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改土歸流
- 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
- 墨落皇朝
- 2028字
- 2024-09-14 07:07:00
等禮部尚書張昇上殿的時間,謝遷也將朱厚照所提,禁臣民自閹詔說了一下。
聽到新君在精擅兵法謀劃之外,還能有此仁政,馬文升便撫須而笑,穩坐吏部位置開始閉目養神。
他畢竟年近八十,雖說頭腦思維尚在,但奈何一身老病,精力不僅大不如前,而且一日不如一日。
就如今大明現狀來看,他這一生就要死于任上了,當年他以病乞歸,弘治爺遣中官用御醫,此恩之厚,當以死相報。
禮部尚書張昇上殿,自然不用朱厚照為他解釋,正值壯年且磊落軼蕩的謝遷,便將前因后果說了一遍。
“陛下,若按常例,賜印封官即可,只是臣不知番教避諱,是否著有司問詢一下,再做斟酌?”
張昇歲數介于劉健、劉大夏、李東陽、謝遷之間,算是大明朝堂的中堅之臣,六十余的年紀,說話辦事自然穩妥。
朱厚照卻知道引番兵、番僧下山一事,必須快刀斬亂麻。
他口中的三年守孝期便是他的蟄伏期,只要不觸及江南稅賦,即便鋒芒畢露,也不會有人暗害他。
畢竟弘治帝遽崩一案還沒有結果,再死一個皇帝,沒人能承受得起這樣的結果。
他要再被害,就跟掀桌子沒兩樣,大明必將陷入內亂,這也是大明士紳沒法接受的結果。
再有就是,等汪直來了、西廠有了架構,有人想要害他,也未必能害成。
“用不著問詢了,朕已然問清楚了,番教有兩大弟子,便是分了兩派,一派賜金冊玉印,另一派賜玉冊金印。
兩派同時發兵,地是誰打下來的,便由哪一派建番寺于其土。
禮部跟番教交涉的時候,要帶上工部干員,建寺花銷咱們不出,但可以按照要求為他們鑄造銅像,記著,造像時要以大明年號為準。
若要摹刻經文,必須以番漢雙文字,漢文字跡也要大過番文。
另,禮部于番教公文來往、談判文書,俱要以漢文版為依據。”
見新君一招接著一招,招招都有明確指向,馬文升臉上的笑意更甚,也只有先帝那樣的仁孝之君,才能培養出如此后繼明君。
“陛下之法,不知可否用于西南與遼東?”
見馬文升鋪墊的恰到好處,朱厚照也不藏著掖著,直接開口說道:
“有倒是有,只怕曠日持久。”
“陛下兵略精熟,難道不知吾等老臣最不怕的就是曠日持久!”
“那朕就說了,朕有一法名曰‘改土歸流’,意思明確,便是改土官制為大明所用流官制。
大明各地羈縻州府、羈縻衛所,多是延續蒙元所封之土司。
蒙元與我大明國體迥異,草原遼闊、交通不便,因此須用部族之法守御疆土。
對我大明而言,部族之法容易滋生叛亂,文脈教化方能使這些羈縻州府、衛所,誠心歸化。
大明之文德,當在各地羈縻衛所顯化,不然叛亂則動兵、動兵則靡費!”
在座之人不是老妖便是老怪,朱厚照‘改土歸流’四字一出,眾人也就大致清楚了脈絡。
以改土歸流之法,使羈縻州府、衛所歸化,便如小皇帝所言,須曠日持久、徐徐圖之,要用推恩令之類的陽謀手段,使各地土司領主,慢慢歸于大明治下。
“陛下圣明,有番兵下山、凈軍化梵、改土歸流三法,我大明邊疆安矣!
只是不知陛下的具體方略如何?”
聽到馬文升問詢具體方略,朱厚照皺了皺鼻頭說道:
“若朕都說了還都做了,諸位老先生在一旁觀瞧,豈不是索然無味?
朕說了,守孝三年禮方盡,大明政令自正德元年至正德三年秋,俱沿用弘治朝舊制。
若不是哈密衛的拜牙素檀壞了皇考成法,朕也不會在守制期間擅自動兵。
英國公,著西寧候宋愷都督哈密兵事,配合番兵、番僧合攻土魯番,徹底收復哈密。
負圖先生,著吏部選各地冗員、冗官充斥哈密、土魯番、烏斯藏三地,先占下地盤再說其他。
同時往西南、遼東,派遣此類冗員、冗官,以彰大明文德教化。
劉老先生、西涯先生、于喬先生,貫徹皇考舊制一事,朕就拜托三位老先生了……”
說完,朱厚照起身扶刀便走,當他經過幾位老臣跟前的時候,頭頂黑紗翼善冠、身上玄色布衣、腰中牛角皮帶、手中素裝腰刀、腳下黑布朝靴,俱都被看了個仔細。
“劉閣老,朝中百官怕是對新君多有偏見,此后禁止各部、院、寺、監官員彈劾諫言,若有違逆,吏部便以大不孝論處!”
新君留下一個有頭無尾的改土歸流走了,如朱厚照所言,有了題目,在座眾老妖、老怪,自然能拿出讓他滿意的文章。
但看題目做文章之前,馬文升這個吏部天官還要杜絕朝臣對新君的攻訐。
他這個兵部尚書轉的吏部天官,可不是一絲殺氣也無的,以大不孝論處,差不多就要絕人兩代官途。
“負公,如此論處,恐有傷天和吧?”
對六部堂官,尤其是馬負圖這樣的吏部天官、大冢宰的決議,劉健這個首輔也很難駁回。
此種處置之法,按照慣例馬文升是需要跟內閣及六部堂官商議之后,才能決定的。
如今馬文升直接告知,就有違官場規矩了,劉健所謂有傷天和,便是因為以大不孝論處,本人及子孫怕是都沒有入仕的資格了。
沒有三五代人的洗刷,這類大不孝之人,讀書再多、文章再好,也不會被官場認同。
“馬部堂,如此說話跋扈了!”
劉大夏開口時,馬文升卻已經起身,也不管他的跋扈之語,慢悠悠便出了文華殿。
如今的馬文升不僅在眾臣之中歲數最大,歷經五朝,他也是資歷最老的,身為吏部天官大冢宰,他馬負圖自有睥睨內閣與六部的資歷。
“時公,便如負公所言,最近就莫要使人諫言陛下了,以免傷及陛下一片純孝之心。”
聽到劉健的警告,劉大夏只能冷哼一聲,也如馬文升一般,緩步走出了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