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元恪瞪大眼睛。
他有些害怕了。
畢竟元法僧是柔玄鎮大將,都督撫冥、柔玄、懷荒三座軍鎮,精兵猛將不下三萬之眾!
嗯,三萬人聽起來好像是不算什么。
但這可全是能作戰的精銳!
很多時候別說一萬人,就算是一百人也足以改變整個戰場!
比如沙苑之戰。
李弼率六十騎重騎兵殺進東魏大陣,將其一切而二,西魏軍趁勢猛擊,當場把東魏的二十萬大軍打崩,戰后封趙郡公。
不過他賀六渾打敗仗,和我高歡有什么關系……高歡建議道:“要不然咱們兩手準備。”
“哦?”高肇問道:“說來聽聽!”
元恪輕輕頷首:“三郎有何計策但說無妨!”
高歡說道:“先派使者去宣旨,調元法僧回京任職,官位大可以許的高一點,若他聽命,則半路之上一亭長足以將他擒獲!”
高肇緩緩點頭:“這個計策好!能不動刀兵盡量不動刀兵!”
元恪也贊同。
畢竟他繼位后,和南梁打了一場鐘離之戰,基本上把北魏最精銳的禁衛軍一波送了,現如今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但禁衛軍的戰力依舊不如六鎮那些戰天斗地的鎮民。
這也是六鎮必須貧窮的原因。
嗯,六鎮大體類似韃清時期的索倫人。
貧窮(人為因素)。
兇猛(逼不得已)。
高肇再度問道:“那第二手準備呢?”
“自然是開戰!”
高歡臉上閃過一抹殺氣:“宣旨的使者出發時,從各地秘密調遣精兵猛將匯聚北方,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合圍東三鎮(撫冥、柔玄、懷荒),這樣即便是元法僧叛亂,戰火也燒不到河北、并肆之地!”
嗯,河北尤為重要。
那里的糧草和稅賦是北魏能夠拳打南梁,腳踢柔然的依仗。
元恪臉上滿是驚喜,豎著拇指:“朕原以為三郎只是心思縝密、斷案如神,沒想到昨日向朕展示了未雨綢繆的理政之才,今日又表現了運籌帷幄的領軍之能!”
“三郎,真乃國之棟梁也!”
高歡一臉謙虛。
高肇有些疑惑的問道:“未雨綢繆?理政之才?”
元恪將高歡通過高婁斤的信件,以及朝廷的政令,判斷出六鎮在明年將要遭遇饑荒的事情講了一遍。
高肇沉默片刻,臉上露出狂喜之色。
他一直有押寶高歡的想法,如今看來,高歡值得他投入更多!
這時,他不禁想起了一個人。
高徽。
這是高歡的伯父。
高肇本想著等高徽從西域歸來,隨便封賞高徽一個四品左右的官位就好,現在看來,此人值得更高的官位!
如此他百年之后,高歡接任他‘高家班’領袖時,高徽能夠成為高歡的有力臂膀!
此時,殿中一片寂靜。
元恪在思索究竟該調遣哪里的兵將,對東三鎮進行合圍,最好的結果就是武力逼迫東三鎮不附逆元法僧,最差的結果就是打起來,可以如高歡所說,將戰場控制在北方荒僻之地,不要波及到北魏的根本之地!
思忖片刻。
他逐漸有了主意。
但出于鐘離之戰后對自己的了解,他望向高肇詢問道:“朕欲讓任城王元澄為太尉,驃騎大將軍,都督朔、恒、燕、安四州諸軍事,以散騎常侍、領軍將軍于忠帶兵平叛,阿舅以為如何?”
任城王元澄文武兼才,在馮太后時期就嶄露頭角。
高肇對于這樣的人沒有意見,但領軍將軍于忠,那是個神馬玩意兒!
他臉上閃過幾分猶豫。
高歡笑道:“陛下用領軍將軍這般人物平叛,是不是有些太看得起元法僧了?”
高肇和高歡交換了一個眼神,立刻附和道:“于忠虎也,元法僧羊也,以虎捉羊,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元恪沉思。
他耳根子軟,此刻聽到高肇和高歡的建議,確實覺得讓于忠領兵外出,有些大材小用了。
嗯,其實于忠這個人,也是他想要留給兒子的托孤重臣。
在他二十九歲這個有今天沒明天的年紀,保不齊哪天就嘎嘣了,到時缺少于忠這樣掌握重兵的左衛將軍在洛陽城保駕護航,他兒子很有可能無法順利繼位!
所以,他望向高歡:“三郎莫非有中意人選?”
聽到元恪的話,按劍侍立一旁的爾朱世隆努力向高歡使著眼色。
他的意思很明顯了。
元法僧在北邊,爾朱榮也在北邊!
所以,應當讓爾朱榮這頭狼擒殺元法僧這只羊!
高歡只當沒看見,望向元恪笑道:“臣有兩員大將舉薦?!?
高肇挺起胸脯。
元恪問道:“哪兩員?”
高歡豎起一根手指:“其一為老將,臣舉薦太尉長史、持節、假平南將軍、征東別將楊大眼,此人驍勇善戰,足以擒殺元法僧!”
元恪點頭。
楊大眼這人他有印象,鐘離之戰表現很好,戰敗也不是楊大眼的責任,故此戰后楊大眼貶為營州兵,但很快被他起復。
他望向高歡,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畢竟他以為高歡會‘內舉不避親’的舉薦高肇,沒想到高歡真的將國家利益放在了個人感情之上!
好一個大公無私的國之棟梁……元恪心中稱贊,旋即問道:“另一個呢?”
這么說來,我能親眼看看楊大眼的眼睛究竟大不大了……高歡手指向北方:“游擊將軍、秀容第一領民酋長爾朱榮!此人陛下最是熟悉不過,臣就不多介紹了!”
元恪笑著點頭。
爾朱榮,也是他的托孤重臣……之一。
高歡繼續說道:“以老將帶新人,我大魏才有源源不斷的優秀武將!將來陛下再起南征之心,身邊有此精兵猛將扈從,必可打破金陵擒老僧!”
老僧,就是蕭衍。
這老頭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超長待機,北魏都涼透了,老頭還活著,雖然后來被侯景撅了……
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隨著高歡話音落下,元恪不由得挺起胸脯,心中滿是豪情壯志。
但只維持了兩秒。
畢竟他今年已經二十九歲了……
豪情壯志,不是他這個年齡段的人該有的東西。
元恪想了想,決定給高歡的肩上加點重擔,好早日將高歡鍛煉成合格的托孤重臣,于是他正色說道:“三郎所獻計策朕覺得很好,等下就頒詔施行?!?
“不過朕還決定讓三郎以廷尉少卿使持節、侍中,為北道大使,隨軍出征巡查北疆,凡是刺史、鎮將當中有貪贓之罪和明顯暴虐行為的人,就寫具罪狀申報朝廷,太守、縣令以下的官吏有違法的,可以立即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