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伴我行:安全教育
- 李輝 楊永鋒 王敏主編
- 7613字
- 2024-09-26 14:16:15
任務二 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課堂熱身
強化維護國家安全責任擔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作為新時代新青年,維護國家安全,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只有我們牢固樹立國家安全觀,才能共同為國家安全助力,筑牢國家安全防線。
新時代青年踐行國家安全觀要增強責任意識、居安思危意識。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前提,是國家的根本,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日益突出,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日趨復雜。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積極扣好國家安全教育的第一顆扣子,要將國家安全教育放于心、行于身,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增強憂患意識,全面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自覺為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資料來源:北方網,2023-04-18,有刪改)
議一議
(1)大學生能為維護國家安全做些什么?
(2)請結合維護國家安全的一個方面(如維護政治安全),談一談自己具體的做法。
知識學習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學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大學生應自覺承擔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一 大學生如何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大學生若想承擔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從宏觀角度而言,應該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見圖1-2)。

圖1-2 大學生承擔維護國家安全責任的六個方面
(一)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
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使命就是捍衛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指一個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生存需求和發展需求的總和。實際上,凡涉及國家的需求,不論大小,都可以說是國家利益。一般來說,任何國家都存在三種基本需求。
(1)確保國家生存,包括維護領土完整和保護本國公民的生命安全。
(2)促進人民的經濟福利與生活幸福。
(3)保持社會制度和政府體系的自決與自主。
以上三個基本需求在國家利益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任何國家都必須加以維護,否則就會失去其合法性。大學生應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是因為國家利益關系民族生存、國家興亡,反映了絕大多數人民的共同需求。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最終受益的還是廣大人民群眾。
(二)克服錯誤思想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中國人民擺脫了物質短缺,生活質量總體達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嚴和權利。這些不僅是中國的巨大變化,也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更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大學生絕對不要妄自菲薄、悲觀失望,要看到我國有許多“世界第一”、“中國特色”和世界領先的專利技術。對這些成果,大學生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就可能在許多根本性問題上產生錯誤的看法,乃至做出錯誤判斷。
互動討論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世界第一”、“中國特色”和世界領先的專利技術嗎?請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積極配合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
大學生應深刻認識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僅是國家安全機關的神圣職責,也是每個公民和組織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大學生若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應及時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向上報告并積極配合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
(1)直接向國家安全機關或公安機關報告。
(2)通過學校保衛部門或院系領導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或公安機關報告。
(四)不聯系非法組織或參與其活動
非法組織是指未經法律法規的許可和正當程序的登記注冊而擅自成立的組織。大學生一律不允許以任何形式支持非法組織,或與他們保持曖昧關系,甚至直接參與其活動。同時,大學生禁止傳閱、收藏各種非法刊物,違者將受到黨紀、團紀、校紀處分,情節嚴重者還會被直接追究刑事責任。
(五)提高個人警惕
實際生活中發生的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帶有隱蔽性。以間諜行為為例,相關機構指出,高校學生已成為境外間諜組織策反的重點對象。金錢誘惑與恐嚇手段是境外組織策反高校學生的常用手段。他們通常采用許諾提供報酬豐厚、工作內容簡單的兼職機會等,引誘一部分高校學生踏入陷阱,使他們一步步滑向出賣情報的深淵。若掉入陷阱的高校學生有所覺察,境外間諜組織就會原形畢露,利用手中掌握的把柄,以學生今后的前途命運相威脅,迫使這些學生繼續服從他們。
由此可見,大學生一定要提高個人警惕,不要以為間諜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距離我們很遠,其實這些行為很有可能就存在于我們身邊。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應該警惕以下行為或活動。
(1)境外電臺、電視、網絡等傳媒的煽動、造謠。
(2)一些可疑人員進行國家科技、經濟、企業、軍事等方面資料的搜集。
(3)在一些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網絡上突現利用事件輿論,發布與政府對抗的言論等。
如遇類似情況請迅速向當地公安機關或國家安全機關報告。
實例評析
高校學生巧應對間諜
小張是河南省某高校的學生,課余時間喜歡研究軍事和政治方面的新聞。一天,他發現自己的網絡郵箱中出現了這樣一封郵件:“我是境外民間某研究中心的王研究員,因研究需要搜集各類信息,非詐騙、酬勞高,如有意愿或興趣了解詳情,請回信息聯絡!”
出于好奇和兼職的考慮,小張添加了對方為好友,二人通過網絡就工作內容展開了溝通。小張起初認為這是一份很有“面子”的兼職,不僅能掙外快補貼學費,還能得到實踐鍛煉。但深入了解下來,他發覺此事背后大有蹊蹺。例如,對方需要他搜集的資料都是關于國家各個方面的大政方針,還有一些軍事資料。并且,在聊天的時候,對方總是把“軍”寫成“君”或“均”,“武警”寫成“wj”,這種行為很明顯是在遮掩和躲避什么。種種跡象讓小張不得不懷疑與自己聊天的人根本不是什么研究員。
隨后,他主動到國家安全機關反映自己掌握的情況。河南省國家安全廳收到小張的舉報后,進行了核實調查,最終查明和小張聯系的“王研究員”,其真實身份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由于小張的及時舉報,國家安全機關第一時間消除了相關間諜竊密的敵情隱患,維護了國家安全。河南省國家安全廳也對小張不為金錢蒙蔽利誘,主動協助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的行為表示贊賞,并決定按照相關規定對其進行獎勵。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2019-04-16,有刪改)
【點評】
很多高校學子都有尋求課外兼職的意向,不少境外間諜組織以此為切入點,利用各種手段試圖策反高校學子。案例中的小張同學不被金錢利益所迷惑,在與陌生人員接觸時始終保持著一顆警惕之心,最終有效遏制了間諜組織的不良行徑,維護了我國的國家安全。
(六)遵守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七條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社會主義法治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前文已經介紹過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大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其中的主要內容和精神,明白什么是合法行為、什么是違法行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嚴格遵守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
二 大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具體途徑
在實際生活中,大學生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維護國家安全(見圖1-3)。

