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王府夜宴
- 我本邪修,何必成仙
- 懶訓豬豬
- 2762字
- 2024-09-23 13:06:34
周凌快步出門,迎接豫王。
豫王吩咐隨從留在門口,他只帶著一名侍衛,走進周家。
廳堂,賓主坐落,小憐奉上香茗。
周凌神情恭敬:“小將不知王爺駕到,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豫王笑道:“晚宴后前往兵部處理緊急軍務,忽然想起,將軍晚上受傷了,特前來探望。”
“小傷而已,經言老治療,無甚大礙了。”
這個豫王十七八歲,卻身形挺拔,神色堅毅,目光銳利,讓他暗暗折服。
“將軍年輕有為,乃朝廷的希望,今晚東宮無理取鬧,導致將軍受傷,可恨之極!”
周凌一副感激的樣子:“今晚幸得豫王主持公道,小將感激不盡,以后必定遵循王爺的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豫王面帶笑容,問起周凌家庭情況以及府邸的建造進度,周凌一一作答。
這時,坐在豫王旁邊的侍衛,打了一聲清脆的咳嗽。
周凌早就留意這侍衛了,此人容貌俊美,舉止優雅,即便穿著侍衛著裝,那豐神俊朗的樣子,令人心儀。
他不像其他侍衛那樣,站在主子身后,而是坐在旁邊,雖低眉順眼,不發一言,但這個隨意的舉動,始終令人生疑。
只見他突然手腕一抖,手中的茶杯,劃出一道直線,向周凌飛去。
周凌聽言老說過,豪門大族間會面時,有一種平推茶杯的禮儀,實質上是文斗,展示自身的實力,也考驗對方的實力。
他不敢怠慢,舉起雙手,發出道力,迎向茶杯。
他打算先卸下對方的力道,隨后將茶杯推回。
豈料,對方的力量,強大且綿長,輕易沖破他的道力封鎖,茶杯朝面門飛來。
周凌心里暗暗吃驚,按照規矩,這種禮儀是同等修為的較量,對方的修為明顯比他高,且使出的超過他修為的力量。
臨危不懼,周凌同時運起天道神功和凈心派的功法,以凈心派的功法化解對方的道力,以天道神功聚集自身的全部道力,抵御飛來的茶杯。
凈心派功法快速運行,茶杯的道力被化解了許多,飛到周凌眼前十厘米處,停了下來。
咦?
那侍衛驚異地看了周凌一眼,站了起來,轉身離去。
豫王臉帶歉意:“將軍莫怪,家奴缺失教養,回去定會好好懲罰。”
周凌伸手接過茶杯,放在桌上,道:“無妨。”
他心里清楚,這名侍衛如此膽大妄為,必然極受豫王的寵愛。
古代世家大戶,盛行龍陽之好,豫王少年英雄,有此嗜好也未嘗不可,周凌不以為意。
“小王今晚前來,除了探望將軍外,還有一個邀請。”
“王爺請吩咐!”
“明晚,豫王府將舉行晚宴,小王特意邀請將軍參加。”
“承蒙王爺厚愛,小將必將出席。”
豫王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告辭。
周凌一直送豫王出了門口,他的眼睛在王府護衛隊中尋覓,卻不見那名英俊侍衛的蹤影。
......
豫王府。
勝友如云,高朋滿座。
豫王宋遠,拉著周凌,逐張桌子敬酒。
這些人,大多在朝堂見過周凌,都認識他,周凌卻大多不認識。
當日在朝堂及昭陽宮,他們認識周凌一個人容易,而周凌哪能一下子認識這么多人,甚至不少人連臉孔都毫無印象。
周凌只是覺得,他們當初看待他的眼光,有那么不屑,現在便有那么恭維。
如今,他是衍帝看重的后起之秀,今年“琴瑟相約,慕湖泛月”活動第三份報帖的獲得者,儼然成了新貴,誰敢得罪?
何況,今年的“琴瑟相約,慕湖泛月”活動,有公主和郡主參加,萬一,他被其中一位看中了呢?
