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慎行不慌不忙道:“草民之所以能活著討飯來到這里,全仰仗陛下。
如果沒有陛下驅逐北元余孽,收復河山,各地依舊是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易子而食更是普遍現象。
那草民就算再怎么討飯,也是無飯可討的,又如何能活著來到應天府?
而陛下當時討飯,是在易子而食的情況下活下來的,如此艱難都能活下來,那絕非人力可為,而是天命所歸。”
朱標和徐達聽到這番話,都懵了。
這是一個十歲孩子能拍出來的馬屁?
非但把自己能活下來的原因歸功于朱元璋,更是間接說出了建元洪武后,各地不再是民不聊生的慘狀,和先前的北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朱元璋也不例外。
“你可愿留在東宮?”
可能是因為相似的討飯經歷,朱元璋對藍慎行多了些同情,他深知討飯的不易以及百姓的艱難。
“草民愿意。”
藍慎行現在才十歲,先不說常氏和藍玉讓不讓他離開應天,就算讓,他這個年紀又怎么活下來?
還是先等長大再說吧。
大不了,朱標一死,或者死的前幾年,自己再找機會跑路唄。
那時,他囤的錢,應該也夠瀟灑一輩子了吧?
朱元璋看向朱標,“標兒,以后這娃你多上心,送他和老四他們一塊兒讀書吧。”
朱標點頭。
藍慎行心中已經樂開花了。
他滿腦子都在想,如何在‘安全期’內,搞到更多的錢。
但徐達卻看到了另一面。
朱元璋把藍慎行安排在東宮,這代表后者已經成為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了。
自去年七月,常遇春死后,其軍中的人脈一直空著。
無論是徐達也好,湯和等人也罷,都沒人敢主動去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原因無非以下兩點。
一,常遇春雖已不在,但人家兒子常茂還活著,盡管常茂不是嫡子,但終究是兒子。
二,朱元璋一直在糾結,究竟讓誰來接手這層人脈。
在朱元璋下決定之前,誰碰這人脈,就等于觸碰逆鱗。
但此時此刻,朱元璋已經做出了抉擇。
……
朱標帶著藍慎行回了東宮,徐達也離開了。
朱元璋有些餓了,但吃了這么多年的山珍海味,他還是最喜歡吃馬秀英做的家鄉菜。
他是個懷舊的人,也是個仁慈的人。
起碼他自己是這么認為的。
馬皇后已經備好了菜肴,朱元璋大快朵頤,吃的那叫一個舒坦。
這些飯菜對于應天府的百官來說,就是很普通的家常便飯。
但對于他朱元璋來說,那可是金不換。
哪怕是徐達和湯和等人,都很難吃到這頓飯。
不過,他們也不想吃這頓飯,因為他們明白,等他們能吃到的時候,那準是他朱重八又碰到麻煩事了。
“妹子,藍玉還有個兒子你知道嗎?”
酒足飯飽后,兩人開始嘮起家常。
但聊著聊著,味就開始變了,家常味沒了,變得一股子政味兒。
朱元璋跟馬皇后聊天就是這樣,一開始先以家常的方式打開話題,隨后再慢慢偏移方向。
他也沒辦法。
畢竟后宮不得干政是他自己立的規矩。
但有些事情,不跟馬皇后商量,他又能跟誰說呢?
常遇春活著的時候,朱元璋還能聽到些真心話,但自從前者班師柳河川,因卸甲風暴疾而卒后,他再也聽不到真實的聲音了。
自從他當了皇帝,徐達變了,湯和也變了,李善長、李文忠等人,甚至就連劉伯溫對他的態度都不一樣了。
唯獨只有馬皇后,還是以前的那個妹子。
朱元璋把對藍慎行的安排說了一遍。
馬皇后看了一眼‘又當又立’的朱元璋,也不揭穿他。
其他官員又當又立,出爾反爾,那得獲罪。
但皇帝嘛,總得有個特權不是?
