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直達天聽
- 紅樓從錦衣衛(wèi)開始
- 飛花逐葉
- 2106字
- 2025-05-19 00:03:00
南京鎮(zhèn)守太監(jiān)楊誠,正坐庭院搖椅上曬太陽,在他身后是稟事的宦官。
楊誠今年三十多歲,或因身居高位之故,即便眼下半躺著也自帶威儀,讓身側(cè)的宦官恭敬無比。
“所以……人已進了府衙?”
“正是?!?
“那你就去傳我的話,就說此事重大,萬不可隨意處置,請梁大人細細斟酌?!?
“是!”
待這宦官退下,在場另一名宦官方道:“公公,朝中彈劾洶然,那趙雄卻只是免職,如今由王承接替,可見太上皇心意之堅,咱們……怕是也得慎重?!?
這種時候能說這種話的人,那必然是楊誠的絕對心腹。
楊誠笑道:“又不是要逼梁緒審案,只需他這巡撫上一道奏疏,把林家丫頭上告事講明,呈請朝廷處置便可以了。”
“當(dāng)日本是隨意布子,沒想到這林家丫頭,竟有如此堅韌不拔之志。”
面露笑容,楊誠徐徐道:“本朝以孝治天下,只憑她這為父請命,不避艱險的孝心……林家案子無論結(jié)局如何,她自己已可高枕無憂?!?
一側(cè)宦官附和道;“既有當(dāng)世緹縈,便有仁圣之君。”
點了點頭,楊誠嘆道:“她這條活路,是靠自己踩出來的?!?
“若無公公指點,她哪有這般造化,公公便是她的大恩人?!?
楊誠笑了笑,漫不經(jīng)心道:“若說大恩人,該是那叫鄭……”
“鄭陽?!?
“對,就是這個人,他的來路摸清楚了?”
“查清楚了,此人是東城千戶所校尉,其父名叫鄭全,兩年前大病一場身體不太好,便把軍籍傳給了兒子?!?
“底子很干凈?”楊誠又問。
“據(jù)說此人一心練武,想來沒有什么牽扯?!?
“遇著這種事,此人能趟出一條血路,是個人才?!?
一旁宦官遂笑道:“公公若起愛才之心,何不將其調(diào)入東廠。”
楊誠笑道:“為何要往東廠調(diào)?”
“公公此番運籌帷幄,可算是立下了大功,回京之后入司禮監(jiān),兼管東廠豈非順理成章?!?
楊誠嘆了口氣:“連你也覺得,我該回京了?”
“陛下身邊缺人,相較于南京,京城更為重要?!?
“入司禮監(jiān)沒那么容易,這些話不可再亂說。”
“東廠從不在北鎮(zhèn)撫司調(diào)人,何況此人牽扯這么大的干系,和他走太近未必是好事?!?
“公公,因這鄭陽攪出是非,以致太上皇落了顏面,您說此人……福禍如何?”
這個問題提得好,楊誠再三思索后,答道:“說不準?!?
接著楊誠又道:“明面上他無罪,犯的卻是死罪,好在他是個小人物,未必能入太上皇的眼。”
“比起他,我這幕后主使,才是太上皇的眼中釘?!?
“你剛才說我要入司禮監(jiān),其實明天入鬼門關(guān),也未可知啊!”
楊誠在金陵干的事,攪得朝堂上不得安寧,讓太上皇失了顏面,這確實夠得上死罪。
即便明面上他跟這些事無關(guān),可只要太上皇不顧顏面殺他立威,他這旁人所謂的大人物,就只是皇家隨意宰割的家奴。
簡單來說,楊誠的情況和鄭陽類似,甚至危險性還大些。
這邊楊誠感慨自身時運,而另一頭以副都御使巡撫金陵的梁緒,已經(jīng)看完了黛玉書寫的訴狀。
他是巡撫,金陵一地的最高長官,發(fā)生在揚州的事情,他基本都已知曉。
當(dāng)然,發(fā)生在應(yīng)天的林家女告官之事,前兩天他已有所耳聞,且知此事已然傳開了。
而他更明白的是,此事在朝堂上攪動了多大的風(fēng)雨,并不僅僅是巡查貪腐的案子。
其實到現(xiàn)在,知道事情的人都以為,是因沒滿足太上皇提款要求,林如海才會遭此一劫。
林如海奏本所提“歸政”之事,到現(xiàn)在都還未傳揚開,所以梁緒和其他人一樣,對情況的認識并不完整。
從個人傾向來說,對太上皇過度寵溺皇長孫,梁緒和大多數(shù)官員一樣深惡痛絕。
所以對林家的案子,他心里是想著鬧大,到時候朝堂上就更熱鬧了,也讓太上皇好收斂一些。
這樣說似乎不合為臣之道,可為了天下太平統(tǒng)序安定,梁緒有此心思實屬正常。
簡單來說,太上皇這幾年的過分舉動,在官員中已失了人心。
可話說回來了,無論心中偏向如何,插手案子等同挑戰(zhàn)太上皇權(quán)威,此事要不要做便需梁緒深思。
他幾乎可以肯定,一旦自己接下此案,太上皇必會降下雷霆之怒,他副都御使的位置都可能丟。
或許等皇帝掌權(quán),他會有起復(fù)的機會,可到時朝廷里會有他位置嗎?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稟告:“大人,楊公公派人來了?!?
楊誠什么底細,今日扮演什么角色,梁緒自是一清二楚。
甚至對方派人來做什么,梁緒也猜了個七七八八。
楊誠的面子還是要給,于是梁緒便讓人叫宦官進來。
二人一番客套后,梁緒方問宦官來意,后者便將楊誠之意告知。
“梁大人,楊公公的意思是,此案您無需審理,只將其上報于朝廷,就盡到為政之仁心了?!?
“如此難逢之奇案,如此難得之孝心,朝廷自會有公斷。”
如果只是如實上報,而不插手具體案情,這樣的話壓力就小多了。
如實上報風(fēng)險不大,能得士林夸贊皇帝看重,看起來就值得賭一把了。
“此事……我還需細細斟酌?!?
這是梁緒的回話,他不是楊誠的下屬,自然不會當(dāng)場答復(fù)。
待著宦官離開,侍奉梁緒的書辦便出言提醒,是否需要先見林家女一面。
梁緒再三思索后,才點頭應(yīng)了此事,但卻為非正式的見面,而不是過所謂的過堂問案。
再說另一邊,得到召見的黛玉,從絕望中爬了出來,臉上欣喜溢于言表。
“鄭大哥,我們……我們成功了?!?
相比于黛玉,鄭陽卻沒那么樂觀,但還是笑著說道:“等會兒好好回話,且不可大意了。”
“是……我明白,我明白。”黛玉連連點頭。
隨后她被帶離,鄭陽便只能在房里等著。
能不能洗白,就看接下來了。
即便洗白自身扳倒趙雄,對鄭陽來說事情都還沒完。
姓趙的是為太上皇受過,只要他不死就可能東山再起,對鄭陽來說還是麻煩。
扳倒趙雄只是第一步……鄭陽心中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