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4章 控制郢都(改)

都衛軍被分為內城守衛,郢都守衛兩部分,這么重要的軍事力量,自然是被控制在權鄖兩人手中。

掌管500內城守衛的衛尉鄖光,平時都駐扎在內城外的軍營,這次帶著一百多位衛軍來隨同楠嘉參與祭祀,李歸帶著奴隸軍到達后,或死或逃,鄖光本人被俘虜。

2500人郢都守衛平時駐扎在城外的兩座永久性軍營中,都尉權相得知夏首行宮的奴隸暴動,殺了監工,就立馬帶著部隊,前往夏首鎮壓。

到達夏首時,卻只留一片狼藉,奴隸早已沒有蹤影。

斥候來報:“按照足跡,應該是往東面,向云夢澤逃了。”

權相猛的一拍腿:“唉!不好,我命休矣。”

君上和大臣們都在東面祭江呢。

這些該死的奴隸要是驚擾到他們的,他的罪過就大了。

于是下令全軍加速往東面趕。

快要到達祭臺時,前面的斥候來報:“君上和大臣們都被奴軍擒住了。”

權相臉色變得鐵青,一國君臣被一伙暴動的奴隸擒住,簡直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疾步來到軍前,就見這幾個時辰的工夫,奴軍已經以祭臺為中心,將祭祀的木柱做成簡單的防御工事。

不一會,車濤來到軍中,不卑不亢的拱手道:“這些奴隸都是受君上命令,撥亂反正,現在已經捉住了逆臣。

君上說了,都尉也是受命于上,希望你幡然悔悟,忠于君上,過往一概不記,還會賞賜于你。”

權相聽完先是震驚,他怎么也沒想到,奴隸暴動竟然是君上的計謀。

車濤怕他不信,讓他往臺上看,楠費楠行倆位老者都在,鄖瑞和合回,包括太宰都在。

權相確認無疑,眼光閃爍不定,在原地徘徊。

就兩個選擇,打還是投。

要是打,他還不將眼前奴隸放在眼中,視為土雞瓦狗。

但是打完了,各位大臣也都沒了,三輔元氣大傷。

到時以他的資歷,即便能團結起江漢平原的貴族,在后續的權利分配中,也只能服從于三鎮或者三留。

要是不打,他就能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更上一層樓。

而更讓他決定投降的是,只要這支軍隊還在他手中,他依然能控制巴公,執掌大權。

于是對車濤道:“我愿意投降。”

車濤松了口氣,如此回稟楠嘉。

楠嘉笑道:“郢都無憂矣。”

卻不想李歸嚴肅道:“巴公不可掉以輕心,應該在今天就找機會殺了權相!”

楠嘉啞然道:“權相已投,為何要殺他?”

李歸道:“巴公覺得權相是忠心,還是謀私的?”

顯然,楠嘉不相信權相對他有多么忠心。

李歸又道:“要是和權相互換一下,謀私的你會就這么相信巴公會兌現諾言?”

楠嘉搖頭,想到關鍵點:“他肯定不會輕易相信寡人的話,連起碼要寡人立個誓言都沒有。”

沒有讓楠嘉立誓,就是根本不指望楠嘉兌現諾言。

加上他還待在自己的軍中,而不是來覲見他,說明也是個想依仗軍權,效仿聞滑權匄的奸臣。

楠嘉眼中一冷,就起了殺心:“怎么找機會?”

李歸眼珠一轉拱手說出他的計謀。

權相想不到楠嘉直接來到他的軍帳中,大喜過望,直接上前迎接。

果然只看見楠嘉和幾個侍衛,到達一米處,權相彎腰拱手的那一剎那,早有準備的車濤眼爆精光,瞬間拔出楠嘉腰間的長劍,往他的脖子上一劃。

權相先是下意識的露出疑惑的神情,接著感覺到全身的溫度從脖子處流走,連手都捂不住,呃呃兩聲,口中冒出血沫,震驚中帶著不甘,往后退了幾步倒在地上。

在生命的最后幾秒,權想想著怎么會在這時候,被車濤會巴公的佩劍襲殺。

轉瞬間,情勢一變。

其他將校大驚上前。

車濤大吼一聲:“逆臣已死,余者還不跪下臣服!”

權相的脖子血涌如柱,眾將校群龍無首,躊躇不前。

楠嘉控制著住快要跳出胸口的心臟,大喊道:“寡人只誅惡首,余者不究。”

其他侍衛大聲附和:“只誅惡首,余者不究!”

低級貴族到底不像權相一般,敢挾持君主,只能跪下臣服。

楠嘉命車濤先控制這支衛軍,然后和李歸回到郢都。

進城時,郢都的國人士族雖然已經知道城外夏首有奴隸暴動,但是有衛軍前往平暴了,也都沒當回事。

但是沒想到下午奴隸竟然和衛軍一起進城了。

道路上的人群躲入兩旁的商鋪宅門內。

一家酒館中,一位經歷數次動蕩的老士族瞪著眼睛,從門縫中看著這不可理解的一幕,從空氣中嗅到前所未有的的反常氣息,不解道:“這是什么路數?”

其他國人都搖頭。

見一支衛隊過來,立刻緊閉家門,聽見這些人大喊“不得上街,違者殺”的禁令。

隨楠嘉回到巴國的幾十位門客也在館驛中廳聚集,緊張的討論著城中的變化。

“這是怎么回事?”

“聽說是別宮的奴工暴動,都尉前往鎮壓了。但是奴隸怎么打進城內了?”

“哎呀!你也沒仔細看,那些人中也有衛軍士卒。”

“但是奴工怎么會和衛軍混到一起?真是怪哉。”

宋淵做事嚴密,并未將政變的事情告訴太多人。

但是門客中,也有人不確定的猜測道:“會不會是那些闡生所為?”

