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約戰 車陣 樹林
- 漢末:我袁家怎么會輸
- 佳時辰光
- 2096字
- 2024-09-26 10:55:08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不顧自己的才能,強行為之,其后果就如同孫權一般,在合肥進退失據,指揮混亂,給后人留下孫十萬的笑柄。
夜晚,當田楷安排騎卒,準備繼續往袁軍營寨外叫罵的時候,忽有哨騎來報,一名使者在城外求見。
辛毗是辛評之弟,其兄辛評追隨袁譚進攻平原,辛毗與兄同行,今日袁譚需要一名使者代替他與田楷相見,既然使者代表的是袁譚,就不可能隨意從軍隊里抽調一人,一旦鬧出什么笑話,丟臉的可是袁譚。
袁譚于是點了辛毗為使。
有道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又何況這只是諸侯之間的戰爭。
辛毗此行,不是為了勸降,而是邀戰,田楷也不需要殺死辛毗向公孫瓚表忠心,自然也不會輕易背上殺害使者的污名。
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辛毗在面對田楷時,毫無懼色,反而指責他對子罵父,甚是無禮。
田楷同樣是士族出身,當然知道自己為了激袁譚出營,確實口無遮攔,但如今辛毗前來邀戰,可見自己的激將法還是有效果的。
“兩軍交戰,自當無所不用其極,豈可效仿宋襄公之迂腐?!?
田楷知道,自己氣勢上不能輸,于是將不肯對楚軍半渡而擊的宋襄公搬了出來,告訴辛毗,時代早就變了,現在又不是春秋時期,就連打仗都要符合禮法。
辛毗冷笑道:
“明日決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田公可別高興得太早。
“今日田公辱及我家主公,三軍將士無不為之憤慨,屆時眾志成城,必可摧枯拉朽!”
田楷聞言竊喜:憤慨得好呀,待袁譚被怒火沖昏頭腦,自亂陣腳,我便可輕易破之。
但表面上,田楷卻不動聲色,他哼道:
“多說無益,你回去告訴袁譚,明日我便出城,與他擺齊兵馬,戰于郊野?!?
會戰地點距離袁軍大營不遠,僅五里地,距離平原城則足有十五里,由袁譚所定,辛毗寸步不讓。
田楷以為袁譚未戰先怯,計劃一旦局勢不妙,便可退回軍營。
他心中冷笑,五里地,足夠自己追殺得袁軍血流成河。
田楷對袁譚也越發輕視。
辛毗幸不辱命,回到袁營時,已是后半夜,袁譚還未入睡,仍在等著他的消息。
當辛毗在辛評、郭圖的陪同下,來到袁譚的帥帳,見到本應該在鄴城的張郃,不由得大吃一驚。
“張校尉,你何時來的軍中?”
辛評笑道:
“佐治,張校尉一路與我等同行,所謂調去鄴城,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辛毗這才知道,原來是自己被蒙在了鼓里,別看他此前在田楷面前說得信心滿滿,但袁譚畢竟是初次上戰場,他的能力究竟怎么樣,大家心里都沒底。
而張郃早年參與平定黃巾起義,又隨袁紹與公孫瓚交戰,履立戰功,有這樣的功勛宿將隱藏在軍中,肯定要比袁譚這樣乳臭未干的年輕人更能讓人安心。
有這種想法的并非辛毗一人。
翌日,袁軍在用過早飯后在營中集結,當張郃出現在將士們面前時,五千將士,尤其是原屬于張郃的兩千部眾,無不為此振臂歡呼。
有道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袁譚固然出身高貴,但他的能力并未經受戰爭的檢驗,將士們難免懷疑他能否帶領大家戰勝田楷。
至于張郃,他早就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當然能夠輕而易舉的獲得將士們的支持。
此情此景,張郃無心享受將士們的歡呼,他擔憂的看向袁譚,唯恐自己因此遭受猜忌。
與袁譚朝夕相處這么長時間,他其實也知道袁譚絕非不能容人的雄猜之輩,只不過這種事情實在太敏感,由不得他不多想。
張郃身側,袁譚面帶笑容,輕聲道:
“只有軟弱無能的君主,才會忌恨自己的部將,袁某如今威信未立,但終有一日,能比儁乂更得將士擁護。”
張郃聞言,這才放寬了心。
隨著張郃一聲令下,三千五百步卒魚貫出營,袁譚在營中留下了一千步卒,五百騎兵,并未傾巢出動,而這一千步卒,則交由辛評指揮,用以守衛營寨。
至于五百騎兵,則隨時支援張郃,當然,必要的時候,留在軍營里的一千步卒也可以作為后備,投入到戰場。
平原縣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城池周邊地形廣闊平坦,適于騎兵作戰,決戰地就是這樣一片廣袤的平原,否則田楷也不會放棄守城,而與袁譚野戰。
張郃領軍至決戰地,此時,田楷尚未趕到戰場,他距離決戰地有十五里,雖然麾下多是騎兵,但也不愿意浪費戰馬的體力,因此麾下將士都是牽馬步行,趕赴戰場。
田楷可謂是傾巢而出,只留了五百步卒守城,其余六千五百人中,有三千騎卒,剩余皆為步卒,面對袁譚的五百騎兵,田楷毫無疑問的占據了騎兵優勢。
當田楷抵達戰場,眺望敵陣,不禁皺眉道:
“看來那袁譚也并非酒囊飯袋?!?
只見袁軍結方陣,四面布置有車輛,應該是用來運輸輜重、甲仗的,如今都被拉了出來,用以阻擋騎兵的沖鋒。
袁軍陣型嚴整,頃刻間,田楷還真的找不出破綻。
但他并沒有急著退走,自己占據騎兵優勢,打不過,總能跑,料定袁譚不敢追擊,哪能未戰先退,這不是白白墮了軍中士氣嗎。
“全軍稍作休整,待我號令!”
田楷高聲喊道。
袁軍既然做出了防守的姿態,而田楷麾下的將士走了十五里路,當然不會急于發動進攻,同時,由于兩軍保持著距離,田楷也不怕袁軍趁機來攻。
一旦袁軍在本方休整的時候走出車陣,殺奔而來,必然難以保持陣型,田楷便會讓將士們上馬作戰,甚至可以詐敗,引誘袁軍追擊過深。
但張郃并沒有犯這種錯誤,既然敵軍休整,他便也讓將士們原地休息,仿佛是打定主意,要縮龜殼里。
人的肉眼,在平原上大約能看到9-10里,戰場距離營寨僅五里,袁譚與郭圖、辛評站立在哨塔上倒也隱約能夠看清楚雙方的態勢。
不同于郭圖、辛評的注意力放在了田楷的騎兵身上,袁譚卻是看向了距離袁軍車陣不遠處的那片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