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于忠超大聲。
元恪望了過來,搖頭道:“將軍所言有些道理,但多是臆測……斷案,最重證據(jù)實,一切要以證據(jù)說話。”
他是個破案愛好者。
或者說,他想要讓大魏河清海晏,自己成為一代明君,為此每年都會親臨廷尉府審理冤案,現(xiàn)在他讀了好幾本的《柯南道爾傳》、《福爾摩斯》,又旁觀了高歡審案,頓時覺得自己強的可怕!
因此,他接連指出了于忠的很多錯誤。
若換做別的時候,于忠要么順坡下驢,岔開話題,要么趁勢夸一波元恪乃千古明君。
但現(xiàn)在不同。
他的堂弟于澤受到高歡彈劾罷官,下獄等死,他必須要扳回一城!
嗯,其實他也是外戚。
他本姓萬忸于氏。
他的父親名為于烈,官拜侍中、大將軍、太尉、雍州刺史、鉅鹿郡公,于烈有個弟弟名叫于勁,生下的女兒是元恪的第一任皇后。
于忠要稱呼元恪一聲妹夫。
堂妹夫。
所以,同為外戚,他自然不能被高氏踩在腳底下。
于忠大聲說道:“臣所言為臆測,陛下所言又何嘗不為臆測?”
元恪人都傻了。
這是他當皇帝這么多年來,第一次有人當眾頂撞他!
于忠自覺說錯了話,趕忙跪在地上:“臣有罪,臣口不擇言,臣罪該萬死!”
說完,他砰砰砰砰的磕著頭,鮮血直流。
這下倒把元恪整不會了。
他本就是中人之姿,皇位又是撿來的,從來就沒人教過他什么皇帝心術(shù)、御下之道。
而于忠又是他的大舅子,內(nèi)定的托孤之臣……
此刻見到于忠如此,元恪趕忙說道:“愛卿失言也是公心一片,朕只當沒聽見便是……”
于忠這才站起,鮮血混著塵土已經(jīng)糊了他半張臉。
元恪覺得好氣又好笑還有些同情,立刻讓人去傳御醫(yī)。
于忠謝過,在高歡面前站定,目光炯炯:“所謂死于火中之人口鼻有灰,不過話本戲劇之言罷了,當不得真!”
丑拒!離爺遠點……高歡不動聲色后退半步,正色道:“所謂實踐出真知,下官所言之事是真是假,一驗便知!”
“怎么驗?”
于忠冷笑連連:“莫非抓一活人扔入火場之中?”
高歡頷首:“將軍言之有理!下官之見,可從死囚房中挑一個死囚燒死,以此辨別真?zhèn)危 ?
于忠瞬間啞口無言。
他堂弟于澤此刻就關(guān)在死囚房……
憑借他對高歡的了解,知道那是個看似溫良,實則極其瘋癲殘暴之人,這一點從骨頭碎了好多根的曹虛坤身上可見一斑!
因此,若他答應(yīng)下來,高歡必然活活燒死于澤!
重要的是,無論結(jié)果如何,高歡都不需要承擔(dān)任何后果!
畢竟死刑犯。
早死晚死都是死!
見到于忠和高歡針尖對麥芒,元恪有些茫然無措。
高歡笑道:“何必要燒人這般殘暴……買兩頭豬扔進火場,一頭事先殺死,一頭用火燒死,不消半個時辰即可得出結(jié)論!”
元恪眼前一亮:“三郎所言甚妙!”
于忠為了防止高歡作弊,拱手:“臣這就去準備!”
片刻之后。
就在距離燒成空地的地方搭起了一座簡易木屋。
殺豬的慘叫聲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不僅高肇、崔光等人前來圍觀,就連皇后高英也帶著一眾后宮嬪妃前來吃瓜。
除了胡貴妃和崔嬪。
死者青桃是崔嬪的婢女,而胡貴妃此刻正在收拾罪魁禍首柳如煙。
“可惜了……”
婁昭君一臉惋惜。
高歡疑惑:“怎么了?”
婁昭君指了指躺尸的豬:“要是收拾一下,抹上鹽和香料,等到火滅了之后剛好吃烤豬……”
我還以為你想把如煙大帝討過來給我當小老婆呢……高歡一言不發(fā)的走了。
于忠監(jiān)督著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走到元恪面前:“陛下,可以開始了!”
元恪點頭。
下一秒,濃煙四起,俄而火起,烈焰直沖天際。
木房子內(nèi),傳出豬的慘叫。
高英等妃嬪面露不忍。
元恪皺眉問道:“豬會不會掙脫跑出來?”
于忠搖頭:“臣用鐵線束縛豬蹄,捆扎在木樁之上,絕無可能讓其沖出火場!”
元恪不再說話,靜靜等待結(jié)果。
豬的嚎叫聲一點點變小。
等到豬叫聲徹底聽不到之后,于忠下令滅火。
片刻之后,兩具黑漆漆的烤豬抬了上來。
高歡不用看已經(jīng)知道結(jié)果。
畢竟這是古人總結(jié)下來的圭臬,屬于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那種!
于忠傻眼了。
他呆愣愣望著從豬嘴里摸出來的黑灰,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高英輕笑一聲:“陛下,三郎破案有功,是否當賞?”
元恪點頭:“賞黃金百斤,錦緞百匹,美酒百壇……聽說三郎精于騎射,那就再賞御馬十匹!”
高歡上前拜謝,旋即說道:“臣有一言思慮半夜,不知當講不當講?”
元恪笑道:“三郎盡管說!”
高歡手指遠處依舊冒著濃煙的火場:“陛下也看到了,如今無論是民居還是宮舍,大多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若遭祝融,一燒一片!”
元恪沉默。
這件事他也有考慮。
尤其是此時民間篤信佛教,洛陽城佛寺上千,每間寺廟都是香火不斷,長明燈從不熄滅,這些年城中火災(zāi)就沒有斷過!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火神要燒,誰敢不從?
高歡敢。
重要的是他的那些懷朔鎮(zhèn)小伙伴還沒有工作。
高歡正色說道:“陛下何不下旨,在洛陽、河陰兩縣成立專門的救火隊,這些人平日里操練滅火技能,這樣等到火災(zāi)降臨,可最大程度保護百姓生命財產(chǎn)安全!”
元恪猶豫:“此舉甚妙,但恐怕會亂了天數(shù)吧?”
旁邊,暗搓搓和高歡結(jié)為攻守同盟的太子少傅崔光站了出來:“陛下有所不知,滅火之事古已有之!上古之時,周天子曾設(shè)三官,一曰司烜[xuǎn]、二曰司爟[guàn],三曰宮正。”
“司烜者,每日以木錘敲大鈴提醒人們注意防火。”
“司爟者,負責(zé)追究火災(zāi)責(zé)任并處罰,而宮正則負責(zé)監(jiān)督宮中火禁。”
……
元恪緩緩點頭。
周天子也干了。
那他就不算是敢為天下先了!
他笑著望向高歡說道:“既如此就依三郎之言!只是救火隊之名有些太俗,司烜、司爟之名又太過古樸……”
高歡:“……”
婁昭君站在高歡身后,小聲嘀咕:“要不然就叫消防救援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