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九字方針
- 家父藍玉
- w三紀
- 2020字
- 2024-09-30 00:01:00
洪武八年,太子東宮。
秋,霜降。
夜色如墨,秋風凜冽,細雨綿綿。
估計明天又得降溫了。
藍慎行坐在宮門石階上,雖年僅十五,卻已有接近一米八的身高,可謂是劍眉星目,英武非凡。
這五年時間,他徹底融入到了東宮之中。
跟朱標和常氏的關系也變成了無話不說的一家人。
不過就在他沉浸在親情的喜悅中時,今年三月發(fā)生的一件事,卻又給他敲響了警鐘。
德慶侯廖永忠,因僭用龍鳳等違法之事被賜死!
藍慎行知道,隨著北元不斷被驅逐,朱元璋也開始集權了。
那些該殺的,不該殺的人,也該慢慢清除了。
那些不在計劃中,卻又影響朱元璋施展計劃的人,也該上路了。
藍慎行腦中在飛快轉動著,他在計算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首先是自己跟常氏和朱標的關系。
其次,常氏于洪武七年誕下了太孫朱雄英。
朱元璋對于這個孫子很是喜愛,平日里只要有時間便往東宮跑。
而可能是‘甥舅一家親’的緣故,自朱雄英出生開始,便跟藍慎行親近的很。
朱雄英跟藍慎行的關系,也讓他在朱元璋和馬皇后面前刷了一波不容忽視的存在感,同時也間接拉近了他跟朱元璋的關系。
而對自己不利的一面就是……
他已經(jīng)聽到了消息,再過幾個月,等籌備好了,朱標就要迎娶側妃呂氏。
這讓藍慎行有些頭疼。
因為他聽說過一種說法:常氏就是呂氏害死的,朱雄英也是。
對于這種傳聞他不知真假,也無從判斷。
不過這五年時間,藍慎行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如果想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那就不能讓朱元璋的計劃出現(xiàn)意外。
在這個計劃中,朱標很關鍵。
說白了,朱標不死,那么藍玉作為朱元璋給朱標留的班底,也大概率不會死。
朱標一死,藍玉就算沒犯那么多事,且未飛揚跋扈,但依舊得死!
故此,藍慎行得保朱標,不能讓他出事。
其次。
就算朱標出事,只要朱雄英不死,那藍家依舊有希望。
藍玉之死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廣泛的,便是朱元璋為了給朱允炆鋪路,藍玉必死。
換句話說,只要自己能保得住這兩人中的其中一人,便可算成功逆襲。
想保住朱雄英,首先得保住常氏。
畢竟沒了媽的孩子,在這水深火熱的宮中,不出意外的可能性太小了。
而想保住常氏,自己手中必須得有權力。
那么如何才能讓自己擁有這種如此龐大的權力呢?
嶄露頭角,讓朱元璋重用自己?
藍慎行搖頭。
別開玩笑了,一般的手段,朱元璋短時間內(nèi)也不會給一個人如此大的權力。
畢竟洪武三年的楊憲事件,可給了朱元璋血一般的教訓。
藍慎行雙眸微瞇。
他記得很清楚。
常氏是洪武十一年生下朱允熥后,難產(chǎn)而死。
朱雄英是于洪武十五年初,染病而亡。
同樣,馬皇后也是洪武十五年而死。
而錦衣衛(wèi),卻是在洪武十五年才完善成立的!
那是不是說,若是錦衣衛(wèi)早些成立,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情的發(fā)生?
就算發(fā)生,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從而得到解決?
當然。
最重要的是……
只有錦衣衛(wèi)這個鞏固皇權,監(jiān)察百官,先斬后奏,皇權特許的職位,才最適合藍慎行實施計劃!
一,它不用太高的官職,便可以擁有極大的權力。
二,成功滿足了就算朱元璋想提拔一個人,短時間內(nèi)也不會讓他青云直上的帝王心術。
朱升曾為朱元璋出過平定天下的九字方針: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藍慎行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以及不被夷三族,也給自己想了一個九字方針:保常氏,護雄英,壽朱標。
不過想要落實的話,他需要行一步險棋。
……
奉天殿。
殿內(nèi)除了伺候著的太監(jiān)之外,只有朱元璋和朱標兩人。
朱元璋一邊看著奏折,一邊問道:“標兒,咱給你安排的婚事你可有什么想說的?”
“兒臣并無異議。”
生在皇室,特別是這種開國初期,朱標明白政治婚姻的重要性。
朱元璋笑著問:“那太子妃那邊呢?”
朱標道:“她可以理解父皇的苦心?!?
“太子妃跟伯仁一樣,都能體諒咱的不易啊?!?
雖事過多年,但當朱元璋想起常遇春的時候,依舊感到惋惜。
“兒臣這兒有份奏折,父皇可有時間觀閱?”
朱標從袖口取出一份奏折。
“有什么話不能當面說?還得給咱寫份奏折,這不顯得咱爺倆生分了嗎?”
朱元璋笑著接過奏折,打開觀閱。
隨后。
他猛地站起,重重的將手中奏折拍在桌上。
這突然的一幕,嚇的一旁老太監(jiān)直接跪了下來。
朱標面色凝重,心中暗罵:藍慎行啊藍慎行,你這奏折上,到底寫了什么?
“好!好!好!”
就在朱標心中為藍慎行捏把汗的同時,朱元璋連喊三個‘好’字,龍顏大悅。
一旁的太監(jiān)松了一口氣,用袖口偷偷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標兒,你可真是咱的好太子啊,你能為咱想到這些,咱心甚慰!”
朱元璋神情激動。
“父皇,這上面寫了什么?”
朱標見狀,便可放心的將藍慎行給推出來了。
剛開始他看到朱元璋拍桌子,還以為是朱元璋看到奏折里的內(nèi)容發(fā)怒了。
那時,朱標都準備說里面的東西是自己寫的,從而保下藍慎行。
但如今看來,拍桌子是因為朱元璋太激動了。
“你不知道里面寫了什么?”
朱元璋聞言一怔,但很快便反應了過來,“這奏折不是你寫給咱的?”
“回父皇話,折子上的內(nèi)容,并非兒臣所寫。”
既然是功的話,那朱標就可以放心的讓藍慎行去領了。
朱元璋合上奏折,“那是誰?”
朱標道:“這是慎行托兒臣呈給父皇的?!?
“藍慎行?”
朱元璋有些詫異的瞥了一眼奏折,“看來他在伯溫那學到了不少東西啊,來,標兒你看一下?!?
說罷,他便將折子遞給了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