自此扶搖直上,一飛沖天。
眾人恭敬地站起來向著周凌敬酒,如眾星拱月。
太多人了,一下子記不過來,周凌只能從他們的衣著分辨,記住一些重要人物,道袍的顏色愈深,修為愈高,身穿朱袍紫袍的,是朝廷三品以上大員。
座中有一位身穿黑色道袍的老者張天師,是豫王的授業恩師,地位尊崇。
朝中不少武將聚集在此,有竟陵侯曹鐘及其兒子曹交、當陽侯鄧園、永豐侯常毅、扶陽侯馬獻等當朝名將。
官員云集,主要是刑部和兵部的大小官員,以及一些宮廷的值守官員。
觥籌交錯,氣氛熱烈。
眾人的恭維,除了他受衍帝看重外,還有對他修煉天賦的敬畏,一段修為擊傷四段修為,石破天驚。
周凌心知,那是取巧,幸運的成分居多,若不是柳陽輕敵,且不知道他晉級了,低估了他的實力,也不會猝不及防而身受重傷。
他謹記著言老的教誨,做人要低調,辦事可張揚,就一直保持著謙遜和氣的姿態。
期間,他也拿著酒杯,在筵席間穿梭,彼此喝酒閑談,加深認識。一晚下來,他收到了許多官員的請帖,皆邀請他到府上做客。
曲終人散。
豫王邀請了張天師、竟陵侯曹鐘、當陽侯鄧園、永豐侯常毅、扶陽侯馬獻、刑部尚書范運、兵部尚書王懋及周凌,到后堂品茶。
周凌見這么多名將大官在列,心里難免惴惴不安。
“在座諸位,對小王而言,或師或友,無需拘謹。周將軍,今后你便是小王的兄弟,富貴同享,患難與共。”
豫王看了看周凌,輕笑說道。
周凌心知這些人是豫王身邊的核心人物,今晚叫他前來,必有要事商議,便躬身行禮,說道:
“能與王爺及諸位長官同列,小將深感榮幸!王爺,有事吩咐即可,小將萬死不辭!”
豫王伸手扶起他,說道:
“今夜邀將軍前來,確有事相求,王尚書,將事情告知周將軍。”
兵部尚書王懋說,大歡王朝的徐州刺史法曾,三月前起兵叛亂,遭大歡王朝的兵馬圍攻,法曾不敵,派遣使者到大衍王朝,請求攜城歸附。
送上口的肥肉,絕無推卻的理由,衍帝立馬召集群臣商議,派人前往增援徐州,并接收地盤。
兵部提議,任命豫王為徐州刺史,都督南北兗、北徐、青、冀、豫、司、霍八州北討諸軍事,統率十萬兵馬,前往徐州納降。
以中書令王盈及尚書令沈月為首的朝廷大員,紛紛反對這個提議。他們認為,遠水難救近火,應任命冀州刺史宋輝為徐州刺史,率領冀州兵馬前去接管徐州。
武將竟陵侯曹鐘、當陽侯鄧園等人認為此舉不妥,冀州地處邊境,抽調兵馬后防守空虛,會招致敵兵偷襲,顧此失彼。
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周凌明白了,豫王想借機立下戰功,培植勢力,為奪位打好基礎,東宮又不傻,當然全力反對。
“冀州刺史宋輝,何許人也?”
周凌初來乍到,對于各地的主要官員,所知不多,遂提出心中疑惑。
豫王說,宋輝是他的九叔,受封鄱王,他的王妃出自江陵丁家,與丁貴嬪、太子的關系非常密切。
徐州納降本是天大的好事,現涉及到太子與二皇子的爭斗,變得復雜起來了。
周凌又問道:“陛下意下如何?”
“陛下未有定奪,明早朝會再議。陛下每遇難事,都會找太常寺卿甄言商議或占卜。言老素來獨來獨往,從不與他人往來,唯周將軍與他交好。”
周凌終于明白了,豫王親自請他參加晚宴,先拉攏他進入圈子,然后以兄弟相稱,目的是要他做說客,讓言老在衍帝前提議豫王出征。
他遲疑了一會,道:“言老素來行事決斷,有他的原則,小將擔心他不聽勸告。”
豫王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周將軍盡力勸說便是,無論成敗,這份情誼,小王記住了!”
“好,小將必盡力而為!只是,小將有一個請求,望王爺答允。”
“自家兄弟,周將軍無需客氣,有事請說。”
“如王爺得償所愿,請帶小將前往徐州,小將愿效犬馬之勞!”
“哈哈,好,小王如能成行,必然如你所愿!”
......
旗山村,周凌祖居。
周凌推開房門,甄言已坐在房中,獨自品茶。
“小凌,回來了?豫王找你,是不是要老夫給衍帝提個建議,讓他出任徐州刺史?”
甄言淡淡說道。
啊?剛剛發生的事情,言老便知道了?
周凌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