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戰前議事
- 大明風華:從朱祁鎮開始再造大明
- 點墨添雪
- 2415字
- 2024-09-03 19:24:31
翌日清晨,朝會取消,朱祁鎮洗漱完畢用過早膳后,便乘坐步輦,在魏賢的陪同下,來到文淵閣,而曹鼐、陳循、苗衷、高谷等人已經在門口等候。
眾人見到朱祁鎮的到來紛紛行禮,朱祁鎮下令平身后,眾人起身,而王振也在朱祁鎮到來后不久來到文淵閣。
朱元璋在位時,曾在宮口立下鐵碑,“內臣不得干預政事”,而在張太皇太后死后,王振命人移走了鐵碑,而朱祁鎮對王振言聽計從,就算是內閣議事,也會讓王振參與。
進入文淵閣之后,朱祁鎮首先對王振開口道:
“先生手下的魏公公挺機靈,伺候人也盡心盡力,我用著舒心,便讓他留在我身邊做傳旨太監吧!”
王振聽后一喜,昨日魏賢返回后,一五一十地稟告了皇帝和于謙二人的對話,除了皇帝的最后那個問題。
而當他聽聞皇帝在聽到于謙挑撥他們之間關系的時候怒不可遏,將于謙趕了出去便更加飄飄然。
他連忙答道:
“那我替魏賢謝過陛下!”
王振此時志得意滿,如此一來,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之內。
隨身太監一事安排妥當之后,朱祁鎮開始帶領眾臣議事,他首先開口道:
“今日議事,主要針對蒙古騎軍來犯的事宜,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朱祁鎮開口后,內閣首輔曹鼐看了一眼其他幾位閣員,又看了一眼王振,見他們都沒有開口的意思,便率先出聲:
“陛下,蒙古騎軍目前兵分四路,分別攻擊遼東,甘肅,宣府,大同。其中也先領軍大同,這條戰線是最艱難的,其他三條戰線則相對容易應對。”
聽到這份軍情,朱祁鎮沒有出聲,而是陷入沉思。
雖然他知道這一戰蒙古的軍力部署,但是陽和一戰和朱勇的死充分說明了也先部隊的戰斗力的強悍,該派誰去對戰也先是他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
正在這時,王振開口道:
“蒙古蠻子雖然是馬背上的民族,但是面對我們大明的騎兵也絕對不值一提,只要陛下御駕親征,再加上我方將士團結一心,定可取那也先的項上人頭!”
不出朱祁鎮所料,王振果然還不死心,這更讓他覺得王振想要自己親征的目的絕不只是想要軍功那么簡單。
而在王振開口后,戶部右侍郎陳循略作思考后開口道:
“陛下龍體欠安,貿然親征恐傷龍體,王大人此言下官覺得不妥。雖然陛下英明神武,但是親征一事,還是要慎重!”
王振聽到陳循的話,面露不悅,開口道:
“陛下乃真龍天子,一點風寒豈會礙事,你們這些老臣就是生怕陛下建功,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撓對嗎?”
“你!?”
陳循氣急,卻不敢直接出言頂撞,倒不是當今的朝局都是懦弱無能之輩,只是王振得勢背后的靠山是朱祁鎮本人,在古代,皇權高于一切,再加上王振行事暴戾,利用手中的權利鏟除異己,宮中人人自危倒也正常。
聽到王振的言語,其余眾人都不敢接話,曹鼐和陳循資質尚淺,想對抗王振實屬艱難。
朱祁鎮則開口道:
“聽聞先生的家鄉蔚縣風景秀美,底蘊深厚,如果有時間的話,朕想去看一看。”
聽到朱祁鎮的話,王振的心中大喜,因為在他的計劃當中,自己的家鄉本就是行軍路上或者返程的必經之地,而他這么多年摸爬滾打,尊貴至極,‘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個道理他是很懂的。
稍加思索,王振答道:
“等我軍誅賊凱旋,陛下定要賞臉一顧!”
