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口無定數
- 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
- 墨落皇朝
- 2076字
- 2024-09-09 07:07:00
小皇帝提前離場,文華殿議政只能是以一地雞毛結束。
內閣首輔劉健跋扈,兵部大司馬劉大夏乖張,戶部大司徒韓文暗弱,吏部大冢宰馬文升冷漠,司禮監的兩個大太監陰陽怪氣。
詹事府一干翰林清貴,只盯著打他們臉的劉大夏窮追猛打。
朱厚照輕輕撥弄一下,司禮監、內閣、六部、詹事府便將文華殿變作了斗狗場,除了各自咬了一嘴毛之外,什么正事也辦不成。
“東山先生方才在文華殿,是否過于激烈了?”
紫禁城外、暖轎班前,忍了一路的劉健,終是沒有再忍,開口指摘了劉大夏方才的激進之語。
“晦公,如給事中周璽所言,如今的大明兵荒財匱,卻是受不得明主折騰。晦公與其教出一個有道之君,不若留一個庸君、昏君給大明來的安穩。
九邊之上,瓦剌沒了聲響,韃靼的小王子又來邊釁,幼主少帝又是一個以弓馬為樂的,難道晦公想再來一次土木堡?”
紫禁城外沒了兩個太監在側,劉大夏的言語更加乖張,但他的話,在其他臣工耳中還是有幾分道理在的。
“劉東山,此非人臣之語,你莫要一口一個昏君庸君、幼主、少帝來放肆!”
劉大夏的乖張,終是引得吏部天官馬文升的不滿。
雖說劉大夏占著些許道理,但也不是藐視君上的理由。
“大冢宰之前不也是兵部的大司馬,難道不知大明之厄?”
見劉大夏想以歪理壓人,馬文升也不想跟他糾扯,大袖一摔,便登上了暖轎。
劉大夏在馬文升處討了個沒趣,便也登上了暖轎就此離去。
看著百官離散,劉健也只能無奈一嘆。
“晦公,看來內閣對百官的轄制還是弱了些,不若繼續與司禮監聯手,任由各部、院、寺、監主官鬧騰,罪責卻要由我等閣臣來承擔的。”
作為即將接任劉健首輔位置的次輔李東陽,可不想接如今這樣一盤散沙的爛攤子。
自三楊內閣開始,司禮監的中旨,就是內閣轄制百官的手段。
如今內閣的更迭,恰逢皇權的新舊交替,劉瑾等宦官在中旨這口鍋里拉了屎,劉健想要帶著清名下野,但卻不能留下百官離散的爛攤子給他李西涯。
“于喬怎么看?”
李東陽的心思,用不著劉健去猜,明晃晃的擺在了那里,想看自然看的清楚。
“晦公,觀陛下言辭,還是有些聰明睿智的。今日朝會議政,若看成是陛下分化我等百官的手段,那西涯先生之言,還是要聽一聽的。”
聽了謝遷分析,劉健幾乎被褶皺遮住的雙眼猛地大睜,帶著錯愕看了李東陽一眼,有些搖擺的問道:
“小小年紀,真能有如此老辣之手段?”
“晦公,先帝之事波詭云譎,今日陛下問及大明人口,不由讓人想起成化年間賦役黃冊一夜增加兩千萬之舊事,那時汪直在掌著西輯事廠。
弘治年間,李廣擅權時,大明人口千萬戶、人丁六千萬,到如今卻只五千萬出頭了?
各處各地雖有災荒,但十幾年時間,消失千萬人口,三十年間消失人口兩千萬,甚為荒唐、甚為荒唐吶!”
見謝遷又說了不該說的話,劉健再次一嘆,大明自太祖洪武始造賦役皇冊,人口一直維持在了千萬戶六千余萬人口。
起初這六千萬人,江浙占了一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莫說太祖以后帝王了,洪武末年,十年一修的賦役黃冊,便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了。
各地州縣究竟隱瞞了多少丁口,劉健這個內閣首輔也不得而知,但他卻清楚,每年的冰敬炭敬、三節兩壽大抵就出自此處。
“于喬先生,皇權不下縣……”
賦役黃冊的蓋子,約莫就等于大明士紳的蓋子,兵部尚書劉大夏要捂,內閣也一樣要捂的。
真捂不住,要么大明天下變亂,要么東南士紳不存,結果莫測至極。
“晦公此語,豈非掩耳盜鈴?總不好讓他們一邊說大明兵荒財匱,一邊上下其手吧?
如今更好,理財經營也是不能說的話了,晦公,這大明究竟是誰人之天下?”
狀元閣臣謝遷的言語,讓劉健的老臉縮成了一團,如今朝局亂象已現,他只想以兩朝首輔十九年閣臣之位,平安隱退。
李東陽如何、小皇帝如何、劉大夏等人又如何,劉健既不能管也不想管。
謝遷要揭蓋子自尋死路,那是他自家事。
小皇帝聰慧老辣,那是皇家事。
劉大夏、李東陽所代表的東南士紳瞞賦隱稅,事發了,那就是自絕于大明,與他劉健也沒關系。
內閣首輔,就該是目不識丁的睜眼瞎,充耳不聞的豎耳聾,啥都看的見、聽的清,這首輔之位坐著也是煎熬。
閣臣部堂們內訌,朱厚照樂見其成,等大伴李榮回到鐘粹宮,他便好奇的問道:
“李大伴,你說這大明究竟有幾多人口?”
剛剛坐下的李榮,聽聞小皇帝發問,便挪了挪屁股,將手中茶盞放下,沉思了起來。
小皇帝賜座,讓他一起在宮院中曬太陽,本是其樂融融之事,但提及大明的弊病,有些話該怎么說,李榮還是要好生斟酌一下的,畢竟宮外的水,比宮內更深。
“李大伴直說便好,皇考在時跟朕說過,萬事不可過于較真……”
聽到小皇帝抬出弘治爺,李榮無奈搖頭說道:
“小祖宗能有此覺悟最好,這大明的賦役黃冊,莫說如今了,太祖朝末年便不準了。
太祖朝中期始造賦役黃冊,其時江浙富而各地窮,因此當時賦役黃冊之上人口,江浙占了半數,初造黃冊時,大明有千萬戶、人口六千萬。
當時不準,乃是太祖平衡南北的手段,不足為今日借鑒。
歷經數代,差不多就保持了這個數字,只是比之太祖朝時,江浙的人口卻是銳減,如戶部尚書韓文所說,天下之財可能有定數,但這大明人口卻是真正的無定數。”
李榮說完,想到即將入京的汪直,嘴角不由多了一絲詭笑。
那劉大夏逼迫小祖宗至此,汪直入京之后,總要帶著西廠緹騎,破滅江南萬戶士紳表一表忠心的,一報還一報么……