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以踏石留印 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原指人們踏石、抓鐵要留下印記、痕跡,比喻做事情一絲不茍,嚴肅認真,不達目標不罷休。習近平總書記借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作喻,意在強調我們黨持續深入抓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近年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落實,當初對其抱有“過一陣就不管了”幻想的人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八項規定不是“一陣風”,不是掛在墻上、放在案上的擺設,而是實打實的轉作風、樹新風的利器,誰膽敢觸碰,就要被嚴肅處理。八項規定是新形勢聚焦作風建設的“第一把火”。政治生態悄然改變,黨風政風明顯改善、民風社風為之一新。但能否長久地堅持下去,讓八項規定真正入腦入心,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領導干部作風詬病也是長期逐漸形成的,甚至一些地方還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要不就是說一套做一套,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領導干部的作風整頓就像是拉彈簧,拉一拉就緊了,放一放就松了。或許還有人持觀望態度和僥幸心理,認為這是“一陣風”。因此,八項規定要常抓不懈,否則一旦松懈,就可能讓不良作風乘虛而入、卷土重來。

一 八項規定體現了黨的建設的內在規律

八項規定不是“一陣風”,作風建設也永遠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對作風問題的科學判斷。八項規定為什么能夠產生如此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首先,它體現了黨的建設的內在規律。黨的建設是一個偉大工程,在長期推進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很多內在規律,深刻認識和把握這些規律,對于我們在現實中加強黨的建設、有效管黨治黨具有重要意義。按照這些規律的要求去做,我們就牽住了“牛鼻子”。八項規定所體現的,就是黨的作風建設中領導干部必須以身作則這樣一條重要規則。八項規定從領導干部入手,特別是從高級領導干部入手,在作風建設上給中央政治局成員作出明確規定,在全黨產生了極大的引領和示范效應。深刻把握黨的建設規律,嚴格按照規律辦事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要認真學習和始終堅持的。

其次,八項規定抓住了廣大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最關注、反映最強烈、與人民群眾現實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問題。管黨治黨是為了保證黨能夠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只有抓住了這些問題,解決好了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體現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才能保證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更好聯系群眾,為人民辦事,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這些年來,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哪個領域,談到全面從嚴治黨,“八項規定”一定是高頻詞語。許多老百姓即使不能完全講清楚規定的具體內容,但都知道這是管黨治黨的重要規定。

最后,在八項規定貫徹執行中,體現了制度建設的系統化要求。我們看到,圍繞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我們黨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制定了一系列具體制度。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普遍結合實際,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實施辦法、細則及配套制度。黨中央管黨治黨的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盯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體現了黨中央管黨治黨的堅定決心、堅強態度、堅決行動。一段時間以來,有一些黨員干部存在錯誤思想認識:有的認為糾治“四風”是“一陣風”,還有的抱有僥幸心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告訴人們,這些思想認識是完全錯誤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非凡的政治勇氣和歷史擔當,順應社會要求和人民意愿,義無反顧地堅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鞏固管黨治黨的成果,使黨的建設開創了新局面。

二 作風問題要一直堅持不懈抓下去

我們知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是古人早就得出的結論。這個結論運用到黨的作風問題上也是適合的,作風建設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好的作風需要一步一步培育,要固定下來更是不易,會受到這樣那樣的消極因素的影響,可以說,“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需要長期堅持,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和倡導。但不好的作風的傳染性很強,好的作風很容易受到不好的作風的影響。想要糾正不良的作風,要花費很大的氣力。因為不良的作風往往根深蒂固,需要強有力的手腕去抓、去糾正,糾正之后又容易反復,需要一直堅持不懈抓下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1],“如果前熱后冷、前緊后松,就會功虧一簣”[2],必須保持常抓的韌勁、長抓的耐心。

作風建設需要抓常,就是要“經常抓、抓經常”。作風問題體現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為了不使抓作風成為“兩張皮”,就需要切實把作風與日常的工作聯系起來,融入日常工作而不能脫離工作實際,以抓作風促進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收到實效。抓常就是要形成常態,決不能如“一陣風”,否則就會反彈,必須落實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不留盲點和死角,以抓工作強化作風建設。作風建設要抓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小洞不補,大洞受苦。”細節決定成敗,作風建設不能大而化之,抓作風要抓住隱藏在工作細節中的問題,從小事抓起,尤其是群眾反映的小問題,要把作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因為一些小事、小節看似不大,但其中體現出來的作風問題并不小。如果不抓細,小事就會積累、演變成大問題,從而形成不良的作風損害黨的肌體健康。作風問題要抓長,就是要打攻堅戰和持久戰。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作風問題的長期性,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杜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出現。要做好力度不減、溫度不降的準備,對待作風問題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擰緊“螺絲扣”,在力度上決不能有半點松懈,否則就會反彈,甚至會“吞噬”已經取得的成效。

作風建設是永恒課題,作風建設既要治標也要治本,這就需要發揮制度的威力。在作風建設中取得的成果,要及時用制度的形式鞏固下來,為作風建設形成長效化保障。同時,還要不斷完善作風方面的各項制度,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為,以剛性的制度來遏制不良作風的反復,防止腐敗現象的出現。堅決杜絕“破窗效應”,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使黨的作風在制度的約束下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狀態。

本章閱讀材料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遠。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要堅定不移做好工作。要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要敢于堅持原則,完善配套措施,推動問責制度落地生根。要積極穩妥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政策把握和工作銜接。各級紀委要強化自我監督,自覺接受黨內和社會監督,建設一支讓黨放心、人民信賴的紀檢干部隊伍,為全黨全社會樹起嚴格自律的標桿。各級黨委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換屆工作的部署,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不動搖,加強領導,嚴格把關,嚴肅紀律,確保換屆工作正確方向。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人民日報》2017年1月7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直面黨內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么、怎么抓的問題,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推動了黨風、政風、社風好轉。黨的十九大之后,我們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修訂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繼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帶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同時要從嚴抓好分管地方和部門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工作。要聚焦突出問題、緊盯關鍵節點,下大氣力解決“四風”問題,不能虎頭蛇尾,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更不能搞形式走過場。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強調 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勇于擔當作為 以求真務實作風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人民日報》2018年12月27日。

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要繼續糾治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把握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抓住普遍發生、反復出現的問題深化整治,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要把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作為作風建設的重點任務,研究針對性舉措,科學精準靶向整治,動真碰硬、務求實效。

——《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保障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人民日報》2023年1月10日。

注釋

[1]《習近平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論述摘編》,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64頁。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81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瓦房店市| 白玉县| 合水县| 双牌县| 车致| 郧西县| 崇文区| 金湖县| 台前县| 青龙| 乌拉特中旗| 桐乡市| 永兴县| 北流市| 岑巩县| 比如县| 临潭县| 丰台区| 准格尔旗| 东乡县| 会同县| 德惠市| 西藏| 岳西县| 卫辉市| 抚远县| 长子县| 兴隆县| 乌拉特后旗| 廊坊市| 台江县| 茶陵县| 高平市| 鹰潭市| 朝阳区| 荣成市| 家居| 青川县| 当雄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