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認識你自己(3)
書名: 生命的泉流作者名: 也在水湄本章字數: 2144字更新時間: 2024-09-26 12:59:09
認識你自己,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如果深層剖析,了解自身真正的生命內涵,無疑又增加了難度。它可不是一時興起羅列幾句名言絕句或網絡幾個事實材料就能寫出一篇好文章那么簡單。雖然寫文章同樣有一個形象輪廓與本質內涵聯系的探究過程,有心靈的感悟,有心靈思想配合描寫和判斷的對話過程,但它作為臨時性才思的集中發揮,賦有思維的獨創性,但居間的體驗卻像曇花一現,白駒過隙一樣短促和急遽。一般來說,做這件事和我們初始目的與情景中所持有的心態有關。由于內心強調的是“寫文章”,闡述對照事實行為的一種特定感官上的思想感情與見諦,所以,這個短暫的心理歷程,只能充作一種學習狀態下的體驗與習慣,最多算一次知識的補充,而不是,對照自己觀察自己,有意識地探究和發現自身。更何況,外象的自己雖為內在的自我所驅使,但終究需要一個真實的效果圖,營造一個“獨立、寧靜的心理環境和自由寬松的內心空間地理模式”,更需要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去叩擊心靈的大門。就像通過的思想幽徑一樣,在內心寬廣的天地中,完整塑造一個“真實的現實世界和真實的你自己”。即便如此,這仍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但也是推開真理大門關鍵性的一步。仍需要思想跋涉很長的一段路。
試著在頭腦中打開這個仿真的現實畫面,尋找所有與自身有關的過往事實。
這應用的是一種有關于自己的超級想象。在想象的畫面中聆聽自己在現實中發出的聲音與氣息,活躍的情感與思想,及一切在自身演繹的一個個事實和萌芽的心態以及心理邏輯。追蹤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細微而敏銳的意識,和人性中齷齪與光明濯曜的地方。看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用真誠而不失客觀的慈愛目光,觀察打量那個想象畫面中真實的自己,然后才能透過這些形象輪廓的遮蔽,深入到潛意識里找到他——自我的真身。
它才是你生命全部品質的淵藪。
有人把別人的評價,視為核定自身的一個標準,去想象和關照自身。
有人停留在事物的表層,止步不前。彷徨而無助。
有人喜歡亦趨亦步地模仿別人。在現實中做的從來都不是他自己,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有人被外部眼花繚亂虛無的景致所迷惑,找不到東西南北。迷失徘徊許久。
有人的心,從來都是迷惘的、世俗的、沒有價值的追尋與意義,把世間一切美好的道德情操踩踏在腳下。
種種的人,種種荒誕與詭異的人生氣象,都是一個個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靈魂演繹的結果。
人世的美好,好像被世俗的靈魂賤賣出售了。
我們大家均停留在自我表象的世界里,讓生命變的艱難而痛苦不堪。更生生地把一條寬闊的人生大道,讓自己勾勒的曲折而狹窄,磕磕絆絆,迷迷糊糊。仿若一場真的夢。使自己處在真與假的迷幻里。
就別人對己身的評價而言,做法也是愚蠢至極,有失客觀與公正。因為所有人都介乎于自身的好惡與價值的多重選擇。對另一個人的形象描述遵從的是一種虛設的想象,而不是針對“真實客觀的你自己”。這些重疊的假像,使人常常陷入思維的迷亂。既不好,也不利。拋開其人虛妄的想象不說,多數人由于價值觀中缺乏正直的正義觀念,更喜于感性理解與評判他所接觸的人與事物,有時迫于情形,要么隨聲附和虛與委蛇,要么隨心所欲胡亂揣度,根本就不能當真,更不要說樂在其中了。
我們多數人像處在這樣一個思想階段。對感性與理性不加區分,對事實的真偽憑借的是習慣與感覺來加以確定。
當長期習慣于用感性思維評判時,理性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少。理性思維就像沙漠中的樹會干枯,會像汪洋大海中沉沒的島礁。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在這嚴酷的心靈環境中窒息和死亡。
在他多半生或一生中,從未對自己的荒謬糾正過,任由一個個人生錯誤接連不斷地出現在他周圍的生活,充盈或埋汰他。也從未真正意識到情節的嚴重和思想行為的荒誕不經。反而,歇斯底里地拼命維護——哪怕錯的離譜,哪怕因此還須賠付更多,也毫不在乎。不是不想,而是源于不知道而想象不出,還有那條路能使他突圍。
二
蘇格拉底在教訓一個品行不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時說,“一個人因為擔憂朋友自殺,而將他枕頭下藏著的刀偷了去,你認為這樣做是偷偷摸摸的行為嗎?一位父親,看著病痛中的兒子,為了讓他把苦澀的藥物喝下去,采取了欺騙的手段,哄他把藥喝了,你認為這是欺騙嗎?”真理是需要走過曲折且漫長的彎路,但它終會抵達。
而我們認識自我的途徑,方法或許幾十或幾百種,但訴諸的目的呢?
假如到現在,還不能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事,就更應該加緊行動。讓自己從包圍的假像中掙脫出來。給自己更多自由和選擇的空間。或許你已經忘了,泰戈爾說的那句話:認識就是自由。獲取自由的方式與途徑,其實就是對自身和事物的認知,達到一個知悉與明了的程度。如果你像學生時代逃避功課和老師的責罰一樣,瞞哄自己,又像寒號鳥一樣拿自己的生命得過且過的開玩笑。那么,即便腳下有一座閃耀的金礦,也與你無關。對自身任何不明智的懈怠與放棄,就是人生的徹底失敗。
我們所指“認識你自己”,最大作用,在于明晰自身,糾正思想、思維習慣上的錯誤。理解我們寄存與世生命的偉大價值與意義。你更可以從一次次自我檢驗的思想體悟中,搜尋到一條條與自己人生息息相關的生存法則和人生每一次成功或者失敗的造就過程。所有一切,與你努力做人的思想原則是緊緊綁在一起的。當然,心靈思想的培植過程,假如你期許是一種至高無上至純至真的思想的話,也必須遵循正確的引導,即圍繞人世界最大的原則:正直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