因為天下諸國中,也只有闡教人士,會驚世駭俗的帶著奴隸暴動,甚至占據一國。

一點撥,其他人都反應過來。

有人驚訝:“宋淵那伙闡生鼓動君上政變?”

一人擔憂不已,跺腳嘆息道:“哎呀,闡教那些狂徒壞我等大事,怎么敢瞞著我等,鼓動君上奪權。

巴國貴族勢大,互相盤根錯節,即便一時奪了郢都,又如何能讓貴族們臣服,這可如何是好。”

眾人都是精挑細選,冒著極大風險跟著楠嘉回國,要成就一番大事業。

此時雖有懼意,但更多的是怨宋淵瞞他們,楠嘉也不信任他們,而不是想著脫離這個旋渦。

正要轉變思想,開始考慮如何為楠嘉出謀劃策時。

一支衛軍將館驛圍了起來,車濤在百忙之中,趕到館驛,一進入中廳就拱手道:“君上請先生們前往中殿,有要事相商。”

眾人對視一眼,懷著各種復雜的心情出了館驛。

在路上詢問車濤,已經確認真是闡教發動的政變,大臣們都已經逃竄,衛軍也被掌控在自己人手中。

現在已經快速的控制了整座城池,將所有士族國人還有官員都限制在家里。

眾門客第一次進入郢都內城大殿,見到重新回到郢都內城中的楠嘉,同樣帶著別樣的心情,坐在北面,宋淵與十幾位闡生在下方。

即便對闡教的所作所為很是不滿,但眾人都是聰明人,知道要是現在和宋淵講各種為什么,就是浪費時間。

如今要緊的是維持住現在的局勢,和處理緊迫的問題。

宋淵見人都到齊了,就朗聲道:“現在的情況是,郢都的士族國人已經都被限制在家里,那些大臣大夫的宅邸,因為其家主大半都參與祭祀了。

一來江邊的消息還沒傳回郢都。

二來沒有家主的指揮。

暫時不敢輕舉妄動,所以郢都大體上被我軍控制下來了。

現在還不是松懈的時候,江邊的消息遲早會泄露。

我已經命人開放武庫,將奴軍武裝起來,在晚上迅速的肅清城中亂黨,徹底掌握郢都!”

語氣中的殺意讓眾人一驚。

一位中年門客思索后問道:“君上能掌握的軍力有多少?”

宋淵回道:“加上你們,能管理和指揮的士子近兩百人,然后有三千衛軍和已經武裝起來的五千奴隸。”

一些門客暗自搖頭。

都想著不過三千衛軍,都不需要三鎮出手,就是江漢貴族也能扭轉局勢。

中年門客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城中親屬,逼迫大臣們和解,歸還一部分權利給君上。

但是看著闡教士子都一臉嚴肅,心中一動又問道:“想必宋先生已經有萬全之策。”

宋淵將一眾門客的反應都看在眼中,現在已經不需要隱瞞,就將后續計劃交代出來。

“控制郢都后,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控制附近鄉邑。

整個江漢有大小貴族共兩百家。”

“這么多?”

看著來自國外的門客不解,車濤向他們解釋緣由。

原來巴國領土廣大,人口眾多,照理說有30到50萬的兵力,規模遠超三晉與齊越。

但是因為歷史和地緣的緣故,優勢成了劣勢。

與三晉,秦越,天府,湘贛都接壤的龐大疆域,意味著外部的軍事壓力來自四面八方,軍事力量的分散與落后,受到變法后的三晉覬覦。

起初巴國吞并楚地后,領土主要分為巴,庸,宛,江漢,淮南淮北六個部分。

巴屬于天府盆地,為巴國貴族的祖地,后將庸地納入統治。

宛,江漢,淮南淮北都是楚國故地。

于是軍事制度上也因地制宜,各有不同。

將巴國全部軍事力量分為三部分,和兩種模式。

三個部分分別是:

防御天府勢力的三留。

防御諸侯國的三鎮(庸地一般由宛地代管)。

以郢都為中心的江漢平原。

兩種模式就是三留三鎮由大貴族代替巴公,無須郢都的命令,能快速的在戰爭來臨時,就做出反應,以少量精兵加上召集各大貴族私兵,進行軍事活動。

而江漢地處腹地,只有郢都的五千衛軍,和數量龐大的貴族私兵。

每當戰爭到來,三留三鎮如果能應付,自然是好事,如果不能應付,郢都才會從江漢調集兵力物力支援。

處于腹地的江漢,常備軍的比例更低,巴公能直接掌握的軍力,甚至不如百年前的楚公。

這也是為了杜絕楚人復國,而在江漢分而治之的策略。

于是江漢平原的人口和土地被劃分的很是分散,地位最高的三輔家族的領民不過萬戶,次一級的二十家大夫領民三千到五千,士族在一千以下。

雖然江漢貴族的軍事力量被分散,但是憑幾千衛軍就想讓兩百家貴族臣服,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柏乡县| 开原市| 马山县| 新密市| 新泰市| 商丘市| 金平| 台中市| 宜兰县| 连城县| 定边县| 南通市| 理塘县| 汤原县| 获嘉县| 和林格尔县| 甘谷县| 平谷区| 辽阳市| 扬中市| 栾川县| 平塘县| 南宫市| 太仆寺旗| 江达县| 广平县| 竹北市| 两当县| 讷河市| 盐津县| 东乡| 报价| 体育| 高雄县| 苗栗县| 弥渡县| 郧西县| 昌邑市| 溧阳市|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