圖1-3 大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途徑
(一)保守國家秘密
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國外的一些間諜組織或人員經常利用各種方式,伺機對我國國家秘密進行竊取、收買等。大學生應謹記的是,保守國家秘密是中國公民的基本義務之一。
1.國家秘密的主要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九條的規定,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的是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后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2)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3)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4)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5)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6)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7)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于國家秘密。
2.大學生保守國家秘密的方法
(1)向境外投寄論文、稿件和其他資料時,與境外機構、人員往來信函時,利用互聯網或境外通信設備進行通信聯系時,不要涉及國家秘密。
(2)境外機構或人員來電、來信、來訪,或了解情況、索取資料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不要擅自回復,更不要在回復中涉及國家秘密。
(3)不要擅自帶領境外人員參觀、游覽國家控制開放和非開放地區(包括軍事重地)。
(4)出入境外駐華機構、企業和境外人員住處,或陪同境外人員參觀、考察、旅游、參加宴會等,不得攜帶涉及國家秘密的資料及物品。
(5)不要擅自攜帶屬于國家秘密的內部文件、研究資料和其他物品出國(境)。出國(境)期間保持警惕,增強保密意識,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場合談論國家秘密事項。
新知廣場
發現泄密隱患后如何應對
(1)拾獲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后,應及時送交有關機關、單位或者保密工作部門。
(2)發現有人買賣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時,應及時報告當地國家保密工作部門、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
(3)發現有人盜竊、搶奪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時,應及時報告當地國家保密工作部門、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
(4)發現泄露或者可能泄露國家秘密的線索時,應及時向有關單位、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舉報。
(二)抵制邪教誘惑
2017年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邪教組織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指出邪教組織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鼓吹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
新知廣場
宗教與邪教的區別
宗教與邪教具有很大區別,具體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見表1-3。
表1-3 宗教與邪教的區別

1.邪教對國家安全造成的危害
邪教常常使用極端的手段與現實社會對抗,主要對國家安全造成以下四點危害。
(1)邪教煽動信徒反對政府,危害基層政權。邪教組織容易成為境外反華勢力的工具,作為境外反華勢力在境內的代言人,邪教組織敵對政府、敵對國家,對國家安全構成了潛在的或現實的危害。
(2)邪教從事違法犯罪活動。邪教組織往往使用綁架、非法拘禁、色情引誘、恐嚇甚至殺戮等手段擴充組織,控制所謂的信徒。
(3)邪教破壞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危害群眾身心健康。例如,邪教宣揚“生病不用打針吃藥,信主可以免災,禱告可以治病”等歪理邪說。這直接導致了一些患有疾病的信徒傷殘、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4)邪教盤剝信徒錢財,非法牟取暴利。大部分邪教都會通過信徒大肆斂財,如有的邪教要求入會者交納一定的金錢作為“會費”,有的通過舉辦培訓班收取費用,有的通過出版和售賣會刊、教刊來牟利等。
2.防范和抵制邪教的方法
邪教通常抓住人性弱點,利用人的迷茫心態和迷信心理,大肆宣揚其異端邪說。面對邪教誘惑要做到不聽、不信、不傳、不參與,堅決遠離邪教。大學生防范和抵制邪教的方法見圖1-4。

