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必先利其器
- 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
- 墨落皇朝
- 2594字
- 2024-10-07 00:06:00
聽了計生的說法,朱厚照點了點頭說道:
“蕭亭,去內府諸庫,尋幾百斤琢玉的砂料。
計生,你讓爐上匠師,將昨日礦渣篩選一下,取一些硬質難化的渣滓碾碎,另備黏土一宗。”
聽到小皇帝說辭,計生雙眸頓時一亮,便明白了這是要燒磨石。
“陛下,可是要燒磨石?
若燒磨石,琢玉砂要選最硬的剛玉砂……”
見計生一點就透,朱厚照也點頭贊許,好在大明不是荒蠻之地,不然就要徒費唇舌了。
“好見識,你那兩個兒子也帶到宮中,隨內書堂的孩童一起學習吧。
放心,不會閹掉他們的,太液池屬皇城外圍,男丁可來。”
小皇帝一開口,計生的臉色立馬垮掉,他如果不是大匠,只怕所剩不多的那一截,也會被割個干凈。
即便小皇帝寬慰,計生也難掩心中憂慮,在大明,匠戶雖說過的難了一些,但朝廷并不禁匠戶科舉。
他那兩個兒子任青、任慶還沒婚配呢,萬一進宮觸了什么霉頭,平白挨上一刀,那特么就冤枉了。
計生雖然做過工部的主事,但那真是憑手藝換來的,不管在宮內還是宮外,他即便對上同等級的官員都是自稱小人。
只因他的官位因手藝而來,跟那些讀書人不能比。
“朕的三段階梯煉鋼法,不能只用于皇城之內。
若你的兩個兒子任青、任慶營生做的好,朕保他們能做工部主事。
你既然改了名姓,朕再給你一個便利,無非都是你的兒子,選一個改姓計吧!
這對他們將來好,朕總不好安排兄弟二人都在工部任職吧?”
聽到小皇帝要將三段煉鋼法傳授給自家的兩個兒子,計生可就不淡定了。
三段法的出鋼數量是串爐法無法比擬的,如今西苑鐵爐已經開到第三爐了,首座煉鐵爐憑著人工撈渣依舊穩妥。
按照尋常煉鐵法,用不十幾鍋,高爐就會淤死,看如今煉鐵爐內的情況,持續三五十鍋應該不在話下。
而第三座煉鋼爐尤其節省,按照平常坩堝炒鋼,一鍋便是一下,用第二下,坩堝會碎不說,也影響鋼質。
這里面的法子,計生看的明白卻想不明白,爐中加石灰他懂,但加硅石、石堿,他就怎么也想不明白了。
這等煉鋼秘法,在計生看來就是國之重器,也該在皇城之中煉制。
昨日所出兩爐精鋼的鋼質他也看過,遠勝匠人們經千百次疊打之后的精鋼。
除了籌劃工具之外,計生還讓幾個鐵匠在試著疊打昨天所出的精鋼。
簡單打制的刀條,已經勝于宮中巧匠所作一般刀具了,雖說不及千錘萬煉的寶刀,但大明天下,除了皇帝貴戚,又有哪個使的起那樣的寶刀?
說句難聽一點的,若將昨日精鋼打作戰刀,就已經是尋常士卒可以接觸到的最好寶刀了。
“陛下,三段煉鋼乃國之秘法,不可輕傳于人。
小人子嗣尚未婚配,品性不穩,沒資格聽聞這等煉鋼秘法!
而且小人以為三段煉鋼還有改進之處,若多加幾座鐵爐,出鋼的數量會更多。”
計生所言也是由心而發,傳統的師徒、父子傳承,即便是親父子,也要計較一個品性良莠與否的。
劣性子嗣不如實心的弟子,這也是許多匠人們在擇徒與擇子之間的選擇。
說白了,就是在如今時候,德行不夠,莫說是外人了,自家人都信不著。
“朕年輕,因此更喜歡年輕人,不必多說,今日若有空閑便將你兩個兒子帶來觀摩一下吧。
但夜里兩人還是要出去的,真待在皇城之中,小心挨刀。
你若有子嗣輩,鐵爐工匠們若有子嗣輩愿意以此為業,也可以找內官監報備一下將人帶來。
至于加鐵爐之事,以后再議,如今鐵料還不是那么充沛……”
如朱厚照所說,皇城外城雖不禁男人出入,但最好在夜里關門之前出去,萬一夜里沖撞了什么人,即便能得以活命,只怕胯下也難免挨一刀的。
見小皇帝說的真心實意,計生便趴伏在地謝恩道:
“多謝陛下能體恤小人等的不易,陛下待小人如此,小人等敢不盡心竭力……”
聽到計生表了忠心,朱厚照也是輕輕一嘆,在大明得民心、得匠心、得太監擁護真的很簡單。
但想要得到外朝臣子們的忠心卻很難,這也不是俸祿的事兒,只因人的欲壑難填,安心做個大明的太平士紳真的很難嗎?
