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西苑內書堂
- 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
- 墨落皇朝
- 2354字
- 2024-09-28 00:06:00
“蕭亭,讓下面的奴婢給朕看好了內帑,專款專用。
造船的銀子,讓御馬監解送去南京龍江船廠,物料到一批,付一批銀子,工錢也是一樣。
甜菜種子的花銷,內帑出一部分,剩下的讓戶部先為墊付,宮中見了甜菜種子才可發內帑銀兩。”
一場不倫不類的經筵結束,朱厚照就把還是輪廓的亞洲輿圖贈給了兵部。
出了文華殿,他又交待了銀子的用法,大明的這些臣工,莫說造船的銀子了,只怕給弘治帝營造泰陵的銀子,他們也是有膽挪用的。
“陛下這個當家人做的真是明白!”
掃了眼不怎么會說奉承話的蕭亭,這就是蕭敬一系按照宮中大官來培養的接班人了,李忠對于大伴李榮一系也是一樣。
宮中內書房對宦官的培養也自有一套體系,似劉瑾那種玩伴,正常來說,最多只能在司禮監掛個虛職,真正主導司禮監的,還是李忠、蕭亭這樣的中官。
若無劉瑾這類幸進的太監攪亂,司禮監跟內閣聯手就能協調好大明的日常運轉。
內閣的票擬、司禮監的批紅、用印,可不是隨便來的,什么樣的旨意需要留中不發,什么樣的旨意需要昭告天下,都有其一定之規。
內閣源于永樂大帝,司禮監大行其是源于好圣孫宣宗皇帝,其建立的目的旨在幫助大明皇帝處理政務,可不是什么奸佞聚集的所在。
似李忠、蕭亭這等奴婢,雖說才具不能說是堪比進士及第,但其人品休養,卻是好過半數大明臣工的。
最起碼的人情味,這些沒卵子的,可比外朝那些有卵子的多多了。
“西苑那邊進展如何?”
有司禮監跟內閣在,只要能杜絕劉大夏隱瞞前線軍報這類惡劣事,朱厚照就可以安然的做個甩手掌柜。
但甩出手的營生,還是要看個進度的,不聞不問,他就只能甩手,成不了掌柜了。
“陛下,李蕭兩位老公公說了,近期皇城內外不穩,還是不要在宮外駐蹕為好。
若實在要住,就只能住在北海團城了,西苑一帶的做工場所已經差不多竣工了,住人的屋舍,目前只做了兩三成,可供千余人居住。”
蕭亭說的這個進度,已經是內廷借用工部匠人趕工的結果了,再快不是不成,只是西苑屬于宮禁范圍,不好讓大批外人進入。
“那就過去看看,南海子凈軍以及南京凈軍的那些孩童,終是牽扯朕心緒的,總不能任其在荒郊野地里自生自滅。
讓李蕭兩人裁撤一下兩京宮中的宦官、內侍,按照軍中把總的樣式,讓宮中的成年宦官、內侍,帶一帶這些凈軍孩童的起居,教一教他們規矩。
這樣一來,宮禁中的用度節省了,兩京凈軍中的孩童也有了歸宿。
至于宮內俗務,定期安排宮外凈軍入內灑掃處置便是。”
“陛下仁厚!”
聽了朱厚照的處置,蕭亭不免又要代凈軍之中的孩童們謝恩。
沒有皇帝的垂顧,兩京凈軍中的萬余孩童,只能繼續千軍萬馬擠獨木橋,這萬余人中,也未必有一個可以成為宮中的太監。
宮中選宦官內侍,可不是在凈軍之中挑選,而是在民間另行摘選。
凈軍之人沾了一個家世不清的底子,即便被選中也很難進入宮禁做內侍。
凈軍出身,別說進內書堂了,能在宮中做個雜務內侍都算是燒了高香。
朱厚照垂憐于兩京凈軍,先給了部分人做番僧的機會,又給了部分人入西廠的機會,剩下的精壯還有另成凈軍的機會。
最能收攝兩京宦官、太監之心的,還是朱厚照對凈軍孩童的垂顧。
雖說宮禁中的大清洗,已經綿延到了南京那邊,但宮中宦官內侍,因朱厚照垂憐凈軍的動作,對朱明皇室的忠心卻更加厚重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們是他們,你是你,用不著你替他們謝恩。
朕打算在西苑另開一個內書房,宮中識文斷字的宦官夠嗎?
西苑內書房,朕不打算用翰林學士為講師,朕要教他們一些更有用的東西……”
朱厚照這邊雖說早早的甩下了西苑內書房的營生,但此內書房不是宮中的內書房,他記憶中的一些課業,對儒學是有莫大沖擊的。
在民間辦學,必然受到抵制,在宮中教授凈軍孩童們,外朝的文臣就不好置喙了。
“陛下,應當是足夠的,宮內的內侍宦官,都要在內書房走一趟的,起碼的識文斷字也是必須的。”
內書房翰林學士授業,還真不是給宮內的普通的內侍宦官準備的,只有天生聰慧的佼佼者們,才有機會進入真正的內書堂讀書。
被汰除在外的內侍宦官們,除了偶爾被翰林院閑散人物教導識字之外,更多的還是找個內書房的干爹、祖宗,偷偷在宮中學藝。
似朱厚照這般大興土木,大收凈軍為己用的皇帝,在之前的大明是沒有的。
凈軍,說白了就是宦官中的宦官,在這之前,凈軍最好的歸宿不是宮中,而是宮中大小太監們的府邸。
朱厚照能有此針對閹人的惠政,大明朝的凈軍、宦官、太監們不支持他,才是背棄了自己閹人的身份。
因此即便朱厚照說了此事跟蕭亭無關,這一路去到西苑,蕭亭嘴上的感恩戴德也沒停過。
城中的西苑只在太液池附近,屬于皇城范圍之內,因此朱厚照要過去,帶上十幾侍衛就成。
若是去西山這類西苑的綿延處,沒有幾百御馬監凈軍,或是京中的一營兵,大伴李榮也不會讓他隨便去。
到了太液池邊,除了蕭亭所說的工坊、屋舍之外,最惹眼的就是一座低矮的廊廡式建筑了。
“蕭亭,這就是朕的西苑內書堂?”
看著有蓋無墻,廊內空間只有一米五六高矮的讀書場所,朱厚照明知原因,但還是問了出來。
“陛下,凈軍孩童不比內侍,規矩不自小立下,將來就不好管教了……”
以建筑壓人、懾人,也是宮室建筑的慣例,用不著什么宏大的建筑,僅是皇城外空曠的天地二壇,就能讓人感受皇權之下的渺小。
“隨你們吧!
抓緊建造屋舍,南海子那邊的孩童也要同時往西苑這邊搬遷,用度參照宮中內侍便好。”
對朱厚照而言,人心的向背也沒那么重要,只要人來了西苑,思想工作自有宮中的內侍宦官們給南海子的孩童們做。
宦官太監群體,作為皇權純粹的附庸,只要皇帝大差不差,忠心還是有的。
當然,這個忠心要有個前提,那就是宮禁之中要提前肅清一遍,將前代那些個隱藏于宮室之中與皇權割裂的太監、宦官、宮女們清除掉。
沒了忠心的宦官太監,剩下的只有陰私與貪婪了,這也是朱厚照明知宮禁肅清的結果,卻不管不問的原因。
他也不求什么萬無一失的宮禁,但也要大差不差,似肅清之中,沖擊鐘粹宮,甚至于要火焚鐘粹宮的那些個內侍宦官,實在是留不得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