實,嘮叨對于孩子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孩子因為覺得難,所以才焦慮,才不愿意寫。當孩子出現(xiàn)寫作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把手上的家務活和工作暫時放一放,和孩子一起找找素材和范文,研究寫法,交流討論一番。父母少嘮叨多陪伴,必要時寬慰,在孩子受挫時耐心疏導,能減輕焦慮等負面情緒帶來的心浮氣躁和恐懼,幫助孩子寫好作文。
少“命令”,多給孩子感受美好的機會
許多教育類書籍以及老師會鼓勵學生多觀察。爸爸媽媽也常常被教育,要多帶孩子出去旅游,要養(yǎng)小動物,要種植物,這樣才能讓孩子寫作文的時候有素材??墒乾F(xiàn)實呢?雖然孩子們的生活已經(jīng)豐富多彩,很多家庭養(yǎng)了寵物,爸爸媽媽每個周末或每個假期都帶孩子出去旅游,但是孩子們寫起作文來依然叫苦不迭,不知道寫什么或是抱怨不會寫,遲遲不想動筆。
“你好好觀察這些花,好好觀察這些小魚,不然寫起作文來又‘嗷嗷叫’!”爸爸媽媽常常這么對孩子說。其實,這樣的觀察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意義并不大。大部分孩子(其實大部分成年人也是如此)很難在觀察一群魚在水中游弋的時候,腦子里能想到“它們是一群水中的蝴蝶”這樣的比喻。孩子寫作文時都愛用的描寫句大部分來自閱讀。通過閱讀他人的精彩句子,產(chǎn)生了審美與共鳴,從而獲得了記憶。對孩子來說,優(yōu)美、精彩的語句來自學習,而不是來自那些純粹的觀察。
那么,旅游、養(yǎng)寵物的過程或者說孩子的親身經(jīng)歷對寫作文來說,其意義和價值何在呢?其實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孩子的感受!旅游中哪個見聞最讓孩子記憶深刻?哪個經(jīng)歷讓他們覺得可以寫一寫?答案是“那種有特別感受的見聞經(jīng)歷”!

暢談生活小事,激起孩子的表達沖動
對于任何寫作者來說,沖動、興趣是促成寫作的最大原因。因此,爸爸媽媽帶孩子出去旅游的時候,遇到一些情景,要和孩子交流,讓他們用心體會感動、驚訝、歡愉、肅穆、敬畏等情感。這樣的感受與體會會讓孩子對事件與景象留有深刻的記憶。有了深刻的感受,才有寫作的沖動和激情,孩子們在寫作的時候才會努力思考,設法克服困難。
所以說,在旅游過程中,在生活中那些高光時刻,多和孩子交流吧。爸爸媽媽要率先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感受,然后積極引導孩子去分享自己的感受。
11歲前養(yǎng)成3個好習慣,孩子寫作不發(fā)愁
葉圣陶先生把語文能力具體描述為聽、說、讀、寫的能力。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這4種能力要在11歲之前培養(yǎng)獲得。如果一個人在11歲前能夠獲得較好的讀寫能力啟蒙,那伴隨著閱讀興趣的增長,他的讀寫能力將會不斷得到發(fā)展(這種發(fā)展也是比較輕松、高效的)。因此,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如何學好語文呢?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重點是什么呢?不少人認為就是掌握字、詞、句、章等基礎的識記知識,其他的靠天賦。但事實并非如此。語文能力完全可以通過合理的學習、規(guī)范的訓練而獲得大幅度的提高。從嬰幼兒期到小學階段是語文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所以爸爸媽媽務必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做好以下幾點。
愛閱讀自然愛寫作
閱讀是培養(yǎng)孩子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國心理學家克拉森的實驗研究表明,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遠遠大于機械的寫作訓練。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大多特別喜歡看課外書。通過大量的閱讀,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積累——詞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認知的積累等。有了這些積累,孩子在進行寫作時,常常能有突出的構思、巧妙的用詞、超出同齡孩子的觀點表達等。
寫日記最能養(yǎng)成寫作力
日記能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煉孩子的意志力,幫助孩子積累作文素材。寫日記的好處遠遠超過家長的預期。
培養(yǎng)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加。內(nèi)容也不拘一格,什么都可以寫:想象的、現(xiàn)實的,國內(nèi)的、國外的,天文地理、大事小情等。爭取做到有聞必記,有為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但一定不能出現(xiàn)“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現(xiàn)象,哪怕每天只有一兩句也要寫上,寫得荒誕一點、不合常理也行,但必須寫下去,目的是養(yǎng)成用文字表達思想的習慣。日記寫得多了,孩子筆頭就流暢了,內(nèi)心也不再會抗拒用文字來表達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寫日記練習寫段落。一篇短日記就是一個段落,嚴格按照結構來寫,天長日久,手法就嫻熟了。篇幅較長的日記可以寫兩三個段落,那效果就更好了。
愛說慢慢就會愛寫
有些孩子學習不是特別積極,在大人看來有些懶散,從不愛寫日記,在大人的鼓勵下能嘗試一兩天,但堅持不下去——對待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也不要灰心,可以在日常對話中引導孩子。寫作是說話的延續(xù),這要求孩子在和爸爸媽媽聊天的時候,按照上述的段落結構來闡述觀點、分享心情、陳述現(xiàn)象等。聊天不費力,可頻繁進行,所以能起到很好的練習效果。在日常交流中,爸爸媽媽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如此訓練,反復多次后,孩子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表達習慣,不僅寫作文輕松快捷有章法,長大后在工作單位里日常即興發(fā)言、在關鍵崗位上向領導匯報工作時也有章法,能輕松駕馭需要口語表達的相關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