“重八,伯仁是不在了,但人家兒子還在呢。況且,你都已經做決定了,還跟我說這些干嘛?”
“咱只是覺得常茂還年幼,接不了這重擔,不行就先讓藍玉接著,等常茂再大一些,讓藍玉再把班底交給他。”
“那合著人家藍玉出人又出力,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妹子你的意思是?”
“再觀察觀察,看看常茂的能力如何,省的到時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藍府。
藍玉的府邸并不大,因為他目前的官職并不高。
盡管在戰場廝殺中他算個猛人,但明初的猛人實在太多了,他很難出頭。
原本,他是有機會出頭的。
奈何他的后臺,也就是姐夫常遇春,沒了。
再加上朱元璋在常遇春人脈歸屬一事上,一直都是猶豫不決的態度,所以藍玉的官職也一直停滯不前,尷尬的原地踏步。
故此。
藍玉雖然脾氣爆了一些,但還沒那么狂。
主要是因為現在的他,也沒狂的資本。
東宮的太監來到了藍府,傳達了太子妃的話。
話很簡單:陛下已經發話了,藍慎行以后會留在東宮,由太子和太子妃照看,且會隨皇子們一同讀書。
話傳到了,太監走了。
但藍府的眾人,卻各有各的想法。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因為藍慎行的突然出現,原本屬于藍春的嫡長子地位受到了動搖。
藍春年紀還小,倒是不會多想。
但他的生母,卻難免有些不悅。
不過,她的不悅,也隨著太監的傳話,徹底煙消云散。
她知道藍玉的態度。
藍玉愧對王氏,再加上藍慎行確實是長子,所以在嫡長子一事上,他本就偏向后者。
如今再加上太子和太子妃的‘照看’,朱元璋的默許。
就算是傻子,也知道這是把藍慎行當太子黨培養了。
和未來皇帝身邊的權臣,去爭一個嫡長子?
她可沒那么傻。
……
東宮。
藍慎行躺在塌上,腦中還在琢磨著怎么搞錢。
但激動過后,他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
事情的發展好像有點兒不對勁啊。
自己留在東宮,是可以享受好多年的榮華富貴了,但朱元璋身為皇帝,其所作所為,可都是有目的性的。
也就是說,如今的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朱元璋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在結合歷史進行推測。
藍玉的官職尷尬了很長一段時間,從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被封侯前,可一直都是從三品的大都督府僉事。
長達八年時間,卻沒有得到提升!
是朱元璋不想提拔嗎?
不。
一是常遇春死后,藍玉沒了后臺。
二是朱元璋一直在猶豫,而這一猶豫,便猶豫了整整八年!
那么問題來了。
讓朱元璋不再猶豫,決定重用藍玉的契機是什么?
藍慎行陷入沉思。
很快。
他便想到了一個可能性極高的推測:之所以重用藍玉,是因為常茂讓朱元璋徹底失望了。
藍慎行對常茂的印象只有八個字:奸宿軍婦,及奸父妾。
特別是后四個字。
哪怕是經過現代文化洗禮的藍慎行,都覺得十分炸裂。
“這些,目前應該還未發生。
那是不是說,只要常茂不讓朱元璋失望,那藍玉就不會受到重用?
藍玉不受到重用,我是不是也會被踢出棋局?
那之后的藍玉案,會不會變成常茂案?”
藍慎行心中自語。
想到這里,他暗下決定,等以后見到這個表哥,自己得好好勸勸他。
還有。
自己得抓緊搞錢。
同時把自己吃的白白胖胖,體格強壯一些,等長大后,就立即跑路。
至于什么逍遙二十年再跑路的想法,已經被藍慎行給拋到腦后了。
古時能成為皇帝的人,沒一個省油的燈。
特別是朱元璋這種建元洪武的猛人。
就算他知曉一些歷史,但十個他,也玩不過一個朱元璋。
跟皇帝比政治手段,這就如同跟孔夫子辯論儒家文化一樣,純粹是在找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