朱祁鎮卻說道:
“朕目前風寒未愈,不宜親征,而且時間緊迫,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我們這樣安排,魏賢,進來!”
魏賢從閣外走近,恭敬聽旨
“賜掌印太監王振金千兩,奴婢一百,良田百畝,準許回家探親兩旬”
說完圣旨,朱祁鎮轉頭對王振說道:
“先生,朕給你兩旬的探親假,兩旬之后,朕的身體也能恢復的差不多了,到那時我們再親征,也能有充足的準備,你意下如何?”
聽到皇帝這樣安排,王振覺得合理,這樣自己可以提前回到家鄉,向鄉老炫耀自己取得的成就,兩旬之后再親征,根據戰爭情況,選一個最有把握撈到軍功的,豈不是一舉兩得。
王振開口道:
“陛下的安排甚是穩妥,那就按照陛下的旨意吧!”
朱祁鎮點了點頭:
“那先生就可以收拾一下行李,不日便可出發!”
王振點頭告退,滿懷興奮的回到自己在京城購置的豪華府邸收拾行李,而朱祁鎮等人則繼續留下來議事。
待王振走后,內閣諸臣都松了一口氣,尤其是在聽到皇帝說要推遲親征之后。
“陛下的安排甚是妥當,那接下來我們是不是就要敲定出征的人選了?”
朱祁鎮點了點頭,開口道:
“先跟朕說說你們心目中的人選”
曹鼐出聲道:
“首先可以就近調遣戍邊的將領,比如鎮守大同的宋瑛和石亨,鎮守宣府的守將連城,主要是防守,待大軍增援之后再轉守為攻。”
朱祁鎮點了點頭,開口道:
“立刻飛鴿傳書宋瑛,不必出城迎戰,等待大軍增援之后,再出城決戰”
對于這位在陽和之戰中殞命的將領,朱祁鎮打算讓他多拖延也先一些時日,這樣才可以真正讓他的計劃得以執行。
朱祁鎮繼續開口道:
“傳鄺埜,于謙,張輔,朱勇到此議事!”
收到皇帝的命令,魏賢急忙傳旨,一炷香左右的時間,兵部尚書鄺埜,兵部侍郎于謙,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先后來到文淵閣。
在人員到齊之后,朱祁鎮首先跟他們說了暫緩御駕親征的決定,眾人和閣內諸臣一樣,松了一口氣。
接著,朱祁鎮說道:
“鄺尚書,英國公,成國公,你們三人各自領軍,加上駙馬井源兵分四路!”
聽到這一安排,英國公張輔頓時喜笑顏開,作為一個常年征戰沙場卻逐漸失去重用的老將,張輔最大的愿望就是重新拿起刀,騎上馬,親手砍下也先的頭顱,終于不用繼續含飴弄孫了。
張輔立刻單膝跪地請戰道:
“陛下,請準許老臣迎戰也先,如果拿不下此賊,張輔提頭來見!”
朱祁鎮將老將軍扶起,開口道:
“英國公一生戎馬立功無數,自然是朕的最佳人選,不過朕有更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所以由你主攻遼東,鄺尚書主攻甘肅,駙馬井源迎戰宣府,成國公則和宋瑛石亨一起迎戰也先!”
“末將領命!”
三位將軍齊聲答道。
朱祁鎮開口道:
“這一戰,要讓那草原蠻子有來無回!”
而看到調兵遣將的朱祁鎮,于謙不知為何,看到眼前的朱祁鎮竟覺得和之前判若兩人!
安排妥當之后,朱祁鎮解散眾人,唯獨留下于謙,他讓于謙鎮守京城,同時讓他各自帶給張輔和朱勇兩句話。
帶給英國公張輔的話是:
“要以最快的全殲來犯之敵,隨后攻向蒙古王庭!”
帶給成國公朱勇的話是:
“可以小輸,不可大敗,若大同淪陷,你的骨頭便埋在那座城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