按下心中的妄念,朱厚照便囑咐計生帶人修一個小型的燒結爐,這玩意兒其實也簡單,弄點黏土糊個能蓄熱的空間也就夠了。
用匠人們篩好的鋼渣為骨料,另加部分剛玉砂,以黏土為燒黏劑,十幾塊不怎么規整的砂輪片,半天時間也就成型了。
砂輪片怎么用,自然也用不著朱厚照指點,用上磨玉的大型人力砣機,旋轉的砂輪片,就將計生之前打造的刀條,磨出了點點鋼花。
剛玉砂是僅次于金剛砂的磨料,有了鋼渣作為骨料,再加人力砣機,雖說趕不上高速砂輪機,但比之普通砂輪機,人力砂輪機的功能還是一點不差的。
看著簡單磨制之后就可吹毛斷發的鋼刀,計生的關注點卻不在刀條之上,而是在砂輪片之上。
有了這個玩意兒,打鐵就如琢玉一般,可以任意塑形了。
“陛下,此輪對我大明的鍛鐵業有天大的作用啊!
不如叫做大明輪如何?”
大明輪對朱厚照而言,可以命名一艘寶船或是大福船,但命名一片砂輪,多少有些對不起這樣的名字了。
“什么大明輪,不就一普通剛玉砂輪嗎?”
“陛下不可,剛玉砂輪,便會讓人得去要隘!”
“那就砂輪片了,聽說兵仗局內所做鳥銃用的是鉆膛法,抬過一臺鉆機,讓朕看一下。”
內府兵仗局,也是神機營制造鳥銃的一處所在,之前朱厚照倒是想過去看看,只是那里是大明造槍的所在,有潛在的風險,因此沒有去成。
如今得了碳鋼,雖說不知含碳量的高低,但看打磨過程,起碼也夠中碳鋼的標準了。
以朱厚照的推測,這批鋼材的標準,應該在中碳與高碳之間。
準確的煉出高碳鋼,技術水平上還是差了點,就跟之前炒鋼法所出鋼料,在熟鐵、低碳鋼、中碳鋼的范圍徘徊一樣。
沒有相應的檢測技術跟標準控制,三段階梯煉鋼法所出鋼材,也只能在中碳與高碳之間徘徊。
但中碳鋼已經勉強可以制作彈簧了,與熟鐵相比,雖說中間只隔了一個低碳鋼,但絕對是煉鋼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陛下,龍門鉆機是造銃所的絕密,取一臺鉆機出來,還是要請相應有司核準的。”
小皇帝提及兵仗局造銃所的龍門鉆機,計生臉上也現了苦色,這就不是他職權范圍之內能決定的事兒了。
“讓你去你就去,事后自會有內監官署找你核對此事的。”
見計生一個兵仗局副使也敢搪塞小皇帝,隨侍的蕭亭可就豎起了眉毛。
皇城之內,一切事務都是皇帝說了算,底下人拿搪,就該是各監局的大太監們遭罪了。
“蕭亭,你跟著去一趟,再請幾支鳥銃過來,朕看看成色。”
聽到小皇帝還要請鳥銃,蕭亭也有些為難,但為了不使宮中的大太監們為難,他只能讓汪劍臨時用鐵廠的木板,作為臨時盾牌使用了。
稍后,御馬監凈軍的牌盾兵,也會馬上過來的。
皇城校場中,皇帝一旦蒞臨,莫說是火銃這類能遠射的火器了,即便只是弓矢,也要用上牌盾兵守護,以防有叵測之人刺王殺駕。
皇帝射獵,身邊一樣要帶上著重甲的凈軍悍卒,不然誰也不敢保證箭矢會射在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