圖1-4 防范和抵制邪教的方法
大學生還應謹記,法律是抵制邪教最有力的武器,建立邪教組織、傳播邪教思想、從事邪教活動等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邪教宣傳或邪教分子非法聚會時,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堅決打擊邪教分子的不法行為。
(三)反對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制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態等目的的主張和行為。
恐怖主義活動是全人類的公害,其暴力行為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發展,嚴重破壞社會穩定和社會秩序,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我國對恐怖主義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依法取締恐怖活動組織,對任何組織、策劃、準備實施、實施恐怖活動,宣揚恐怖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為恐怖活動提供幫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國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動組織和人員作出妥協,不向任何恐怖活動人員提供庇護或者給予難民地位。”
大學生應牢固樹立反恐反暴意識,不宣揚恐怖主義、不觀看和傳播恐怖主義信息、不參與恐怖組織活動,堅決反對恐怖主義。并且,大學生還應掌握應對恐怖襲擊的基本方法,具體內容見圖1-5。

圖1-5 大學生應對恐怖襲擊的基本方法
實例評析
高校學生因下載觀看暴恐音視頻被批捕
2021年2月1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南縣公安局大安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何某權非法持有暴力恐怖音視頻。辦案民警當日將何某權家里電腦上的相關視頻全部查獲,并將何某權依法傳喚到公安機關調查。據了解,何某權是一名高校學生,他性格內向,平時沉默寡言,喜歡獨來獨往。何某權無意中在某網站看到一些暴力恐怖音視頻后,感到十分好奇,便下載觀看。
經有關部門審查,何某權所持有的64部暴力恐怖音視頻為剪輯各類血腥暴力內容拼接視頻,其中1部音視頻包括恐怖組織宣傳極端恐怖主義內容,其余的63部音視頻內容為國外戰亂地區的槍械射殺、冷兵器砍殺等暴力血腥內容。這些視頻的傳播危害極大,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破壞社會秩序的穩定。
平南縣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何某權明知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音視頻而非法持有,并上傳至網盤,情節嚴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根據法律規定,其行為已涉嫌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遂依法批準逮捕。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2021-04-11,有刪改)
【點評】
我國相關部門認為,網絡暴力恐怖內容、視頻現已成為當前暴力恐怖案件多發的重要誘因,這類信息的煽動性極強,危害極大。大學生應以何某權事件為警戒,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自身的行為。
課后提高
與外籍人員交往及出國(境)的注意事項和安全防范常識
大學生有可能因學習交流、外出旅行等而需要與國外的機構、人員進行交往和聯系,在與外籍人員交往及出國(境)時應知悉以下注意事項和安全防范常識。
(一)基本注意事項
(1)增強愛國主義觀念,嚴守黨和國家秘密。對外交談和與家人、同學、朋友聯系溝通時,不得涉及任何國家秘密信息,也不要議論所在國政治等敏感問題。
(2)提高警惕,做好安全保衛工作,嚴防被綁架和策反,遇意外事件、可疑情況應及時向中國駐當地領事館報告。出國人員一定要遵循所在國的法律法規、風俗和習慣。
(3)不要收聽、觀看或者購買黃色廣播、電影、錄像、書刊,不要出入不正當的娛樂場所,不要從事走私和非法外匯交易,不要到黑市購買物品。
(4)在外期間如遇到特務機關威脅敲詐,不要驚慌失措,應積極處置、設法脫身并及時通知我國駐外領事館。
(二)特殊情況的應對措施
在國(境)外,常有一些人有意或無意地問及我國某些內部秘密情況或我國在國際事務上的一些敏感事項,我們應該掌握一些應對這種特殊情況的措施。
1.當有人問及我國宗教情況時的應對措施
