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產能與成本
- 當書中女主角降臨現實
- 塵埃與我
- 2361字
- 2024-11-03 21:34:17
繼神顏霜的成品,在實驗室復現后。
很快的,第一條神顏霜的生產線設備,也在兩天后安裝調試完成。
三天后,在企業綠燈的加持下,神顏霜的生產許可證終于辦理下來。
當天下午四點半,隨著在備齊原材料,拉電開閘,開始了神顏霜的第一次試生產。
11月27號,下午兩點,陽光射穿云膜,將自己的金黃與滾蕩,灑落向了陽城西澤區的一處產業園。
一輛問界M9停靠在楓葉崗產業園12號工廠的大門前。
韓洲下車后,抬頭看了眼。
只見原本工廠的牌匾,已被取了下來,現在換成了‘藍色火炬科技公司1號工廠’的字樣。
在張浩陽的陪同下,快步邁入工廠內部,穿過一條筆直的柏油路,走進了一處生產車間的消毒區,佩戴上專業的防護器具,往前穿過緩沖區的一扇防護門,這才進入了生產區域內部。
此時,生產區域內部充斥著嘈雜的機器轟鳴聲。
在張浩陽的帶領下,韓洲很快將整個區域都逛了一遍。
區域內有多個生產車間,主要分為原料間,制作間,半成品儲存間,灌裝間,包裝間,消毒間和檢驗間等。
整整兩萬平的廠房,面積挺大,一條神顏霜的生產線,倒是占不滿,如之前張浩陽所說過的那樣,大概還能再鋪設四條生產線。
“第一批神顏霜什么時候才能下線?”韓洲立在灌裝間里,邊看著一臺全自動化的液體灌裝機,便詢問道。
“還得再等兩個多小時。”
張浩陽看了眼時間,說道:“按照您之前給的生產流程,每生產一批合格的神顏霜,從原材料投放到最終完成樣品抽檢,至少要一天時間。我們是從昨天下午四點半開始生產的,要到今天下午四點半才能正式下線第一批。”
說著他又補充道:“目前來看的話,主要是原材料的分離和提純,以及那種活性藥物分子的合成比較費時間,因為反應工序太多了點。好在是這些工序都不涉及物理發酵,通過化學與電力催化就可以完成,不然,時間還得翻上好幾倍。”
韓洲微微頷首,看了眼一旁正在盯守設備的兩名操作員,又問:
“這一條生產線,目前總共需要用到多少人工?”
張浩陽道:“目前來看,如果是嚴格按照八小時制度執行,進行三班倒,每條生產線需要35人到40人就夠了。”
之前幻想市場給的那份設備采購方案里,大部分的生產設備,都是一系列高精度、高自動化的設備。
雖然一條高度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大部分的工作都能由機械設備和自動化系統完成,但仍有一些環節需要人工的參與和監控。
比如原料的準備與投放,設備的監控與維護,產品質量的檢測與控制,包裝與裝箱,生產線的管理與協調,以及車間內的清潔人員。
張浩陽繼續道:“不過,除了以上的人員,額外的倉儲人員、運輸人員、原材料采購人員,都是不可或缺的,算下來,要想維持一條生產線正常運轉,大概需要50人左右吧。”
“那倒是還行,需要的人手不算太多。”韓洲點了點頭。
張浩陽感慨道:“現在全自動化的設備,已經在各行各業都普及了。幾乎可以預見的是,等未來機器人技術更加成熟,可以完成基本的檢修以后,一座工廠里,怕是連一個人類都不需要也能維持正常運轉了。”
這對公司老總們來說,自然是好事。
但對那些純靠出賣體力與時間生存的普通工人來說,卻是在砸碎他們的飯碗。
然而又有什么辦法呢?
總不能不讓技術發展,支持人類文明倒退回石器時代吧?
在一些大局面前,在時代進步的車輪之下,總有一部分人是要成為犧牲品。
能做的,要么躺平等死,要么緊跟時代步伐,不讓自己被淘汰。
……
晚上八點,夜風微涼。
生產廠房隔壁,一座辦公樓三樓的一間會議室里,坐了四人。
韓洲以公司總經理的身份,坐在會議桌的主位上。
坐在他左邊的一人,是已經被他提拔為公司副總的張浩陽。
坐在他右邊兩人,都是前陣子新招聘的員工,一人叫做蔡程安,是公司市場部的經理。一人叫做于濤,是公司生產部門的經理
一個多小時前,隔壁廠房內終于完成了第一批神顏霜的生產制造、封裝貼標與抽樣檢測。
會議室里,此時燈光明亮。
韓洲坐在會議桌的主位上,認真聽著于濤匯報數據。
“……從剛剛下線的第一批神顏霜的生產數據來看,最終可以用于灌裝的乳霜,大概有1000升。以100ml神顏霜的乳霜為一個標準瓶,咱們工廠的這條生產線,日產能約莫為1萬瓶。”
于濤因為有過管理工廠的履歷,并且經驗豐富,所以他現在不僅是公司生產部門的經理,也兼任著楓葉崗1號工廠的廠長。
前幾天的設備安裝和調試,以及原材料的采購,還有工人的招聘,都是張浩陽下了任務,由于濤來負責組織和執行,干得就很不錯。
韓洲問:“成本如何?”
于濤翻看了下面前的筆記本,回道:
“成本的話……首先是原材料,從剛才出爐的生產數據來看,每100ml神顏霜的原材料成本在15元左右,其中主要包含了產品原料和輔料以及包裝耗材。”
“當然,除了原材料成本外,人工、電費、水費、設備與工廠的投資費用等,都要算在其中。”
“我這邊大致估算了下,按照日產1萬瓶神顏霜的標準,如果生產周期為一年的話,平均每瓶神顏霜的出廠成本在75元到80元之間。”
“但如果把生產周期拉長到十年的話,平均每瓶神顏霜的出廠成本,則能被壓低到30元以內。”
韓洲聽得若有所思,轉頭看向蔡程安:
“蔡經理你是市場部的,這幾天應該也做過好些調研了吧,你覺得,咱們這款神顏霜的售價,應該定在多少合適?”
蔡程安回道:
“這兩天我確實做過不少調查,像是在淘寶、京東和抖音上賣得比較火爆的面霜,他們每100ml的零售價在120元到3000元之間,其中歐萊雅和雅詩蘭黛等大牌護膚品的面霜零售價格,每100ml則基本都在700元以上。”
“當然,現在市面上也有每100ml四五千元,甚至是每100ml上萬元的面霜,不過都是些小眾產品,銷量并不樂觀。”
蔡程安頓了頓,接著說:
“而咱們公司的這款神顏霜,療效和實用性都沒得說。三個多小時前下線的第一批產品,根據剛才的測試報告顯示,與賀主任那邊實驗室合成出來的實驗品,在效果上幾乎沒有初入。”
“在美白、祛斑、祛疤、祛痘、收縮毛孔、改善肌膚環境等領域,全方位碾壓和吊打包括歐萊雅和雅詩蘭黛在內的所有面霜產品。”
“這樣的產品,就算每100ml售價數千元,甚至數萬元,我想也有一些明星和不缺錢的富豪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