當有人問及我國宗教情況時,我們應該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來介紹我國的宗教政策。例如,我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國實行政教分離,不允許宗教信仰者利用宗教進行任何形式的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我國的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宗教團體和宗教勢力的影響和支配,政府保護宗教信仰自由,保證正常的宗教生活、宗教場所和宗教設施等。
2.當有人發表與我方不同的政治觀點時的應對措施
由于各國國體、政體不盡一致,各國國民的政治見解也不盡相同,對同一事物難免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對外接觸中,我們一般不應主動談及、有意宣傳我方政治觀點,也不應對所在國的政治性問題加以評論,以免引起對方不良情緒或雙方間發生沖突,以致影響正常的對外交往。
如若對方主動發表不同的政治見解,我們應視情況做出反應。當對方不代表官方,又非公開場合的惡意攻擊、誹謗,純屬因不了解我國情況而發表了不同見解時,我們可適當做些解釋工作,不必進行辯論和反駁,允許對方保留意見;當對方在公開場合有意攻擊、污蔑或挑釁時,我們則應堅決捍衛國家形象、據理力爭,或當場退出,以示抗議。
3.當有人贈送宗教書刊時的應對措施
我們既要尊重外國宗教信仰,又要對所在國(境)的宗教滲透保持警惕。凡對方向我方贈送宗教書刊,無論原件或復印件、中文版或外文版,有宗教信仰者可以接受一本,但不能大批量接受,非宗教信仰者不得接受。接受后的宗教書刊,可交國內的宗教事務管理部門保管,也可自行保管,但不得擴散,更不準聚眾傳授。
4.當有人贈送反動書刊時的應對措施
近年來,境外一些間諜組織、邪教組織及民族分裂組織常利用一些反動刊物、宣傳品對我方人員進行滲透。當有人當面贈送反動刊物時,一般應拒收,如若無法拒收則可暫時收下,然后尋求機會上交到相關部門;當收到別人郵寄的反動刊物、各類宣傳品時,要做到不相信、不傳閱、不擴散,更不能帶回國內,應盡快上交到相關部門做統一處理。
課外實踐
一 自由討論會
本任務首先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大學生應如何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然后講述了大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三個具體途徑,即保守國家秘密、抵制邪教誘惑和反對恐怖主義。學完這部分內容后,你是否增強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心,是否提高了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請就“維護國家安全”這一主題,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每人都必須發言,每人的發言時間不得超過1分鐘,在發言前我們可以先在下列橫線上書寫、整理一下自己的發言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反邪教宣傳活動
全班以寢室為單位,自行組織觀看2019年12月18日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節目《等著我》。本期節目的主人公小周8歲時受母親影響,信了“全能神”邪教。上大學時,小周因受邪教組織影響而選擇退學,并與家人斷絕了聯系,但小周的父親從未停止過找尋女兒。2019年6月,一起“全能神”邪教案件的偵破,讓如同“人間蒸發”了一樣的小周終于被找到。在民警的耐心勸慰下,小周幡然醒悟,重回了家庭。剛從泥潭中掙扎出來的小周想要尋找還在被邪教控制的媽媽,呼喚媽媽趕緊回家。
觀看過后,由寢室長負責組織開展內部討論會議,會上主要討論以下問題。
(1)觀看完這期節目,你對邪教組織的危害有了怎樣的認識?
(2)如果你是小周的大學同學,你會如何勸導她脫離和抵制邪教組織?
(3)今后你將怎樣防范和抵制邪教?
實操演練
“國家安全”主題演講
【活動目標】
樹立國家安全意識,提高自身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活動內容】
(1)全班同學自由組成4~6人為一組的若干小組。各組組織搜集和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關國家安全的內容,然后結合本項目的知識,各成員撰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講稿。
(2)演講稿要有準確的立足點和鮮明的主題,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等知識點的把握要準確。各成員將自己的演講稿反復修改、打磨后,自行練習演講。演講時要注意語言生動、流暢,有感染力。
(3)組內組織演講比賽,各組員抽簽決定演講順序。
(4)在其中一位組員演講時,其余組員需對其進行打分,打分見表1-4。
表1-4 演講活動評價表

續表

【活動總結】
演講比賽結束后,計算每個人得分的平均值,平均分最高的可以獲得“演講之星”的稱號。活動結束后,每個人要認真查看其他組員對自己演講的評價,并根據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我總結,總結表見表1-5。
表1-5 實踐活動總結表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